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应该是什么样子?
又是谁定义了女性的样子?
我揣着这样的问题,抬眼看到了100位女性。
有人温柔,有人热烈,有人健壮,有人勇敢。一些耀眼的形容词与她们贴合,词语并不全都指向世俗的美好,却足够真实,从眼睛震撼到人心。
100位女性定格在照片中,每一张照片背后,连接着不止两个人的,真实的记忆。
王璞举起镜头的那天,抱回家一只狗。
她一直想养宠物,但父母管得严,直到成年后,才得以将宠物抱回家,“长大了,他们也管不了我了”。
王璞是潮汕人。潮汕话里,“狗”与“九”字同音,王璞父亲给小狗起了名字,叫它“二三四”——加起来就是“九”。
为了记录下二三四的成长,王璞买了相机。生活由此敞开一个名为温暖的窗口。
王璞拍摄的母亲与孩子
2023年,作为幼师的王璞被调到新的幼儿园,面对一群两三岁的孩子。
幼师的工作浑然不像外人看起来轻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形成规则意识,“他们只会喊‘我要妈妈’。”王璞经常被孩子们折磨到头痛。
某天吃完午饭,王璞喊孩子们去午睡。班里一个女孩无视了她的话,自顾自趴在桌子上。王璞回头去看,光洒在桌子上,女孩趴在光影里,那一瞬间,王璞的心被轻轻地敲了一下:“我觉得她好美,好可爱”。
王璞迅速拿起手机,把这一幕记录了下来。
这张照片曾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也让王璞意识到,手机拍摄有着相机无法达到的优势——随时随地记录生活。毕竟生活中很多耀眼的光亮,转瞬即逝。
现如今,王璞在社交平台上将自己定义为“手机摄影师”,她的镜头开始对准身边每一个温暖的人:被父亲架在肩膀上的孩子,雨夜摆摊的小贩,还有她日渐老去的父母。
她说,随着年纪增加,经历过身边有人离去,她愈发理解记录这件事的重要性。
王璞拍摄的小女孩
因为拍摄,严佳林和父母的关系也有了改变。
严佳林成长在福州,一个家族观念较为浓厚的地区。她曾描述自己“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在家庭这个小型社会中,也是一个习惯聆听的后辈角色。
初中时,她在校门口报刊亭买了一本潮流文化杂志,杂志中刊登的一位摄影师的作品让她对摄影产生了兴趣。从那时起,家里的相机成为她手中的常客。
2021年,她成为一名艺术创作者。这一年,她首次将镜头聚焦在家庭,拍摄了外婆家的影像。
她给作品起名《暗涌》,第一版成片中,她将老照片里的家人肖像处理成影子的形式,贴进如今的场景照片里,好似与逝去亲人的一次重逢。
严佳林说,这原本是关于自我的缅怀。
直到她的母亲看到这组照片,突然哭了出来。“那个瞬间我意识到我拍摄家庭的作品不应该只是关于我自己,我也想让这个作品给我妈带去一些安慰与沟通的能量。”
严佳林意识到,当母亲在成为母亲之前,她也是女儿,是姐姐,更是完整的自己。
“在创作时,(我)需要完成一种‘共情’的思考,拍摄家人,不只是将他们作为家人对待,而是每一个身处于家庭中的独立的人。”
严佳林拍摄的母亲
摄影成为严佳林与家人沟通的桥梁,也是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
从2020年开始,严佳林与朋友一起成立了女性摄影推广平台“照镜子”,致力于为女性摄影师们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帮助。
不同的成长环境与社会语境,生长出不同的眼睛,在某种程度上,镜头是摄影师本人内心的投射。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女性摄影师的声音相比于另一个性别,普遍微弱得多。
严佳林想要看到不同视角的照片,更想和女孩们一起探讨,这些“不同”因何产生。
严佳林拍摄的女孩
就在严佳林发起“照镜子”的第二年,陕西女孩兰发发也拿起了相机。
2021年,兰发发辞掉了原本的工作,转行摄影,“我好像对拍照有一点兴趣,摄影又是一个自由职业,想看看能不能有一点收入。”
一开始,兰发发给别人拍摄低成本写真,她把这段时间总结为“为了生存”。那时,会有一些客户提出要求,请她把自己“拍得好看一点”。可千篇一律的公式照拍得多了,兰发发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
