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是之
昨天一篇短文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大部分读者都能够看明白,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有没有把孩子当人看,有没有尊重孩子的权利。
很显然,那些父母和戒网瘾中心的人都不在意这些。
不用管嘴上说的多么好听,违背他人意志的电击,这毫无疑问是对人身权利的侵犯,基本事实很清晰。
但是仍然有读者提出这样的疑问:“有没有孩子确实戒断了网瘾,走上了正路?”
我的回答是:“结果的正义性,并不能证明程序的正义性。正如,一个人偷钱去资助贫困学生,并不能因此就证明偷钱的行为是对的。”
更何况,这个案例的结果也很虚无缥缈,压根就谈不上什么结果正义。
什么叫“网瘾”,定义恐怕都还不明确。未成年一天天刷手机打游戏被说成是网瘾,同样的成年人,刷手机打游戏不比孩子时间短,那是不是也得治一治,电一电?
稍微了解一下医学史,手淫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一种病,被宣传为会导致身体和精神疾病。现在呢,各种玩具正大光明的卖。
还有读者留言:“非常同意程序正义的重要性,但程序正义无法带来结果正义的时候又该如何?任由非正义的结果发生?似乎无解。”
我的回答是:换成经济学的说法就是,保护权利而不是保护利益,结果到底是赚钱还是亏钱没人能够保证 。
法律并不是万能的,法官的判决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前几年沈阳有个楼盘因为降价销售,结果被官方以违反《价格法》为由,责令开发商回收房源。
就是老业主觉得亏了,然后投诉到政府,政府也觉得他们亏了,于是禁止开发商降价销售,并要求企业收回已经降价销售的房源。
开发商、老业主、新业主,谁的利益更重要?怎么个比较法?比谁挣钱更不容易吗?大家都不容易,实际上完全说不清楚。
而且新业主的成交和老业主完全没有关系,老业主的损失,只是看上去的账面损失,并不是真正的损失。
即便是真的要卖房子了,亏钱了那也不是开发商和新业主的问题,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买房子只能赚钱不能亏钱。
所以说,保护权利比保护利益更重要。利益是一个大小的问题,而权利是一个边界问题。
只要产权是清晰的,开发商是涨价降价,那都是他的权利,买不买那也是消费者的权利。
定价是开发商的权利,是否接受这个定价是消费者的权利。逻辑简单,边界清晰。
认为电击戒网是在做好事的人,其实背后的思维方式很“政治化”。
“政治家们”会把“饼”画得很大,并且放大其正义性,大到你无法怀疑、不能质疑的时候,他们就悄悄得用“画饼”代替了逻辑。
他们通过强调目标实现后的好处,让你来忽略这个过程中的代价,而你很有可能就是那个代价之一。
只不过略有不同的是,家长们想要实现的目标是孩子,承担痛苦的也是孩子罢了。
美好的目标和愿景,并不能天然地证明其正义性,更不能证明其手段和过程的正义性。
更进一步,它们既不意味着没有任何代价,也不意味着承受了这些代价,就一定能实现那个宏伟的目标。
用目标来掩盖真实目的,其实生活中也很常见,只不过有些行为没有什么危害性,但看清这些叙事方式背后的逻辑,很大程度上会帮你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
比如雷军的小米汽车马上就要上市了,这款车的定价一直很受关注。
雷军发微博表示,“小米SU7标准版,配置远超Model 3,用料扎实,采购成本也非常高。定价上,确实有些压力,希望大家理解。但无论如何,我们一定会让大家先觉得物超所值。
其实我们都知道,最终的成交价格,跟制造一辆车的历史成本没有直接关系。
消费者并不会认可这样的逻辑,因为你用料很足、成本很高,所以我就要多掏钱。
消费者的逻辑是,先看价格,是否在自己的预算和承受范围之内,然后才会看你其他东西,外观、内饰、加速、用料等等。
雷军的说法,主要是博得理解,让能够买的起的人觉得值,那暂时买不起的人觉得将来一定值得买。
类似的例子还有这样的,“50多岁医生为采集中药材摔下石壁,头上缝了5针,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山川,用心血守护中医药宝库。”
这种工作精神令人钦佩,也是在对社会做贡献。
不过这跟历史成本不能决定价格一样,虽然这种故事的讲述的确可以博得人们的好感,但我们都知道,采药的艰辛并不能用来证明药效的可靠。
所以,这几件事连起来,我想告诉你的是,现象背后的逻辑,既不取决于人的动机,也不取决于目的的正义性,不要被那些宏伟的目标和美丽的说辞给欺骗了。
2024年03月22日
——————
微信视频号最新出了一个新功能,付费会员专区,欢迎扫码了解详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