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476字 | 阅读需5分钟
本文经授权,转自24季私享家(ID:fanmei-1)
五仁月饼至今仍是月饼界的传说。
它曾在微博、知乎等各种平台上引起腥风血雨,#五仁月饼滚出月饼界#这样的话题一度占领微博热搜。
然而,阿里2017年电商销售报告却显示,五仁月饼一骑绝尘,稳居月饼销量榜榜首。
一枚广式五仁月饼
为什么五仁月饼能让人爱不释手,又能让人恨到反胃?凭什么五仁成了众矢之的?

提到五仁月饼,人们在害怕什么?
人们印象里难吃的五仁月饼,大多数是用国营老食品厂的盒子装着的。
这种五仁月饼有两大特点:一是极为坚韧、特别头铁。
扔到桌子上,桌子都会喊疼,拎一块五仁月饼甚至都可以当板砖行凶。
二是内涵极为丰富,里边不知道大你几岁的果仁簇拥着“红绿丝”,一口下去让你终身难忘。
人怕出名猪怕壮,广式月饼也一样。皮薄馅足的广式月饼风靡全国,广式招牌五仁月饼也被各地食品厂改变、加入各种配料,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五仁月饼。
不过,将五仁月饼推向全国的广东人却从来没有吃过“红绿丝”月饼,他们会一脸懵逼地说:里个系乜野?
也就是说,传统的广式五仁月饼,根本不存在红绿丝。
经过人们改头换面的五仁月饼,才是无数人痛苦的童年回忆,也是现在受到人们无情diss的万恶之源。
这就是红绿丝,单就往五仁月饼里加“红绿丝”这一项,就足够让五仁月饼稳坐最难吃月饼宝座。
很多80后来说,“红绿丝”简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月饼有、汤圆有、各种糕点有,就连八宝饭也有啊!
往五仁月饼里加的红绿丝,究竟是什么魔鬼?
张爱玲小说《金锁记》里曾提到过民国时期的红绿丝:用青梅做绿丝、用红玫瑰做红丝。
那时候的红绿丝,就已经广泛作为糕点的配料存在了
八宝饭上的不是青椒红椒,是红绿丝啊!
然而建国后百废待兴,国营食品厂工业生产的红绿丝根本没条件用这么高端的食材制作。
擅长“以形补形”的人们想到,用萝卜、橘子皮等蔬果仿冒。
红绿丝做法其实很简单:先用明矾或石灰水漂洗剪成丝的萝卜、橘皮,让它们变硬;再用大量色素和糖腌制几天就算完成。
虽然这种食物在现代人眼里基本已经算是反人类的存在了,可在还没吃饱饭的年代,还要啥自行车?
花了小几周的工资买到限量出产的月饼,你不吃的话不是分分钟遭到父母的男女混合双打么?
苦苦等了一年、满怀希望地迎来中秋,结果等到一个夹着红绿丝的五仁月饼。作为80后的童年阴影,五仁月饼真不是浪得虚名。
做好正宗的五仁月饼,怎么就这么难?
三鲜汤、四喜丸子、八宝饭……都是食材精心搭配的完美典范,为什么泱泱华夏,吃货大国,就做不好一枚小小的五仁月饼?
请所有diss五仁月饼的人记住:五仁月饼是所有月饼中最难制作的月饼。
五仁月饼实名diss所有用冬瓜蓉代替果肉的月饼
首先,五仁月饼的原料要求远远高于工业生产的月饼。
别说你没吃过工业生产的月饼。
水果月饼可以用冬瓜蓉+香精做;莲蓉馅儿可以用土豆+香精做;豆沙可以用咖啡渣+香精……
冬瓜馅儿的水果月饼
只有五仁月饼,哪种食材都伪造不了。
瓜子就是瓜子,杏仁就是杏仁,核桃仁就是核桃仁,任何一种稍微出点差池,都会影响到整体的风味。
没想到吧,反而是五仁月饼最真材实料
《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就记载了民国时上海某粤菜馆的五仁月饼。
首先选用来自天南海北的上等新鲜好料——浙江北山的杏仁、广东西山的橄榄仁、海南岛的椰丝、青岛的生油,然后现做、现烤、现卖,非常受上海本地人欢迎。
能受到上海人的认可,五仁月饼会难吃吗?
