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二宝一放学就和我说:“再也不想和小A一起玩了”。
态度还很坚决。
这个小A我很熟,是个比二宝年龄稍大一些的女生,两个人总是一起玩,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于是我就问她:“是小A今天做了什么事情让你不高兴了吗?”
二宝答:“不是,小A今天请假没有来。”
我顿时满头问号,人家都没来上学,为啥要和人家绝交呢
不过,出于对二宝的了解,我没有轻视她的“绝交宣言”。
大家都知道,我家二宝是个小“社牛”,总是主动对人表达善意。
两个孩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让二宝说出“以后我都不想再跟她一块玩”这样的话?
认真地和二宝沟通之后,我发现,她小小年纪就遇到并学会面对“毒友谊”
拥抱友谊、远离毒友谊
这段“毒友谊”说起来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早有端倪。
这个学期早一些的时候,二宝告诉我一个细节:小A老是跟她说“我不跟你玩了”,让她不是很舒服。
简单说,就是玩什么、去哪玩都要听小A的,二宝的想法和喜好她从来不听,二宝要是不愿意,她就用“不和你玩”吓唬二宝。
当时,二宝认定了小A是她的好朋友,只想和她玩,所以总是听她的话。
但是她心里并不开心,不然不会问我,“小A为什么从来不听我的,老说不跟我玩了?”。
我其实能够理解,毕竟小A的年龄大一点,像她们这么大的孩子,就算年龄只大几个月,自我意识方面的差别也是很明显的。
我并没有太多介入,但是告诉二宝,真正的朋友应该是怎样怎样相处的,并且鼓励她多尝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然而我默默观察了几天后发现,她并没有尝试结交新朋友
直到前几天,小A偶然没有去上学,二宝才试着和班里的另一个女生小B一起玩。
她说,跟小B一起玩的时候,更开心,因为她不会突然生气,也不会说“我不跟你玩了”,玩什么都能互相商量,不会只听一个人的。
最后,二宝说:“小A总是吓唬我,我不想和她玩了,我以后永远要和小B一起玩。”
说实话,看到二宝做出这样的决定,我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的——
她心里那颗善良、独立、有主见的强大“种子”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慢慢生根发芽。
我记得,二宝更小一点的时候,也在交友时遇到过类似困扰。
当时,我带她在公园,偶遇了一个小女孩,二宝很想和她一起玩,看到她鞋掉了,马上去帮她捡,还想帮她穿上。
但那个小姑娘,比较强势、霸道。不管玩什么,她都要第一个,而且还想控制二宝,玩什么、怎么玩必须都得听她的。
开始的时候,二宝还可以接受。但时间长了,她就有点不开心了。
不一会,她就跑过来跟我说:“妈妈,我不想和这个姐姐玩了,我想自己玩。”
“好的。”因为所有的过程我都看在眼里,所以没多说啥,我就拉着她就到其他地方玩了。
这些时刻,我松了一口气,更为二宝高兴。
她这个年纪,特别想和小伙伴一起玩,有时为了和别人玩甚至忍受被指使、被控制。有一次被小朋友打了,还不离开。
我心疼她受委屈,和她聊好的朋友应该的样子,又担心她太小听不懂。现在看来,我的提醒还是有用的,孩子或早或晚就会在交友过程中,重视自己的感受、发现好友谊的样子。
友谊,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
儿童的“童年时代有两个世界”,一是父母和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是同伴的世界。
同伴群体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与父母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无数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
当孩子没有朋友或者被孤立排挤时,会引发极大的痛苦和不适。
这种痛苦不亚于任何疾病引发的身体性疼痛,并且会持续很久、挥之不去。
对“失去朋友”这一后果的恐惧感,和“没有朋友”引发的痛苦和不适,蒙蔽了孩子们的双眼,绑住了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在被“毒友谊”困住时,无法挣脱。
怎么判断哪些是“毒友谊”呢?

