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幸福感越来越好 更要关注养娃在硅谷
卡妈说做了妈妈的你也许都曾有那么一刻怀疑过人生,反思自己为什么当初会选择生娃;没做妈妈的你或许此刻正在纠结要不要再多玩几年享受青春和美好的二人世界... Celine这篇亲身经历后的领悟真实而深刻,可能会给你一个不错的答案.
当卡卡妈向我约稿时,我正在刷知乎,又看到了那个“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的问题,排名较高的一个回答上来第一句就是黑粗体字:没什么比养一个孩子更能迅捷有效地降低生活质量。作为一个家有八个月男娃的妈,这句话的确是“政治不正确”的真理。
去年新年期间跟国内许久未联系的朋友发微信祝贺新年,他得知我怀孕后除了恭喜,还很惊讶地来了句:啊!原来你也选择走这条路啦,我以为你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呐!我回了个无奈的笑脸,在回复栏里写写删删了半天不知道该怎么接。是啊,我怎么也走了这条路了?
我的一个闺蜜,曾经历过三次流产,最痛苦的一次是胎儿将近五个月时突然宫内感染而不得不流掉。她说后来一度都见不得路上带小孩的人,“你知道吗?”她说,“有时看到新闻里那些不负责的父母让小孩陷入意外致死,我都在心里流血,这样的人都配有孩子,为什么我不可以?”。远隔重洋的我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那种屡次失去未出生的宝宝的痛苦甚至能延伸到对素不相干的人憎恨,这不是简单的换位思考就能体谅的。是啊,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我们又凭什么配生孩子?
在我人生的前三十年里,我承认自己是活的相当自私且潇洒的。这种把自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放在最高优先度的活法,也确实给我带来了好处,比如最大程度地让自己多旅行,多体验不同地方的生活,以至于大学毕业到三十岁前这七年时间里换了五个城市,最后在29岁“高龄”时还折腾出了国。然而当习惯了这样说走就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生活后,孩子的意外到来着实把我曾经高高的自我瞬间拉到谷底。
我的整个孕期都还算顺利,早期孕吐反应不是很严重,中期稳定的三个月跟老公开车去了新罕布什尔州看红叶、小组换经理飞去加州出差一周,甚至在孕晚期28周还飞去新奥尔良和休斯顿玩了一圈。
许多过来的姐妹也都跟我说,趁娃还在肚子里一切安全的前提下,多出去享受下二人世界吧,之后还想这么轻松自由,就难啦。嗯,过来人诚不欺我,生完孩子首先第一条体会就是:
严重的被剥夺感
月子里我自己的身体还在恢复,下床走路都困难,而小婴儿要每三小时一喂,不分白天黑夜。每次喂完还要拍嗝,换尿布,哄睡,睡醒了再接着喂奶,拍嗝,换尿布,就这样一个轮回接着一个轮回,如果每个环节都能很快搞定,一天下来也是很异常辛苦的,更何况怎么可能每个环节都顺利呢?还有湿疹,胃食管反流,泪腺堵塞等等这些闻所未闻的新鲜战役要穿插着对付。虽然我开奶和喂奶都不算费劲,但每次家人把嗷嗷待哺的小家伙抱过来时我还是会默默地发个抖 ---- 从没有什么东西要如此依赖我,而我现在的一切都要为这个小东西让步。我也好想睡个连续的整觉,哪怕老公主动提出他夜里单独带娃出去睡,我也因为涨奶要及时排出而不得不定闹钟夜里起来两次泵奶。时间不是我的时间,身体也不是我的身体了。
从国内远道而来照顾我和宝宝的父母着实帮了我们不少忙,我妈在这之前还把右手手腕摔骨折了,硬是打着绷带飞了过来。尽管我们提前已经跟他们“上了课”,还买了中文的育儿书让他们看,可老人的一些旧观念还是很难改,甚至会很强势干预,这让我的被剥夺感更强烈---- 剥夺了我作为母亲主导育儿的权利。可除了私下跟老公吐槽,也真没横下心来赶他们走,毕竟,老公要上班,我还没恢复,我们毕竟还是享受着他们带来的便利的。
这一系列的被剥夺感一度超越了所谓初为人母的喜悦,让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奴隶,每天都活在恍惚中,那个“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的问题,一遍遍在脑中浮现。我怕传说中的产后抑郁真的袭来,在身体还不足以参与外出和段炼的时候,我找到的唯一排解郁闷的事情就是追剧,在一天N次的喂奶换尿布哄睡的循环中,见缝插针地把以前没空看的美剧日剧韩剧排队刷了刷,给大脑换换除了婴儿“屎尿屁”外的新鲜空气。我妈也以月子里老看电脑过度用眼来阻挠过我,但后来我跟她理性沟通说这就是我每天难得的属于自己的时间,我有权决定我该做什么,她也发现我追剧后的情绪会好很多,就不了了之了。
不可避免的自我怀疑
