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7132字 | 阅读需10分钟
第一章 东亚人群的晚近来源
华夏文明的起源,与龙崇拜与玉崇拜的起源密不可分。而龙、玉崇拜并非华夏独有的文化特征,而是广布于东亚和中美洲的各蒙古人种人群的普遍特征。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龙、玉崇拜文化可以追溯到约八千年前;而据人类学的研究,典型蒙古人种的最终形成也是相当晚近的事情,距今也只有约一万年(这是为什么我们只谈“晚近来源”的原因,以此与六七万年前的非洲来源相区别)。所以,华夏文明之源与典型蒙古人种之来处,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李济教授用其毕生精力寻找中国民族和文化的源起。他说:“我认为要明白中国民族本身是如何开始的,我们必须先了解蒙古种的开始。”
为了探寻这个遥远的过去,让我们先把一切理论和假说暂时抛开,从日常可见的事情着手。毕竟得先有事实,然后才能谈到理论。为此,我们先来看看东亚人的体质特征能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第一节 东亚体质特征的寒带起源
典型蒙古人种的人类以东亚居民为代表,也包括中亚和美洲北部的一部分居民。为行文简便,本书中皆以“东亚人”指代之。
东亚人是最晚形成的种族,被人类学家称为“特异化”(specialized)的蒙古人种类型。该人群有着独特的面貌和体质特征,是人类最晚近的演化分支。关于它的形成,早期的人们曾经很迷惑和好奇。比如,英国上世纪初的考古学家米瑞斯(John Myres)曾突发奇想,认为鞑靼人的细眼睛是从孩提时代就趴在牛羊乳房上吮奶时挤压造成的。这当然是荒诞不经的,那么,更科学的解释是什么呢? 
现代人类学的研究指出:东亚人的体质特征是对极寒环境的适应结果。李济等老一辈的中国学者对这一点也早有阐发。东亚人从五官、牙齿的形态,到皮肤和皮下脂肪的分布特征,以及对酒精和血糖的代谢特点等等,都一致地指向一个事实:该人群是在一个酷寒的环境中进化出来的。让我们来逐一检视这些祖先留下来的耐寒特征,去追寻祖先一路走来的足迹。
>>>>
(一) 生死攸关的眼睛
东亚人的眼睛是世界各种族中最为独特的,可以说是标志性的。在阳光炽烈的马来西亚,有时你不能用肤色来区分华人和马来人,但是一看眼睛就“一目了然”了。美国人类学家胡顿(Hutton)说,人类的眼睛形态只有两种,即所谓“蒙古眼”(不凹陷,细长,多单眼皮)和“非蒙古眼”(不同程度地凹陷,圆而大,多双眼皮),前者为东亚人所独有,后者囊括了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东南亚岛屿上的大部分居民,也是人类远古祖先的形态。
为什么唯独东亚人的眼睛与众不同呢?进化论的解释是:这种独特的眼睛型态是对极度寒冷环境的适应。比如说,眼窝内有脂肪铺垫、上下眼皮脂肪层的厚度较大、眼裂较小等等。你也许会问:眼睛不怕冷啊,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做耐寒适应? 
