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持 / 芸芸
合作专家 / 邵㑳颖
编辑 / KY主创们
一位好友的三年恋情,最近因对方出轨而结束。仔细了解后更发现,对方从很早之前就已经出轨,出轨的对象甚至换了一个又一个。
困惑和迷茫甚至盖过了痛苦,成为好友现在主要的情绪。她问我:
「你搞心理学的,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是因为我不够好吗?」
当然不是因为她不够好。事实上,仔细研究你会知道,一个人出轨,和眼前人是怎么样的,通常都关系不大。
我相信,应该还有很多被出轨过的人有过「ta为什么要这样」的疑问。
人们可能会用「追求新鲜感」、「低道德感」来解释这种现象。
但我觉得这样的解释太轻巧,对忠诚的人也不公平。那些一辈子忠诚的人,难道只是因为对新鲜感没那么多追求吗?难道只是因为接受了良好的道德教育吗?
对被出轨的人来说,更不公平。难道被伤害了以后,还要陷入「我无法提供新鲜感」的自我怀疑中去吗?
也有人会觉得,不忠的人是一群追逐「性快感」的人。但和我们的感知相反的是,有许多研究都得出结论:单一性伴侣的人,普遍比多个性伴侣的人,对性更满意。
因此,为了好好回答朋友的问题,我做了一些研究,也去和心理咨询师聊了聊,今晚想把一些发现和结论,分享给大家。
在无法专一的人眼里,
永远有备选才叫「稳定」
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动物本能决定了人不可能只爱一个人。这是一个误会,它把性欲望和人的情感本能混在一起说了。

其实,性学研究者 Justin Garcia(2010)曾表示,生物本能产生的性欲望和浪漫依恋的深层感情是可以独立运行的。
说白了就是,作为动物,人是会想要乱搞没错;但人不是普通的动物,人进化出了情感,而情感其实会驱使着人寻求稳定、有安全感的关系。
无法专一的人也不例外。但ta们眼中的「稳定」和大众语境下的不一样。
大众语境下的稳定,通常是指高承诺度的关系、一个可以预期在一起很久的爱人、简单的感情生活等。
而不专一的人对「稳定」的需求,可能意味着:永远有退路,有其他备选,有可掌控的空间。
所以一个人不专一,可能并非出自「解放天性」。反而,ta们在「危险关系」中,寻求稳定。
他们会如此理解「稳定」,通常来自几种原因 ——
-有人可能从小就没有真正地建立过「关系」,无论和父母还是同学。
Ta们从未在情感联系中感受过自我价值,可能一直没有特别要好、在乎自己的朋友,也没有感受过父母无条件的爱。Ta们获取价值的方式,是通过不断地获得「成就」。比如用考取第一名来换取父母的奖励、同学的崇拜。
收获别人的爱在ta们眼中,也被当作「成就」的事情,ta们通过这样来获取稳定的价值来源。
-有人对主导权有过度需求。
这类人有可能已经处于一个更符合大众定义的「稳定」中,习惯对自己的生活、包括生活中的其他人,有比较大的主导权。
在家庭、事业、甚至友谊中,ta们都是主导者,是佼佼者。因此,也会期望把主导权在爱情中延续。
然而,一旦进入单一、深度的关系里,高承诺度在ta们眼中,意味着要为感情里的各种不确定性负责,而在爱中「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笼子里」,也让ta们认为自己把感情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了对方。
显然,ta们更愿意通过发展多段浅层的关系,好让自己在情感中,也有稳定操作的感觉。
-还有人没能力解决亲密关系中必然存在的问题。
这类人有可能是小时候见过父母之间的争吵、矛盾、甚至背叛,又或者自己长大后曾经亲自经历过,因此习得了不同程度的「亲密恐惧」。把不忠、矛盾、剑拔弩张,看作是亲密的必然。
没错,任何亲密关系肯定都会有不愉快时。大部分人都不会否认这件事,而且会想办法去应对。
可惜,无法专一的人却只停留在承认这种必然性的阶段,而不知道如何解决。只好重复进入浅层的关系里,不断地刷新手副本,让伴侣承受创伤。
无法专一的人,
把关系当成一种工具
无法专一的人,往往把关系与爱高度「工具化」。
在一段恋爱内,「关系」会成为无法专一者手中,用来填补这段恋爱的补丁。
有研究调查过人出轨时的内心活动,发现有两种情况比较普遍。
一种是出轨时往往未想过结束恋爱,只想用出轨来弥补在恋爱中的遗憾:
