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格外有用(beyond weird)

这是理想国的一个新栏目。我们不断遇到一些知识、信息,它们很有用,方便你养生致富,吹谈自如。我们很迫切想和你分享。它们又有些超出常格,听起来有点怪(举一个例子:躺平健身的可行性),但绝对不是瞎掰,背后一定有科学依据,包你惊喜,包你满意。
心理咨询如何在西方兴起
by    宗余
做了一辈子心理咨询的欧文·亚隆说,没有成长完全的人;换句话说,人人都有病,只是不承认罢了。在官方保守估计有1亿人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中国,就算你还没有见过咨询师,或者干脆不信它会有用,你也一定看过朋友圈里转发的心理科普文章。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心理咨询为什么突然火起来了?了解它在西方兴起的过程,或许对理解今天它在中国的发展有帮助。
1.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与“精神病行业”的发展
在心理咨询出现以前,人们如何应对有严重心理困扰的人?
工业革命(1760-1840年)以前的欧洲,绝大多数人在乡村小镇过着农耕生活。阡陌纵横,鸡犬相闻,一辈子不出小镇也没关系。稳定的居处带来紧密的邻里关系,在这样的社区里,遭受精神疾病的人会得到容忍、照料,慢节奏的劳作也让他们更容易适应。
同时,人们笃信宗教,与精神和有组织的公共生活都更贴近的牧师,担负起“灵魂治疗”的责任。最初,受困扰的人们要公开告白自己的罪过求得安宁,后来发展为个人私下的告白忏悔。
工业革命改变了一切。人们纷纷搬到城市,从前的农民变成工人,在纪律严苛的工厂长时间工作。与土地的依附关系不再,从前密切的邻里关系随之打破,人们更忙碌、更紧张、更孤独。这样的社会里,精神疾病不增多才怪。可从前能够接纳、照料他们的社区无法重现,难以适应社会的弱者成了不被需要的人,英国政府便为他们修建了贫民习艺所。
别被它的好名字欺骗了,那里其实是个地狱。老病弱者在极其严格的纪律约束下做工,精神病人越来越多,难以控制。18世纪中期,精神病人被关进独立的居住区和精神病院,从此,照料精神病患者的责任,从社区、宗教组织转向了政府。
那么,精神病院的生活条件怎么样呢?那时的精神病院形同监狱,除了“看护”,没有新鲜的空气、健康的饮食、亲人的探视,更不用幻想能得到什么有益的治疗。病人被当成动物一样对待,伦敦贝斯莱姆医院更是像动物园一样实行门票制,要进院参观精神病人,只要一便士。市场的力量进入精神病院的运转中,因为这些被家人抛弃的精神病人对于非人的照料没有反抗能力,大可无限降成本,同时还能收到公共基金的资助,毕竟人家是“道德看护”。这是精神病院的黑暗时期,不仅成为赚黑钱的工具,还成为性别压迫的象征:被当成精神病患者投入其中的多为女性,看护者则多为男性。
画家梵高割下耳朵后被送进的精神病院阿尔勒医院。此画为他在居住期间所画的《阿尔勒医院的花园》。
2.
心理疗法的发明与心理咨询的发展
到了19世纪末,人们已经接受精神病学在应对精神病人方面的权威地位。19世纪80年代,对弗洛伊德影响颇深的沙可和珍妮特,尝试将催眠用于“歇斯底里症”的治疗。他们所提倡的两个理念,至今仍为心理咨询师们采纳:强调医生与患者关系的重要性;强调在心理治疗中,潜意识的作用。
来到沙可诊所工作的弗洛伊德,发展了他影响深远的精神分析理论。这一理论潜在地假设每个人都是神经病患者,即使那些表面看起来最理性、最成功的人,在他们正面生活的背后,也有心灵冲突和本能在暗流涌动。由此,精神病学不再只与精神病院里的疯子有关,而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
电影《一念无明》截图
然而,弗洛伊德的学说在他故去之后,才逐渐获得影响力。法西斯主义迫使欧洲的精神分析学家移居美国,而美国特殊的社会形态,造就了心理疗法的繁荣。
美国的社会生活比欧洲更有活力,人们乐于从熟悉的成长环境中迁移到陌生的城市,在原有的邻里关系、城镇、社会阶层乃至种族之外开始新的生活。“美国梦”鼓励人们追求梦想,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实现自我提升。
然而,自由与安全感之间,总是存在矛盾。如同今日的中国,变动不安的生活方式,带给人向上流动的机会,也必然会带来焦虑和孤独。人们对于个人身份缺乏安全感,每到一个新地方,不得不重新面对“我是谁”的内心考问。
同时,宗教能帮的忙却越来越少。随着社会的世俗化,很多人不再向宗教探寻人生的意义,也不再向牧师倾诉生活中的烦恼。心理咨询转而成为寻求意义的媒介,人们坐在心理咨询师对面,通过回顾自己的生活,在讲述和对话中,为自己的生活重新塑造意义。
Reference:
1. Yalom, Irvin D. The gift of therapy. London: Piatkus, 2010.
2. ”China Has 100 Million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 Telegraph.co.uk. N. p., 2009. Web. 7 Feb. 2018.
3. LaFraniere, Sharon. "Life In Shadows For Mentally Ill In China." Nytimes.com. N. p., 2017. Web. 7 Feb. 2018.
4.McLeod, John. An introduction to counselling. McGraw-Hill Education (UK), 2013.
本系列过往文章:
【推荐阅读】
《每个人的战争》
[法]大卫·赛尔旺-施莱伯 著 
张俊 译 
2017.09
精英医师的18年抗癌历程,彩图呈现抗癌日常行动科学指南,两次荣膺《纽约时报》畅销书,常居Amazon癌症类图书榜首,国际权威机构安德森癌症中心院长约翰·门德尔松力荐。作者大卫·赛尔旺-施莱伯博士既是癌症患者,更是一位有优异科研背景和深厚人文关怀的医生。该书综合前沿科研成果、18年抗癌经验,是一本有充分科学研究支撑的防癌抗癌指南;兼具饱含哲思的个人回忆,与身为精神科医生为癌症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的经历,又是一本为癌友点燃信心和斗志、提供安慰和纾解的陪伴之书。推荐阅读:你年轻、健康,为何也要关心癌症?
《海滩上的爱因斯坦》
[英] 马克·拉谢兹-雷伊 著
 龚蕾  译
2017.11
物理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主任拉谢兹-雷伊写给大家的相对论普及读本。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星云计划研究员、《星际穿越》译者李然(狐狸先生)作序推荐。丢掉数学公式,文科生也读得懂的相对论,20幅精美插画呈现相对论关键概念和实验,助你轻松脱离日常的时间和空间观,踏入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海滩上的爱因斯坦》将带领我们回到20世纪的物理学界,讲述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物理学家们提出、完善和验证相对论的历史,还原物理学家们在发现既有的牛顿物理学、伽利略运动学无法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时,如何提出种种新的解释,最后怎样不可避免地跨出革命性的一步,走向更加精妙、简洁的相对论。人类对于时间、空间、速度以及引力等基本概念的认知就此改写。推荐阅读:你知道引力波的奥秘,也藏在你的手机导航里吗?| 格外有用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转载:联系后台 | 微店: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