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我在院线前瞻里不太看好《心理罪》,有的同学说不要先入为主,就算易峰宝宝差点劲儿,但还有廖凡廖影帝拖着呢,再说,原著小说很好看哦。至少有十几个人这么说,弄的我还真有点好奇了,今天就决定去看这部。
先来数星星,仔细一看,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实在不低。
廖凡,靠《白日焰火》中的表演获得柏林影帝。
可能是他在《将爱情进行到底》里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总是把他、李亚鹏和王学兵这仨人绑在一块儿,当年廖凡的戏份最少,但近二十年过去,作为演员来说,他的发展最好。2015年的《师傅》之后,这是他首次亮相。
二就是谢君豪。年轻一些的观众可能对他不熟悉了,他主演的《南海十三郎》是最好的华语电影之一,甚至有人把它与《霸王别姬》相比,“北有虞姬,南有十三郎”,凭这个角色他毫无争议拿到当年的金马影帝。
标准的翩翩佳公子
再就是万茜。在去年的《你好疯子》里她获得了满堂喝彩,实际上她在2014年就凭借钮承泽执导的《军中乐园》获得金马影后(女配)。
最后,易峰宝宝也是拿过影帝的!凭借《老炮》里的儿子形象拿到去年百花最佳男配角。
三个影帝加一个影后,这个纸面阵容可以了吧。
然并卵,一言以蔽之:导演毁所有。
谢东燊以前是张艺谋的御用副导演,《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他都有参与,但作为导演,他还没有过硬的作品。这也是周一院线前瞻时比较担心的原因,我一直是“导演决定论”的拥趸。
这并不是看不起人,导演是个特别需要“攒资历”的工作,尤其是拥有较大制作资源之后,导演的资历决定了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全面贯彻下去。比如大卫•林奇,和他合作过的演员很多都说不知道自己在演什么,但林奇说这么演,没有人敢有意见,因为他曾经牛逼过。
片场是个很讲气场,或者说很势利的地方,同样一句话张艺谋说出来和一个“菜导”说出来就是不一样。导演就是一部电影的“带头大哥”,他不一定非得大呼小叫,但必须一个唾沫一个坑,一句顶一万句。
这部《心理罪》很明显是导演没镇得住场子,对这个故事无论是剧情还是人设,都感觉没想清楚,自然也就没法精准的传达给演员与其他工作人员,只是用一些七拼八凑的成熟套路想寻求安全,最后得到的是全面的平庸。
平庸,这就是我走出影院最先想到的词儿。
平庸不一定就是看起来寡淡,事实上这部片子的风格很热闹,一会儿惊悚一会儿悬疑一会儿动作戏,但这种表面的花里胡哨是硬拼起来的,没有想清楚到底这个故事需要一个怎样的风格支撑。
有种三围还没量就开始设计衣服的感觉。
比如里面有一段很不短的打斗戏,我就没想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打那么久,稳准狠的来一下就可以了。而且动作风格就像拍武侠片,后面交代了一下说凶手有搏击功底,妈蛋的这不是搏击,这是少林武当。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沉默的羔羊》里突然插进了魔法,导演可能想让观众感觉刺激一下,就这么拍了。是,演员很卖力很拼,但是,For what?这个剧的重点是拼智商啊。
电影的主轴是悬疑探案,但里面的解密逻辑性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我之前没看过《心理罪》的原著,为了写这篇文章还找来一段看了一下,发现方木这个最核心的人物设置完全变了,原著里他是个类似于《死亡笔记》里L的角色,天才、敏感、弱不禁风,但在电影里变的能言善辩,甚至有些刺头的性格。
第一场戏是全片的序幕,这种套路在这类影片里相当常见,先给个小案子,把几个人的性格与能力初步展现出来。但在里面我基本没有发现什么推理的成分,就是方木跳出来说了一个“天才的结论”,至于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天才不需要理由。
天才的设定本身没问题,方木很明显是借鉴了卷福的福尔摩斯,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到华生就是这样秀自己的智商,但那是那部剧的原生风格,而且里面并没有削弱推理的成分。
但易峰宝宝的装逼痕迹就太明显了,“就是他!”,然后就开始渴命追追追,还有个不明觉厉的乌贼无人机,在高空中可迅速实现人脸识别、自动追踪。我觉得美军可能也没这个装备,这是一部写实剧啊!
这场戏可以琢磨琢磨,因为它定下了整个剧的基调,主要就是确定方木跟警长的关系。是对抗中带着合作呢?还是弱化警长突出方木的智商?
