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三个五岁左右的男孩子围坐在地上讨论着他们喜欢的那本漫画书,旁边坐着其中一个孩子的爸爸,他一边读书一边时不时地瞄一眼自己的孩子。
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手里拿着两根棒棒糖。她把其中一根递给了其中一个男孩,那男孩是她的哥哥。
“哪里拿的棒棒糖?”哥哥问。另外两个男孩也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儿童室有活动,有人发棒棒糖。”妹妹指着图书馆尽头的一个方向说。
没有棒棒糖的两个男孩于是起身往儿童室方向跑去。那个刚才一直盯着孩子看的爸爸站了起来。
“安迪!回来!”爸爸吼了一声。
那个叫作安迪的男孩停了下来,看了一眼爸爸,又焦急地看了一眼已经跑远了的同伴。
爸爸走过去生气地问:“你要去哪里?”
“我要去拿棒棒糖。”安迪很疑惑也有点恐惧,似乎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要走开是不是要先告诉我?你怎么能随随便便跑开!我一会找不到你怎么办?”爸爸牵着安迪的手开始指责。安迪不安地扭动着身体。
“你没有告诉我你要去哪里就跑掉,万一走丢了怎么办?你现在跟我说,你要怎样做?”爸爸严肃地问。
安迪疑惑地看着爸爸。
“我是指你要先对我说什么?”爸爸暗示着。
“我不知道!”安迪紧张地说。
“你要说‘爸爸我可以去儿童室拿棒棒糖吗?’,懂吗?就这样先告诉爸爸。来,你对我说一次。”爸爸希望孩子学会先征求他的意见。
安迪一脸茫然,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快说啊!说了我就让你去!这么简单都不会说吗?”爸爸牵着孩子的手不放。
安迪忽然哇的一声大哭大叫起来,拳打脚踢拼命挣扎想挣脱爸爸狠狠抓着他的手。
爸爸一看来了气,四周看看周围的人都看着他们父子俩,脸涨得通红。他对孩子低声吼一声:“别叫!”然后把孩子拖到洗手间去,孩子鬼哭狼嚎般的哭声响彻了整个洗手间。
不少父母会犯安迪爸爸这样的错误,他们误以为自己是在教育孩子,而在孩子心目中,他们却像一个青面獠牙的魔鬼,企图用强制的方式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孩子在控制欲极强的父母面前,会变得没有尊严,充满委屈与难过。
有的孩子因为无法反抗父母,会变得顺从乖巧,唯命是从,但却容易成长为没有主见,胆小怕事的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便容易手足无措,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而有的孩子却可能会极力地与父母对抗,用各种极端的手段去伤害父母的感情,成为一个惹是生非的孩子,只因为他们渴望得到的是爱,不是来自父母的羞辱。
试想想,如果以下对话出现在我们与上司之间,那我们的反应会是什么?
A:“王总,这是我的报告。”(说完准备离开)
王总:“那谁!回来!”
A站住,困惑地看着王总。
王总(生气地问):“你要去哪里?”
A:“我要回去工作,还有一个项目要赶出来。”(A很疑惑也有点恐惧,似乎自己做错了什么。)
王总:“要走开是不是要先告诉我?你还没看完你的报告你怎么能随随便便跑开!我一会找不到你怎么办?如果报告要修改呢?你现在告诉我,你要怎么做?”
A疑惑地看着王总。
“我是指你要先对我说什么?”王总继续说:“你应该说‘王总,没什么事那我先回去工作了’。懂吗?来,你给我说一次,我希望你能学会走之前先征求我的意见。”
A什么都说不出来,满脸通红。
王总(气急败坏地):“快说啊!说了我就让你走了。这么简单都不会说吗?”
A:“对不起!我不干了!”
