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的小伙伴都陆陆续续地到达学校了吗?
刚刚开始海外生活,除了自己一个人查攻略,我们也会寻求室友、中国学生会、校友会等团体的帮助。其实不论是海外生活的新生还是老司机,人人都需要“我们”。但是困惑也仍然存在——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到底在什么程度上“抱团”?
内群体偏好
In-group Favorism
——“抱团”的心理机制
1906年,  William Sumner提出人类是一种以本性联合在一起的物种。人类有一种天生的倾向,喜欢自己的群体胜过他人:“每个群体会产生专属内群体的骄傲、虚荣与优越,以神性的方式存在(exists in its own divinities)”。最常见的内群体偏好现象就是我们常见的“抱团”。
群体成员可以共享相同的种族、文化。
▼ 钓鱼岛抗议事件
▼ 朋友圈辣眼睛的“不转不是中国人”
▼ 沸沸扬扬的英国脱欧(Brexit)
可以拥有共同的专业兴趣划分。
▼ 广泛存在的广场舞
▼ 放错了是这张
可以有共同的追求。
▼ 偶像团体东方神起的Fans
可以采用只有”自己人“才懂的语言沟通。
▼ 足球球迷的“鄙视链”术语
“我们”组成群体的根据,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拥有“共同”——共同的血脉、信仰、追求,过往是判断“我们”内群体成员的标志。
但很多时候,成为“我们”也许只是偶发事件。社会心理学家Brewer M开发了一种名为最简群体(minimal group)的实验范式,哪怕假设群体的划分的标准极为任性而且毫无意义(如a组b组,衣服颜色等),依然会引发内群体偏好的倾向。
归属于一个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群体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抱团”行为表达了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将自己纳入群体编制;认同自己拥有该群体成员的普遍特征;评价自己认同的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的优劣价值,人们通过这一系列社会认同心理历程提高自尊。
实验证明,仅仅启动“我们”的概念都会自发性无意识的带来正性情绪体验。 那么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也许就是真理?
抱团负面效应
从内群体偏好到内群体偏差
让我们翻开“抱团“这枚硬币的另一面,看看内群体偏好的负面效应:偏见和歧视。
▼ 美国和欧洲也有地域歧视
歧视来源于“我们”对“他们”的恨?No! 更多歧视的观念和行为主要来自于我们对”内群体“的爱,而不是对”外群体“的直接敌对。
内群体偏好使得内部成员紧密依附组织,保持绝对忠诚。但把群体认同和忠诚联系在一起,也滋生了对外群体的对抗和不信任。公然表达自己对外群体的鄙视和敌意,能够以道德优越感的形式来证明自己所属内群体的价值。
很多“直男癌”歧视女性,看不起女司机,看不起大龄未婚女青年(甚至叫她们”剩女”),难道是因为他们恨女性?非也非也,他们只是太忠于男性身份,认为表达对女性群体的蔑视才能彰显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男性成员。一个人类成员在生理上属于男性或女性群体完全是偶然因素决定的。以偶然因素归类的群体作为效忠的目标,缺乏自身的思考和判断,这种证明群体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方式,又有多靠谱呢?
▼ 被区别对待的女司机
研究证实,只有在感受到潜在的利益甚至构成生存威胁时,内群体认同会导致对外群体的恐惧和敌意,而相对弱势群体的成员会表现得更强烈。比如南非的黑人会对南非白人产生更多的偏见,但不会对整个白人群体产生更多偏见。当没有感受到群体冲突和威胁时,对内群体的爱和对外群体的排斥基本上是独立的。所以如果你同意地震是人类的灾难,请不要因为发生地是四川或者福岛而彻底改变你的态度。
而在留学生活中,一些朋友可能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只有中国人爱“抱团”,或者一些中国朋友认为只有东北人爱“抱团”。实际上在海外生活中放眼望去,喜欢抱团不分国界,地球人都喜欢。
夏洛茨维尔种族仇恨事件两天后,川普夫妇在twitter发表声明,号召美国人“抱团”。 而数千名三K党成员聚集在国父托马斯. 杰弗逊创办的弗吉尼亚大学里执炬夜训。这一切,发生在2017年的美国。
▼ Trump夫妇的Twitter声明
过度抱团的潜在危害
——失去自我
“过分强调群体成员的身份会增加自我与内群体成员之间的一致性,使得个体自我觉知“去个性化”。
你越想做一个“合格”的群体成员,越要求自己成为与标准成员一样的模板,就会越忽视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个体。站在“我们”中间,仿佛腰板更硬底气更足,如果没有爱国的旗帜,大概没有人敢当街砸车(韩国导弹事件)和制霸朋友圈(不转不是中国人)。
▼ 一部分人挑起大陆和香港的矛盾
鲁迅曾说,中国人没有“个人的自大”,只有“合群的爱国的自大”。如果说内群体偏好的初衷是提高个体的自尊,到达内群体偏好的极致会失去自我,那要这悖论的自尊又有何用?
