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 第 1175 
纯粹教育!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留美学子】导语:

她们久别重逢、一位知名作家、一位资深媒体人,而资深媒体人曾没意识到,她在一次媒体论坛上随意分享的2个故事,却让这位作家,海外写作路上,坚守了20年。 
 2个故事、20年 ...... 

不久前,一位美国女友把我介绍给一位华裔资深媒体人,一见面,才发现,她是我久别重逢的老友,连她都没有意识到, 她是我海外写作路上,能够坚守媒体职业精神,给予最重要影响的几位“引领者”之一。 
为何这样说? 这个缘由还要回到 2003年6月8日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媒体与文学”研讨会上的演讲故事说起。
她是谁?
是她的2个故事
感动了陈屹
令【陈屹视线】守望寂寞
坚守在“爬格子”路上
20年如一日!
20多年前,杨鸣镝在纽约《世界日报》社工作的情景。
故事一    BBC vs 火车站的录音
杨鸣镝觉得许多人在海外做新闻好像缺乏那么一点激情。她大学毕业后在BBC工作有一件事印像很深,她也时常和同行讲起。当时在进行对北京外来民工的采访,首席记者有一天要求她和其他记者早上5点赶到北京火车站录音,后来杨鸣镝知道了,其实采访组想录火车进站和民工下车的声音。

杨鸣镝当时刚刚大学毕业,热情挺高的,就让大家把活交给她去录,反正火车到站的声音都是一样的,不用起大早赶路。但负责报导的BBC电视的驻京首席记者,说什么也不答应,因为她的稿子第一句话就是:“现在是北京时间早上5点,我站在北京火车站,我的背后是数以百计的外地民工,他们在春节过后,又涌入北京打工。”
她告诉杨鸣镝,听众需要听到的必须是来自早上的火车声音,绝对不能用下午的火车声音代替。这是新闻媒体人的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意识,这位BBC记者知道,她所要发出的声音、做出的报导在听众中具有影响力,所以这种声音,必须来自真实的记录。
杨鸣镝觉得海外的中文媒体记者中,也有不少人具有这种认真和严肃的劲头,但他们很多人并没有感觉到,他们的报导具有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什么,你写一个白血病少年,失散18年的他的大伯看到了报导,赶来为他捐骨髓,你的故事可能为病童的生命带来希望,你影响了一个人,一个家庭。
当年在纽约市访问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和基辛格
故事二    杨鸣镝眼中的品质报道
中文媒体在很多新闻报道上,有一个问题到现在还挺严重,就是新闻和文学的界限模糊。

