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一点多,在Kuala Lumpur-Karak高速公路上,马来西亚动物协会(Malaysia Animal Association)发现了一只路杀的老虎。彭亨(Pahang)的野生动物和国家公园局(Wildlife and National Parks Department)的管理人员判断,这只老虎来自文冬(Bentong)的Bukit Tinggi森林保护区。
被路杀的马来虎 图片来源:马来西亚动物协会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一方面,马来虎Panthera tigris jackson是目前野生种群状况最差的虎亚种之一。另一方面,这场事故也反映了人类活动正严重威胁着马来虎的生存
马来虎主要生存在马来半岛的中部和南部。北京大学罗述金老师的课题组在2004年发表论文,基于分子遗传学方法,把它从印支虎中分离出去,作为一个独特的亚种。
识别二维码,可看罗述金老师4月4日关于老虎的讲座直播回放
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的马来虎。图片来源:Tu7uh/wikimedia
2016~2020年间,马来西亚进行了马来虎种群调查,发现野生马来虎现存不到150只,是有野外种群的五个虎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苏门答腊虎、印支虎、马来虎)里数量最少的。马来虎正处于种群崩溃的中间阶段,很可能在10年内灭绝
车祸与野生动物的未来
这次死于车祸的马来虎不是孤例。去年11月9日,马来西亚霹雳州一只雄性马来虎死于车祸。2016年,一只怀着两只小虎的马来虎死于车祸。
马来虎 图片来源:Angah hfz / wikimedia
虎是受道路影响最大的大型食肉动物之一。现在全球有野生虎分布的地块共有76个,称为虎保护景观(Tiger Conservation Landscapes,这些地区的道路总长度达到13.4万千米,57%的虎保护景观受道路影响严重。
受公路影响的野生动物不止老虎,在中国,华北豹也受到日益扩张的公路网的影响,还有不止一只华北豹被路杀。如果你想了解栖息地破碎对于华北豹生境的影响,你可以阅读猫盟李琦的这篇文章《六盘山的大胖豹,原来还是个旅行家!》了解。
六盘山的胖胖华北豹。六盘山由两列南北走向几近平行的山脉组成,之间有许多建筑和道路相隔,让胖豹们很难在两列山脉之间交流。©猫盟
道路不仅会导致路杀,噪音和灯光也会影响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它们的栖息地从“通途”变为“天堑”。猫盟的监测显示,华北豹明显地回避大型公路,车越多、速度越快,豹越害怕。我们的调查发现,县道造成的回避范围约为3公里,省道达到6公里。公路穿越很容易造成栖息地破碎化,将大种群割裂成一个个脆弱的小种群。
公路还使不法分子更容易进入栖息地深处,捕杀老虎和其他野生动物。一篇发表在《犯罪科学》(Crime Science volume)上的论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调查了俄罗斯的公路网,发现滨海边疆区(Primorye region)52%的范围,偷猎者都可以开车进入。在公路上开车,是盗猎者在俄罗斯寻找东北虎的主要手段。
马来虎命运会如何?
人类活动对马来虎生存产生的主要威胁,除了道路,还有森林破坏、栖息地破碎化、人兽冲突、盗猎和传染病。
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雨林砍伐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最严重的区域。2001-2019年,东南亚平均每年损失3.22万平方公里的森林。砍伐森林主要是为了获得木材和种植热带经济作物(1990-2005年,马来西亚新增的油棕园,有60%是由森林改造而成的)。
公路的两边都是橡胶林,热带作物种植园是破坏热带雨林、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猫
森林砍伐和前面提到的道路修建,导致栖息地破碎化,让仅存的马来虎种群被割得四分五裂。种群越小,越脆弱,近亲交配的可能性也越高。因此种群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难以挽回地日益衰落,直至灭绝,称为灭绝漩涡extinction vortex)。
去年霹雳州的老虎被撞死不久前,有人投诉森林边缘的牛被老虎咬死,死于车祸的老虎可能也是吃牛的“肇事虎”。这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人兽冲突。森林减少、过度放牧、传染病(例如,去年非洲猪瘟在马来西亚爆发,杀死了许多野猪),以及人类对水鹿等老虎猎物的猎杀,都会导致老虎缺乏食物,冒险攻击家畜,还可能受惊而杀人。
2008-2019年间,马来西亚记录了652起人虎冲突。去年11月上旬,在吉兰丹州老虎三天内咬死了两人。野生动物和国家公园局认为,老虎袭击人与栖息地缩小是分不开的。
大型猛兽咬死家畜是人兽冲突的常见形式。2019年,和顺老乡的小牛被豹咬死了,猫盟成员拍照留证,用于办理补偿。©猫盟
人兽冲突会招致报复性猎杀(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官方也会射杀老虎,而虎皮、虎骨等东西的昂贵价格,会吸引不法分子主动猎杀老虎。2008-2019年,有记录的,因人被杀或无法回到野外的马来虎多达45只,其中39只死于盗猎,4只因人兽冲突被捕,一只死于犬瘟热,一只被车撞死。
虽然老虎是马来西亚政府保护力度最大的物种,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东南亚国家,在反盗猎执法上投入的人力物力,往往还不能够达到遏制盗猎的效果。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21年发表的文章,2005-2019年间,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五个东南亚国家累计清除捕兽圈套多达37万个(关于猎套,你还可以读《淘宝上买猎套,容易得像买颗糖)。马来西亚森林里的红外相机,还拍到过被圈套弄断一只脚的老虎。
人类活动的一个附带影响是传染病。比如威胁马来虎猎物野猪的非洲猪瘟。传染病还可能直接威胁老虎本身。2019年7月18日,登州市一只马来虎走出森林,在村子里乱逛。当局成功捕获了这只老虎,发现它患了严重的犬瘟热,在23日不治身亡。犬瘟热对多种珍稀食肉动物,如非洲野犬、埃塞俄比亚胡狼、狮子、大熊猫都有致死案例,人养的狗可能会把这种病毒带入野生动物栖息地。
张掖的流浪狗在刨野生动物藏身的洞,想了解狗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你可以读《张掖流浪狗咬死了兔狲,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张掖寒旱所
马来西亚的国徽上有两只猛虎,可见马来西亚人对虎的看重。实际上,不止是虎,各种大型食肉动物在环境中的影响都很巨大,自上而下布及整个生态系统(想了解食肉动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请阅读《保护大型猛兽,只是因为它帅吗?)。同时,它们因美丽、力量,与人类的紧密关联,在文化中也有着独特的地位。马来虎的案例为全世界,包括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失去中国的大型食肉动物(如东北虎、华北豹……),对生态和文化,都将是不可弥补的巨大创伤。 
-End-
成为猫盟月捐人,共守中国荒野
.........关于环境和物种,你还可以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记得给我们标🌟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