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接受了一次投资人的专访。
说了一大段,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

  1. 承认阿里巴巴掉队了;
  2. 忘记了自己的客户是谁;
  3. 张勇管理不善等等。
蔡崇信的这次采访这几天在网络上也是热度不减,

朋友也在问我,你之前从事电商行业多年,

你怎么看蔡崇信的反思总结?
我的回答就一句话:这个锅丢得有水平。
阿里巴巴的颓势真的都是张勇的责任吗?

是,也不是。

如果要说张勇的责任那就是没有能挽回颓势。
那么阿里巴巴的客户是谁呢?
是卖家吗?或者是买家吗?

是,但不全是。

阿里巴巴做的是平台的生意(这里我们暂且将其业务范围限定在淘宝和天猫,因为阿里巴巴的基本盘始终在消费领域)。

一件商品从生产到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上销售,

再到物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这整个流程中的所有环节的参与者,
都是阿里巴巴的客户。
那么这个流程中有哪些参与者呢?
简单地画了一张图,方便大家理解,实际情况要比这个复杂得多。

在电商角色定义时,

我们应该从第三方视角来审视整个电商体系。
供应商不一定是生产商,

供应商的核心价值是为电商提供有效的商品。
代理商通常是供应链内的商品流通渠道方。
淘宝天猫本身就是一个主要的销售渠道,
在这个主要销售渠道外,还有一些商户和企业,

从淘宝天猫上采购商品,然后再进行销售。
平台提供一个场所或者说提供一个桥梁,
连接商家与消费者。

平台内还有很多其他服务商,

例如:店铺装修、照片拍摄、模特、主播、推广、引流等等。
电商时代带来了交易领域的两大关键性的变革:
一是在线订购,二是电子支付。

金融服务商提供交易支付等金融服务。
支付领域也有很多服务,

例如:担保服务,电子结算,话费支付,信用卡支付、银行卡支付等等。
物流服务商就很好理解了,

四通一达、邮政、EMS、顺丰等等。
当然还有菜鸟网络。

物流服务商提供商品流通运输服务。
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商品,
是电商平台内各个角色的主要服务对象。

而电商平台内各个角色则分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利润。

换句话说,电商平台各个角色的利润,

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那部分差价。
在这整个链条中,各个角色都必须保证有盈利,
否则亏损的一环就会退出,

同时这整个链条又不能是一个零和游戏。
如果是一个零和游戏,

那大家都不玩了。

关键点来了,
作为平台方,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保障交易的各个环节都有盈利。

如果这一点无法做到,那么整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这就是为什么说阿里巴巴的客户是电商交易整个流程中所有参与者。
当阿里巴巴对卖家逐渐进行极限抽佣时,
阿里巴巴的颓势就已经开启了。
阿里巴巴不仅仅是对卖家进行抽佣,
而是在对整个链条在抽佣,

压缩所有交易参与者的利润。
某乎上有一个活跃了很久的话题:
“是否是马云的傲慢造就了拼多多?”,
不,是阿里巴巴的贪婪造就了拼多多。
当然拼多多也会遇到一样的问题,
如果他保证不了电商交易所有环节的参与者都有利润,
下场都一样。
那么阿里巴巴的这种颓势都是张勇的责任吗?
阿里巴巴的颓势已经相当明显了,
那么能挽回吗?
这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
如果有一个强势的领导人,
铁拳打破利益集团的利益,
扛住各方面的压力。

让电商交易所有环节的参与者都有不错的盈利,
还是能挽回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最后的问题也来了,

蔡先生会是这样的一位领导者吗?
源 | 代码乾坤(ID:CoderLand)
作者 | 黄老四;编辑 | Spring
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早读课立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