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阳科技”)于2023年1月13日申报上交所主板,在历时一年多审核以后,该项目无奈撤回了申请材料:
京阳科技是做事针状焦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包括锂电池负极材料用针状焦(简称“负极焦”)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用针状焦(简称“电极焦”)等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如下:
如上,京阳科技的经营业绩是一年一个台阶的稳步提升,现金分红发生在报告期初,不过这个分红手笔着实是不小。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情况如下:
京阳科技近年来业绩能实现长足发展,与下述的大客户入股恐怕脱不了干系。
大客户入股京阳科技
京阳科技最让市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大客户入股发行人的事宜。IPO前夕,京阳科技曾引入为其历年的第一大客户璞泰来“低价入股”;璞泰来在报告期内为公司负极焦业务贡献收入占比均超6成。
在2021年3月,在已知IPO计划的情况下,璞泰来及其关联方曾以4.14元/股的价格获得了京阳科技1209万股权(目前持股比例为4.52%),在股权转让后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京阳科技的估值便上升了近4倍:
璞泰来入股京阳科技以后,京阳科技对璞泰来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销售单价和毛利率也出现一个明显的阶梯式的上升。
入股前后这么明显的一个变化,很难不让监管怀疑京阳科技与璞泰来之间交易的真实性,即京阳科技是否通过引璞泰来入股,向璞泰来输送未来上市后股价上涨的利益,而璞泰报之以李,提携京阳科技的收入规模。
虽说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通过对比璞泰来的采购量与璞泰来自身产品的出货量,来证明其近年来对璞泰来的营业收入的增长与璞泰来的规模变动是匹配的,但是璞泰来这么一个特殊身份背景的存在,很难让监管机构打消一个顾虑,就是未来京阳科技上市了,这个交易会一直持续吗?
而且,京阳科技存在大客户入股这一问题的不只是璞泰来这一个客户,另一大客户贝特瑞也存在该问题。
如前所述,2020年至2022年,京阳科技对贝特瑞销售收入分别为16.78万元、4624.12万元和1.03亿元,占京阳科技主营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2%、3.43%和6.10%,并在2022年一度成为其前五大客户
而在对贝特瑞销量大增的2021年,京阳科技与贝特瑞合资成立了山东瑞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瑞阳新能源由贝特瑞、京阳科技各自持股55%、45%,并由贝特瑞并表,属于是京阳科技的参股公司:
同样的纠葛、同样地套路,监管机构就京阳科技与贝特瑞之间的特殊合作模式也是抛出了一系列问题,要求公司解释与客户成立合资公司的商业合理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保荐机构申请文件质量被点名
除了前面的问题,京阳科技的申请文件质量问题还被监管机构点名,具体情况如下:
如上,监管机构指出招股书披露的向璞泰来、贝特瑞销售的数据与反馈意见披露的数据不一致;招股书报告期是2020至2022年,但是在保荐机构报告里又是到2022年6月的数据;基于此,监管机构要求保荐机构出具专项说明文件,由质控和内核负责人签字。
虽说保荐机构也解释了,上述差异主要是由于统计口径差异导致的,但是显然监管机构已经对此留下了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了,这毕竟也算是保荐机构申报材料语焉不详所导致的,因此多多少少可能也是给项目的命运蒙上了一点阴影吧。
总结
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什么样的IPO企业能顺利过会、发行呢,我们团队简单总结就是业绩稳定增长或者说比较稳定;报告期内规范、没有各种幺蛾子、出格事件。
像京阳科技的分红勉强算有点点出格,毕竟报告期初分红有点高;但是像与两大客户“纠缠不清”,那就属于是幺蛾子事件了,谁知道你大客户是不是配合企业上市在做业绩,再叠加申请文件质量被监管机构先入为主的“扣分”,监管机构的印象差了,项目的命运也就不好说了。
往期文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行实务观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