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米爸来啦,关注我
每天晚上,看这个疯狂老爸做什么教育实验
文/米奇爸爸
 孩子不想写作文,
 就从仿写开始吧!
我在做记者之前,做过两年初中语文老师,深感学生写作之痛苦。
我发现,对学生来说最难的写作,恰恰最缺少教学标准,学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作文指导和训练。
相反,一提作文,他们就如临大敌,避退三舍。写作文差不多演变成背范文,造素材,猜题目。
常常半天憋不出一个字。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
其实,破解的第一步,可以是仿写。
为什么不从婴儿学步开始呢?从蹒跚学步到牙牙学语,我们都是靠模仿学会的呀。
文学家茅盾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
仿写,也是从“读”转化为“写”的最安全通道,最平缓的阶梯。
下面我举个例子,我是如何仿写胡适先生一篇名作的——
差不多先生传
胡 适
鞭挞国人劣根性,胡适的写法和鲁迅很不同。本文通过一种幽默夸张的方式,来揭示国人“马马虎虎,不求精确”的做事态度。简练却又丰富,诙谐却又深刻。
我想了想,“没有自我,不敢担当”,似乎也是身边很多人的特性,于是,我依葫芦画瓢,按照这个模子,联系生活中所见所思,仿写了一篇《不是我先生》。如下——
 “不是我”先生传
米奇爸爸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他姓“”,名“是我”。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不是我”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三个中国人里,总有两个会说到他。

“不是我”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
他有一双眼睛,但常说:我没看见。
他有两只耳朵,但常说:我没听见。
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总不敢说这是自己的主意。
他遇到任何需要他说话表态的时候,都先来一句:不是我!  
不是我先生常常说:“什么事都有人在做,什么话都有人会说,有没有我,都没大关系。”     
他上学的时候,妈妈叫他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他摇摇头说:“以前不都是你给我穿衣叠被的吗?整理书包这样的琐事,不是我的事!”
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你是为啥来上学的呀?”
他回答说:“是我爸妈让我来的,才不是我自己要来的。”
他跟着班里强横的同学,常常欺负班里一个弱小者。射一枝冷箭,打一个暗拳。当老师在讲台上责问:这是谁干的?他大声喊:不是我!
有一次做作文,题目是:我是谁?
他心里不屑地抗议:老师,你出的题目也荒唐了吧!
我就是“不是我”啊!我还能是谁啊?
“不是我”好不容易有了自己喜欢的事:画画。他的目标是:我要做毕加索,或者梵高也可以。
他想,自创一种画法是太冒险的事,这不是应该我去做的!
要考大学了,他却填报了和绘画毫无关系的专业:财务管理。
大学老师问他:你是怎么想到学这个的?
他照例说:这是我爸妈决定的,不是我的事。他们说跟钱打交道,才会财运亨通呀!
毕业后,“不是我”找了个做会计的职位。
5年里,他都没有升职。他说:我只是记录些数字罢了,财务是我的事,管理不是我的事,是老板的事。
后来,他就被老板辞退了,因为老板用一个免费的财务管理软件,替代了他不需动脑筋的工作。
再后来,他由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姑娘。朋友说这位姑娘很有主见,将来准是贤惠的女主人。
他最相信朋友的话,他这辈子最怕自己拿主意,有人能帮他拿,是最好不过了。
于是他成了丈夫。平时不管买什么菜,装什么灯,看什么电影,他都遵循老婆的圣旨。到超市买盒牙签,他要向老婆请示:买竹子做的,还是塑料做的呢?
不久,“不是我”先生又荣升为爸爸。他培养孩子的节奏,就是跟着朋友、跟着广告走。
今天学街舞,明天学国学;3岁学英语,5岁学奥数。有人劝他:学得太多了吧!他正色道:人家都在学,我怎么能不学啊?学不学得进去,是孩子自己的事,不是我的事啊!
作为爸爸,“不是我”先生最伟大的教育思想是:要听话,别自作主张。在家听父母,学校听老师。权威都要信从,惯例都须遵循。书上说的一定对,传统习俗不能废。
就这样,“不是我”先生安然度过了一生。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不是我”先生处处合群,样样和顺。他的一生,都舍弃“小我”,奉献给他人。
他不顶真、不计较,从不要求别人在意他,考虑他。也羡慕他事事不用操心,不用担责。于是大家给他取了个法号,教做“无我大师”。
没过多久,人们就忘了“不是我”先生。
他像一只小鸟飞过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
不过,无数无数的人都在学他的榜样。
于是人人都成了“不是我”先生。
泱泱大国,终究少了许多顶天立地的,一个个大写的“我”。
往期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