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所谓“新婚姻法”的讨论相当搞笑,无论是男性群体还是女性群体,都高调宣称“新婚姻法”中“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
首先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新婚姻法”,是人大和最高法出台了针对民法典等一系列法律法条的最新司法解释,而与婚姻相关的内容,因为应和了当下“男女对立”的主流版本,而获得了广泛关注。
要不我提供一个审视角度:“有产”的优势扩大了,“无产”更加不利了。简而言之,由婚姻确认的私有制以及「资产阶级法权」加强了。
换句话说,未来的婚姻中,“门当户对”的阶级要素将会成为首要因素,婚姻最为一条上升通道被彻底封死。狭义的「资产阶级法权」的确认与巩固,客观要求了婚姻中“有产者”必然去寻找条件匹配的“有产者”,而“无产者”则丧失了其在婚恋市场几乎全部的价值。
当然,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事情”,因为它更加明确了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婚姻制度不是爱情的见证,婚姻制度是私有财产的证明。这是阶级社会中婚姻制度的本质。这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思考:我们究竟需要的是爱情,还是一种合作过日子下的「资产阶级法权」的见证。
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并不是“新婚姻法”造成了有利于有产、不利于无产的局面,而是阶级固化的客观现实已经在全面加剧,新法律法规不过是确认了这一种客观现实。
(一)马克思主义婚姻观
婚姻是变相的卖淫——马克思,《论离婚法草案》
一夫一妻制是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时代适应方式——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凡在婚姻制度下的男女,只是一个强奸团,我是早已宣言不愿加入这样的强奸团的——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
这三句话是三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于传统婚姻制度的看法,因为过于有名且“标新立异”,被无数人断章取义且曲解,这里有必要先正本清源一下。譬如前两句都是从两位先哲的文章中提炼出来的观点,并不是原文原话,同时也有特殊的历史背景。
毛泽东所批判的,是当时中国的封建婚姻制度。在包办婚姻下,女性作为一种资产、玩物被随意交换,不可能有任何个人意愿于其中,所以被他称为“强奸团”。而马恩批判的,则是当时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虚伪,一方面他们遵从基督教的思想一夫一妻制,另一方面上流社会各种淫乱、通奸,人们以公开的情妇、情夫为荣,婚姻制度名存实亡,本质上成为了“卖淫”“通奸”的补充形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马恩毛等先哲所批判的,是阶级社会不健康的婚姻现象,有些人不考虑他们说这些话的历史背景,强行带入到当下,是会吃错药的。
比如毛主席说过“男女两下的相知,到了交厚情深,尽可自由配合”,其实是号召大家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不是让你践踏道德去出轨滥交。要在他们那个特定的、落后的、封建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环境中去看待他们的言论。更有些头脑不大灵光的家伙认为马恩两位先贤是在为卖淫嫖娼行为开脱,要真得出这种观点,赶紧去医院看看脑子吧,没救了。
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婚姻观是什么呢?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分析过很多次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次就再简单总结一下:家庭是最小的生产和再生产单位。人类男女之间的结合,不仅仅是出于生育后代的需求,更有男性女性在生产生活中的互补作用——比如男人狩猎女人采集、农业时代的男耕女织等等。
出现了男女合作的生产与再生产,便产生了“拥有私有财产”的家庭,那么婚姻这一种形式,目的就是为了确认私有财产关系。这也是为什么,马恩预言在共产主义社会婚姻会走向消亡:因为私有制消亡了,婚姻自然也无可凭依。
正因为此,整整一部《婚姻法》并不保护爱情,而是保护双方的私有财产。离婚制度也基本都围绕着夫妻共同财产划分而来的。
就像我在《文化革命的内涵》一文中所阐释的:封建社会的“家庭-宗族”生产模式,与“皇权-地主”权利模式,就注定会产生像儒家思想这样的封建社会指导思想。
同理,那么私有制产生的婚姻,自然需要相关的婚姻法来确定所谓的「资产阶级法权」——这也是为什么加强“有产”与削弱“无产”是一个注定的趋势。
所以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婚姻观是反对婚姻的:因为男女两情相悦产生爱情,那就一起生活;爱情淡了,合则留,不合则去。为什么要有婚姻呢?因为要保护夫妻共同财产,因为在男女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劳动价值。因此在阶级社会中是需要把财产问题捋明白的,共产主义没有私有制,自然也没有婚姻制度。
婚姻是阶级社会中特有的产物,就像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特有的产物一样。

当然,必须要说明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完美的两性关系,是一种与共产主义相似的美好理想,需要漫长的历史实践去实现。就像我们现在不可能就实现共产主义一样,直接按照马恩所设想的完美两性关系去处理问题,也容易“步子太大扯到蛋”。
所以,要以历史的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婚姻法》作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有非常进步意义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们越来越一无所有,那么还需要以确认「资产阶级法权」为目的的婚姻制度吗?
