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夺宝奇兵4》的开篇,有这么一个场景。
“福伯”误打误撞的进了著名的51区,意外的遭到核弹的“洗礼”。
最后躲到冰箱,才逃过一劫。
虽然老斯表示,让“福伯”跳进冰箱躲辐射,是件很蠢的事儿。
但纵观银幕,“核恐慌”可远不止跳进冰箱那么简单。
事件:杜鲁门宣布美国成功研制出氢弹
时间:1953年1月7日
地点:(太平洋马绍尔群岛)随后恐慌蔓延到全球
性质:核恐慌
代表影片:《哥斯拉》、《奇爱博士》、《末日危途》
1953年1月7日,随着一声巨响,杜鲁门宣布,美国成功研制出氢弹。
这颗名为“迈克”的氢弹,爆炸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500倍,相当于1000万吨的TNT↓↓
对这种巨大的力量,人们第一次感到了恐惧。
而这一炸,也炸开了“核恐慌”的序幕。
同年6月,一部名为《原子怪兽》的影片上映↓↓
美军在北极圈进行核试验,意外的释放了一条沉睡了一亿年的恐龙。
恐龙大闹纽约,最后被几位科学家成功制服。
影片的制作成本仅有21万美元,最终却收获了500万美元的票房。
“原子怪兽”也成为了大银幕上,第一个出现的核爆产物。
可不幸的是,现实世界,远比大银幕残酷。
1954年3月,日本“第五福龙丸”渔船事件爆发↓↓
23名船员由于未能及时撤离美军的核实验海域,全部暴露在辐射下。
无线通信长久保山爱吉更因吸入过量放射物,于同年9月不幸去世。
现实世界中,核辐射的危害,第一次被世人所知。
放射物质在进入人体后,逐步吞噬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导致癌症。
“福龙丸五号”事件的爆发,不仅震惊了国际世界,日本人也怒了。
不仅全国上下都掀起了了反核运动,电影人们也开始了行动。
于是,便有了“哥斯拉”↓↓

第一部《哥斯拉》于1954年在日本上映。
值得回味的是,影片中哥斯拉的诞生,正是源于“第五福龙丸”事件。
▲“哥斯拉”原本是一只侏罗纪时代存留下来的恐龙,因为辐射导致变异才成为了这只巨兽
影片中,哥斯拉靠辐射生长的设定,就是源于此。

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其实早在大银幕中展示了“核武器”的威力。
因为彼时的苏联,研制出了更为强大的氢弹。
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以及“古巴导弹危机”,让“核恐慌”再次成为了舆论焦点。
1959年的影片《海滨》则首次在大银幕中,虚构了一个核战争后的世界。
▲一群澳洲人绝望的等待北半球的辐射尘埃扩散,而故事也已人类消亡而结束
同时期的《零年恐慌》则把格局缩小,同时显得更为真实。
▲影片围绕着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展开,一家人在野餐时突遇核爆,随即得知战争打响
故事则跟随父亲的视角,讲述一个普通人,在遭遇如此危机是,如何保护家人,艰难求生。
这是好莱坞的大银幕上,首次描述核战后的世界。

相比
《海滨》
《零年恐慌》
的科幻性质,
斯坦利·库布里克
《奇爱博士》
则引发了更多的深思。

向往和平的人们其实都是战争贩子,除了疯狂,没有其他↓↓
▲于是,影片中的被“洗白”的奇爱博士,仍然控制不住自己行纳粹军礼的右手
▲同时,也就有了终于当成英雄的刚上校
《奇爱博士》用极为讽刺的手法,调侃甚至预言了“核恐慌”的所导致的结果。
“威慑的恐惧”足矣摧毁世界。
但相比库布里克的前瞻性,好莱坞的片商们,却看到了契机。
1965年上映的《007之霹雳弹》中,“核武器”出现了↓↓
片中,邦德秘密潜入了恐怖组织“魔鬼党”的总部,以化解一触即发的原子弹危机。
影片是007系列,第一部与核武器有关的电影。
而同类题材的影片相继出现,也让“核武器”从此成了好莱坞电影中,反派的大杀器。
它是每季《24小时》中,“鲍小强”为之付出的一切↓↓
也是《终结者2:审判日》中,故事的开始↓↓
在如今的作品中,核武器的存在,更多仅仅是为了娱乐。
而科幻片的发展,却为“核恐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影片类型。
如果有一天真的发生了核战争,人类该如何生存。
这也催生了“废土”类科幻片的开发。
比如《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 》↓↓
核爆后的地球,成为了一片荒漠,幸存下来的人们,只能靠飞车和暴力生存。
更比如《末日危途》中那个人吃人的世界。
▲维果·莫腾森、柯蒂·斯密特-麦菲这对父子,受尽磨难,只为寻得一片净土
而导致二人走向不归路的,正是因为核爆炸。

随着“核武器”的诞生,在恐惧的驱使下,世界为之所颤,银幕也为之所变。

或许,“核武器”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就是个错误。
除此之外,这些,你或许感兴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