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米爸来啦,关注我
看这个疯狂老爸,如何在家带娃
聪明的孩子都是懒蚂蚁
文/米奇爸爸
绘本学堂创始人,儿童阅读推广人
做过语文、英语老师,记者、编辑
目前职业为陪娃的“家庭教练”
我有时候催促米奇,做他该做的事了。
他会说:别急,我是懒蚂蚁!
“懒蚂蚁”是这样来的: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科学家,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进行观察。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
懒蚂蚁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
这种现象,被称为“懒蚂蚁效应”。
1
我想起一个故事。
有一天,大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有个学生特别勤奋,别人都在休息的时候,只有他还在实验室做实验。
于是,他就问那个学生:“你今天上午在做什么呀?”
学生说:“上午在做实验。”
“那你下午在做什么?”
“下午也在做实验。”
“那晚上呢?”
“晚上还是在做实验。”
他想,这下一定会得到老卢的表扬。
没想到,卢瑟福不无失望地说:
“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你不要总是做,一定要学会思考。否则不就成了个实验机器了吗?”
2
孔子很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用今天的话说来说: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很多人每天都忙忙碌碌,但学习上并没有精进。这种是“低质的勤奋”。因为人很容易有路径依赖,如果一条路本身就不是最好的,你走一万遍,只会离目标更远。
拼命做无用功,无非就是给自己一个“我很忙,我很努力”的幻觉,换取自我安慰而已。比如死背单词,不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法;比如死刷题目,但不去总结做过的题目有哪些问题。
因为自我思考要用到大量能量,所以人类有一种依赖本能和惯性去做事的惰性,而不是做一个思考者。
“老师这么说一定是对的”
“课本这么说,一定是对的”
“别人也这么说,一定是对的”。
“以前的人也这么说,一定是对的。”
3
有些忙,只是做给别人看。比如你在单位里,总是看到有些人跑进跑出,一会向领导请示,一会儿趴在电脑前就是半天,但他就是出不了什么成绩。他们更喜欢用细枝末节填满工作内容,把时间花在工作量大但不需要多少创造性的工作上。真正难题来临的时候,他们就用“分身乏术”作为借口,溜之大吉。
孩子的学习也是这样。
孩子吃完饭,把房门关起来,向父母宣布:我要做3小时功课,请勿打扰!
父母一点声都不敢出。
你知道他3小时做些啥呢?
翻遍书包找作业本,找试卷用了20分钟;
水笔没水了,圆规没芯了,捣鼓10分钟;
抄写单词、语文生词每个4遍,用了30分钟;
发呆,或者拿出藏在枕头下的漫画书,看了20分钟;
出来上厕所、吃东西10分钟;
做练习90分钟。
你看,这3个小时中,真正花在有效作业上的时间,只有90分钟,也就是50%的效率。
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不成正比。
朋友家的孩子,考进了上海的知名高中。为了取得好成绩,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往往学习到深夜。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成绩并没有提高,相反,身体却日渐疲劳,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上课心不在焉,好像一直在听在学,但基本游离在外。
他的老师帮助她总结了:她错误地将时间与学习效果画上了等号。于是老师送她一句话:三心二意地坐一天,不如一心一意一小时。
4
暑假里,米奇在自学下学期的课程内容。在数学“整式”这一章,出现平方差、完全平方等公式。
照我们以前的学法,背出来就是了。但开始用的时候容易混淆,而且觉得字母很抽象,常常云里雾里。
我拿平方差公式举例。我对米奇的要求是:
1)在了解公式前,先自己计算一下,比如(a+b)(a-b)=?
2)用几何方法证明:a2-b2=(a+b)(a-b)
3)思考:这里的a、b还可以是什么形式?
这样,他对这个公式就有了理性的认识,而且对“数形关系”又多了一个例证。这个过程要自己去推导,所以,也会建立足够的自信。
同样的,做题目前,我要求他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比较。做完题目,也要有认真的总结反思。这两者的时间,常常比具体解这道题目还要长。
有了这样的例子,完全平方公式,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来证明:
5
做一个思考的“懒蚂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问题来驱动学习。
比如,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能将北极光的能量利用起来吗?如何设计出可回收、重复利用的火箭?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往往需要融合多种想法才能构建出解决方案。
以问题为聚焦的方式,可以把信息聚集为一个互相关联的思维网络,而非零散孤立的事实,这个过程本身就能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效果。问题驱动式学习所需的高阶技能中,有不少都是未来人才所需的核心素养:包括提出问题,评估证据,辩证思考,收集反馈资源等等。
结构良好的问题一般只有清晰的,目标明确的,实现步骤和规则,比如一道数学应用题。结构缺失的问题就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比如“我们该如何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研究这类问题的切入点可以有很多,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方案也各有侧重。
相比较而言,结构缺失的问题是开放性问题,不追求唯一答案,更适合让学习者深入钻研。
对学习者来说,问题应该是有意义的。内心要形成“我确实需要知道这件事情”的意识。
比如我在刚教米奇负数的加减运算的时候,和他玩“儿子、爸爸和爷爷”的游戏,大一级就加1,小一级就减1,以此类推。比如我问“某人的爸爸的儿子的爷爷的儿子的孙子是谁?”他就在纸上+1-1+2-1-2=-1就是某人的儿子。
多提问,多思考,让孩子在努力的同时,做一只会思考的“懒蚂蚁”吧!
米爸陪你成长第30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