「在一个人身上得不到的东西,我在其他人身上得到,那我就可以继续和这个人谈恋爱了。」
比如以下这两个匿名分享 ——
我是在恋爱的第五年出轨的,当时我们都无法从对方身上感觉到性吸引力了。我就想,能从其他人身上满足性欲的话,也许就可以安心和伴侣继续安稳地生活下去。
我女朋友是和很不一样的人。她任何方面都非常好,但我们的爱好却很不一样。于是,我和跟我有同样爱好的人出轨了。我在需要共鸣时,从其他人身上得到满足,也就不再苛求女友和我共鸣了。
另一种人,出轨时往往是想过要结束恋爱的。出轨在ta们看来,是一种对原有关系失望、甚至绝望后的找补。
我觉得我的伴侣实在太窝囊了。我忍受了他好多年。最后实在忍无可忍,于是我和一个特别优秀的人出轨了。我只是觉得,我也值得被优秀的人爱着。
和我的另一半恋爱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争吵中度过的。我很确信我们爱着对方,但我也累了。我出轨的对象,是个情绪很稳定的人。和这个对象在一起时,我会感觉过去几年那个疲惫的自己,终于被安抚了。
总之,当恋爱有了裂痕、或者已经破碎时,ta们就用其他关系做补丁,缝在这段恋爱的中间或结尾,也缝在自己主观感受的缺失处。
而在一段恋爱外,只对于个人而言,「关系」会被无法专一的人当作勋章。
这也分情况。有人是因为从小生活在爱的匮乏中,所以需要这块勋章。比如前文提到的,从小只能用成就来获取价值感的人。Ta会建立关系,也当成是一项成就。
还有一些人,其实从小不缺爱,甚至被你爱。Ta们一直是某种「既得利益者」,从不需要做成什么事,就能获得很多。Ta们可能也很需要这块勋章。
这样的故事其实有很多。
比如一个出身在富豪家庭的男生,从小到大要什么有什么,从不需要花费自己的力气,就能够到对许多人而言遥不可及的东西。Ta看起来啥也不缺,但仔细想想,没有一样东西是给自己的嘉奖 —— 都不是因为ta的能力和品质得来的。
于是,ta们也许需要不断地收集外界的爱意,来填补自身空洞的价值感 —— 「抛却那些不用我努力就能获得东西,我自身的能力,是否足够获得别人的爱和尊重呢?」Ta们也许一辈子都在回答着这个问题。
不幸的是,有人会选择通过事业、通过输出社会价值、通过自己的才华去回答,而ta们选择了通过狩猎爱情。
说到底,无法专一
是关于「自尊」和「自我」的问题
无论是把「稳定」看作一种需要在多段关系中反复横跳才能维持的动态平衡,还是把「关系」当成与人博弈、为己自证的筹码,你或许也都能感受到,无法专一的人之所以有这些奇怪的理解偏差,似乎都和ta们自身的「自尊」和「自我」息息相关。
有一种无法专一的人,被称为「浪子综合征」人群。
有「浪子综合征」的人,往往自尊水平很低,不确信自己值得被爱,因此需要源源不断的爱,最终发展出「不健康的自恋」 —— 看着是到处释放魅力,实则内在自卑。
为什么不是直接不敢去爱呢?Ta们既然选择了不忠,就意味着ta们并不抗拒爱。那些真正不敢去爱的人,事实上都怀着对爱的某种「恐惧」。
「浪子」们是一边相信爱,一边低自尊。
当浪子综合征人群追求别人时,ta们并不是真的爱对方,而只是索求爱,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如果没有人爱慕自己,ta们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越是难以被攻克的人,越能引起ta们的兴趣,因为征服对方带来的成就感会更大、更能证明自身的优越性和力量。
而自我不稳定,或称内核不稳定,是不忠的另一个核心原因。
前段时间,我们曾经和大家分享过,人的成熟是分不同的自我发展阶段的。(点击此处可跳转阅读)
而自我不稳的人,通常处于发展阶段的较为前期,尚未与大多数成年人那样进入「公正阶段」,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自我认知。
其结果就是,ta们首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见一个爱一个。
另外,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还意味着价值判断的僵化与二元 —— 有人爱我我就是好的,没人爱我我就是坏的,爱我的人不够我就是不够好的;恋爱必须完美才是对的,恋爱有缺憾就是错的,出现问题是无法容忍的.....
