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旅居 的 读者文摘
第 880 期 原创或精选  信息透明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笔者从来没有想去回顾孩子那段生死一线天的苦痛, 但是, 当偶然读到一篇妈妈爸爸写给逝去儿的离别信之后,自己凄然泪下,脑海里一直翻卷着一个问题:难道悲剧不可以避免吗?
假如我们能多了解一些常识、多信任一点直觉,哪怕就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 - - - -

此文讲述两个故事,一个是别人的,一个是笔者的。

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这里仅仅简述一下故事的梗概。


最近我读了一封由留学生爸爸妈妈写的信,他们的孩子因为肠穿孔导致休克时间过长致死 …… 信分成两部分: 妈妈写了事情发生的经过,爸爸写了一封诀别信,寄送给在天堂的孩子。


这是令人痛苦万分才能读完的信,父母失去爱子的撕心裂肺、悲痛欲绝,是任何其他人无法想象、无法面对、甚至是无法承受的 …… 谨此祈祷天堂里的孩子走好!


大概情况是这样的, 孩子感觉发烧、肚疼、浑身乏力,发热持续中。去了医生那里, 抽血、拍X光,还说要验大便?但是孩子没有拉出来,说改天过来…… 医生没有给开药。
过两天验了大便,又说结果两天后才出来,…… 然后孩子状况时好时坏,反反复复,尽管父母天天视频交流, 但是,报喜不报忧的孩子,让父母和同学,永远不知晓真正他在忍受的苦痛。
最后一天晚上,孩子勉强着给父母汇报情况,然后说累,就是累,想睡觉……

“四点左右?那个时候我拼命打喷嚏,还和老公讲怎么回事?哪知道是母子连心,是儿子远在异国他乡通知我,我却浑然不知⋯”


妈妈这样回忆着 ---


“好端端的高高大大的儿子怎么能这样说没就没了 ...…


假如当时拉肚子时不去医院看,那么就不会产生对美国医院的不满情绪,可能后来便秘了也会上医院了;


假如儿子不那么会熬痛,视频时向我们示示痛,我们也马上又催他上医院了;


假如我们多问他一些问题,多往坏处想想,兴许也不会出现今天这状况了;


假如最后身边同用洗手间的同学,有那么一丁点儿的警觉心,哪怕就那么一丁点儿,儿子兴许也就有救了⋯


可再多的假如也唤不回我儿子了,没了就没了,


在我身边宝宝贝贝了18年的儿子,才放出不到一年,一不小心没看住就没了,而且是魂归异国他乡⋯到如今不怪天不怪地只能怪当父母的,对儿子的身体健康没有负责到底,血的教训。”


生命比什么都珍贵!真的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
可怜的这位留学生就这样走了,走得太快太快,他身边所有的同学、老师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没有看到孩子长大的父母,要如何割去这个永生的痛?


孩子生前好友在追思会上讲述了一个细节,也许这是对逝者父母唯一的安慰。
他们的宝贝孩子,因某种原因不能参加暑期赴日学习,孩子就给了朋友一个信封里面装了二千日元,托这个朋友放到日本的神户,保佑爸爸妈妈身体健康……


是啊, 我们多少家庭都属于独生子女的一代人,有的孩子还没有来得及长大,有的孩子还没有来得及陪父母变老,他们走得太早、太快、太凄凉了,这样的离别,是扎进血骨里,留给父母一生一世的痛!
写到这里,自己心中与逝者父母一样,不禁千遍万遍的呼唤着假如... 假如...再假如,在凄然泪下之际,笔者不禁也追溯起一段,发生在自己身上,每次想起来,无不后怕的故事。
也就是一个平常的早晨,大约七点钟,家里电话铃响起,对面传来女儿轻轻的声音,仿佛费劲中有些急促:“妈妈,请把我们家庭医生的电话号码给我?”拿到电话号码之后,没有任何解释,也没有半分钟,女儿电话那边已经挂掉。
这期间,也就是她大学寒假里的最后几天,抽空去了纽约游玩,顺便跟好朋友聚集纽约,一起庆祝新年到来。也许她吃了什么不合适,造成肠胃不舒服。女儿从凌晨开始吐,吐了一夜,清晨时光,吐到胆汁都出来。持续的呕吐,让她已经精疲力竭。这些都是我后来才知晓的。
从半夜到早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间里,她怕吵醒其他朋友们,自己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在洗手间里,一直默默忍受着,直到7点她才电话我,也是怕吵醒睡觉的妈妈 (这个期间,孩子爸爸正巧回国探亲)。