为了引导被拍摄者更好地敞开自己,兰发发会先和她们聊天,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生。那些看似普通的女孩们,经历的生活却像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
于是,兰发发决定,要用镜头记录下那些真实的、普通的、动人的面孔。
“生活本身就是艺术,只是用摄影这种技术手段,把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表现出来。”当被问到拍摄风格倾向于真实质感还是艺术表达时,兰发发回答:“普通人就很高级,她们很有生命力。”
兰发发拍摄的女孩
2023年,兰发发发起了一个“给100位女孩拍肖像照”的计划。
回想这个计划的初衷,兰发发说:“我接触过的大部分女性,在社会上承担了很多角色,但是她们普遍都不自信。我就想拍下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的肖像,不化妆也不修图,去传递一种真实的,女性的美。”
那次拍摄,她要求女孩们在镜头前自言自语,尽情地表达自己。透过镜头,兰发发看到有人在流泪,有人在笑,也有人在歇斯底里地大叫。
然后,女孩们对兰发发说:“谢谢你让我打开一个全新的自己。”
兰发发拍摄的图片
2024年初春,兰发发决定要给70多岁的邻居奶奶拍张照。
奶奶是聋哑人,兰发发已经想不起她的名字。奶奶没有朋友,老伴也已经离世,在兰发发记忆里,每次提起她时,村里人都会用一个心照不宣的词语:哑巴。
奶奶也只有一张照片,是张黑白色的证件照。
兰发发拍摄的邻居奶奶
这不是兰发发第一次给奶奶拍照。
2022年,兰发发兴起了给农村老人拍照的想法。她在陕西农村长大,在那里,老人们很少有拍照的机会,有的人一辈子只有一张照片,就是遗照。
兰发发从自己村里的老人拍起,给七、八十位老人拍了照片,邻居奶奶是其中一个。
兰发发走进奶奶的家门,把手里的镜头举起来,冲着奶奶示意了一下。或许是因为很少会有人在她家驻足,对于兰发发的来访,奶奶表现得十分高兴。
她站在兰发发在自家院子里搭好的幕布前,配合兰发发摆出拍照的姿势。兰发发折了朵花,夹在她的耳边,她害羞得笑了起来。
那天,兰发发还在院子的砖头缝隙里,偶然发现了去世的爷爷留下的一把烟袋。她把烟袋放在奶奶手上,然后她看到,那双原本盛满害羞与喜悦的眼睛里,突然流露出几丝悲伤。
“爷爷去世了,(除了这把烟袋)什么都没有留下。可能奶奶一辈子也什么都不会留下,我能做的,就是给她拍几张这样的照片。”
兰发发拍摄的邻居奶奶
这次,兰发发想要用手机拍摄几组不同年龄女性的照片,作为妇女节的前奏。
在兰发发看来,每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其不同的张力。小孩子天真,年轻女性有独特的生命力,中年人有岁月沉淀的故事感,老年人身上则又出现孩童的天真。生命好似一场轮回。
兰发发再次走到邻居奶奶家里,冲着她扬了扬手里的手机。
无需她再表达什么,奶奶就跑进屋里,梳了梳自己的头发,还把自己的红围巾拿了出来。她对兰发发打着手势,问她这样子好不好看。兰发发对着她笑,奶奶看到后,也扬起一个笑脸。
兰发发拿起手机,把这一幕快速捕捉了下来。
兰发发拍摄的邻居奶奶
王璞有着与兰发发相同的想法。作为女摄影师,拍惯了生活里的点滴温暖,王璞一直想要拍摄能真正展现女性特质的照片。
机缘巧合下,王璞在街头见到一位90岁的奶奶,她对奶奶说:“你的白头发好漂亮。”听到奶奶回应后,王璞又问,可不可以给她拍一组照片,奶奶很爽快地答应了。
“正常情况下,老人可能会说‘我已经老了,不好看了’,但当被夸赞时,她们还是很开心。”王璞说。90岁的年纪确实是不再年轻,但是她的白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无可比拟。
王璞拍摄的老人
在一个民间戏剧团,王璞也经历了相同的开场白。
那是一个不大的场子,用木板拼成了一个简陋的舞台。团里的演员大多是中年女性,从凌晨三四点就要开始装扮赶场,王璞见到她们时,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
她和候场的演员打了招呼:“姐姐你们好好看。”演员们把她拉进后台,握着她的手,问她来干什么。王璞顺势表达了自己想要拍摄她们的请求,姐姐们推脱了一下,还是答应下来。
姐姐们还主动问王璞:“你是要拍我们换衣服,还是要我摆什么动作?”
