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张司钰、徐豫、林诗荷
编辑:吴洋洋
Key Points
三星和苹果竞逐无创血糖检测;
Rabbit R1已卖出5万台、回款1000万美元,但充满争议;
Pico副总裁任利锋已离职;
Anthropic毛利率被曝只有50%,低于云计算公司;
ElevenLabs靠克隆声音晋升独角兽;
Alphabet将推动更多项目从Google X独立。
三星和苹果竞逐无创血糖检测
三星电子正在探索开发非侵入式的血糖检测和连续血压检测技术,以与苹果公司和其他科技巨头竞争。

三星移动数字健康主管Hon Pak表示,目前三星正在为无创血糖与连续血压检测投入大量资金,并将在未来5年以某种形式实现无创血糖检测,「如果我们能连续测量血压和血糖,我们的可穿戴设备将翻开新的篇章。」此前,三星智能手表一直提供血压检测功能,但检测结果并非全天持续,而且需要根据一个独立的血压检测仪校准。
无创血糖检测对所有智能设备公司都是个难题
血糖检测需要检测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这是一种相比血氧检测更复杂的过程,因为血液中没有一个直接与葡萄糖浓度变化相对应的光学特性。传统方法中,人们需要刺破皮肤抽取血液,但这容易增加感染风险。
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尝试通过光学传感器、电磁波、生物电阻抗、声波等方法无创检测血糖,比如光学传感器可以使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皮肤,光线穿透皮肤后被血液吸收和散射,这种吸收和散射的变化被认为与血糖水平有关,通过分析反射回来的光线特性,可以估计出血糖水平。
但人体生理结构的差异,比如皮肤厚度、水分含量、血流量,以及肤色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的准确性。传感器是否够敏感,也是影响结果精确度的因素之一,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在临床上被广泛接受。
根据计划,苹果将在今年发布的手表中上线血糖检测功能
2011年,一个叫Avolonte Health的公司在美国加州的帕洛阿尔托成立,这是苹果公司的一个秘密项目,想法来自于史蒂夫·乔布斯。这家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开发一种非侵入式血糖检测器,在不刺破皮肤的同时检测血糖。当时,乔布斯正在与胰腺癌抗争。
2014年,当苹果准备推出一款智能手表时,将手表变成一个集成Avolonte血糖检测技术的健康检测设备就成了整个苹果公司的愿景。只是因为技术限制和隐私问题,苹果手表最终被定位为一款健身和通信设备,而非最开始的健康监测工具。
苹果为健康监测制定过一份「2024版图」,这个版图中,苹果要在2024年(即今年)就要使其手表具有血糖检测功能,通过手表内置的短波红外感应器,测量佩戴者血液中的糖含量。此外,根据版图规划,这款手表还将支持睡眠呼吸暂停检测功能,即通过睡眠和呼吸模式来估计某人是否患有疾病,从而引导用户去看医生。
血氧、心率、体温等健康检测项目已经商业化
目前,苹果已经成功商业化了包括血氧、心率和体温检测在内的健康功能。
  • 心率监测2018年推出的Series 4系列手表中上线该功能。该功能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经过人体血液和组织吸收后的反射光的不同强度,描记出血管容积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从而计算出心率;
  • 血氧监测2020年推出的Series 6系列手表中新增血氧检测功能,其传感器由4组LED光簇和4个光电二极管组成,能够在15秒内测量佩戴者的血氧饱和度。不过,去年10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定苹果公司侵犯了医疗技术公司Masimo持有的两项专利,而这些专利与苹果手表中用于测量血氧的传感器技术相关,也因如此,苹果公司的部分智能手表型号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
  • 体温监测 2022年发布的Series 8系列手表中新增该功能,通过新增体温传感器,Series 8系列手表能够以每5秒一次的频率测量用户手腕温度,该温度可以被用来预测女性用户的排卵期。
这些功能都已得到美国FDA的上市「许可」(clearance letter,注意,不是「批准」approving),并被划归第2类医疗器械,意思是低风险器械,可作为OTC(非处方)销售。
其他即将上线或处于研发阶段的健康监测和辅助功能:
  • 血糖监测:可能在2024年发布的Series 10系列手表中上线;
  • 助听器:将通过AirPods实现;
  • 情绪检测和冥想辅助:将通过Vision Pro头戴设备实现,涉及到视觉反馈、皮肤温度监测等技术。
参考链接: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1-22/samsung-races-apple-on-noninvasive-glucose-checks-blood-pressure-monitoring?srnd=technology-vp
Rabbit R1已卖出5万台、回款1000万美元,但充满争议
美国人机交互创企Rabbit的CEO吕骋(Jesse Lyu)接受Fast Company采访,回应关于AI新硬件Rabbit R1的争议问题。
