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持续深化,传统基建运营向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大有可为。BCG推出数字基建运营系列文章,通过全面描画产业链数字全景图,透视运营症结、找准转型切入,为转型落地提供思路。
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二篇。在《不动产篇》中,我们提炼了五大共性技术、12个应用场景,描绘了住宅、办公楼、商业综合体等不动产基建运营蓝图。本篇将聚焦传统基建中的另一重点——产业园区,为园区运营转型探索路径和方法。
分类透视——制造、物流两类园区面临的运营转型机遇
与不动产类基建不同,产业园区直接面向B端客户,运营管理过程中面对的人流、车流、货流更加密集复杂。当前,中国产业园区收入来源仍旧相对单一,以租金收入为主。因此,通过运营降本增效来拓宽利润空间,是运营商实施数字化转型的首要目标。
产业园区可分为制造园区、物流园区,依然采用数字化场景“全景图”工具,透视两类园区中的利益相关方和业务流程情况。
制造园区的运营管理,主要包括五个环节:招商管理、园区管理、资产经营、产业服务、生活服务。各环节同样包含丰富的数字化切入口(参阅图1)。
  • 招商管理阶段,使用数字化产业追踪平台,可帮助园区运营方全面掌握租户数据、洞察行业趋势,实现更合理高效的招商目标;
  • 园区管理阶段,使用数字智能工具,可以科学监测、引导和管理园区内人流、车流、环境等各类动态静态要素;
  • 资产经营阶段,资产的经营管理、园区员工排班、运维管理前置、碳管理、收费管理、维保服务等,都有望凭借数字赋能,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的运营保障;
  • 产业服务阶段,数字化切入口更加丰富:除了库存管理和动态排产、园区用户采集供应链管理、安全生产、仓储物流等生产运营环节,还有政策、人才、财务、知识产权、共享服务等支撑保障环节,都存在广阔的运营提升空间;
  • 生活服务阶段,园区内员工日常生活学习、后勤服务、社区活动等,也都可以通过数字化运营获得更好体验。
注:APS是BCG推出的高级生产排程工具,详情可参见《制造企业如何借力人工智能,在削减资本投入的同时保持产能》
再看物流园区,其运营管理可以归纳为四个主要环节:园区落位、园区管理、仓内管理、增值服务(参阅图2)。
  • 园区落位阶段,选址是关键。通过运用AI等数字工具,实现智能分析选址、完成仓储体系规划,可大幅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消耗;
  • 园区管理阶段,物流园区和制造园区的不同在于,除了聚焦资产管理、人员环境管理等,物流园区内还存在广泛、频繁的物流运输场景,比如,运营方需要落实月台管理(为月台智能分配、调度、作业监控等)、场站及车辆安全驾驶管理(能够实现车辆识别、智能道闸管控等)。物流园区内的作业特点,提升了转型迫切性,也为数字运营落地提供了更多切口和方向;
  • 仓内管理阶段,同样显示了物流园区和制造园区的差异,物流园区有货品管理需求,借力数字工具可实现货品自动化分拣/存储/包装等;通过智能监测手段,加强仓内安全管理;此外,数字化工具还能帮助资产所有者开展身临其境的远程培训,提升培训质效;
  • 增值服务阶段,运营方也可通过数字智能工具,在园区内提供车辆运输相关服务、生活相关服务等。
两端发力——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展望产业园数字运营蓝图
面向未来,虽然制造和物流园区因功能不同,在运营管理上存在客观差异,但二者的转型价值都十分可期。综合二者发展的异同,产业园区的转型机遇可以从供给、需求两端着力挖掘——

沿用我们在《不动产篇》中提炼的五大共性技术:供给端,追求更多元服务,重在运用技术工具强化多元增值服务供给。需求端,追求更智能的管理,重在以“零碳化”生产运营为导向,推动运营管理手段转型升级。
1
供给端
以技术助力单一营收来源走向多元增值服务。
具体方法是,针对租户,可以运用数字工具加强用户分析和需求识别,提供更精准的用户增值服务;针对生产,可以运用数字工具赋能生产提速和流程提效,提供相应的数字化增值服务。

场景1:AR+AIoT服务仓储管理。AIoT技术可用于识别仓库可租空间,通过提供共享仓库并配套AR远程视频监控服务,帮助租户实时了解租用空间及货品情况。
场景2:AIoT服务选址决策。AIoT技术可基于消费者购物习惯和物流频次,分析人流车流物流动线,实现智慧选址。
2
需求端
以技术助力传统能耗管理走向绿色数字运营。具体方法是,以技术工具分别加强碳排放追踪、测定处理环节的管理,最终实现产业链全环节零碳目标。
场景1:AloT+区块链助力碳排放和碳追踪。碳排放和追踪阶段,园区运营商需要重点关注园区照明、绿色能源使用、集中供冷供热等后台系统实时状态。区块链可确保碳排放过程中收集、测量和认证的可信度。
场景2:AI助力能源优化以及碳测定和碳交易。碳测定和处理阶段,园区运营商需重点关注储能系统、智慧碳交易等场景。AI可基于历史数据积累,给出储能优化建议和可行的碳交易方案。
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持续深化,传统基建运营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帷幕已经拉开。产业园区是基建项目的重要组成,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加速运营转型前景广阔、成效巨大。基于五大共性技术,我们展示了产业园区运营转型中四个可期的数字场景,以期为园区运营方提供有益思路。
在住宅、办公楼、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之外,还有一类基建值得重点关注——港口。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港口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直接导致了所涉利益相关方更为复杂、转型难度更高。如何透视港口运营关卡,破解运营转型难题?我们将在《数字时代,基建运营的全新打开方式——港口篇》中做出解答,敬请期待。
关于作者
陈庆麟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及物流运输专项中国区负责人,BCG气候和可持续发展专项中国区联席负责人。
郭屹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全球城市区域开发和地产话题负责人。
魏金程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供应链管理话题中国区负责人。
孙昕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经理。
感谢BCG同事黄璇对本文的贡献与支持。
如需联络,请致信[email protected]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BCG视频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BCG数智港
快来关注我们吧
声明
原创内容的最终解释权以及版权归波士顿咨询公司所有。如需转载文章,请在信息栏输入“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