不恰当的认同与抱团
梁文道在香港书展的演讲《一支笔的身份认同与效忠》上提到了认同的话题。他惊讶于现在的香港人们使用普通话或是粤语不再是因为沟通的方便,而是在意作为一个“香港人”为什么要使用普通话。
认同一个群体身份会给我们带来骄傲和荣耀,但不分场合随时随地不知变通的强调群体身份可能带来的更多是负面情绪和没必要的麻烦。
梁生举了一个很有趣很贴切的例子,如果一个男人不小心走进了女厕所,这时候别人骂他变态。结果他回击:“怎么样?中国人不可以进女厕所嘛?你是不是瞧不起中国人?!”这个例子中的荒谬显而易见,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
最近,中戏一位老师以电影艺术角度分析《战狼》,围观群众关注的不是她对电影的评论本身,而是以什么立场来反对这部爱国主义大戏,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层面。
柴静的《穹顶之下》也遭遇过这样的骂声:你凭什么说我们泱泱天朝大国的雾霾这么严重!你的孩子是都在美国生的好吗?
面对质疑与疑问,是不是全部必须首先判定立场,你到底是哪一伙的?跟我们一伙就别瞎BB,有任何不同意见只能说明你是敌方阵营的。当使用并且仅使用某个群体的局部特性去评判一个具体的人,得出的结论很难经得起推敲。况且通常我们所理解的某个群体所有的特征,包含了太多偏见和刻板印象。
群体选择的变化
简单粗暴比较带来的趣味缺失
全球化进程和多元文化交融,会让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不只一种文化元素,你可以既是小镇姑娘,又是大城市的奋斗青年,同时喜欢猫咪和狗狗。
生活不是辩论比赛,不一定凡事要首先声明立场,再去搜罗论点攻击对方。很多时候我们也难以分辨自己到底想要支持正方还是反方,因为只要选定立场就意味着你会寻找和相信所有支持你所选阵营的信息和证据,而去忽略和怀疑那些基于相反立场的真实与正确。当输赢不再是目的,你会更相信那些更有说服力的观点,而不是抽象化单一化的立场。
其实我们无需执着于某一个群体身份,急切的同其他群体进行比较。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去看去感受,不去比较,更有趣味。
如同用过photoshop的人都知道彩虹的颜色绝不止7种。你内心深处也清楚明白所有地球人类的当天命运也不只有12星座的12种预期。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和有意义的,抛开群体与标签的思维定势,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能够接触和拥有丰富得超乎想象的生命经验。
定于“我们“可以帮助个体找到归属和骄傲,但更好的定义独特的”自己“,才能更好的定义“我们”,以及每个人都拥有的很多个”我们“。
iWanna近期在分享许多“留学锦囊”类别的推送,希望能给即将开始留学生活的你一些帮助。如果你有好奇的问题想要iWanna研究做推送的话,就在评论或者后台留言吧,说不定有一些疑问,我们在往期已经解答了哦。
Reference
Anderson, Benedict R. O'G. 吴叡人译. (2005). 想象的共同体 :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上海人民出版社.
Brewer, M. B. (1979). In-group bias in the minimal intergroup situation: a cognitive-motivational 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2), 307-324.
Brewer, M. B., & Gardner, W. (1996). 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71(1), 83-93.
Brewer, M. B. (1999). The psychology of prejudice: ingroup love or outgroup hat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5(3), 429–444.
Donald M. Taylor, & Janet R. Doria. (1981). Self-serving and group-serving bias in attributio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13(2), 201-211.
Sumner, William Graham. (1906). Folkways: A Study of the Social Importance of Usages, Manners, Customs, Mores, and Morals. Boston, MA: Ginn.
Turner, J. C., Hogg, M. A., Oakes, P. J., Reicher, S. D., & Wetherell, M. S. (1987).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鲁迅. (2002). 新版鲁迅杂文集, 坟, 热风, 两地书. 浙江人民出版社.
孙隆基. (2015).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中信出版社.
约翰·特纳. (2011). 自我归类论. 杨宜音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作者|GG Blue, Jessica Fang,杨悠
编辑|Connie Gao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谢谢
扫一扫,预约iWanna朋辈心理咨询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iWanna心理干货
点击阅读原文或复制链接到浏览器进入iWanna网站:http://iwannaservice.wixsite.com/iwannaservic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