A摔门而去。
试想如果我们是上例中的A,我们是不是也会摔门而去,并从此认定,这个老板就是一个噩梦般的魔鬼,谁在他公司上班谁倒霉。当然如果我们实在不幸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那只好在这公司忍气吞声,但内心的愤恨积累到一定程度,当自己羽翼丰满的时候,轻则把公司一脚踢开,重则一口吞并。
而例子中的A与王总,是没有感情可言的,因为感情需要建立在尊严的基础上,没有了尊严,人便会努力地往外界去寻求尊严,而不可能去爱上那个常常让他尊严扫地的人。

在职场上我们很容易看懂这样的案例,但在育儿上,我们常常埋藏着各种盲点。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需要教育而不是需要尊重的,因为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是孩子的老板,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于是他们认为孩子必须要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
我曾经听一个父亲狠狠地对自己的儿子说:“你吃的,用的,玩的,全部都是我赚钱买的,家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给你的,如果没有我你就什么都不是。你凭什么来跟我争!”听着多么让人伤心的话!这位父亲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对待孩子的心态,是如此的残忍无情!在这种意识下长大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那样的不值得被爱,甚至比不上一个会摇尾巴的小狗。孩子可能会竭力去讨好这位父亲,但孩子心里是无法燃起对父亲的爱的,一个无法感受到爱的孩子,常常不知道怎样去爱。
曾经与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朋友一家一起吃饭,好友指着他17岁的儿子对我感叹说:“我没本事啊!教出来一个没出息的儿子。”他忽然冒出来的这句话让我非常惊愕与难堪,我看了看他儿子正面无表情地继续吃饭,便知或许他已经习惯了他父亲在外人面前对他的这种评价。我赶紧圆场说:“这是哪里的话!多么优秀的孩子!马上就要出国留学了!那是前途无量啊!”
那好友继续说:“如果没有我,他凭什么出国啊!大学也考不上,什么都不会做!……”好友还想继续吧啦吧啦,我赶紧找了个借口离开餐桌一会躲开这种尴尬的场面。等我重新收拾心情回到餐桌时,好友的儿子已经一个人躲到阳台去,拿着手机玩游戏。他的父亲瞄了他一眼,鄙夷地说:“除了玩游戏,什么都不会!”我赶紧扯开话题。
曾经读过一个《魔鬼与农夫》的故事,魔鬼想把一个极好的农夫变成坏人,拿走他的食物,拿走他的收成,却都没能让农夫内心沮丧变成坏人,内心仍然有爱。魔鬼最后让农夫不劳而获一夜暴富,农夫丧失了谦卑之心,从此镇压他人,认为其他人的所有都出自他的施舍,无视他人的尊严,最终成为人人痛恨的“魔鬼”。

对孩子本意出于爱,却用镇压与施舍的方式教育,用“我比你优秀,你就该听我的”的方式引导,以损毁孩子尊严的方式控制,这无疑就像中了魔鬼的圈套内心被魔鬼控制。孩子感受不到爱,他们只感到有一只青面獠牙的魔鬼在控制着他的思想与行动,挣脱与打败这只魔鬼便成了他人生的最重要信条。
教育没有一夜暴富,要收获一个好孩子,只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害怕自己成为魔鬼爸爸,从今天起,放松你紧皱的眉头,裂开你咬牙的嘴,让你的双眼射出爱的光芒,尝试着蹲下来,小声地对孩子说:“孩子,如果你要走开,先跟我说一声好吗?找不到你的话我会非常担心的,因为你知道我是那么爱你!你对我来说比一切都重要!现在你去拿棒棒糖吧!拿完就回来,我在这等你。”
作一些轻微的改变,你将从魔鬼爸爸变成孩子人生的重要精神导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
24小时内删除。
“美式家长课堂”精彩回顾
经验丨如何让孩子懂礼貌守规矩
书信丨开学在即,孩子,你为什么要读书
支招丨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火?那是因为你不会这几招
观点丨美国父母如何富养女儿
要查阅关于美国育儿的更多精彩文章,
请扫描二维码或搜索“美式家长课堂”:
kuanmayuer
想申请加入“积极教养亲子教育群”交流育儿经,
解决你在家庭教育或婚姻经营中的困惑和难题?
请加宽宽妈妈私人微信。
亲子作家、美国正面管教讲师 
邝小平(宽宽妈妈)
微信号 :gracekuang5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