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天堂」「国际大都会」是香港的代名词,但在繁华的背后,有人衣食无忧,亦有人三餐不继
香港现时有超过700万人口,而总贫穷人口超过120万人,平均每6个香港人就有1人活于贫穷线下,而每3个长者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足。
食,从来都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讽刺的是,在发展蓬勃的香港,竟然有150万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
与此同时,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曾指出,全球生产的食物至少有约13亿吨遭浪费或未经食用便扔掉。
不止造成浪费,其实被弃置的食物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如甲烷的温室气体,对自然环境构成损害。
仅是香港,每日弃置到堆填区的厨余就多达3,600吨,其中三分一来自饮食业界,这个数字也足够震撼。
随着这个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香港有不少慈善机构专门为需要帮助的人士提供食物,其中一家便是小宝慈善基金,它于2011年开展首个食物回收及援助计划——「惜食堂」(Food Angel)。
7年来「惜食堂」团队真正实践「停止浪费、解决饥饿」的宗旨,每天从各食肆回收仍可安全食用之剩余食物。
截止目前已回收逾4800公吨剩余食物,派出620万份爱心餐和食物包,累计约有3万人受惠。
△超市已下架但还未过期的罐头
△菜市场或酒楼因外貌不新鲜而不能销售的蔬菜
回收的食物经过严格的食物安检程序,再经中央厨房烹煮成营养均衡的菜肴。并由义工们将饭菜打包成8,000个热饭餐盒给社会上有需要的人。
△义工们在中央厨房分配打包营养均衡的盒饭
△年满16岁及以上就可报名参与义工工作
再由物流团队免费派到港岛、九龙及新界区的合作机构(包括: 社区中心、教会、笼屋住户及特殊残疾中心),还有惜食堂社区中心。为葵青荃、黄大仙、深水埗、屯门等区的贫穷独居长者、低收入家庭及残障人士,提供营养均衡的热饭热菜充饥。
惜食堂社区中心于深水埗区,服务独居及有紧急困难的长者,每天到访中心的长者超过300人次。
社区中心除了每日提供两餐的堂食热饭餐服务之外,亦有定期举办季度生日会、节庆性的庆祝活动以及不同类型的兴趣班。
△惜食堂社区中心
△惜食堂社区中心的聚会
除了社区中心提供服务,惜食堂还从2013年开展「外展天使」计划,已接触了超过200位独居及有紧急困难的长者。
△「外展天使」义工团队
每周五天都会有「外展天使」团队,把营养热饭餐免费送到长者家中,这些长者都是独居隐蔽在家、长期病患或行动不便的长者。
外展天使们会入屋与长者聊天,像朋友一样送上问候和关怀。
对于要长期留在家中的长者,外展天使的到访,是他们每日所期待的,她们以关爱把长者与社区连系在一起。
这些事物不止为有需要的人提供饱足,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于「惜食堂」而言,食物不单是食物,「惜人」和「惜物」同样重要。
透过一个饭盒,或许可以舒缓他们的经济压力,一些低收入单亲家庭或长者,他们就可以很简单就能吃到一餐饭,不需要为了两餐而去彷徨、去烦恼生计。还可以让家长有更多时间教导小朋友,融合家庭生活。
而且来到惜食堂社区中心的老友记,大多是居住于深水埗的独居老人,即使每日来回走半小时都坚持来吃午饭及晚饭。
老友记们在惜食堂社区中心会识到新朋友,在短短一餐饭的时间闲话家常,或许这就是他们日常唯一的娱乐方式。
他们还会在饭菜送到后就抓紧时间吃完,因为要赶在入黑前回家,否则可能会迷路。
△90岁的独居长者徐慧珍(契妈),每天坚持走30分钟去惜食堂社区中心享用晚餐
最初成立时,惜食堂只负责找寻捐赠食物的捐赠者,以自己的车队将收集到的食物送到其它慈善机构的地区厨房内制作饭餐,然后再分发给受惠者。
直到2012年于柴湾开设第一个中央厨房,前年又在深水埗增设第二个,每日供应饭餐数目由7年前每日做20个,到现在每天可制作8,000个热盒饭。
在回收食物的工作上亦变得更顺利,到现在每天可回收5公吨仍可安全食用的食物。
现时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大型超级市场、酒店、食肆、肉类批发商、学校饭盒供应商等合共150个机构,像是国泰航空、Delmonte、宜家家居、KFC、必胜客、湾仔码头、百佳超市等都是惜食堂的合作对象。
除此之外惜食堂还和不同的机构合作,就曾与美心西饼推出「爱包行动」,在面包店关门前收集未售出的面包,然后把它们交到有需要的人士手中。
△美心西饼代言人张智霖出演「爱包行动」宣传CM
惜食堂的善举,吸引了歌神张学友义务做大使。艺人黄子华更自荐出钱出力,拍摄一个逾7分钟的惜食堂纪录短片,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惜食堂的义工活动。今年,李嘉诚先生还亲自来到惜食堂的社区中心,并当场捐款1000万元。
△李嘉诚与惜食堂受助者一起用餐
△黄子华来到中央厨房拍摄
惜食堂宣传短片·张学友
除了通过爱心盒饭让更多人受到帮助,惜食堂也尝试通过学校课程、展览体验等方式,让更多人关注「浪费」和「饥饿」的社会问题。
他们推出的「绿惜学堂」环保教育计划,透过惜食讲座、考察活动、奖励计划及食物再生工作坊等,让不同学校的学生认识食物浪费、环保、饥饿与贫穷问题,启发同学实践珍惜食物、爱护地球资源及关爱社会上有需要人士。
惜食堂还打造了全港首间融合惜食、关爱、环保的实体展馆「粒粒皆辛馆」
在展馆中大家将会接触惜食知识,会了解到香港以至全球的食物浪费及饥饿问题。
人们可以在不同展区,透过互动游戏、影片及实践去发掘「粒粒皆辛苦」的真正意义,从而领略珍惜食物的重要性,同时让参加者更关注社会,关心贫苦无依的长者。
△展馆播放全球饥饿问题影片
△亲子可在「粒粒皆辛馆」体验处理回收蔬菜的过程
除了注重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惜食堂还推出「企业天使」计划,为商业机构提供不同类型的团建活动。
透过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如准备食材、食物再生环保工作坊、讲座、社区活动及自组筹款活动。
企业义工可一起协助从源头减少食物浪费及帮助需要食物援助的人士,同时为计划自组筹集活动,通过企业举办慈善马拉松,画展慈善义卖获得善款捐赠给惜食堂。
△企业天使推出的马拉松活动
「惜食堂」用最实质的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不需要无私的奉献,只需要每位善者献出一点点「多余」的物资,就可以温暖更多人。
这样的慈善方式,或许更能让人真正领悟到「施比受更有福」的快乐。
香港艺人黄子华自费拍摄的惜食堂纪录片
 有力出力 
 有钱出钱 
 多多益善 
 少少无拘 
 这四句中式名言 
 从来都不该只是口号 
惜食堂官网(义工报名方式)
http://www.foodangel.org.hk/
 撰文 | 煎酿三宝@知中ZHICHINA 
 image | FB@惜食堂 
本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C O N T A C T 
商务合作及投简历请发邮件

作为现代“陶渊明”,他究竟有怎样的人生哲学?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点击👇阅读原文👇
快速获取知中最新特集《西南联大的遗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