我只知晓女儿吐了, 直到医生回电告诉我,一定催促女儿马上要去医院检查。我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只是鞭长莫及不放心,要她即刻去医院,庆幸的是,到了医院,她被直接推进急诊中心。 终究是在医院里,旁边有监护,我紧张的心情,稍微舒缓了一些。当我从居住的小镇赶往位于纽约的医院时,已经下午时分。
怕女儿脱水,一到医院,她就被输液,然而看到孩子不停的吐,吃什么,吐什么,我心都碎了。
其实医生短暂的来过一下,晃一晃,就再也没有出现,只是护士不时的进进出出,也许急诊室里都是紧急病人,我的孩子直到傍晚,才被真正做起检查,可怜的孩子,疼苦的被插进一些管子,含着泪水,我疼在心里…… 最后她被发现,肠堵塞。


当时医生决定先不马上做手术,而是把堵塞的食物从肠子里吸出来,如果可以通过这个自然的调养,让一切自己恢复正常,就万事大吉。如果堵塞没有治愈,就要实施手术。所以她住院的一周时间里,我内心一直在焦虑中祈祷着,希望她一切自然的治愈,最好别通过手术方式治愈。 
看着女儿乏力的躺在病床上,自己心疼啊!做母亲的,真希望代替孩子受罪。女儿是12月30日住进医院,而一月初,她所在的大学寒假结束,她早已买好返程机票,正准备回校上课。


这个时刻,作为父母,唯一唯一的期待,就是儿女的平安和健康。什么学业?什么前途?什么财富金钱? 都变得那么不重要,这个时刻,需要花费什么,只要孩子健康,父母什么都在所不辞。


也就在这个纠结焦虑的日子里,竟然有人给我发来一个短信, 希望与我探讨何谓幸福,问询:为什么今天这么多人会感到不幸福?


我在医院里,病房里, 看到自己孩子,还有其他患者,痛苦之中,这时竟然被问道“幸福”话题, 昏不? 那个节点上,仿佛自己要哭的力气都没有了。
记得当时我毫不思索的给予回复:
“问幸福不幸福的人,其实就是矫情。有闲心问询自己为何不幸福的问者,在外人眼里,他们实在太幸福了。
当还有闲心来想这些,还能有条件来选择幸福或者不幸福的人,对于我来说,他们已经很奢侈、很幸运、很幸福了。”


其实我更想呼唤的是: 你们是否知晓, 什么能比生命、活着更重要!来看看那些正在与生死抗争的人们,你还有什么资格再去抱怨!?

这也就是为何, 在儿女成长中,对他们的学业、他们的职业、他们的爱好,我不纠结。作为父母,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他们平安、幸福、健康、快乐!与此同时,如果孩子自己还懂得珍惜,还知晓努力,还懂得感恩,我们就很知足了。
有时天堂与地狱,只有一步之遥。

当父母带着感恩的心态,去欣赏、去祝福、去庆祝、去拥抱孩子的点点滴滴时,儿女优点缺点的并存,已经变成那么美好。


回到女儿的恢复经历,倍感我们方方面面都非常非常幸运, 突发事件发生在交通便捷的纽约、女儿送进美国最好的医院,这里有最好的设施和服务,被一群最专业的护士和医生非常好的照料着,这个期间, 她的房间里,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花和哥哥从远方寄来的新年礼物, 不时还有她大学同学、高中同学来看望、陪她。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痛苦,医生还给了女儿最大的耐心和观察周期。


因为身体需要恢复,女儿有一个学期休学在家里,我们跟她说, 不急着毕业,学习也不要拼,身体健康最重要。 但是,或许女儿自己不这样想,她不仅按时与同年入校的同学一起毕业,而且在美国最难读之一的芝加哥大学,同时拿下经济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