这正是那些不专一的人,一在感情里遇到问题,就无法应对的原因。
当人没有形成稳定的自我内核,面对复杂的现实,理解力会显得相当有限,自然也无法处理多变的感情。
而且,对于自我缺失的人而言,不断获得的新关系,是ta们用来寻找自我的镜子。因为没有能力建立起完整、稳定的自我,所以转而从碎片化的关系和感情中拼凑。
只是,ta们似乎不会理会,世上哪有人,有义务去做另一个人拼凑自我的碎片呢。
假如不忠无法改变,
就离爱情远点
成年人的感情,讲求「知情同意」。比不忠更致命的,是欺瞒。
的确存在着一段关系中允许「多边关系」存在的情况,如果这一切都发生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而关系里的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没有人可以对此多做指摘。
所以,不忠者需要把自己、把对方都当作成年人看待,共同坦诚地面对不忠的事实。如果无法做到,就不应该非要进入到以诚实和承诺为基础的爱情叙事当中。
爱情是属于忠贞者的礼物。深度的感情连接带给人的幸福体验,不忠的人是永远无法获得的。
能建立深度的感情连接,意味着彼此的自我能「被看见」。这需要双方以足够的坦诚,用足够多的生活细节,去走入对方的内心。这个过程想必有乐,但也有苦。看见彼此真实的自我往往意味着看到对方脆弱、不完美的部分,也意味着需要越过一些落差感、矛盾、分歧。
无法专一的人首先回避面对真实的自己,往往也抗拒面对真实的对方,于是,对承诺的背叛、对事情败露的焦虑、对爱意的贪婪,注定了ta们只能在最流于表面的亲密关系间不断游弋,爱得机械、苍白,永远无法真正地「看见」。
当两个人处在一段可以彼此「看见」的关系中时,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疗愈过程。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最内在的脆弱和伤疤才能得到一个确定而安稳的答案:「这都可以被接受,也可以被拥抱」。
无法专一的人流浪很多张双人床后往往依然备感孤独,可能就是因为藏在最深处的自己,其实依然从未被拥抱过。
有一句日本俳句这么写:「活在世上,谁不似躲雨的人。」
我们都是带着这样那样的伤和缺憾长大的。让人去伤害人的诱因,曾考验过每一个人。但到了某个时刻,有人还是选择了去伤害别人,有人选择了去爱。
现实生活不是真空的,让人想要越界、失控的诱惑,比比皆是。服从、顺应它们,是很容易的,说一句「这是人性」,也没错。
但也正因如此,那些仍然选择去坚守某些规则信条、依然坚定地和感情里的不愉快周旋、依然坚韧专一地去反复修补关系的人,看起来才更有力量,更值得被珍惜。
如果你或你的身边人曾被无法专一的人困扰过,可以 转发 出去,也许困扰会得到一些缓解;
而如果你想起了某位无法专一的人,也不妨 转发,也许ta需要再想想,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今日互动
你觉得那些无法专一的人,
到底都是怎么想的呢?
欢迎到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References:

Garcia, J. R., MacKillop, J., Aller, E. L., Merriwether, A. M., Wilson, D. S., & Lum, J. K. (2010). Associations between dopamine D4 receptor gene variation with both infidelity and sexual promiscuity. PLoS One, 5(11), e14162.
本文关键词:亲密关系、专一、出轨、危险关系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点点 在看,保持专一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