如果是第一种,那应当更突出“角智”,最好是两个人都发现了罪犯的破绽,但警长靠着多年破案的经验略胜了一筹,脸上对天才很没有好气,但心中认可他的能力。
如果是第二种,那就把方木搞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柯南,警长做毛利小五郎,一个秀智商,一个耍宝卖萌,也是条路子。
但现在的结果是,拔高苏木的智商,同时没有让警长变成捧哏儿,也没有给他旗鼓相当的能力,两边都没沾着。是我的话当时就让方木吃个瘪,人物间一起一伏暗暗较量,才更有戏剧感。
双主角挺难遍的,这又不是那种正邪势不两立的双雄戏,两个人的性格都需要时间与空间来构建。我要说李易峰的方木和廖凡的邰伟这两个角色,都没有塑造好,都缺乏电影魅力。
方木是个天才,这种天才让他可以直刺人心,把人看个底儿掉,但这样的性格一旦涉及到感情戏,就很尴尬。方木的感情线基本是塌掉的,又有一个美若天仙的女朋友,又是一谈恋爱就腼腆的一逼(对,天才不都是生活白痴么?),大部分的感情元素都是这种陈词滥调,显得虚假无比。我就没怎么看出来他们俩会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几乎没有笔墨)。可偏偏这条线又极重要,因为它导致了后面最大的戏剧动力,所以李易峰最后那场哭戏,即使他表现的不错,但我依然有点无动于衷,之前没铺垫好啊。
我要吐槽一下服装,为啥要让易峰宝宝穿这种花衬衫.....
邰伟这个角色也是可惜,廖凡的演技能力是没的说,但这个人物设计的问题很大,混乱。
导演可能要把他设计成一个警察硬汉,就像《记忆大师》里的段奕宏,但你也要狠一点啊,方木的身份是警局实习生,但他竟然敢锋芒毕露的当众怼队长,队长看似发怒,但并没有什么表示。这里的对抗很没有意思,显得非常表面。
我最不满的是他一会儿很硬一会儿又很软。在救完那个小女孩之后,马上抱过来热泪盈眶。我理解导演是想表现铁汉柔情,但手法可不可以克制一点,最常规的设计是口气依然很冷峻的让手下去抱那个小女孩,然后用行动为女孩复仇,而不是说出“警察要有人性关怀”这种煽情的台词。
廖凡在里面的台词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这个角色一定是要压抑、憋着才好。
然后还给廖凡植入了一段童年创伤的桥段,我的妈呀,这个梗能不能不要再用了。我爸以前也揍过我,但并没有让我自暴自弃啊!
方木可以是个天才,可以洞穿一切,但这一切都要让观众信。真实,并不是说现实中一定发生过这个事儿,而是在两个小时中给观众撒个高明的谎言,说服他们,这就是真的。
《心理罪》显然是没有做到,后面探案的逻辑我也分析不出什么了,因为我在故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已经走神了,我觉得这不是我的错。
从表演来说,李易峰表现的不够好。主要是人物的设定问题,二是他本来就不太会演戏,台词能力不佳,再加上导演也不会调教,能好了才见鬼。假如李易峰能上一部李安的戏,那观众一定会发现他的演技竟然有很大进步。对于演员来说,最好的磨练并不是接更多的戏,而是碰到一个牛逼的导演。
廖凡算中规中矩吧,没掉链子,但也没多闪光。这个人物设计的不通透,留不下深刻印象,我觉得廖影帝演的好像也很不爽。
万茜的角色没有发挥余地,是个工具人物,就像看TVB的职业剧。里面的两个女性人物都像是塑料花,毫无质感。
最让我觉得有些魅力的是谢君豪饰演的反派,但也只是其中与方木在咖啡馆中对话的这一场,几个表情就知道是练家子,眼神里全都是戏。不过后面就很水了,这个角色最后简直莫名其妙,导演到底在搞什么,结局按理说应该是大高潮,结果一塌糊涂。
再就是台词,可以说不及格。警察、天才、罪犯都感觉不是在说人话,而是在作诗。除非导演对电影本身的风格很有把握,否则像“灵魂”、“救赎”、“人性温暖”这种词,都是很不好的电影口白,写在书里可以,但正常人没这么说话的。
大家都演的很装,我反正是基本没看进去。
总的来说,如果我给上午的自己打个电话,我会告诉自己不要看这部戏。说他烂吧,倒也谈不上,就是没营养,看完后觉得啥也没得到,也不娱乐,图个啥呢?
前几天有同学给我推荐了一部台湾的《目击者》,和《心理罪》的类型很像,昨天我抽空给看了,缺点也是不少,但完成度比这部高了好几条街,来得及的话,明天聊聊。
货比货得扔啊!!

近期新片杂谈精选:
----本广告要坚持打一年的分界线----
《电影最TOP》第一季精装典藏版已隆重上市!我们的口号是:
“每天一毛钱,收藏整个电影史”
!不明真相的同学请戳下面这个链接:

(提醒:上面这篇文章里的链接支付会有问题,请点击本文下面的阅读原文购买。购买后留QQ邮箱的同学一定要在发货后去垃圾邮箱查一下,很可能会被截留!!)
或者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如果你用iPhone,如果你实在压制不住给我赞赏的冲动,那我就不劝阻你了....
戳阅读原文购买《电影最TOP》第一季典藏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