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有一个词特别火,叫同理心。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告诉你具备同理心的重要性。比如在产品设计领域,很多人会告诉你,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要具备同理心,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客观地分析问题。
提及的角度也非常多,比如对他人的痛苦、快乐、悲伤或恐惧等情感产生共鸣,理解他人的想法、意图和动机,帮助他人缓解情绪压力,给予安慰和鼓励。同时,还要避免在感受他人情绪时过度投入,保持自我情感的平衡。不算还没提到的那些,能做到这部分的,都能称之为孔圣人了吧。
不过,这两年就没什么人提了,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能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吧,包括那些提出和传播这一概念的人。
于是,最近又有一个新词,频繁出现在各种文章里,叫「情绪价值」。我不太理解什么叫情绪价值,找了一些解释,大概是指一个人在情感交流和社交互动中所展现的情感表达、理解、共鸣和情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这些能力对个人社会关系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这用人话解释,不就是情绪对人的影响么?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那么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情绪,都不会对他产生太大的影响,对个人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健康也会有更积极的作用。
所以,那些总是把「情绪价值」挂在嘴边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情绪的操控。但我实在不理解,既然如此,情绪又有什么价值呢?
后来我无意间看到贾行家说的一段话:
情绪价值是最没用的东西,它虚无缥缈,人如果被情绪价值驱动,说明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了解还不够充分。而且,情绪是很容易被引导和煽动的。
看来贾老师的观点跟我差不多。
我突然想到,人的情绪对谁有价值?对企业有价值。企业能利用人的情绪创造收益,比如通过广告,告诉你某款洗衣机有多好,再拍摄一组视频,父母和孩子聚在一起,围着洗衣机,拿着被洗干净的衣服,喊着一句广告词:有家的感觉真好。
人在看到这则广告后,就会产生一种购物情绪,也想要营造这种家庭氛围 —— 通过购买这款洗衣机,以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并称之为「价值」。然而这份价值,对个人来说毫无意义,因为它不是真实的生活。那么这份价值对谁有意义呢?不就是企业么。
有人反驳说:“不对呀,我买了名牌包包,就是满足了我的情绪价值啊。”不是的,买名牌包包是满足了虚荣心,拥有了名牌包价值,让当下的情绪得到了暂时的满足。说到底,这还是受到了情绪的操控。至于买这个名牌包给谁产生了价值,那就是企业。
于是各位懂的,只要一出现这种流行词汇,就马上会有设计师拿来用了:“如果想要做好设计工作,就要懂得用户的情绪价值。”我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把它跟产品设计联系起来的,似乎只要一个词看起来厉害点,就必须跟设计扯上点关系。颇有一种不把人带偏就不甘心的气势。
有些人总是批评别人使用专业术语,搞各种黑话,但自己又用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却没什么意义的网络用语来表达观点。这不是典型的自己屁股没擦干净,还嫌别人臭么。
如果你总是学着别人说一些诸如「情绪价值」之类的话,那只能说明你的情绪不够稳定,需要通过物质或其他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情绪。最终,只是被隐藏在网络背后的人或企业所操控罢了。
总之,尽管「同理心」和「情绪价值」这些词汇听起来可能很深奥,但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以及如何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生活并不像这些词汇所表述的那样复杂,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用耳朵倾听,用行动表达,就已经足够了。
源 | 呆呆有理(ID:daidaiul
作者 | 呆呆本人;编辑 | Spring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