(二)传统婚姻的消解
为什么说传统婚姻制度在消解呢?我们先看一看传统婚姻制度的意义。
日本NHK有一个纪录片,记载了几对中年夫妇的婚姻危机。这几对夫妇有一个共性,就是丈夫已经是收入颇丰的公司中高层,妻子是二十多年的家庭主妇。丈夫会在外面找援交女生——这个妻子是知道的,作为“平等回报”,丈夫会出钱给妻子找男性特殊服务者(因为妻子没有收入来源)。
为什么日本中年夫妻中会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呢?妻子解释说,自己没有经济来源,这个年龄出去又找不到工作,只能接受这样的婚姻。况且平时跟家庭主妇唠唠嗑,学学插花、茶艺,又有体贴精壮的青年人,生活也不错。丈夫解释说,如果离婚的话,就没有人照顾自己生活了,没人做饭、没人搞卫生、没人洗衣服,要是请一个全职家政服务者,比养一个妻子加给妻子找特殊服务贵的多得多得多。
所以这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这几对夫妇之所以能忍受双方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出轨,之所以能忍受名存实亡、几乎没有爱情的婚姻,之所以能够默许互相给对方戴绿帽子,无非是算了一笔经济账——维系婚姻/结束婚姻的成本与收益。
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再生产,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去餐馆吃饭,要是一个人吃,怎么点菜怎么都不合适:两个菜有点多,一个菜尝不到更多的味道。
从另一方面,对于商家来说,肯定乐于接待两位一起的客人。因为桌子就是两个人对面坐,我一个人吃的东西肯定没有两个人吃得多;而且我一个人去店里,肯定也不会安排个陌生人坐我对面。那对商家来说那一半位置就等于闲置了,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所以他们一定是按照两个人来吃设计菜量、服务的。
同理,出去旅游的话一样是两个人划算,酒店要么是大床房、要么是双床房,明摆着就是给两个人睡的——我一个人出去玩,也要承担全部的房费,找一个人一起就是二分之一。租房也一样,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年轻人,房租是最大的负担,有一个人一起AA是最划算不过的事情。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模式,就是以家庭为单位设计的;两个人一起生活,是符合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与再生产的内在需求的。但还是那句话,这是经济的基础,不是爱情的基础。所以那些纪录片中日本夫妻即便没有了爱情,也会选择一起搭伙过日子。
就好比农业时代、封建社会,是以大家族为基础设计生产生活方式的。你家里男丁多,说话就有底气。因为农业生产就是看壮劳力,封建生活就是看宗族势力。
所以一些农村老人对于“分家”这种事看得很重,就像《四世同堂》里祁老人二孙子做了汉奸提出要“搬出去住”,祁老人难过的好几天没起床——不是因为二孙子做了汉奸,而是因为二孙子要分家。即便二孙子是一个好吃懒做坑爹坑爷的人,即便祁家已经在日军占领期间陷入了经济危机,但是祁老人依然愿意养这一个寄生虫孙子,因为“分家”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无异于天塌地陷。
祁老人是那个时代的保守主义者(年龄所限),所以反对分家。我们这个时代的保守主义者,自然也认为离婚是不好的事情。
但事实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传统婚姻制度是处在一个不断消解的状态。维系传统婚姻制度的是经济,消解婚姻制度的同样是经济。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原子化成为了一个主流趋势。原子化的深入是传统婚姻制度最大的敌人。
当今,个人“原子化”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就比如说工业化时代工人们吃穿住行娱乐都是在一起的,因为社会生产力和他们收入不足以支撑他们脱离这个群体,吃就得吃大食堂,住就得住集体宿舍。
现在年轻人不一样了,生产力的发展足以支撑他们点外卖、租单间(就算合租也基本跟室友没有交流没有生活交集),周末抱着个电脑刷一天的剧,基本没有与他人交流的需求和欲望。一个公司、一起合租的人,可能只知道对方的微信名,连真实姓名都不知道。这些都是原子化的诸多表现。

为了迎合这一趋势,商家也提供了相应的服务,比如适合一个人吃的餐厅设计越来越多;有租房公司专门把房间拆分出租;外卖、快递、保洁的便捷让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也能有足够的保证。
我们父母那个时代为什么二十出头就结婚了?因为结了婚他们就能从单身宿舍走出来,组成真正的家庭,生活质量有火箭般的提升(那时候房子还能分配呢)。而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结了婚也是没时间做饭,没钱买房,没精力养孩子;也是996、点外卖、挤地铁。似乎生活质量没有提升,还略有下降?说到底,现在大家“搭伙过日子”的需求和欲望越来越低了,年轻人自然也就对传统的婚姻不热衷了。
(三)生育?