作为孕前体重常年不过百,基本也从没因为身材而控制饮食的姑娘来说,我还是对自己的这点“良好基因”有些骄傲的。没想怀孕到中期之后体重就蹭蹭往上蹿,某次产检完医生直接给我张营养师的名片说你去打电话咨询下吧,体重还是要控制啊。我还是不屑,心想你们美国人跟我平时吃的东西又不一样,咨询了也白搭,我也不会去吃她推荐的东西。当然我确实有在控制饮食,可还是架不住小家伙长得太快,生产前最后一次称体重,已然到达了151磅(137斤)。
没事,纯母乳瘦身快,我安慰自己。月子结束后我大概瘦了22磅(20斤),听起来貌似很振奋,但实际到了产后三个月,我依然还有121磅(110斤)在身,瘦身速率断崖式下跌,且赖在那个121磅的平台不走。宝宝一百天时我们请了几个有小孩的朋友来家里玩,其中有个妈妈比我早一个半月生的,她出了月子体重就基本回到孕前,那时她已经生完五个月了,整个人从脸蛋到腰围到大腿都如曼妙的少女一般,真是让人好生嫉妒。
天气转热,我整理衣柜想看看从前的那些夏装还有几件能穿,那些热裤,吊带,A字裙,短T shirt, 套在我身上统统都成了笑话,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根本套不上,都一一摊在床上看我的笑话。由于2-4个月是奶量最大的时候,胸围也相应地上涨,而这并非是多美好的事,因为脊背也跟着变宽,可腰和肚子还没细下去,所以整个人其实就是个水桶,曾经那些显腰身的衣服穿起来都让我看上去像个憨厚的大妈。我一狠心把娃扔给我妈,自己开车去逛了一下午商场,几圈下来发现我确实真的无法塞进S号的衣服,有的连M号的裤子也塞不下时,我真有股抱着试衣镜大哭的冲动。没有什么比失去自以为苗条的身材更令我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的了。
啥话别说,开始锻炼吧。之前早上会把娃交给爸妈然后补觉,下午哄娃睡也会跟着睡,经常导致一整天都睡得昏昏沉沉,精神非但抖擞反而萎靡。后来在YouTube上搜了一系列产后瘦身教程,下午砍掉陪娃睡觉的时间来做操,再配合着散步和游泳,停留在平台期许久的数字终于开始松动了。其实最最有效的,还是后来快五个月的时候,我恢复上班了。紧张规律的生活,加上持续泵奶背奶,六个月的时候终于降到接近孕前的水平,我也陆续能穿起从前的衣服裤子,自信一点点捡回来,怀疑一步步退出去。
虚惊一场后的信念
宝宝六个月的时候,我们带他去做例行的儿科检查。医生把他仰卧检查他的四肢时,来回屈伸了他的大腿好长时间,我和老公对视,觉得可能有什么问题。果然,他严肃地建议我们尽快去约一个B超检查,宝宝的左髋关节存在DDH的风险。
这是什么?我们俩都傻了,回家的路上我们一个人打电话约B超,另一个人快速地Google 什么是DDH。DDH,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中文翻译是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儿童骨科最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发病率在1‰左右,左侧约为右侧的2倍,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这个病在宝宝6个月内发现并治疗最有效,越往后治疗的成本越高风险也越大,严重的还需要截骨,会影响行走甚至导致终身残疾。
约上了第二天的B超,在一个从没去过的医院,搞完了一大堆注册流程和等待后,我是唯一可以被允许进B超室陪着宝宝的人。好在他还算配合,那凉凉的胶状液体涂在他大腿上也没有叫,全程一个奶嘴就塞下来了。B超结果要到当天晚些时候直接发给我们的儿医,我们回家忐忑地等待结果,等来的却是,你们最好再去查个X光,他这个月龄的孩子已经可以照X光了,且那个更准确。我俩刚想松掉的一口气又提起来了。那时我已经恢复正常上班,连续请假带孩子做检查,回家还得接着干活,最关键是还要继续检查,说明情况比想象复杂。
我都想不起来自己上一次做X光检查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作为一个从小就多动的孩子,我5岁时左胳膊摔骨折过,11岁时右大腿缝过针,10岁时左膝盖内侧还长了枚到现在还没根除的骨刺,如今自己当了母亲才体会到带着年幼的孩子来回跑医院的焦急与辛苦,尤其是那些未知的结果,连未来能否正常生活都可能会成为奢望。宝贝的X光很快照完,他连奶嘴都没有吃,安静地躺在仪器下摆好拍摄的动作,滴溜溜的眼睛里透着些不知所措。回家的路上,老公面无表情地看着远处说:“我看网上说这个病在孩子一岁前不会感觉疼痛,但当他之后开始尝试走路时就会很疼,这种疼痛不走路时也会有,而且还会伴随终生。“ 我没有流泪,只能一个劲在心里祈祷,他不会有事的。
第三天,X光的结果出来了,从片子上看他的左髋关节没有问题,虽然用手拨动时还会有轻微的骨节响声,但那并不是DDH。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天知道我搜索了多少资料,看多少了中英文的病患父母的叙述,带蛙式支架,手术复位,骨盆截骨,等等,想以此给自己多做心理建设,做最坏的准备。甚至还认真地跟老公讨论过如果他真的残疾了,我们还会要第二个孩子吗?如果要了,他会觉得是爸爸妈妈嫌他不完整而再要一个更好的吗?