我们之所以感觉眼睛似乎不怕冷,是因为它是受特殊照顾的供热优先区,如果你看人脸的红外线图像就会发现,眼窝是温度最高的区域。受到如此重点的保护,是因为眼睛的“体液外露”的解剖结构其实是最怕冷的,它在极寒环境下非常脆弱。如果眼球温度过低,为保护眼球内部液体不至于凝固,就必须合上眼睑,等于说丧失了视觉功能。美国自然历史学家 Guthrie 在《猛犸冰原和蒙古人种的起源与扩散》一文中自承在阿拉斯加的冬季远足中不仅他的鼻子多次冻伤,眼睛也曾冻僵,因为温度过低而根本不能睁开。
对寒带的原始先民来讲,是生存,还是死亡?一双耐寒的眼睛几乎是决定性的。为什么?因为眼睛是唯一必须外露的部位!末次盛冰期的远古猛犸猎人穿着兽皮缝制的带连体头套的外衣(类似近代爱斯基摩人的parka,带孔骨针在距今数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发明了),脸部大部分包裹着,只露一双眼睛。在零下40度到60度的暗夜雪原上跋涉和追猎。在这接近人类生存极限的严寒环境里,一个微小的差异可能决定生死,从而造成巨大的选择优势。
图 1:上眼皮的脂肪分布比较 (图片采自 Weng C. J. Oriental upper blepharoplasty. Semin Plast Surg. 2009, 23(1):p5-15)
为了抵抗寒冷,东亚人的眼睛变得与众不同。比如说,双眼皮比较少见。这是因为东亚人的上眼皮里面附有较多的脂肪,厚度超过其他人种的两倍。所以双眼皮的发生率较低。如图 1所示。东亚人之外的人群的双眼皮,其实就是眼皮中含脂肪层的部分和不含脂肪层的部分在交界处因厚度突然变化而产生的一道褶痕,而东亚人的上眼皮脂肪层向下延伸一直到睫毛处,没有不含脂肪的部分,通体饱满,所以大部分没有双眼皮。少部分有双眼皮的则是因为脂肪层上的皮肤起褶造成的,多是随着年龄增大皮肤稍稍松弛后才产生。
东亚型眼睛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几乎没有眼窝的凹陷,眼窝外缘包裹了较多的脂肪组织,这与其他种族中常见的”“清癯见骨” 的凹陷眼窝形成鲜明对此。
有人说,凹陷眼窝也是遮风御寒的结构吧?其实不然。凹陷结构只对侧面来风有屏蔽作用,但侧面风对眼睛几乎没有伤害,迎面来风才是最大的威胁。而凹陷结构带来的“窝风”效应把迎面灌来的冰风的威胁放大了很多倍,在极度寒冷的条件下,这样的眼睛是脆弱的。想象一下,整个脸部被兽皮包裹起来只留两个深洞洞的凹陷眼窝露出来张望,零下五六十度的冰风兜头猛灌,效果将很惨烈... ...。凹陷眼窝确是一种防护性结构,但它针对的是物理性伤害,是人类祖先和几乎所有其他人类种族的眼睛的“缺省”特征。但东亚人的眼睛在耐寒选择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了这一结构。
显而易见地,东亚人脂肪铺垫的浅眼窝大大缩小了受风面积,较小的眼裂降低了体液外露的程度,眼窝附近较多的脂肪以及较厚的眼皮,降低了对外的热辐射。这些细微的变异特征都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持眼部温度,使它能够在极低温下能够长时间正常工作,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在低温环境中的生存几率。
东亚人的眼睛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特点,那就是针对强光的保护性。眼睛害怕强光是因为眼底视网膜的感光细胞非常容易受光氧化效应的伤害。所以在视网膜的最外层有一个带色素的半透明结构(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英文缩写作RPE。它就像有色眼镜一样,通过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来保护视网膜最内层的感光细胞。而它的颜色和透明性决定了反射量和吸收量。
美国眼外科医生Wilmer曾经用检眼镜观察了不同种族的人的眼底,发现RPE的颜色与人的肤色相关(这并不意外,因为在胚胎期,RPE曾是皮肤的一部分)。但有一个例外:中国人的眼底颜色比欧洲人的更浅,前者是浅黄色,后者是橘黄色。其他种族则是深浅不一的棕色。就透明程度而言,欧洲人的RPE透明度似乎较高,因为可以透过他们的RPE隐约看见底层的脉络膜,而其他种族的则没有这个现象。 中国人的较浅颜色和较低透明度的RPE决定了它的反射量和吸收量都比较大。这样的保护性结构说明了东亚人祖先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无法回避的强光。
