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圆方的第776原
(点击标题下方小耳机标志即可收听音频)
先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圆方这次去加纳出差考察,出行前和朋友相聚,大家伙问圆方去哪?
圆方说:加纳
朋友问:加拿大?
圆方说:不是加拿大,是加纳!
朋友问:戛纳?你去参加电影节?
圆方说:不是戛纳,是加纳……
朋友问:加纳在哪里?
圆方:……
最近一段,有一个话题上了热搜:
“花几百万留学,月薪几千块。”
搜一搜,大概标题都是:
留美学生讲述经历:花400万留学 回本不知何年。
花上百万出国留学 回来月薪几千值不值?
留学百万,工资几千?“好工作”的神话是时候打破了。
……
内容嘛,其实也不复杂,无非就是花了大价钱出国读书,回国就业找不到好工作。
那么,这种情况是不是事实呢?是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呢?是的。
但是这个锅是不是应该让“留学”这件事来背呢?应该也未必。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今天中国人到哪里“留学”更有“前途”。
“留学生”为什么不好找工作了?本质上这个问题是由“供给”和“需求”两个点来决定的。
先看供给,去年4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了《2022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
蓝皮书显示,我国留学回国人数持续攀升;留学回国就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地集中在北京,占比超50%;此外,在国有企业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最多,占比达到49.94%。
回国比例:自1978年以来,累计有625.68万人出国留学,近500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八成左右。
而且,如果从绝对值上来看,仅仅过去18-23年五年的“供给”,大概就会超过从78年到18年,四十年的总和,所以供给是“过剩”的。
再看需求。
事实上,今天中国不光是留学生不好找到好工作,今天中国哪怕是985,211的毕业生想找到一份“好工作”也不容易。
在去年四月圆方写过一篇硕士博士超过本科之后里面提到:
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数据,今年北京高校硕博毕业生预计约为16.08万人,本科毕业生预计约为13.61万人。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相差近2.5万人。
仅仅北京一个城市,一年毕业的硕博毕业生就16万人。和这个数据相比,一年全国百万留学生的数目,是不是显得就没那么多了呢?
更不用说,在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74万人,录取率不超过20%,超过300万考研学子注定落榜的残酷现实……
而即便考上了硕博,又一定有好工作么?也未必。在去年六月写的一篇谁告诉你上大学就可以改变命运的?做过详细描述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留学生不好找工作背后,其实是所有的大学生都不好找工作的一个缩影。
只是,一个家庭想培养出来一个留学生所需要花费的“金钱成本”,比培养一个国内大学生要高很多,更容易算的清楚投入产出比。所以这个“花几百万留学,月薪几千块”的话题才能上热搜。
那么,现在看来,留学这件事本身没有意义了么?当然也不是。
除去“套一年制研究生政策红利”这个点不说(依然可以)。留学最大的意义在于打造“信息差”优势。
事实上,不管是是“任何行业”,“信息差”很多时候都是赚钱的核心要素。
但是想获得“信息差优势”也不容易,想获得信息差优势,走马观花的“旅游考察”一下是不行的。你需要在一个地方沉浸一段时间,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明规则,潜规则,有当地的朋友和资源,才有可能。
(插一句,很多早些年出国的人说,欧美不讲人情世故,只讲规则,那主要是因为他所从事的行业还用不上人情世故)
而想要获得这样的“信息差”优势,留学就是一个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方案。因为一个当地的好大学,已经帮你筛选了一下你身边的朋友圈了。
前面几十年,欧美比中国发达很多,欧美和中国的“信息差”空间很大,所以去欧美留学回来收益很高。
但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去欧美的留学生太多,欧美和中国几乎快没有信息差了(甚至是反向信息差)。这个时候,从欧美留学回来的“普通留学生”,自然就没那么吃香了。
但是这次,圆方来加纳🇬🇭,却发现。现在在比如非洲(可能也包括南美,东南亚)这样的地区和国家。这些地区和中国的“信息差”很大。
中国先进的产品,服务,供应链,商业模式,来这边都是降维打击。
事实上,如果来这边留学和这边“优秀的本地同学”处好关系,以中国能力对接本地资源,大概通过几年的努力,达成7-8位数的身价,应该不是一个很难的任务。
想象一个,如果在90年代初,一个日本年轻人或者美国年轻人,是选择到欧洲留学发展空间大呢?还是到中国清华留学发展空间大呢?
从概率上来说,或者这是一个不需要太纠结的问题。
所以,并不是“留学”这个事情没有意义了,而是我们需要更新迭代一下今天留学的“目标”和“路径”了。
PS:最后放一张圆方陪朋友考察项目,用无人机勘探项目地形的图片吧。
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时间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