再说另一个话题,生育率的问题——这同样是一个“阶级议题”。
当年“离婚冷静期”政策一出,网络舆论普遍对其非常费解,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这都是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制度。只能结合之前开放二胎、鼓励生育等一系列政策来推断:不让大家离婚是希望大家多生孩子。或者说,婚姻是第二位的,第一位则是赶紧生孩子——劳动力可不能断档啊。
然而这个话题我也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低依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不是年轻人不爱孩子,而是大多数年轻人“养不起”孩子,本文就不再赘述这个问题了,可以详见我大年初三发的那篇文章:
还有更加现实的——不是“经济性”的养不起,而是“生理性”的生不出——就是高强度的工作对劳动者健康的摧残。去年豆瓣有一个热帖,姑娘讲自己连续996三年,卵巢早衰,无法生育了。
男性也好不到哪去:根据发表在学术期刊《生育与不孕》(Fertilityand Sterility)一篇报告显示:这项历时超过15年的研究发现,2016年中国男性青年精子合格率不到20%,而2001年的合格者超过一半;研究者分析,缺乏运动、熬夜、工作压力大都是男性精子质量退化的原因。
什么是异化,这就是赤裸裸的异化啊——人成为了非人。
简而言之,上面内容分析了,对于“无产者”来说,无论婚姻还是生育,都变成了非必要的元素,这些大家都是公认的了。那么我们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非常根本性的问题:爱情呢?
(四)爱情与憧憬
上面说了这么多,翻来覆去无非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离婚冷静期没有意义,是当前社会生产环境决定的。文章的最后,我们说点积极向上的东西,讲一个“经济”无法决定的事情,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爱情。
在男女婚姻中,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爱情的因素。单纯的把“几套房”“几辆车”“哪里户口”拎出来翻来覆去的说,是忽略了“爱情”在婚姻中的重要性,而单纯的把男男女女们进行物化的考量(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相貌身材)。
一个人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心理学的解释是一种“恋爱拼图”的契合,文艺点说就是这把钥匙正好能打开你心里的那个锁。在这其中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并不占据决定性因素,而两个人的人格、性格,大脑中的多巴胺成为了伟大爱情最主要的造就者。
现实就是这样,相当多的男男女女直接跳过“爱情”这一环节就直奔“亲情”这一层面了,毕竟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搭伙过日子”的需求还是注定存在的。
虽说认为现实生活中婚姻的普遍基础是爱情也确实理想化了一些,但是不容忽视爱情这一种伟大力量确实普遍存在并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选择。至于“爱上”的那个人“配不配上”你,这个标准就更复杂了,这要考量你脑中的多巴胺和电流了。就比如幽默风趣在你的恋爱拼图里占多少比重,六块腹肌占多少比重,多喝热水占多少比重,因人而异。
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意思是对方可能并不是很美,并不是很有钱,并不是很迷人,并不是很有魅力,但是我就是爱Ta。心理学家John Welwood认为无条件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当它来临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内心里曾经坚硬冰封的地方,都变得柔软。无条件的爱,就是当我们爱一个人,我们爱的是这个人的本来样子(本质) (Davenport, 2013),或者说,我们的爱Ta,只因为Ta是Ta。
所以结论就很明晰了:以“私有制”和“资产阶级法权”确认为目的的婚姻制度,绝不是爱情的见证,甚至是爱情的绞索。
对于爱情的产生机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都在种种理论的前沿进行着不同的诠释,但有一点公认的是:人类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感情,是超越金钱、阶级、社会、种族、国家而存在的。这些美好的感情,不但是推动我们个人奋斗的动力,也在推动着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前进。
文革时期有一个口号:把哲学从书本中解放出来。同理,我们现在也可以有一个口号:把爱情从婚姻中解放出来、把“两情相悦”从“门当户对”中解放出来。

既然当代无产者们已经一无所有了,为什么还要被一个以确认资产阶级法权为目的的制度束手束脚呢?

第二本新书正式连载完毕:《资本囚笼》全目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