幸好这一切仅是虚惊一场,就像韩寒曾说过的,“虚惊一场”这四个字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成语,比起什么兴高采烈,五彩缤纷,一帆风顺都要美好百倍。你可懂什么叫失去。而这场虚惊夯实了我们两人做父母的责任,以及风雨同舟的信念。
The Longest Shortest Time
现如今恐怕年轻一代没几个人苟同“养儿防老”、“传宗接代”这种生孩子的理由了,人类社会物质极度丰富,精神寄托也从单一的家庭育儿转向更广泛松散的非熟人甚至宠物领域。丁克越来越多,人们可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生儿育女只能算是一件中规中矩的传统大众路线,充其量就是容错率高些。其实每个想通了要决定生孩子的成年人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成年人的世界本来就充满了各种焦虑和辛苦,为你自己的选择负责,然后鼓着劲儿deal with it,有无孩子,并不决定人生输赢。这样一来,也许还真让生孩子这件事回归到爱和需要这样圣洁的高度,因为不图物质回报,只求共同经历和成长。
我的被剥夺感依然存在,但会在每次看到宝宝学了一个新技能然后望着你笑的时候减轻一些;自我怀疑也没停止,它在时不时地推动我不要以当妈了为借口懈怠自己;我和老公的感情也变得更深厚,一场虚惊让我们更明确了肩上的责任。Google Photo会时常给我推送Rediscover the day的影集,自动抓取我去年,前年,甚至三年前、四年前的今天的照片结集成册提醒我那时自己都留了什么影,每次看到我会都感慨一番。而有了孩子后,它推送的相册是They grow up so fast, 配着木吉他的舒缓音乐,把宝宝出生以来的照片抓取合成小短片播放给我。一遍一遍地看着它,我不再觉得生养孩子跟单身自由是对立的零和游戏,为人父母的这场修炼,比单身自由背负着更多的辛苦和责任,也享受了骨肉亲情独有的绵密。与其去追寻为什么,不如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焦虑,而这段跟孩子的缘分,其实跟世上所有事一样,最长的总是琐碎,最短的总是欢愉
「作者介绍」 Celine, 四川出生,河南成长。求学福建、香港,北漂两年半先后在O记广告,E记公关公司就职。偶然机缘被人推荐进了G家做广告运营,先后在上海,悉尼工作,后投奔男友转来美国。现居新泽西州,每天火车+地铁+走路去曼哈顿上班。秉信人生何处不相逢,以及The Best is Yet to Come.
【养娃在硅谷原创 转载请联系 
直接点击标题 阅读往期经典
后几期预告
荐物|玩具类
节日家庭旅游系列
影响一生的100天|没有女人是天生的妈妈?
准妈妈手册:孕期3-6个月
养娃在硅谷
一个我们华人自己可以发声 
       传递正能量的平台
硅谷职场精英妈妈们亲身经历和
       全身心的付出所得的精华总结 
内容涵盖孕期,育儿,生活,荐物和职场规划等 
以自身实践结合中西方科学理念 
愿这里能给您和家庭带来快乐与收获  
看更多走心文章
育儿|职场|荐物
欢迎新朋友 长按此码子关注 感谢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