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喝点什么吗?我保证有些人一听到这个问题,就想到了可乐芬达雪碧七喜又或者各种高糖分的饮料。之后立马按耐不住自己,找个理由溜号去来上一杯。
现代食品工业的飞速发展,甜蜜的诱惑早已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汽水、酸奶、糖果、蛋糕、马卡龙......作为回应,人均体重也很配合的飞速增加。
糖分是有成瘾性的,但这一点不会像“吸烟有害健康”写在食品包装上,本期视频:神经学博士Shannon姑娘和你聊一聊——你的大脑与糖。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动物可能会对糖产生像毒品一样的依赖,或更甚。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提供了选择,大鼠在实验室的环境中会选择糖而不是可卡因,因为前者的奖赏效应更强,即糖带来的“兴奋感”有着更高的愉悦度。
按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的定义,列明的11项症状中存在至少两到三种,就构成了物质使用障碍。在动物模型中,糖分至少产生了三种与物质滥用和依赖相吻合的症状:渴求感、耐受性、戒断症状。糖分其他与毒品相似的特性还包括(但不限于)交叉敏化、交叉耐受性、交叉依赖性、奖赏效应、阿片效应,以及大脑中的其他神经化学变化。
糖成瘾也有戒断反应,它指停止使用成瘾物质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症候群。一般表现为与使用的成瘾物质所带来的作用相反的症状。
例如家住在英国伍斯特郡45岁的奥克莉(Nikki Oakley) 每天要吃饼干、蛋糕、巧克力和可乐等食物,摄取的糖分相当于50茶匙,远超于建议值6茶匙。后来,她更是“无法忍口”,要不停吃才能感到心情愉快。奥克莉接受检查后,被诊断患上“糖上瘾”,需要戒含糖食物。奥克莉表示戒糖初期觉得疲惫,跑步时甚至感觉快要昏倒,但现在已慢慢恢复健康。
虽然高糖分的食品、饮料能够带来短暂的“快乐”,但过量的糖分摄入,实在不值得提倡。
如果发现自己有糖成瘾的征兆,应该引起注意,多运动运动,合理膳食,理性控制糖分摄入,有良好的作息时间,才能更加健康的去生活。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