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奇迹》
张远山

邹静之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
耕耘,收获,流浪或打坐
像这个巫字中的两个人一样
各占一块空间生活
他们必定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这是千古以来的事
他们的左右都有很大的空间
可以顺序排列下去穿不同的服饰,皮肤
但有一面墙不能使他们轻易越过
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
有文字以来是这样,没文字以前可能不是这样
还有天空
在头上划出的一横
没有人类的时候它就存在着吧,科学这样说
人在两条横线中生活
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拆除那墙
再建造那墙
这首诗颇具巧思,诗人立足于汉字“巫”的形态构造,运用与传统测字相似的方法──但排除了任何宿命论的迷信色彩──巧妙织入了文化进化的男女观。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耕耘,收获,流浪或打坐”,第一行诗已经不易觉察地对标题“巫”进行了拆字:首先,“巫”字可拆出一个“工”,“工”的下面一横是“土地”(从下文把上面一横视为天空得到内证);“工”字中间的一竖出头(测字法之一:添笔画),也是“土”,所以说“在这片土地上”。其次,除掉“工”,“巫”字还能拆出两个“人”,就是“我们”。人与土地的基本关系,是“耕耘,收获”,除此以外,动态的人是在土地上“流浪”,静态的人是在土地上“打坐”。“打坐”的“坐”也是对“巫”的拆字:如上所述,“工”字一竖出头变成“土”,再把一竖两边的两个“人”从下一横之上移到上一横之上,就是“坐”(测字法之一:移位)。
由于担心读者对拆字不够明了,第二行加以说明:“像这个巫字中的两个人一样”,如果诗人对读者更富有信心,应该力避“像这个巫字中的……一样”这种直接指涉(即自己翻出地毯里子)。“(两个人)各占一块空间生活”,诗人巧妙地把没有笔画的地方也糅进了思维:“工”的三个笔画被看做了“墙”,而“墙”隔开了两个开口相反的“空间”。更进一步,诗人赋予了“巫”中两“人”以性别:“他们必定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但如果仅仅让读者惊奇,不过是卖弄智力的文字游戏,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这是千古以来的事”,一句话就把诗歌从单纯的审美游戏带入了历史性思考:男女的敌对和隔离是远古的“巫”术时代以来就存在的人类基本矛盾。
诗人进一步发挥想象:“他们的左右都有很大的空间/可以顺序排列下去穿不同的服饰,皮肤”,两个“人”(一男一女)变成了无数“人”:不同文化(服饰)、不同肤色(皮肤)的全体“人类”,都是男人在一边,女人在一边,相互对立相互隔离地向相反方向排列:“有一面墙(“工”字中间那一竖)不能使他们轻易越过/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诗人也没有放任想象力无限制地跑野马,而是再次回到规定情景:男女的对立和隔离,“有文字以来是这样,没文字以前可能不是这样”。此处的暗示法非常巧妙,诗人启示读者:“文(字的发)明”加剧了男女间的对立,何况“墙”也是文明的产物──这一行照应首节的末行,所以接下来似乎宜于空一行。
“还有天空/在头上划出的一横”,这是诗中第二次直接指涉抽象的思维方式(划出的一横),看来诗人对结构象征主义的思维方式尚未掌握圆熟,于是又不得不让抽象的思想直接出面:“没有人类的时候它(天空)就存在着吧,科学这样说”。这三行是否可以改为:“至于天空/没文字以前就存在着/有文字以来也存在着”?按照不指涉的结构象征主义诗学法则,下文的“两条横线”似乎也宜于换成“天地之间”:“人在两条横线中生活/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拆除那墙/再建造那墙”──指涉与不指涉的区别,只要假设用“中间一竖”代替上文“但有一面墙不能使他们轻易越过”以及这最后两句中的“墙”,就会看出表达大大地减色──最后两句的暗示法极为成功:“拆除那墙”就是打破男女的敌对和隔离,“再建造那墙”并非指一堵墙,而是在两个“人”(一男一女)的两边各造一堵“墙”,即各加一竖;这样“天地”两横加“左右”两竖,就是“囗”——一间爱巢。整首诗至此就功德圆满了。
这首诗的思维角度(而非贯彻始终的思维方式)相当新颖,但表达上除了已经指出的指涉谬误以外,还有诸如措词(“皮肤”似当作“肤色”)、断句(长短任意而未加收拾)、标点(忽而空格忽而逗点)等方面似乎也有可商之处,但总的来说还是瑕不掩瑜。它预示我们,真正的奇迹就要开始了。
邹静之,1952年生,江西南昌人。从小在北京长大,1969年上山下乡,期间务农、做工演戏。1977年返京,1984年中文大专毕业。曾任《诗刊》编辑、副编审,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主要编剧。出版有诗集《幡》。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 END —

回复“庄子江湖”可查阅往期目录
【191李慎之 | 风雨苍黄五十年(已河蟹,请回复数字)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庄子江湖”
编辑:贺马儒
感谢分享朋友圈,转载请注明来源
纸质发表和出版,联系公众号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