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切为了孩子。”
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功,能够拥有光辉的未来。在成长这场千军万马的长跑中,大人总习惯拖拽着孩子一路狂奔,生怕一不留神,就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初心是如此美好,但有太多时候,我们走着走着就偏离了方向。你可曾想过,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什么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呢?
1

不久前,2017快乐男声总冠军魏巡在节目《你好爸爸》中,回忆起曾被父亲耽搁的音乐梦想,忍不住泪洒采访现场。


魏巡从小就喜欢音乐。然而在他父亲眼里,这种兴趣爱好却是“不务正业”,
不仅没有支持,反而还全方位打击。


为了阻止儿子“玩音乐”,魏爸爸无视魏巡的天赋,摔过他的琴,扔掉过他所有的玩具,并且明确反对他报考音乐学院。


从未放弃的魏巡,是瞒着他的父亲,才在坚持和奋斗中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音乐成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父亲做着证明与抗争。


然而,荣誉已有,心结仍在。时隔多年,当魏巡想起这一切时,依旧在采访时情绪激动到落泪离场。他用了一个词来评价他的父亲:爱恨交织。


长久以来,他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有朝一日,能亲耳听到父亲的肯定与后悔。


终于,在《你好爸爸》节目中,魏巡等到了。他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向儿子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悔恨之情。


魏爸爸说,自己最大的教训就是“耽误了孩子六年”。他用亲身经历告诫其他家长,不要像他一样,
而是应该学着解放孩子,“让他放开手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份发自肺腑的感触,令人动容,也让人感慨。有多少家长,像魏巡父亲那样,
以爱之名,却压制着孩子的兴趣,扼杀了他们的梦想。

2
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洪敏曾在央视《对话》栏目中,以北大校友的身份,与广大学生朋友们分享关于教育和成材方面个人的体会与感悟。


其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尤其深刻:
我认为孩子的兴趣和天才是绝对第一重要的。”

俞洪敏提到,有太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将来找个好工作、能够赚大钱,逼迫着孩子去学他们根本不喜欢的专业,这让他们非常崩溃。


而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仅23.5%的受访者愿意子女从事目前的职业,41.3%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35.2%的受访者回答不好说。

一味干预孩子的兴趣爱好、职业选择,这样的父母其实相当普遍。此前看到过一则新闻:


杭州姑娘小颖从小就是乖乖女,对家长的安排言听计从。在留学美国时,她照例按着父母的要求选择了热门的经济管理。


然而,因为对所学专业完全不感兴趣,小颖学得非常吃力。学业的跟不上加之同学们的顺利毕业让她压力倍增,她的情绪状态每况愈下,经诊断竟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医生通过了解发现,小颖抑郁的症结所在就是对妈妈给选的经济管理专业不喜欢,她内心最想学的是艺术设计。


在医生的建议下,小颖开始尝试着接触自己喜欢的艺术设计领域。没想到这竟让她宛若重生,最后不仅换专业顺利拿到硕士学位,而且还在美国找到了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准备在事业上好好打拼一番。


其实,父母们的出发点并无恶意。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替孩子选择了一条看似稳妥又保险的道路。


殊不知,
我们的孩子并非我们的附属,也不是我们的复制。
他们是独立而自由的灵魂,不应该被剥夺对这个世界尽情探索的权利。


当护犊之情变成一种充满专制和私欲的强行干预,其实就是剪掉了孩子们腾飞的翅膀,剥夺了他们的快乐之源,也切断了他们成功的可能性。


3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国际知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曾经说过:“对孩子们来说,学到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兴趣的培养,才是决定其终身事业的关键。”

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孩子才能充分激发出内在深深的求知欲,并发挥最大潜能,如鱼得水地不断深造下去。

在去年的TED演讲中,一个年仅13岁的小女孩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她叫Anushka Naiknaware,是2016年谷歌科学博览会最年轻的获胜者。
她发明的一种新型绷带能够有效促进糖尿病人慢性伤口的愈合,可谓解决了一项世界性难题。


而谈起自己的成功,Anushka坦言跟从小的兴趣有关。
“从我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开始,我就对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感到非常好奇。”
正是她三四岁时,父母带她去当地科学博物馆参观的经历,让她从此迷上了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为将来的探索打下了基础。


而在发明该绷带的过程中,Anushka经历了多次失败,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才让她最终坚持了下来。


兴趣的能量竟如此巨大,让一个又一个孩子创造了那么多奇迹与惊喜。

4
Anushka Naiknaware的例子,值得每一个家长认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真正帮助孩子们成才?
1. 创造条件,培养孩子多元爱好

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与盲目逼迫孩子学习相比,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更为重要。

