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的节目祝福,最近两天在过节,好好放松了一下,没特意写文章,今天恢复更新。
最近看完一本《思考力》,作者是上田正仁,东京大学的教授。这本书是来他非常受欢迎的大学公开课,书中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培养思考能力的方法,对培养批判性思维有非常大的帮助.
书中的信息搜集和分析的方法的观点跟我以前写的一部分观点类似,但所站的起点要高很多,看完之后有一些新的感悟。这本书的其中一个缺点是,写写就回到科研的范围之后,很多部分的内容都是只针对学术研究方面的,通用性不是太强。
如果你的工作是进行开创性的,比如设计一个全新社区、硬件、想法和学术研究等以前没有过的东西,那么你必须要学会信息搜集和处理。
收集和处理信息时,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舍弃”,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教育就是把一个人把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一旦理解要求之后,就将所有搜集到的信息全部丢掉。通过重复这一步骤,我们积累的不在是知识而是智慧。
书中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是两部分内容,但其中一些内容有很大部分是重合的,我按自己的理解整合了一下。

1、搜集信息的目的不在于寻找答案

在我们解决问题时,第一步是发现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从“不明白哪里不知道”的状态向“问题已明确,只是还没有答案”的姿态过渡。
这时候尽可能多地搜集与该问题相关的信息和事例,从而明确自己尚不清楚的部分,以及怎样才能够找到答案。
在进行这一步时你一定要明白,这一项的目的并不是寻找答案,如果一下就发现答案,那这个问题就可以到此为止了,你只是不了解事实而已。
通过查询相关信息就可以轻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属于“已经被探知”的范围,只不过你之前不理解相关事实而已。
为了思考而进行的信息搜集,是确认某个问题是否已经被某人提出或解决的一种手段。
真正的创意,来源于全面而彻底地搜集信息、分析和整理信息。

2、分清事实与方法

在收集信息时,必须要分清哪部分是事实,哪部分是观点。
举个栗子,比如这两天有条新闻《粤赣高速城南互通桥梁断裂 四载重车掉落》,估计大家都看过,到处都是骂声一片,但绝多数人并没有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就立刻得出结论。
什么叫客观事实?
就是具体的工程资料,设计图纸、施工日志、各种的检查报告等等。如果你在没有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就立刻对事情本身做出判断,你会非常容易判断出错或误导。
要学会正确网络来搜集资料

在深入思考问题是一定要注意客观事实是最好的信息源。你的所有判断最好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大脑中研究出专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
很多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更善于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进行常识性的判断,而不是用他们的人生经验来做判断。
你可以将风险最小化,在开始做事之前就彻底地调查事实。通过彻底调查事实将风险最小化,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掘新的可能性。
在调查和分析事实的过程中,常识性的作法有可能并不合理,必须能够发现被周围人视作风险的部分,有意识地规避这些风险,当你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

3、将已经消化的信息丢掉

信息处理的精髓在于:你分析并整理搜集到的信息之后,应该将原始资料全部丢掉。

通过丢弃信息,才可以清空大脑,从而能更集中精力地思考等待处理的每一条信息。
当你把已经理解的信息丢弃之后,剩下的就是还末解释的信息和需要进一步思考的信息。
只有学会丢弃多余的信息,才能让你抓住重点或者接近问题的核心。

4、主动输出

在处理信息时,需要把已经理解的信息用自己的话重新总结,主动输出。

在输出时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添加自己的解释,将这个核心内容记录到笔记本上,这部分建议直接保存在笔记类APP中。

在这个过程,有时会一些想保存,不想丢弃的资料,这样的资料具备如下特点:
  • 已理解,但还有疑问
  • 还不能全部理解,但直觉认为资料里包含非常重要的论点,就是常说的不明觉历
  • 每次阅读都有新的体悟
  • 包含一些不容易记住的数据和公式,这些内容跟问题核心有很深的关系
我对这一点非常有心得,已经成为我个人习惯,我尽量把每一本阅读过书籍的重点或认为有用的部分,做成摘录、书评或笔记,除非这书很经典,否则做成笔记之后,大都会断舍离,把阅读完的书送人或处理掉。
在主动输出时,会强迫自己对书中的观点和内容做总结,把自己理解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清晰的总结出来,同时了解书中哪部分是还没有完全理解的,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突破,积累几本书之后,就能慢慢的形成系统化的认知和自己的观点。
先不提每年读上多少本书,目前每年主动分享出来摘录、笔记、书评最少在100本以上,而且还有一部分书籍不分享只是做为资料进行保存的。
长期进行主动输出的练习,就是在锻炼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在做任何事情时快速抓到重点,在谈话时和聊天也能快速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观点。
作者本人是把这些内容记录到笔记本上,要求随身携带在身上,只要有一空就可以,随时重复阅读笔记和思考。我现在的做法是把内容同步到笔记类APP上,如印象笔记、OneNote、有道云笔记或为知笔记。

5、制作信息图

通过前面四步之后,当你认为对信息整理的差不多了,可以在一张大一点的纸上制作一张信息一览表,在表上详细列出到目前为止你已经理解和尚末理解的部分。
将已经解理的部分用关键字进行代表,在表上找到这些关键字之间的联系,并整理出来,这样一来,尚末理解的就一目了然了。
个人建议觉得这部分的信息一览表,要用思维导图制作效果会更好更直观一些,也便于保存和修改。

6、提取问题本质

当你把已经理解和尚末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之后,一旦发现只要阐明了某个部分,其它的尚末理解的部分就可以自动联系起来,变成一个整体,那么这个部分就是我们必须要弄明白的问题核心。
在研究的同时,努力思考尚末理解的内容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之后将这些最重要的项目一一列出来。

7、问题的选择和分类

如果这个时间还是看起来不是很明确,那么你就需要在参考该列表的基础上,继续搜集与尚末理解内容相关的信息,重复进行前几步。
在对问题进行分类和选择时,问自己:假设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会对整个研究带来怎样的帮助? 这是判断的标准。通过这样的想象,可以对列表中的项目进行排列,找到优先顺序
对于学术研究或科研工作者,进行这一步要注意:
  • 不需要选择立刻就能解决的问题
  • 不要选择热门问题
  • 不要选择看起来超出你能力范围的问题
在这一步要选择可以将力量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独创性强的问题,而不要选择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好对想要解决的问题排一个优先顺序,选出当下想要解决的问题。

8、解决问题

进行前面几步之后,问题就会全部出来,然后就可以集中全部力量来解决它了。

流程图

作者在书中分享一个应用信息分析法的流程图,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厚积
老师,老师,老师!从来都是羡慕别人的百日成果,没想到终于可以轮到我了啊!3月10号开始的扇贝记单词,中间停了三天,后来还是坚持下来了。别的不多说,感谢老师!you reap what you sow.

@ting
关注有一段时间了,今天父亲节,父亲因为我的劝说开始戒烟了,我也写下了即将开始的100天行动的承诺书和对自己的认知,感谢你们的分享,让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感谢你们的坚持,让我开始行动成为更好的自己!
@warfalcon
戒烟推荐《这书能让你戒烟》,可以看看这篇文章:100天行动之双人行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