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妈妈在看完之前的文章后都给宝宝开始进行规律作息的引导,很多宝宝也都有了自主入睡的能力,有些宝宝甚至已经可以做到不再喝夜奶睡整觉。

但是妈妈们一定也发现,宝宝开始变得精力旺盛了,尤其是会坐会站之后,他好像很难再做到EASY模式的“吃玩睡”规律作息。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还要不要继续EASY模式?

今天一妈就来分享一下大月龄宝宝的作息调整和并觉的问题。


一.并觉的征兆
大多数(84%)6个月大的孩子每天进行2次小睡;绝大部分9个月大的孩子每天只进行1~2次小睡。有17%的孩子在1周岁的时候每天只进行一次小睡;15个月大的孩子中,有56%每天只进行一次小睡。大多数21个月大的孩子每天都只进行一次小睡。

                    ——《婴幼儿睡眠圣经》


按照EASY吃玩睡的模式,一般宝宝到了6个月的时候就会进入4小时规律作息,在每个时间间隔上每天3次小睡正好满足EASY模式的循环。
而过了7~9个月以后,宝宝的精力变得旺盛,很多爸妈会发现明明已经到睡觉的时间,宝宝却不肯睡觉,吃玩睡模式很难再进行下去。其实这时就是并觉的时间到了。而并觉就意味着作息可能也要进行一个调整。
一妈之前的文章中曾有一个表格:
(上表仅作参考,每个宝宝有自己的规律,请仔细观察分析后以自己宝宝为准。)
二.并觉及规律作息的调整
3觉并2觉时间:7~10个月
2觉并1觉时间:10~15个月
(每个宝宝的时间不一样,根据自己宝宝的表现进行调整)
常见问题
本来吃饭后玩1个半小时~2小时就该睡觉,而宝宝却一直不困,一直拖到快3~4个小时,这时到底是该让宝宝睡觉还是吃饭呢?如果睡觉,4小时时间间隔打破,后面作息全乱,怎么办?如果吃饭,吃完宝宝就困,会不会造成奶睡?EASY模式很难坚持怎么办?
一妈解答
首先,如果频繁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说明宝宝现在已经该进入一天1~2觉的作息模式了,那么吃玩睡也需要相应的做出调整。可以灵活变化成吃—玩—吃—玩—睡—玩—吃,
吃饭时间仍然固定
,白天睡眠时间固定调整为每天上午10点~12点和下午的3点~5点(根据自己情况调整,此处只是举例)

白天小睡次数变少,时间拉长。这样变形的作息其实也是规律作息。
并觉的方法有两种:
A.  人为干预引导
如果你发现宝宝睡觉吃饭时间经常重叠,宝宝又饿又困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那么可以尝试适当的引导干预。可以给宝宝先喂饱饭后,饭后稍微活动一会会就哄宝宝睡觉,也可以改变吃饭时间,等宝宝醒来再吃。总之适当的引导,将宝宝新的作息固定成吃饭和睡觉时间岔开即可。这样的引导一般3~7天即可见效。
B.  自然并觉
如果你的宝宝只是睡眠次数减少,但睡觉时间和吃饭时间刚好岔开了,那么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需要干预太多,只需要用心观察宝宝的状态。如果他已经开始有犯困的迹象,立马把宝宝放上床让他睡觉即可。爸妈需要做的就是用几天时间记录一下宝宝新的睡眠规律,尽量保证宝宝每天是在同一时间入睡即可。如果不在同一时间,稍加干预调整。
而有的宝宝,妈妈会发现4小时吃饭宝宝会有些心不在焉,吃饭时候喜欢玩闹,那么可能说明宝宝并没有饿
吃饭不认真解决方法有以下两种:
A.  维持4小时间隔
之前有分享法国儿科医生的辅食单,感兴趣的妈妈可以找一下,可以看到:法国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婴幼儿每天4顿饭,4小时一次是固定的。但是在早餐、下午茶部分食量较少,每天重点放在午餐上,晚餐主要讲究清淡为主(这也是法国人保持好身材的技巧)。所以,方法是给宝宝每天四顿饭的量可以有所调整。午餐可以给的多一些丰富一些,下午茶则少一些,这样间隔开,宝宝仍然会在4小时的时候感到饿,对于吃饭充满兴趣,就会注意力比较集中的进食了,而不是变成饭桌上的小恶魔。
B.  拉开时间间隔,改为每日三餐
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家的习惯都是一日三餐,而宝宝的作息尽早与家庭节奏保持一致,对父母和宝宝都有好处。但是宝宝迅速长身体的过程,有些爸妈会不舍得宝宝吃饭时间间隔太久,或者中途喂食零食,这些都会导致宝宝到吃饭的时间并没有真正感觉到饿,而吃饭的时候需要追着喂、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把食物当成玩具。其实到了宝宝10个月以后,渐渐的给宝宝过渡到一日三餐也是完全可以的,但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不是一步到位的。也许会有一天宝宝吃3顿,另一天就吃4顿的情况,父母都不必感到困惑,大的方向上过渡至三餐即可。
三.关于育儿观念的误区
有的宝妈会说:小孩子就要顺其自然,什么引导干预也太残忍了,你的方法并不适用我的宝宝。
这里我需要澄清几点:
1.一定的引导是必要的
孩子小睡不足的代价不菲。4到8个月的婴儿如果不能进行充足的小睡,就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活动起来也不能持久。3岁的儿童,如果从不或很少进行小睡,那么他们的适应力可能很差,甚至出现多动症的特征。因而,为孩子将来学业的成功和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应该保证孩子有充足的小睡。