这是一个怎样的环境呢?沙漠是一种可能,但更可能的是茫茫雪原。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极高,可以达到95%,长期受这样的强光刺激会引发雪盲症(暂时性失明)。而东亚人较小的眼裂和透过性较低的眼底结构,都是针对雪地强光环境的保护性适应。
最有效分辨南北方人要看眼睛形状。一般来说南方人多双眼皮而且比较明显,眼开裂比较大,眼睫毛比较长,眼上方的蒙古遮现象不明显,眼间距大。头型为短头型,额头比较突出或倾斜。而北方人虽然也有双眼皮,但是是那种看起来比较自然的浅双眼皮,所以从眼睛形状可以分辨南北方人。
三万多年前开始的一系列基因突变让蒙古人种长出了铲形门齿(门牙内侧是凹进去的)、内眼角上眼皮盖住下眼皮形成的“蒙古褶”、新生儿的青屁股(蒙古斑)、细长眼睛、没法拍出深邃的侧面照等等特征。
以及女性变小的胸围。
它们成为黄种人的特征是因为在黄种人中出现比例高,而不是每个黄种人都有。如果你舔到门牙是平滑的也先不要忙着出海寻根。 
蒙古人种下面还有细分,挑一个普遍点儿的划分方法:北极、北亚、东北亚、东亚、南亚五个大类。
△从上到下分别是北极蒙古人种、北亚蒙古人种、东北亚蒙古人种、东亚蒙古人种和南亚蒙古人种
看图说话,从面貌来说,蒙古人种越往北,脸越大越平越宽、眼睛越像一条缝、颧骨越高、鼻孔越不明显、嘴唇越薄。靠近一点能发现越往北眼珠颜色越浅,如果臭不要脸扒掉衣服,你将会发现蒙古人种越往北体毛越少。
上文提到的女性胸围也一样。
不瞒你说,根据淘宝指数,黑龙江姑娘A罩杯最多,买C罩杯的前三甲是南方的广东、江苏、浙江。
农业出现后,蒙古人种的几个类型的分布状况逐渐固定下来。
放到中国版图里,由于自然的人工的屏障,划分范围是这样的:
长城以北的人多为北亚、东北亚蒙古人种。 黄河一带属于东亚蒙古人种。华南东南是南亚蒙古人种。
特别提示,中国没有北极蒙古人种,祖国幅员还没辽阔到那个程度。
元朝也不算自古以来。
中科院做过一个调查,测量了一万多个人的体质数据后,把当代中国人体质特征分成了南北两大类,主要区别集中在脸大小、下巴形状、身高和鼻子上。
比如北方各地汉子的头宽都在155毫米以上,南方汉子就都没达到155这个坎儿。
再说眼睛。外眼角比内眼角高的比例,广东男性是45.7%,湖北40.8%,山东是75%;宽眼裂的比例分别是34%、22.4%和18%。
鼻翼明显的比例,广东36.91%、湖北30.6%,山东29.89%。
62.6%的广东男性有厚红唇,湖北男性只有一半如此,这个比例到山东只有21.52%。
女性数据也差不多。
总的来说,北方人的长相特征是眼裂上斜(丹凤眼)、眼裂开度较窄(眯眯眼)、蒙古褶、鼻根高、鼻翼发育弱(鼻孔不明显)、嘴唇薄、下巴宽、个子高。
反过来就是南方人。
如果觉得不生动,参考下图↓
北方汉族种族上属于远东人种,南方汉族属于南亚人种与远东人种的过度种族。 
但从一个更大的角度讲,东亚各民族,都属于蒙古利亚人种,既黄种人。亚洲的黄种人,可以大致的分为北方蒙古利亚 人种和南亚蒙古利亚人种两种。而这里所说的远东人种,实 际上是两者的混血人种。 
但远东人种也具有一定的独有特点。如身材比两者都高,颧骨靠近眼睛,肱骨粗壮,头发最粗,最直,最硬等等。 
具体的讲,北方汉族具有以下特点:
1.身材高大,华北,西北,东北人普遍比南方人高6—10cm 
是东亚身高最高种族,也是除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外,最高的黄种人。
2.皮下脂肪厚,这与气候寒冷有关。
3.肤色较浅。 
4.鼻骨高,鼻翼不发达,鼻指数小。
5 .颧骨位置靠近眼眶。
6.眼裂小,既小眼睛。且多单凤眼,即单眼皮多。
7.内眼角低,外眼角高,眼睛向上倾斜。
8.眼角内侧有蒙古褶,内侧上眼皮在眼角处向下遮盖泪腺而形成的褶。 
9.面骨宽。 
10.第二期被毛(性毛)比南方人少,这是与我们的一贯印象不同的。 
11.头指数小,所谓头指数,既头骨的左右宽占前后长的比例。北方人头指数794,属于中头型,与北亚和蒙古草原上各族 相似。南方人头指数80以上,与朝鲜81,日本84相似,属于短头型。 
12.唇薄。
13.骨骼轮廓模糊。
相应的,南方人具有以下特徵: 
1.身材较矮。 
2.皮下脂肪薄。 
3.肤色深。 
4.鼻骨低,鼻翼发达,鼻指数大。 
5.颧骨低。 
6.眼裂大,既大眼睛,且多双眼皮。 
7.内外眼角在同一水平线上。 
8.只有南方人中的"北方人",和少部分人有蒙古褶。 
9.面骨窄。 
10.性毛比北方人发达。 
11.头指数大。 
12.唇薄。 
13.骨骼轮廓清晰。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总体上有此趋势。何况还有“北人而南相,客籍者”,当然不在此列。 
南方人与北方人的巨大差异,不仅与气候有关,还与汉族的历史发展有关。 