在美国的《今日心理学》,艾琳伦纳德博士总结了“毒友谊”的几个特征:
  • 孩子经常不开心甚至哭泣
  • 自信心萎靡
  • 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 为了让朋友开心一味讨好对方
  • 被嘲笑、轻视
  • 提出的想法总是得不到重视
  • 在一段友谊中一直没有进步
  • 产生了厌恶自己的想法
比如,最好的朋友突然有了“新欢”,于是就将“我”抛弃,“我”小心翼翼地去挽回,却无功而返;
和朋友一直相处很好,但有次考试超过了他,他就开始疏远“我”,并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朋友总是对“我”挑三拣四,总让“我”感到无地自容,为了维持友情,“我”总是讨好他……
总的说来,就是孩子在这段友谊中,受伤多,欢喜少,常常情绪沮丧、愁眉苦脸。
友谊很重要,但“毒友谊”,必须敬而远之。

怎样帮孩子远离“毒友谊”?
二宝这次在幼儿园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即使及时发现了问题、给出了建议和指导,依然没有办法真的帮到她。
二宝一开始不去尝试,其实是因为她只是“听见”了道理,却不明白道理背后,真实操作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这时候,父母没有办法再去强制孩子做出改变,只能等他们自己找到契机去尝试,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经验。总结成道理也很简单,就像老话说的那样:“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
那么,除了讲道理和看着孩子自己改变之外,父母就什么都不能做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朋友还是敌人》一书中,就针对“家长应该在孩子的社交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一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父母)所能做的,其实只是以同理心倾听,保持信任,为孩子提供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以及不要忘记我们早年与孩子建立的亲密关系和爱的力量。”
这几件事听起来虚无缥缈,但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出发,落到实处。
第一,不要过度担心。
儿时被霸凌和孤立的经历,加上如今总是霸占热搜的相关社会新闻,总让我们充满焦虑。
孩子遇到了“毒友谊”,会不会被小团体排斥?被小团体欺负之后,会不会被全班霸凌?他能保护好自己吗?他会不会学坏?他会不会遇到危险?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父母忧心忡忡。
但我们应该记住一点:你已经为孩子提供了社交生活的起点。
孩子从起点出发后会顺着哪个方向走,父母其实很难干预。这时,乐观地看待问题比恐慌担忧更有用。
第二,区分“友谊”和“受欢迎”,友谊更重要。
作为父母,我们难免会希望孩子出类拔萃、受人欢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难免会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是人群中“最闪亮的崽”。
但事实是,那些拥有天赋的、受欢迎的孩子也是有烦恼的——
“他们容易惹人怨恨,地位容易受到威胁,这些迫使他们会过早出现伪成熟行为。
即使曾经渴望受人欢迎,大多数孩子最终还是会对群体的地位产生怀疑。”
那么,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是友谊,是一个或者几个忠诚而可靠的朋友。
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可以在社交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
第三,支持孩子的友谊。
这一项,与我之前提到过的“帮孩子创造社交条件”很相似。
平时可以留心一下,观察一下孩子跟谁在一起玩最开心,还有对方孩子的性格怎么样。
如果都不错,那么这些孩子基本可以划归到孩子的“潜在朋友圈”。
之后,可以组织一些家庭小聚会,或者郊游、采摘等活动,给孩子多创造些一起玩的机会,帮助孩子发展友谊、巩固友谊。
第四,让你孩子的朋友来到你家里时,有宾至如归之感。
这一项其实是第三项的延伸。
孩子年龄小,父母要帮孩子创造机会;孩子进入青春期逐渐独立之后,父母也不要撤销这种支持,要试着尊重孩子的朋友,给孩子培养友谊的空间。
书中提供了三个具体的方法:
尝试和孩子的朋友打招呼,与他们建立关系;
在他们玩耍的过程中,找机会直接告诉他们,很喜欢他们来玩;
对方的家长来接孩子时,在家长面前表扬他们。
第五,为友谊做好榜样和好老师。
言传不如身教,孩子会在交朋友时模仿影视作品、模仿更大一些的孩子,也会模仿父母。
所以,那些孩子听不懂的道理,不如用我们与朋友相处的“实际案例”教会孩子吧。