               ——《婴幼儿睡眠圣经》

睡眠质量的好坏,对宝宝情绪的影响显而易见。从一妞身上很明显能印证这一点。
周一到周五,只有我和她两个人在家的时候,因为我需要有些个人的时间吃饭工作,所以她会在自己玩累后自己找一个角落睡觉,每天2个小睡,一整天心情也很好。
而到了周末,一爸在家里一直有人在陪她玩耍,她就会很兴奋,往往错过入睡时间,小睡变得很短,吃饭也不再规律,脾气就会变得暴躁,很容易哭闹。
对比如此明显,才让我更有自信的告诉你:宝宝睡眠的好坏与规律作息与否,对于宝宝的性格、情绪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这时我们适当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2.认为引导干预太残忍,请反思一下你自己是不是采用了或者理解成为极端化的引导?
有很多妈妈私信我,问到具体操作的问题。我才发现,可能之前的文章写的过于严格,有些妈妈在看完文章后容易走入严格按照时间表育儿的误区。
这里不得不再澄清一下:弹性非常重要时间表只是工具不是目标!规律作息是以宝宝的需求和表现为指导,大方向上把握好,在小细节上要留有一定余地。也就是说大局上一定要细心,但是该粗放的地方也要粗放~
我们引导宝宝规律作息,实际上就是在给宝宝培养一个稳定的生物钟。一个稳定的生物钟别说对孩子了,就是对大人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这就好比你日日熬夜、作息不规律和早睡早起作息规律这两种状态下,你觉得哪一种更为健康?哪一种你的情绪更为稳定?哪一种你不会动辄便秘、感冒、拉肚子等等各种问题不断?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有规律的运作就是我们对他最好的保养,而作为成人我们自己是有能力做自我调整的。而对于小宝宝,做父母的就有责任去协助宝宝在符合他自身的规律的前提下做适当的引导。
适当的引导根本不存在什么残忍问题,反而会让宝宝每天心情大好,身体倍儿棒。
至于有些人没有尝试体会到规律作息的甜头,就脑洞大开的说什么“给宝宝各种干预,宝宝很痛苦,有心理阴影,哭泣没人管”之类的,那我只能说你脑洞未免开的有点大……
3.  我的方法确实不一定适用于你的宝宝。
这点我绝对承认,每次写文章都会再三斟酌,有很多我觉得很好的方法但是可能并不具备推广性仅为个人经验的我都保留了下来没有写到文章里。能写到文章里的都是经过很多专家讨论、各种宝妈经验以及自我实践发现确实科学有用才会拿出来写成文章。
然而我还是要说:科学育儿也不是一言堂。任何育儿文章仅供宝妈参考。
其实每个妈妈都是自己的育儿专家,因为宝宝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有一份万用的使用说明书,适用于每个宝宝。
一妈也不过是一个喜欢分享的普通妈妈,为了有所依据,每次写文章之前都会查阅大量书籍资料才敢下笔,即便如此我也要说:这些真心不一定适用你的宝宝。
但是,还有没有必要写呢?妈妈们还有没有必要看呢?是不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当然有必要写有必要看,并且我觉得每个爱分享的妈妈,写出来不管观点与你是否一致,也都是值得鼓励的。因为没人强迫你必须按照这些妈妈的方法来做,但是她们却给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每种方法你不尝试,只凭想象,又有什么资格说一定是错的呢?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读很多书的人,已经悟出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读者可以和作者在同一个高度甚至更高的高度,辩证的去看待各种书和文章,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所以说不能“尽信”。
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绝不是“不读书不看书,自己也没想法”的人给自己找的借口,和嘲讽爱读书爱学习的人的一句闲话。
(这段写得可能戾气比较重,因为实在是有些喷子,什么都不做,自己阅读能力又比较低,就开始满嘴乱喷。一妈本是好心分享,遇见这些喷子也是无语万分。)

4.在育儿问题上不必较真
在育儿的问题上过于放纵和过于严厉都不好,两种都容易走入极端。这里难度最大的就是“”,找到那个适合自己宝宝的平衡最为重要。大方向上把控好,给孩子设定好一定的界限,在界限范围内,让孩子自由的发展即可。
最近一妞特别喜欢爬高,一妞姥姥视频看到孩子爬凳子爬桌子都惊呼“太可怕了,快抱孩子下来”可是为什么要去干预?孩子正是发展到了准备站立、攀爬的年龄,喜欢爬就让她爬,不仅如此还要鼓励她爬,专门给她买了溜溜板让她爬个够。
她初次爬上了椅子自己下不来,也不去管她,看她自己动脑子尝试了好几种办法,终于找到下来的办法,而且特别得意,反复试验了十几次,成就感满满的嗷嗷大叫。
这些也许很多人看到都会惊呼“你怎么敢让小孩爬那么高还不管她!太危险了!”其实他们没看见的是我早已在整个房间铺满了海绵垫,并且时时刻刻关注着她的行动。潜在的危险都已排除。剩下的她可以自由发挥。但是只允许在这一个房间上下攀爬,其他没有保护的地方都不会让她如此随心所欲。
一妞现在完全像个野猴子,运动能力超强,自己在给自己不停开发新游戏,并且对每个她自己发明的游戏都很专注。
这就是在一定界限范围内,抓大放小,安全保证要较真,安全范围内让孩子自由发展。
同理,在规律作息上,大体的思路如此,我们做父母的把握大局,不要在时间表上较真,在细节上一定要随机灵活,给孩子一点弹性空间。
本文比较长,这也算是对之前文章的一点补充吧。
接下来一妈会继续分享辅食、沟通、亲子互动等相关内容,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一妞家的事
,获取最新内容。


往期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