后来的五仁月饼明显想走成功之后再量产的路子。比如1939年昆明成立的“冠生园”,做五仁月饼时去除了橄榄仁、花生仁,并将柑橘蜜饯替换为冬瓜蜜饯。
料都不一样了,那还能叫传统五仁月饼吗?这里就更别提后来用红绿丝来代替蜜饯的做法了,那根本都是对五仁月饼的亵渎。
而且,一枚优秀的五仁月饼,远远不止选好原料那么简单。
随便抛出几个问题,就能让所有普通月饼哑口无言:五仁选哪几种?每种的配比是多少?每种的炒制时间是多少才能让馅料吃起来刚刚好?
你现在应该知道,为什么大多数五仁月饼吃起来粘牙且恶心;而坚定支持五仁月饼的人则说五仁月饼咬一口饼皮香软、馅料松脆、唇齿留香了。
回想一下在市面上买到的五仁月饼,里面果仁、糖浆的比例是多少?每种果仁吃起来的口感是怎样的?
所以在五仁月饼被人们的唾沫星子淹没时,也有无数五仁真爱粉站出来力挺:“看到没?并不是五仁不好吃,分明是你们制作的方式不对!”
甚至连国家都看不下去五仁月饼良莠不齐的情况。
在《月饼》生产规范里,明确提到用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等5种主要原料加工成馅的月饼才可称之为“五仁月饼”。
一个完美的五仁月饼,是怎样的?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道:只有一家之长的贾母才能吃“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这种大内御膳房制作的,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等果仁做成的糕饼,就是当时贵族享用的五仁月饼。
不过,你一定不会喜欢明清时期的月饼。
明清时人们把月饼当成稀罕物,不光要在尺寸上追求更大,在口味上也要奔向极致。
明末《帝京景物略》里提到过有二尺大的月饼;清朝时北京最好的糕饼铺致美斋,做出来的月饼也是一尺多,真正的比脸还大。
这里说的极致,就是甜到你齁。
当时主流月饼都是自来红、自来白,用果仁搭配大量白糖、冰糖翻炒成馅的烤制月饼。
自来红、自来白是按照皮色区分的,现在的自来红已经经过多次改良。
那时的人们吃月饼,除了八月十五当日慢慢地吃、吃一整晚以外,还要留一部分到除夕再吃,叫“团圆饼”。
所以你可以想见,放到除夕都不会坏,该是加了多少糖?
人们心中的完美月饼,可能要追溯到宋代。
月饼一词,最早就出自宋朝,宋朝月饼和明清时的妖艳贱货完全不同,少油、不腻还十分精致。
先看颜值,苏轼说:“小饼嚼如月,中有饴与酥”;还有的人说“薄软云衣似,团栾月样描”;
再看内涵,宋朝是月饼大发展的时代,除了桃仁、杏仁、松子仁、南瓜籽、芝麻、橘皮也常用做月饼,可以说宋朝人最早发明了五仁月饼;
最后看宋朝人对月饼的要求:要甘而不腻、清淡寡油,月饼皮要用米粉而不是面粉做,要磨得极细……
如果五仁月饼真的要寻亲认祖,可能还真找不到现在以五仁月饼为招牌的广式月饼的头上去。
按照这种方法做出来的五仁月饼,能不好吃吗?
所以,真不是五仁月饼不行!
最后,在今晚这个中秋之夜,分享一下你和月饼的恩怨呗?欢迎留言。
扫码加小编微信,即刻邀您入群哦
热文推荐
点击标题立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