六千年前,中国的大地上,人种与现在差别较大。 
在今天的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北部,生活着讲汉语的部落, 种族上接近远东人种。 
河套地区和蒙古草原西部居住着讲突厥语的民族,人种上属于北亚人种,他们创造了鄂尔多斯文化。 
蒙古草原东部和辽河流域居住着讲蒙古语的民族,人种上也接近远东人种,他们创造了夏家店文化。 
东北地区居住着讲通古斯语(满语)的民族,人种上也接近远东人种,他们创造了红山文化。 
广阔的南方居住着南亚人种,他们的语言除南亚语系的柬埔寨语河和孟语外,几乎都没流传下来。 
蒙古草原北部,贝加尔湖南岸生活着北亚人种,他们的语言除古亚西亚语系的勘察加语,都没流传下来。
>>>>
(二)鼻子和艾伦法则
有人说,印欧人非常突出的鼻子也是对寒冷的适应吧?据说它像空调器,有助于预热入肺的空气。其实,在真正的酷寒环境里,这样突出的空调器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非常容易被冻伤。北欧纬度虽高,因为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比亚洲同纬度的地区要暖和的多。而且印欧人进入北欧的时间较晚,北欧的土著居民是蒙古人种,今天的拉普兰(萨米)人和一部分芬兰人是他们的孑遗。突出的鼻子也不是对寒冷气候的适应,因为它显然不符合著名的“艾伦法则”。
1870年代,美国动物学家艾伦发现:跟温带、热带的兔子相比,北极兔的耳朵和尾巴都比较短。类似的对比也存在于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狐狸和狼之间。进而他比较了很多寒带的动物和它们在温带和热带的表亲,发现寒带动物的身体轮廓变化都较为平缓,他把这项发现总结为“艾伦法则”(Allen's rule)。
热带野兔和北极兔
北极狐和沙漠狐
东亚人的中等高度,较小的鼻子,正是“艾伦法则”的体现。其实要预热入肺的空气,“孤悬于外”的极度突出鼻子并非解决之道。在极低温的环境下它加热不了空气,反而要靠呼出的热气来加热它。要加热入肺空气的话,较小的鼻孔和较深置的鼻道才是正解。
东亚人的两颧较高,鼻道就相对落入两颧之间的皮下组织的围护之中,这样才能有效预热入肺的空气。有的人类学家还补充性地认为:高颧骨还可以补偿较深的鼻道所挤占的颊窦空间(因为发声器官需要颊窦腔回响)。爱斯基摩人的鼻子里面的鼻甲发达,这实际上增大了鼻的内表面,增强了加温加湿的功能。
>>>>
(三)樱桃小口的美女
与较小的鼻孔相一致,东亚人的嘴巴也相对较小,尤其是东北亚人。中国传统的美女形象更是“樱桃小口”。与细眼睛结合起来看,似乎这个人群脸上所有粘膜外露的开口都呈现比较小的形态,但头却比较大。这个特征组合,除了寒冷适应性之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的解释方案。
>>>>
(四)身体比例和伯格曼法则
与艾伦法则类似,有关生物的寒冷适应特征还有一条“伯格曼法则”。 它指出:寒带的生物外形规律是尽可能减小表面积和体积的比率,从而降低热量散失的速率。 根据这一法则,身体的任何细长结构都是不利于寒带气候的适应的。
北极狼和热带狼
与之对应的是,人类学家观察到,肢体(尤其是远端肢体,比如小腿,小臂)相对较短是极地民族的共同特征。其实这也是东亚人的特征。伯格曼和艾伦法则所描述的寒带适应特征在东亚人身上有着完整而普遍的体现。 比如,圆而大的头型,平和的五官,相对较大的躯干,不算纤长的四肢。都可以视为减少散热面积从而有效地保存体温的寒带适应特征。
两个南苏丹丁卡(Dinka)族女孩
热带地区的人们手脚相对较长,肢体(尤其是远端肢体)较长,躯干相对较短,热带动物也有这个倾向,这些都是有利于散热的解剖特征。寒带地区的居民呈现相反的趋势。而在温带演化出来的人种的体态居于两者之间的过渡位置。人类学家测量了不同种族的坐高与身高的比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大约是0.45,欧洲人是0.5,而东亚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是0.55 。从这里可以看到,躯干长度占身长的比例从热带、温带到寒带的人群逐渐增大。
有人可能误以为这种体型的差别是食物结构或营养条件造成的,有一个解剖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差别是基因性的。人类的脊椎骨一般是23块,但少数人可能会多一块或者少一块。这种有22块或者24块脊椎骨的人类个体在每个种族中都存在。但人类学家发现,与其他种族相比,东亚人中有24块脊椎骨的比例要高些,而只有22块脊椎骨的比例则要低些。