第六,提供广泛的交友机会和参加团体活动的机会。
这里指的不只是给孩子找合适的“朋友圈”,还有组织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的大家庭聚会,让孩子有机会交到“忘年交”。
孩子们能在这样的场合获得更复杂的个人技能和更广的社交范围
比如,与德高望重的长辈沟通时,他们会学着尊重他人;要照顾年龄更小的弟弟妹妹时,他们会更有责任感。
第七,与孩子的朋友(或敌人)的父母交朋友。
朋友之间难免发生争吵、冲突。
如果家长能够和对方家长成为朋友,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就更有可能心平气和、不激化矛盾地沟通。
这就意味着,成长中的孩子能得到“一个安全、不带偏见的港湾”
第八,对孩子的痛苦感同身受,但不要失去理智判断。
与家长相比,孩子的情绪变化很快,可以更快速地克服痛苦,有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想办法积极解决问题了,我们却依然沉浸在他们“传递”给我们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前一天刚说完很讨厌那个小朋友,第二天就又和他一起玩了。
比如二宝这回的绝交宣言,虽然情真意切有理有据,但如果她下周又和小A一起玩了,我一点都不会惊讶……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为孩子感到痛苦时,也要仔细分析客观情况。
孩子之间的关系其实不是非黑即白、对错分明的,不要因为我们的纠结,强调孩子受过的伤害,再次把负面情绪传回给孩子。
(比如指责孩子:“他不是欺负你吗?你怎么还和他玩?”)
第九,了解孩子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适当帮助。
孩子在群体中有着相对固定的位置,《朋友还是敌人》一书中,将孩子分为六类。
1.受欢迎的孩子,占比15%;
2.被接纳的孩子,占比45%;
3.被排挤的孩子,占比10%~12%;
4.被忽视的孩子,占比4%;
5.受争议的孩子,占比4%;
6.定位模糊的孩子,占比约20%。
家长需要看清孩子的定位,如果发现孩子真的遇到了社交困难(被排挤、被忽视、受争议、定位模糊),可以做下面五件事:
1.与老师交流,确定孩子是否真的社交困难;
2.观察孩子缺少哪方面的社交技能;
3.评估问题的严重性;
4.在家中帮孩子提升社交技能;
5.与其他父母沟通,拓展孩子的社交空间。
第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
这最后一点其实并不太“落地”,不过我想了想,还是为大家写了出来。
我们需要学会“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孩子的社交生活”
比如,孩子总是“傻乐呵”、对万事不上心,或许意味着在未来的人生里,他开朗阳光的性格可以帮他战胜很多困难。
又比如,孩子总是“发号施令”,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或许也意味着他非同一般的领导力正在萌芽。
很多我们看不惯的“毛病”,长远来看,其实正是孩子的特性。
我们都知道,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钻牛角尖。
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会以当下的痛苦来判断自己的整个未来”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看到更多可能的未来,然后用松弛的态度告诉他们,没有人会一直受到排挤,生活总会好起来的
孩子遇到社交问题时,父母能做的事很少,想做对很难,但父母的作用很大。
就像书中说的那样:
“在这种时候,重要的是,你既不能反应过度,也不能反应不足。不要一头扎进游泳池,不由分说就把孩子拉走。但同时你要足够留意,及时发现他的问题,并采取行动。”
部分图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迈克尔·汤普森,凯瑟琳·奥尼尔·格雷斯,劳伦斯·科恩:《朋友还是敌人?——儿童社交的爱与痛》

也许你还想看看

【孩子的毒友谊比早恋更可怕】

老王生动演绎版

喜欢记得点亮小红心

川妈说说
在交友这件事上,大宝更像我。我们不善言辞,也不够强势,不能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那样广交朋友;只会实心眼地拿出所有诚意,对待朋友。所以,经常性,他会处于友谊中比较弱势的一方。
但我觉得朋友之间,没有绝对的公平,吃点小亏不算什么。我想告诉他的是,面对朋友,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底线;“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和你一起变好的那个人”。朋友,固然越多越好,但是没必要为了数量,而放弃自己的底线。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