就这样,王璞的手机里存下了她们从候场到演出的十余个瞬间。每个瞬间的她们,眼神清亮,坚定的力量夹杂其中。
王璞拍摄的中年戏剧演员
妇女节前夕,严佳林想要拍摄一些多元的女孩,去探索不同面孔的可能性。
她找来身边的朋友,告知她们这次拍摄的照片需要原片直出,出乎意料的是,她得到几乎统一的回答:没关系,不用后期。
这种坦诚与热烈,让严佳林再次感受到女孩与女孩之间的共情与信任。
确定好拍摄对象后,严佳林的拍摄计划紧锣密鼓地张罗开。第一天,她去勘景,借设备,忙了一整天后,回到母亲家里。
严佳林的母亲已经退休,把退休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还给自己报了老年大学的课程。
平日里,母亲喜欢收集陶瓷杯,经常坐在卧室的椅子上喝茶或者看手机,一团团花开在她的家里,被侍弄得生机勃勃。
这样的生活,被如实地定格在严佳林的手机镜头里。这也是严佳林在这次构思里,拍摄的第一组照片。
照片里,母亲坐在卧室的小沙发上,端着喜欢的咖啡杯,她轻嗅眼前的花,或者静静地弹着钢琴。有时两人会通过镜头对视,仅看照片,就感觉到彼此的脉脉温情。
而这也是严佳林最熟悉也最真实的,母亲的样子。
严佳林拍摄的母亲
有句话说,回忆是需要媒介的,这就是照片的意义。
时代在发展,对照片的要求也在改变。前几年,请王璞拍摄的女孩会要求她把自己修饰得面容姣好,后来“糖水片”流行,滤镜堆砌出梦幻的美感,而现在,越来越多人要求她记录下真实的画面。
“记录的本身就是珍贵的,真实的照片更加珍贵。”王璞说。
每一张真实的照片背后,连接着的是一段真实的记忆。王璞的镜头下,有很多她正在执教的孩子们。照片里,有孩子在哈哈大笑,也有孩子会吵闹流泪。若干年后,当这些孩子再看到这些照片,会自动联想起为何而笑,又为何而哭。
就算记忆的触角缺失,照片也会帮人们记得。
王璞拍摄的孩子与母亲
2023年,小米13Ultra发布后,王璞身边的很多摄影同好们都将这部手机作为拍摄的主力机。
在此之前,小米宣布与徕卡达成影像战略合作,雷军说:“影像是技术和审美的融合,我们正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王璞对此深以为然。
相比于过度的渲染和失真的美颜,纪实的镜头更能打动人心。
2024年,小米发布14Ultra,王璞再次成为体验者。使用下来,王璞认为这次升级更是填补了之前在人像处理上比较生硬的空缺,好比一双柔软的眼睛,将故事叙述得更加动人。
王璞拍摄的女孩
兰发发更喜欢小米14Ultra对画面的捕捉速度。
更重要的是,手机的轻便不仅让摄影师可以随时捕捉到想要的画面,手机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更能降低被拍摄者的防备心,拍出的人像会更加自然。“如果又是专业设备,又是闪光灯的话,人就会感觉这个东西很正式,不自觉就会紧张。”
这次拍摄过程中,让兰发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一个短头发的女孩。
兰发发在朋友的手机里看到了女孩的照片,女孩所表现出的自信深深地触动了兰发发。她请朋友帮忙递了话,对方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拍摄时,兰发发举起手机,无需调节参数,快速捕捉到被打动的瞬间。兰发发说:“她是自己的样子。”
兰发发拍摄的女孩
这次拍摄,严佳林找到了11位女孩,将镜头聚焦在这些女孩的爱好与生活中。她们之中,有人温柔,有人洒脱,有人张扬,也有人含蓄,更为重要的是,她们真实。
其中一位女孩Sue,是一家餐厅的主理人,和严佳林是现实中的朋友。Sue的手臂上有一道伤疤,她告诉严佳林,是某次在后厨帮忙的时候被烫到的。
提起这道疤痕时,Sue的语气十分随意,她没有躲闪聚焦在疤痕上的镜头,严佳林形容她“没有任何负担”。
严佳林说,真实是如今社会上一种稀缺的属性。
真实是对他人坦诚,更是对自己诚实。走近真实,远比走向完美更需要勇气。
严佳林拍摄的Sue
妇女节来临之际,小米找到了10位女性摄影师,请她们用小米14Ultra,定格下100位从容且多元的,真实的女性面貌。
100张照片里,有人内敛,有人深刻,有人活得痛快,也有人笑得肆意。
或许,她们的骨架并不纤细,肤色也不全是白嫩。但她们在各自的世界起舞,真诚且用力地生活,那种蓬勃而出的生命力,让靠近她们灵魂的人,为之颤抖。
摄影师manki拍摄
摄影师艾文拍摄
摄影师chococola拍摄
摄影师王面酱拍摄
摄影师西蓝和花拍摄
摄影师爱拍照的退休阿姨拍摄
摄影师张雅拍摄
摄影师苏星子拍摄
而与这些女性真诚的眼神所匹配的,就是小米14Ultra对真实的把握。
在这个AI算法大行其道,滤镜虚化五花八门的时代里,小米始终坚持对真实的探索。科技要为人心服务,这也是小米一直以来的主张。
不过度计算,不过度锐化,也不过度鲜亮,小米14Ultra坚信,用一层层细腻的真实,足以打动人心。
摄影师艾文拍摄
或许有人会问,真实究竟是什么。事实上,这个问题同样也抛向了参加本次活动的摄影师们。
王璞说,真实是一种珍贵。兰发发说,真实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量。
严佳林认为,“真实”不只代表着真实的外貌,更是一个人面对镜头的坦诚状态——对自己和世界都坦诚。
小米则告诉大家,真实是每一个女孩并不一定都要长成玫瑰,她可以是百合,是橡树,甚至是野蛮生长的小草。
祝每一位女孩真实,也祝每一段人生,为真实闪耀。
点击“阅读原文”
来小红书了解更多~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