在新闻报导上,文学的东西一直存在,这两者都是在文字上做功夫,比如说新闻中的人物特写就比较接近文学作品,可以把体裁放得很宽,用很多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倒叙、幽默、戏剧化等等,都是文学的表达方式。但两者有不同,就是文学是fiction,新闻是non-fiction;文学是创造性的写作,随你想象地写,新闻是有严格规矩的,是有谱可循的,你必须在这个框框里做文章,叙述你看到的事情,比如倒三角就是最规范的写法之一,把最重要的5W放在前面,下面写比较重要的,后面是比较不重要的。
有人说,文学的东西完成以后往往会写上:本作品纯属虚构,任何和现实生活雷同之处都是巧合,但新闻就不是这样,你写完了以后应该有信心声明,本报道纯属真实,任何不象真实的地方都是巧合。很有道理。
杨鸣镝觉得,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你既要要靠近文学,又要远离文学。
为什么这样说,就是你在新闻报道的时候,如果增添文学的手法,而又不跨越新闻的界限,你的文章就具有更高的可读性,可是你如果甩掉新闻的标准,将你采访的事件和人物任意抒情描述,你文章的可信度就会有很大的漏洞。
所以说,一个好的reporter并不一定是好的writer,一个好的writer并不一定是好的reporter,当然既有新闻敏感性和观察性,又有文字水平的记者是非常难得。
举一个新闻报导靠近文学的例子,写火灾:我们可以写某日在某地发生了一场火灾,3个消防队员丧生。也可以这样描写:火警响起的时候,小王正在复习晋升副队长的考试,小李在给妻子打电话,安排下午去外地的盼望了很长时间的休假,小张在吃午餐,五分钟以后,他们都奔到火场,却再没有回到消防队,留在桌子上的是答了一半的考卷和没吃完的午餐。同样的事件,后一篇完全打动了人心。
再说说新闻必须远离文学的例子,这个问题在中文新闻的报导中特别严重和普遍,尤其是在报导人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华丽的词藻吹捧被采访者,神话他们,让读者觉得他们取得的成就比天还高,比海还深。
杨鸣镝在2003年的这场演讲中, 举了两个例子, 至今读起来,都很与时俱进,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其中一个例子,竟然提到了美国今天的总统特朗普的个性。
2003年期间,杨鸣镝看过一篇文章,是人物描写,写的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主持人: “她就象一只美丽的凤凰,以端正秀丽的形象、亲切随和的气质走上荧屏,飞进千家万户,飞进海内外亿万观众的心里;” 中间写了女主持人的特点: “在这个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她时刻不放松自己,工作上谦虚好学,精益求精;生活中坦诚待人,热情大方。”
我们暂不评判这里面的文学式比喻和罗列的成语是否超越了新闻的标准,而是文章没有达到最基本的报导要求,这样的描述可以用于很多女性节目主持人,整个专访看完,读者对这个主持人没有留下什么印像,她是怎样的人,做了什么事情,完全没有感觉。
曾经有一个《财富》杂志的记者,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跟着美国地产大王川普(Donald Trump)采访,当时川普正在考虑要参选总统,这位记者最后写成专访文章:“川普究竟想要什么”,把川普的个性写得非常深刻。
(中年时代的纽约地产大亨 特朗普)
比如其中有一个细节的描写,文章开头的时候,他写川普上私人飞机去和州长讨论竞选问题,给记者拿了一堆从前人们采访他的报道,然后告诉记者,说他自己被某杂志评为1999年的年度发展商,文章的结尾,是写三个月以后,川普决定不再竞选。
有一天记者接到他的电话,川普告诉记者很多自己最近的情况,包括和谁打高尔夫球赢了等等,最后在挂电话的时候问记者:“你是不是知道我被命名为1999年的年度发展商。”就这么一个细节的描写,将川普的性格刻画出来。
杨鸣镝想,如果将中文新闻报导中的一些描写翻译成一篇英文的新闻报导,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些报导基本都不符合新闻报导的规范,添加了太多没有什么意义的形容词,缺少实实在在的描述和对细节的注意。
早在十几年前,作为媒体人,杨鸣镝就提出了自己的鲜明观点: 在报导上没有写出意思来,或者离文学太近,把所采访的人物神化或者丑化,用很多形容词堆砌起来,或者离文学太远,写会议、写事件完全是程式化的,没有味道和色彩,没有写到人的心里去。
作为海外长期从事新闻报道的杨鸣镝,一直在每个事件上,认认真真的做着深入报道。 她和团队常说的一句话:“你给我十篇二十篇烂稿子,远远不如给我一篇象样的好稿子。”
这也就是多少年来, 她始终坚守着对媒体事业的热爱, 而《少年时》
这份为孩子们打造的引领科学和人文前沿话题的一流系列读物,
也就是在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职业沉淀,而诞生的。

十多年后我们重逢,笔者除了幸会再相逢,还也有那份深深的感恩和敬意。 有时,有些人不经意的一些话,却启迪了别人一生。 这就是杨鸣镝给予我的,谢谢你,鸣镝老师! 

77级大学生,留美旅居30多年。【陈屹视线】 1999 年伊始《北京青年报》、《北京青年周刊》开设近 10 年专栏,已在主流媒体发表了百万字纪实作品,出版了 7 本以中美教育、文化、经管、情感为背景的畅销书。
【陈屹视线】 部分作品链接  
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最新力作:
30年教育心经,揭示留学陷阱与误区
【留美学子】发1174期精选好文
精彩系列 持续推出
【百余篇美国名校探秘系列】
【美国大学、高中信息汇总】

【陈屹视线】 美国教育30年心经

【世界名校之路-公益分享】

【名家谈教育】【留学逆袭】

【父母手记】【预备留学狗】
............
【留美学子】的 读者文摘
第 1175 期   原创精选 篇篇出彩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