世界著名天文物理学家Neil deGrasse Tyson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
我们的孩子其实生来就是科学家,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着满腔期待和无数新鲜的想法,但很多时候,是父母的过多限制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不要问我怎么能让孩子对科学有兴趣,他们早就有了,你们才是问题所在。也许你用秩序和规则换来了一时的清净和省心,但殊不知扼杀的却是孩子再也回不去的好奇心!”
所以,抛开那些“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的想法吧。让孩子怀着好奇去尝试各种爱好,不仅能开拓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人生,更有可能从中发现成功的萌芽。
2. 用心观察,善于发现孩子特长

澳大利亚著名家庭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曾在其著作《养育女孩》中写道:
“几乎所有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具备某种潜力——兴趣、热情、天赋或者关注。而这一切若能得到支持,就能为他们带来巨大的欢乐,为他们提供动力和指明方向。”

但他同时也指出,仅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大部分家长却没有让孩子的这股“火花”充分燃烧,甚至是完全忽视了它。

作家龙应台曾经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她有个朋友,大女儿小时候非常有绘画天赋,不但能够在短短时间内,“把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图,都一模一样地画出来”,更“可以把‘日本清泉清酒’和酒牌上的樱花,三两下就轻松地描绘出来”。

龙应台对此惊叹不已,并多次强烈建议女孩父母要好好培养孩子的这一特长。但令人遗憾的是,对方却根本不以为然,用各种理由来搪塞,完全无动于衷。


待十年后再次见到那个小女孩时,曾经发光般的天赋早就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身纹刺青、手叼香烟、跟男生搂搂抱抱的小太妹。


一个可能的天才就此埋没。


很多时候,孩子天赋的火花都有时效性,过期很容易便熄灭了。

家长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善待这股火苗,它才有可能在将来熊熊燃烧。

3. 积极引导,鼓励孩子探索发现

同事李姐的儿子今年考上了全市最好的初中,面试时,考官给孩子的评语是“知识面广泛,求知欲旺盛,学习能力强”。


对此,我们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李姐对她儿子的培养方式,从一开始便为孩子的将来打下了基础。


原来,李姐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是“有的放矢,有兴趣的好好学”,她从来不填鸭式般强制孩子学这学那,但面对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则会谆谆善诱,鼓励孩子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


孩子对自然科学非常着迷,于是李姐做了这么几件事:
下载了很多BBC的记录片陪着孩子一起看,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则会带孩子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共同寻找答案。每逢假期,他们还会去各个博物馆、科技馆参观。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孩子爱上了获取知识的感觉,最终将父母的引导化为自己的武装,小小年纪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聪明的家长都懂得,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相比传输知识,教会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才更关键。
4. 耐心陪伴,协助孩子挖掘梦想

有一则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泰国公益短片《豆芽引发的梦想》。


片中,小女孩跟着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妈妈在市场卖菜,当她发现豆芽菜非常畅销时,决定自己种自己卖。


虽然过程中有无数次失败,但妈妈始终没有放弃,而是跟着女孩一起研究种法,反复鼓励她。


妈妈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
“要不我们试试看!”
正是这样的不断尝试,豆芽菜最终种植成功,由此开启的,还有女孩的梦想。她后来成了一名生物学家,目前正在瑞典进行研究。
好的教育,能有效帮助孩子挖掘梦想,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如虎添翼,发挥真正的潜能。

5. 确定方向,教会孩子努力坚持
在逐梦的道路上并没有捷径,任何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努力拼搏和咬牙坚持。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向导,替他们在大方向上把好关,并在他们感到迷茫的时候加以点拨,想要放弃的时候予以推动,遇到瓶颈的时候给予辅导。

成功不易,但只要为之奋斗,总会有所收获。要记得,很多美丽的风景,都只留给那些汗流浃背跋山涉水的人。


5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孩子的成长进步,从来都不是靠急功近利的拖拽,也不是靠揠苗助长的逼迫。


这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容不迫,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而这其中,兴趣一定是最好的助推力和催化剂。


愿每一位家长“魏巡父亲式”的觉悟,都来得不那么迟;


愿每一个孩子的梦想,都能够开花结果;


愿每一颗萌发出成功的种子里,都蕴含着同样的特质——热烈的兴趣,以及,深深的热爱。
互动
作为父母
你认为应该怎样为孩子筑梦?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
关于作者:筱恬,理性职场女,感性育儿控,喜欢用文字记录宝贝成长,用科学理念实践育儿日常。
优妈有话说
有些妈妈因为时间原因,不一定能及时看到我们的推送,为了能让喜欢优妈的粉丝们第一时间看到优妈推送的文章,恳请各位小伙伴们动动纤纤玉指,为优妈设上星标(如下图的操作哦~):
头条精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