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想带儿子去小伙伴们家里串门,一联系结果发现好几个小朋友都病了。“孩子太可怜了,应该很痛吧!老是要我抱,吃东西也吃不下去!”这才明显感觉到手口足的发病率真心越来越高。
        眼下正值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一般是每年的5月-7月),一听大家说起自家孩子得手足口病的痛苦样,我一下子紧张起来。那么今天就赶紧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梳理一下。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的传染病,5-7月份为高峰期,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病症是什么?
 大多数宝宝都是突然发病,首先表现为发高烧,同时会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然后,他们的口腔、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会出现皮肤斑丘疹,一般脚心部最多。但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会造成瘢痕,更不会留下印迹。
病因是什么?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多达几十种,最常见的是EV71 和CAV16 。而重症手口足基本都是由EV71引起的。(这两个病毒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基本可以略过,反正知道了是什么,我们也做不了什么。感觉在说绕口令)
传播途径有哪些?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侵入人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所以传播途径不少。粪口、口口、飞沫、接触等方式都能传染病毒。
        具体来说,患病宝宝的唾液,喉咙分泌物等都含有病毒,有可能传染疾病。与此同时,病毒也可以通过毛巾、玩具等途径传播。

如果患病,等待自愈
  一般来说,大部分宝宝得病是轻症反应,整个病程大约在1周左右结束,一般不会并发什么严重的后果,只要护理得当,就会自然痊愈,也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迹或疤痕。
        爸妈在家里护理一般也就是从三方面入手:

 1、宝宝发烧:
        让孩子多喝水,合理使用退热药(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帮助控制体温,缓解宝宝的不适。这两种药物的降温程度都在1-2摄氏度左右,药物起效时间在30分钟左右。药物维持效果的时间在4-8小时,药效过后可能体温会再次升高,这时候如果有必要,爸妈可以再次使用退烧药。
注意哟,两种药使用年龄有下限,小于3个月的宝宝患病不要自行服药,要要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让医生决定如何用药。
2、宝宝皮疹
        发病时宝宝会出皮疹,有的宝宝会出现瘙痒的情况,这时候要给宝宝穿轻薄,柔软,透气的衣服,使用轻薄的尿布、垫单等,尽量让宝宝皮肤少受到摩擦。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要注意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疱疹破裂,则要遵医嘱局部涂抗菌素软膏,请不要随意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也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来缓解瘙痒。
3、口腔护理
        得了手足口病,宝宝嘴巴起泡、很痛很痛,尤其在吃硬的、热的、酸的食物时更为明显。所以给手足口病宝宝准备食物也应该清淡,细软,容易消化,避免喂酸的、烫的食物,尽量给宝宝准备营养丰富,能量密度的食物。奶、粥、绿豆汤都是不错的选择,放凉一点或在冰箱里冰镇一下再吃。对大宝宝来说,冰淇淋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多数宝宝可以自行恢复健康,但还有少数宝宝的病情会急转直下,病情进展非常迅速。比如病毒侵害到神经系统出现脑水肿等,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生命危险,但此类情况比例较小,妈妈们提高警惕就好,不用过于担心

预防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勤洗手
    避免与生病的宝宝有亲密的接触、不去玩他们玩过的物品,这个是最基本的常识。另外,一定要记得给宝宝
勤洗手
不要和他人共用毛巾。

         也可以考虑接种疫苗,手足口病疫苗适用于6个月-5岁的宝宝,接种于上臂三角肌,共需要打两针,间隔时间为1个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疫苗只能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并不能预防所有的手足口病。(但是一般来说预防了EV71,也就能预防到绝大部分的重症手足口病了。)
还有几个你想关心的问题
1、得过手足口病的宝宝还会得手足口病吗?
        依然有可能会得。因为引起手足口的病毒非常多,得过一次手足口,对其中某一种病毒有免疫能力,但对其他病毒没有免疫能力,下次感染其他病毒时仍有可能再次感染患病。
2、今年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明年还要接种呢?
        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官方肯定的答案,疫苗的说明书上这样写着“本品是否需要强化免疫尚未确定”。
3、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
        绝大多数宝宝患病都是轻症手足口病。但是一旦患了重症手足口病,出现脑水肿,神经病原性休克,肺出血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出现以下5种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A、高热持续不退(体温在39℃以上,服退烧药后体温下降不明显);
        B、精神差,嗜睡,昏迷、烦躁不安等精神状况改变;
        C、肢体抖动,瘫痪,抽搐;
        D、循环系统出现问题,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四肢发凉等;
        E、呼吸系统出现问题,如呼吸困难,口唇发青等;
 好了,这下应该不用慌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多多洗手,出门回来、在家玩过玩具、吃饭前……总之勤洗手是王道!
备注:本文根据欧茜医生的讲座《手足口病家长须知》进行了重新编辑整理,已获欧医生授权。
相关阅读---
直接点击文章即可查阅。更多关于睡眠、喂养、情商、智商、大脑、心理等原创文章,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妈咪OK
港大教育学博士主创
深受高知妈妈欢迎的原创育儿号
由国际幼儿教育协会专家指导
专注0-6岁宝宝的大脑科学、智商情商
分享睡眠、喂养、疾病等
用得上、可对照的育儿知识
转载/合作 个人微信号:mmbmf6
长按下方二维码订阅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热读育儿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