时过数年,急诊室里的被煎熬的画面,还令我记忆犹新,在不知晓病因缘由和解决方案时,那个时刻,除了对生命的渴望之外,其他身边任何东西,已经失去全部意义。
今天,有千万儿女,在遥远异国读书,学业固然重要,然而,大家的安全、健康,更重要。 作为过来人,这里,分享几点借鉴供参考。

1.  关于美国用药

国内父母喜欢给远行的留学生带许多备用药, 自己不是医生,不能评判从国内带来药品的种类主次关系。 然而,美国这里,对用药要求很严格。所以,在美国的留学生,第一时间,务必一定先要问询医生, 不能只仅仅去药店买药,自己把病情先控制起来。


另外,一些微信群里父母会在一起讨论某个孩子的病情,大家七嘴八舌的建议孩子应该去吃什么药? 父母们的焦虑可以理解,但是,只有身边的医生,问诊后,根据
背后的病因或者病毒,再
对症下药。不是当事人,不在那个环境,更不是医务专业人士的情况下, 不能随便根据个人经验,发表建议的吧?


就拿自己孩子的情况,如果当时仅仅把吐作为肚子吃坏东西来处理, 买点什么药去应急的话,一旦…… ,  真的是后怕后怕再后怕。


2.  关于医生、关于医院

高中里有医疗室、大学里有校医、美国居民有家庭医生。 他们的联系方式,平时一定要放在手边,同时,有病,绝对不能疏忽。另外,美国医生也有他们工作忽略的时候, 有时难受或者出问题,迟迟不好,患者一定要有自己的坚持,一定要去彻底查。
平日,美国这边,一般人看病,都去家庭医生或者医生诊所,不是去医院。 紧急状况、夜里突发事件,才会直接去医院急诊救护。
医院里也有特殊的专科医生医疗室,但是,这些专科医生的门诊,基本需要提前预约,而且有时患者排队,一等都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才等到,病人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不能直接进医院去找这些专科医生,这与国内在各大医院,直接门诊挂号、被治疗不一样。
3.  医疗保险

学校里基本都要求每位学生买保险,美国学生, 许多因为自己父母享有家庭保险(所在工作单位购买,或者个人自己购买),只要学生有保险号,就不需要另外再购买学校的保险。

而国际学生, 医疗保险一定要买, 许多学校,这是入学前必须的要求, 而且,给学生购买的保险,相对而言, 报价应该是最便宜、或者合理的,至少比学生自己单独在外面买,要便宜。即使不便宜, 学校统一安排购买的学生医疗保险,对于保险项目细节的合理性,相信:一定会有专家认真审核过。

在此文结束时, 谨此引用这对令人敬重的父母,在他们伤心欲绝的时候,留给其他家长们的两句箴言:


第一句:
请多关心你的孩子,因为孩子们常常喜欢报喜不报忧;


第二句:
请告诉孩子们,出门在外都是一家人,相互之间要多关心,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笔者伤感之际写下此文,竭诚希望给更多的海外学子和家庭,带来警示和祝福! 让我们一起且行且珍惜!


作者陈屹:伊始于1999年连续数年的北京青年报【陈屹视线】专栏,专注中美教育与文化,视角独特,文字犀利,感悟人生。已出版7本美国教育和经管丛书
近作 超越《名校之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竭诚揭秘充满误区、陷阱,漫漫留学路上的
良心之作

近期文章链接
下期预告
父母绝望之时,幸亏没有完全听从医生......
【陈屹视线】部分文章链接
 非学霸非牛娃的名校之路:感悟四要点
最好最糟的毕业致辞:7个实例5要素+5本推荐书
西点给我一座桥:十年直面西点人
美国名校之路的“道与术”(精彩演讲万字笔录)
北京到华盛顿, 追访10年磨一剑
有一种成长叫 “低调”
美国名校群体中的 "另类" 学生
记忆中的美国,已经成为昨天的故事
美国名校名额哪里去了?
【假如重来一次,父母的教训与箴言】
系列栏目 持续推出
【美国大学、高中信息汇总系列】

【陈屹视线】 美国教育30年心经

【世界名校之路-公益分享系列】

【特邀名家谈教育系列】

【父母手记365系列】

【名校人的反思系列】

【留学印记360系列】

【留美求职系列】
............
留美旅居 的 读者文摘
第 880 期 原创或精选  信息透明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长按【留美学子】二维码
  订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