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这种事。
但《大家》编辑部有了偷懒的新方法,这是真的。
《大家》决定把编辑部开放给作者,由作者招募志同道合的伙伴,组成五支战队,负责周一到周五的头条。我们每个月会淘汰至少一支战队,请新的战队加入。
从11月6日(敲黑板)开始,我们的头条将由编辑之选变为大家之选
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编辑”这个词?在传统媒体中,编辑其实是决定你看到什么话题被讨论、被什么人讨论、被怎样讨论的那些人。嗯,感觉是群烦人的老家伙。
互联网上,今天还在用这张图的,可能会被识别为老年人
新媒体就不一样了,那些被叫作“小编”的人,捕捉读者想看什么需要什么(好啦我知道那个词叫“痛点”),网罗资料、数据、图像和情绪,输出文章。
《大家》其实还挺老派的,因为我们有初心呀,我们挑选作者,挑选话题,一遍遍推敲,希望给中国互联网留下有厚度的东西截止2017年11月,《大家》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已经超过130万,每一个关注都弥足珍贵。
真事儿,周末凌晨被作者大人鞭策,有点想哭
但是,有一种危机叫作常态。当内容的产生过程成为固定模式的时候,它是否永远能以不变应万变?特别是在这个自媒体野蛮生长的年代,如何保持初心,如何保证永远能够向我们的用户提供更好的内容?特别是,当我们的老用户已经成长,他们的阅读需求,也绝不会停留在原地。大家需要生长,需要有新鲜的内容,需要变化。
如何转型? 四年之前,大家平台上的万元稿件计划,曾经让大家之作成为写作标杆。那么今天,大家平台是否还能提供新的写作可能?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编辑部终于做出了一个很痛快的决定。
突破自我,打破常规,开放,开放开放
开放编辑部
海明威和麦克斯·珀金斯,钱锺书和周振甫,那样的佳话令人神往。如果是海明威和钱锺书在一起呢?会不会更好玩?
相互欣赏的人在一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奇文共赏,疑义相析。想想都很激动。而且我们会给钱
我们会把更高的稿费、更大写作自主权交给作者战队。以后在《大家》,你读到的不再只是一群固定的编辑的选择,而更有中文互联网最优秀写作者的选择,并且每个月都会有新的战队带来新的选择。这就是大家之选
我们会更尊重作者的眼光、趣味和技艺。以后在《大家》的头条,也不会看到“本文原标题XXX”这句话了,留言的套路又少了一个,真是有点寂寞呢。
▲你是对的,比心。
第一个月的五个队伍,已经组好了。如果你也想加入他们的战队,这里也列出了各队的征稿标准和范围。投稿规则,老规矩,请注明你想加入哪个战队,由战队现有成员决定。
话题队
热点背后的精神生活。
成员:张丰、杨早、侯虹斌 
征稿标准 :对时事敏锐,擅长于时政、社会、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对抗等命题
这个团队力图以文化的角度介入热点,尝试理解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
都是大家熟悉的作者,周一见
冰川思想库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成员:连清川、陈季冰、魏英杰、任大刚、张明扬、刘彦
征稿范围:社会文化类
这是由一群传统媒体人打理的新媒体,带给你关于新闻,关于世界和关于思想的精选内容。
精酿馆
钢筋密林里的思考、写作和大本营。
成员:刘柠、蔡孟翰、吴强
征稿标准:高级文化,高级写作,高级流行。
回顾一下他们的文章你就知道他们是什么画风了,真的很高级。

焦虑症候群
写作是取悦自己的手艺。
成员:伯通、刘彦伟郑褚
征稿标准:基于事实判断,出自独特思考
快被打败的伯通老师,召唤两位评论界的上古神兽重出江湖。他们的粉丝,应该年纪都不小了。
第三者NOWHERE
纵横四海,另眼相看。
成员:张晓舟、王勤伯、周轶君
“当你在二元世界里找不到满意的解释,欢迎来到第三者。”这是他们自己的话。难怪每次想给他们来个简单粗暴非黑即白的标题党都很困难。
在四个星期之后,以上的五个团队,可能只有4个甚至3个团队,可以进入12月的大家之选比拼。
他们的位置,会有新的团队代替。——如果你有兴趣参与,请关注我们本月月底的开放编辑部报名计划。
那么,哪个团队会离开?由什么来决定呢?

请注意听答案:
1、你的阅读和转发,决定了队伍的人气,最有人气的团队,是不会离开的~
2、月度比稿优胜的队伍不会离开,还记得大家的“星期ONE”吗?这个评选又回来了~
3、腾讯编委及大家编辑部保留一个留下某个团队的权力,但每季度只能使用一次,而且不能在同一团队上使用~
所以,如果你希望持续在大家头条看到哪个团队的作品——
请为他们打CALL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