>>>>
(五)性成熟期, 双胞胎率和繁殖策略
东亚人达到性成熟的年龄较迟,也是其寒带起源的一个旁证。不同人群的平均性成熟年龄随着当地气候、种族和营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而言,气候炎热的地区的居民的性成熟较早,而寒冷地区的居民则相反。
虽然曾经有人把东亚人较迟的性成熟期归咎于营养不足,但有研究表明,这个特点主要是基因造成的。即使在同样的营养条件下,这个人群的平均性成熟期依然比其他种族要迟。比如一项对美国各族裔女孩的初潮年龄的调查发现:非洲裔的初潮年龄最早,欧洲裔次之,而东亚裔最晚 。这个次序也反映了在热带、温带和寒带演化出的人类各分支在性成熟年龄上的差异。
性成熟期的差异,其实反映的是繁殖策略的差异。在生存条件较为宽松的热带地区,性成熟较早的妇女可以留下更多后代,形成优势基因。但在较为严峻的寒带环境里,幼年子女的养育需要更有经验和能力的母亲,子女成活率取代了生育率成为自然选择的首要条件。这就相对有利于性成熟较晚的基因类型。
在双胞胎率和孕期长度上,东亚人体现出的同样的寒带特征。平均而言,非洲裔人群的同卵双胞胎率两倍于欧洲裔,而欧洲裔又两倍于东亚裔。妇女的平均孕期长度以非洲裔为最短,半数以上可以在第38周分娩。欧洲裔次之,东亚裔最长。可见东亚人群生理特点所体现的繁殖策略不仅是晚生,也是少生。
与热带和温带环境下植物性食物的丰富稳定供应不同,寒带环境下主要靠猎获物,稀少而且不稳定,尤其在长夜漫漫的冬季。而且每个人的御寒装备和居住空间都要耗费大量的劳动。这使得东亚人的远古祖先必须采用”少生,精养“的繁殖策略。
所以,说句题外话:那种认为中国人口多是因为“中国人生育能力强”的观点是不对的。在古代,人口多寡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生育能力,而是粮食供应能力。现代中国人口多的主要原因是中古时代我们的农业生产率太高了,生产粮食的能力是世界第一。当然“土地面积大”,“政治大一统”等等都是原因之一。但可以预见的是,由于固化在基因里的特质,在同等的社会发展水平上,东亚国家的生育率将是相对最低的。
参考文献
[1] R. D. Guthrie. The Mammoth Steppe and the origin of Mongoloid and their dispersal. In Prehistoric Mongoloid Dispersal. Oxford Science Publications 1996
[2] Carleton S. Coon. Racial Adaptations: A Study of the Origins,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Racial Variation in Humans. Nelson-Hall, Chicago, 1982
[3] Stock, J.T. (October 2006). "Hunter-gatherer postcranial robusticity relative to patterns of mobility, climatic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for tissue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131 (2): 194–204.
[4] R. D. Guthrie. The Mammoth Steppe and the origin of Mongoloid and their dispersal. In Prehistoric Mongoloid Dispersal. Oxford Science Publications 1996.
[5] Kufman, P. D. B. Variation in the number of presacral vertebrae in Bantu speaking Southern African Negroe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40, 369-374, 1974.
[6] Biro, F. M. et al. Onset of Breast Development in a Longitudinal Cohort. Pediatrics (2013).
(文章转载自爽朗的林夏
扫码加小编微信,即刻邀您入群哦
热文推荐
点击标题立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