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收到很多祝福,有给我推荐奶粉的,有问我要地址想给我寄尿布的,还有跟我传授育儿经验的,虽然我与大多数人素昧平生,但通过文字与影像,大家会好似老友一般,我很享受这种感觉,谢谢各位。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当爹,我儿子现在已经5岁半,马上就要上小学了。这是我的第二个娃,讲真,我希望是个女孩。在我的观念里,儿女双全是人生一大快事。
本来今天媳妇要去住院的,但医院来电话说床位紧张,看来可能还要耽搁几天。也是奇怪,我算有当爹的经验,但这回比第一次还紧张,这两天晚上总是睡不着,干脆和各位聊会儿音乐,算解救一下我的焦虑。
上午的时候突然想起多年前听的一张上海爵士,正巧昨天杨德昌的节目里也提到了爵士乐,今天就拿一首来聊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英文歌里经常会有那些看起来很直白很肉麻的歌词,特别是在黑人音乐里,经常翻来覆去就是Baby Baby i love you till i die之类的句子,但可能是因为语言隔阂,你听上去也并不觉得多违和。
当代的华语歌一般不会这么写词,“宝贝宝贝我爱你爱的要死”,会让人觉得又肉麻又尴尬,现在流行的是“迂回”,你看方文山、林夕的那些词儿,虽然说的也是爱,但非得拐着弯的说:“谁能凭爱意让富士山私有”、“酒暖回忆思念瘦”,这种歌词显得很精致,同时很讲究押韵,我们会觉得唯有此才能显示出中文语韵的精妙,
但华语歌曲有一个时期却不是这样的,那就是民国老上海,特别是仗打得最激烈那会儿。那时候大上海夜总会里最流行的是大洋彼岸的爵士乐,可能是受了美国人的影响,歌词都特别直白,再加上白话文革命的助力,所以词作者们写的词儿都是越浅越好,比如最有名的《玫瑰玫瑰我爱你》《给我一个吻》《如果没有你》,都特别的直,爱字当头,再加上一点赋比兴(有时候甚至都不需要!),基本不拐什么弯儿。
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
我的心也碎我的事也不能做
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
反正肠巳断我就只能去闯祸
从基因上来说,老上海文化不应该只卡到1949年。在王家卫的电影里经常能看到49年后流落在香港的上海人,而且这批逃难去香港的上海人很多非富即贵,还有大批玩文艺的人,50、60年代上海人在香港有钱又有文化,很有话语权。我们现在影视剧里经常出现的老上海文化,其实应该把5、60年代的香港也算进去。
音乐这个东西很有意思,特别是流行音乐,世道越是差,它就越欢快。比如美国的爵士乐,就是和大萧条联系在一起。老上海爵士更是这样,城外炮火连天,城内莺歌燕舞。现实越是残酷,暂时和平安全的人们越想要在音乐里醉生梦死。从那些火辣辣的表白爱情歌里,你就能看出那个时代欢场里的开放度,比现在一点也不差。海明威说巴黎是流动的盛宴,我觉得老上海也可以这么形容。
同时也恰恰是这样游戏人间的心态,让那个时候的歌显得格外的真性情,虽然歌词现在听来都觉得臊得慌,但却一点也不尴尬,那些简单甚至有些粗鄙的字眼里流淌着生命的热情。又肉麻又坦白,真是只有那个时代的歌才有的感觉,比如下面这首:
这首歌是1957年由葛兰在香港唱红的,完全是老上海的调调,原唱的声音质量不太好,
我就选了当代歌手赵可的版本,更适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
,而且他在歌词上做了有趣的改编。

这首歌的歌词循环部分简单到极点,其实就一句话,但把它分拆成好几句,形成一个“宝塔体”
我要
我要你
我要你的
我要你的爱
你为什么不走过来
葛兰的版本里中间还加了一大段英文,但在这首赵可的版本里,他把英文去掉了,加上一段很逗的歌词,这个改动很精彩。
如果你要我吻你

就请你刷牙齿
每天刷牙齿
如果你要我牵你手

就请你别挖鼻子
千万别挖鼻子

还有
别放屁
请小心
当你和我亲密

这很明显是以女生心态写的词,但却是一个男生唱出来,就显得妙趣横生,赵可是个挺有想法的歌手。
在这张专辑里还有其他几首改编的上海爵士名曲,改编的都不错,适合年轻人欣赏习惯。每篇文章只能上传一首歌,大家自己去云上找吧。
封套长这样: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这两周虽然没时间做周三的TOP节目了,但公号上只要有空我会不定期的更新(因为我妈说除了守夜给娃换尿布你也没啥用),等下周日的时候,我会开始上传之前做好的《细读经典》的栏目。
每周不输出点什么,总觉得不舒坦,这也算一种病吧。

往期音乐栏目精选:
----本广告要坚持打一年的分界线----
《电影最TOP》第一季精装典藏版已隆重上市!我们的口号是:“每天一毛钱,收藏整个电影史”!不明真相的同学请戳下面这个链接:
(温馨提醒:购买后留QQ邮箱的同学一定要在发货后去垃圾邮箱查一下,很可能会被截留!!)
或者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如果你用iPhone,如果你实在压制不住给我赞赏的冲动,那我就不劝阻你了....
戳阅读原文购买《电影最TOP》第一季典藏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