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是一篇务虚的文章,是笔者对于警察执法工作的一些思考,说得不对的地方,万望同志们海涵。
警察既是一个职业,也是一门学科,与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相比,警察学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去学习,并不要求学习者有多高的天赋或者智商,但是笔者认为警察学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实践性,甚至可以说实践是警察学的生命。
笔者大学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也被不少人称之为“科班出身”,但事实上,在读书期间,笔者对于警察几乎是没有什么认识的,即使是实习了几次,也没有真正承担过责任,更多是作为旁观者在看,所以直到毕业了,我仍然没能理解老师所说的一些内容。在我们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常说:
“等你们参加工作了,再来听这些课,就会有不同的态度和感受了。”
现在想想,老师的话可以说是一语成谶了,但再想去听课,可就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和那么好的机会了。

有点扯远了,笔者说自己的经历其实是想表达,单纯的课程学习,是没有办法理解警察这门学科和这个职业的,只有真切的在基层工作过、体会过,才知道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警察究竟需要些什么。笔者将相关的内容总结为以下这么几方面:

1.清晰认知警察职责
有人在微信问我,说自己想当警察,原因是喜欢枪械,又不想去基层,还问我博士毕业当警察能不能当领导……我在想,他对警察这个职业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对自己的职责范围和权力范围有足够清晰的认知,才能有效的履职,无论是想当警察的,还是在当警察的,都应该要明确。
当然,追求更加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人的本性,合格的人应当是一边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一边去追求,而不是说入职之初,就没想好好做好警察这份工作。如果警察群体里充满了只追求安逸而不愿履职的人,那么这个职业也就离消失不远了
2.清醒认识职业风险
大家都知道警察这个职业危险,工作强度大,危险系数高,但实际从业者们却大多不是很注意这个,尤其是各单位业务骨干、办案能手,更多的还是在意案子办的好不好、考核排名高不高,所以笔者认为,警察自身的安全意识还是要从警校时期就培养起来,让战术意识、安全意识深入骨髓,用更多血淋淋的案例来警醒大家,而且,身体不光是自己的,更是家庭的,一旦真的出了问题,单位会有新人顶上,家庭就真的垮了。
3.纠纷调解手到拈来
这个就不多说了,在派出所呆过的都懂。

4.常用法律烂熟于心
依法执法,才能避免纠纷和舆情,现场能够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脱口而出,才能让执法对象心服口服。(关联阅读:写给新警的七条建议,老警勿看
5.实战技能基本掌握
笔者其实更想强调一下急救技能,不为别的,就为了不眼睁睁看着战友在自己怀里变得冰冷而无能为力,有条件的可以报一个当地的急救培训,各地红十字会都有此类培训课程。(笔者以前写过此类文章,详见:警察遇袭保命手册别只会装x造型,想保命,光带医疗装备远远不够!!

6.警用装备熟练使用
意见要求,要加强身心健康保护,强化职业安全防护,为基层一线民警配齐配足警械装备,强化使用培训和规范管理;……深化全警实战大练兵,加强基础技能训练、警务战术训练和“最小作战单元”现场处置、涉险区域执法急救等专项训练,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增强安全防护本领;
2022年8月22日,公安部党委印发指导意见深入推进爱警暖警工作。
近年来,我们也能看到,各地对于装备方面越来越重视,尤其在节假日,很多地方都将装备精良的警力摆上街头,甚至一度成为游客争相合影的亮丽风景,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基层警力和保障部门对于装备使用知识的不足,导致很多好的装备并未发挥出应有作用,穿着战术背心时,还把对讲机记录仪挂在肩章上的大有人在(详见:PC背心+塑钢快拔??聊一聊那些不合理而又广泛存在的警察装备配置
由于近期遇到了文章被删除的情况,笔者担心账号安全问题,所以开通了备用账号↓↓,烦请各位关注,以防万一。
分享执法技巧,学习装备知识
我是龙Sir
业余研习警用装备和警务战术
我们下期再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