新皮层曾报道,Rabbit R1是一款基于大型动作模型(Large Action Model,LAM)的智能设备,支持对话实现查询、打车、购物等操作。这款产品在一周前的CES上亮相之后,5天内卖出了超过5万台,每台售价199美元,成为迄今为止最成功的AI硬件(Humane的AI Pin尚未开始预订)。
尽管卖得火热,仍然有很多人认为这款产品的功能用手机App就能实现,无需专门制作一款硬件。
吕骋回应称,他同意Rabbit可以成为一个软件产品,比如未来Siri就会做这件事,甚至做得更好。但他之所以将Rabbit做成一个硬件,而不是一个App,是因为如果Rabbit只是一个应用程序,他就需要同时为iOS和安卓开发和维护应用,这需要大量的持续投资。最终,这个App还可能被其他应用取代,因为应用程序的切换成本极低,但如果是硬件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参考链接:
https://www.fastcompany.com/91013196/how-design-drove-10m-in-pre-orders-for-rabbit-r1-ai-hardware?partner=rss&utm_source=rss&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rss+fastcompany&utm_content=rss
Pico副总裁任利锋已离职
据Tech星球1月22日报道,字节跳动旗下VR业务Pico副总裁任利锋已离职,未来将进军跨境电商赛道。
Pico是字节跳动2021年以15亿美元收购的VR公司。
任利锋曾负责将抖音内容生态引入Pico
任利锋曾任百度贴吧产品运营,也是抖音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后担任抖音产品运营负责人。2020年,任利锋调任西瓜视频总裁;2022年,任利锋接任北京微播视界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职务。
2023年4月,任利锋转岗至Pico担任副总裁,负责内容生态相关业务,向Pico创始人周宏伟汇报。其转岗后的前半年,Pico从字节跳动获得了一系列资源倾斜,包括抖音开屏广告和信息流推送、明星参与宣传视频录制、多个官方账号和知名带货主播的直播间露出,以及来自抖音和西瓜视频的众多内容。泛娱乐成为Pico内容生态的切口,用户可以通过Pico观看演唱会直播、经典电影放映、虚拟偶像夜谈等。此外,多位抖音员工加入Pico团队。
2023年10月,有消息称任利锋处于接近离职的状态,后陆续卸任抖音集团旗下公司的多个职务。截至2023年12月27日,天眼查显示,他在抖音集团内已经没有相关任职。
Pico已转战XR赛道
2023年11月6日,Pico创始人周宏伟宣布,Pico OS团队整体并入字节跳动产品研发和工程架构中台,而市场、游戏、视频等部门则大裁员,只保留少部分硬件团队。据估计,此次裁员约80%,团队「从2000人裁到几百人」。
Pico在中国包括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在内的头显设备市场的份额在50%左右。但据离职员工透露,字节跳动曾为Pico投入200亿元左右,相当于每卖出一台Pico设备,都亏损1000至3000元。至此,一度跻身字节跳动主流业务的Pico止步VR。
新皮层此前曾报道,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曾在苹果发布Vision Pro后要求Pico创始人周宏伟「两年内」开发出类似Vision Pro的产品,Vision Pro是一款兼具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的设备。
Pico方面表示,公司会加强在XR(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领域的光学、显示等长期关键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对XR业务「有耐心、看长期」,Pico也会正常运营。
消息人士透露,任利锋的新创业项目已获得来自红杉中国和IDG的投资,投后估值超5000万美元,且可能采取独立站的形式,即该电商网站可拥有独立的域名、空间及页面。
参考链接:
https://36kr.com/p/2615470690687105
Anthropic毛利率被曝只有50%,低于云计算公司
过去一年里,得益于收入的快速增长及对未来行业的积极预测,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以超过15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了数十亿美元。但最新数据显示,这一初创公司的利润率最终可能低于现有的软件公司。
Anthropic毛利率只有50%,而云计算公司有77%
知情人士称,在支付了客户支持和服务器成本后,2023年12月,Anthropic的毛利率在50%至55%之间,远低于Meritech Capital显示的云计算公司77%的平均毛利率。知情人士还表示,至少有一位Anthropic大股东预计该公司的长期毛利率将在60%左右。
生成式AI的计算成本可能长期高于一般软件公司
过去1年来,包括Anthropic在内的初创公司一直在以2024年收入的50到100倍估值筹集资金,但随着时间推移,初创公司可能越来越难以实现这些收入预期。
Anthropic的竞争对手OpenAI同样面临这一问题,由于长期运营着ChatGPT的免费版本,OpenAI需要支付高昂的服务器成本,但却未因此产生额外的收入。
截至2023年12月,OpenAI的年化收入速度超过了16亿美元。到2024年年底,Anthropic的预计年化收入至少为8.5亿美元,OpenAI和Anthropic的2023年亏损均尚未明朗。若收入增长下滑到30%至40%,吸引新投资将变得困难。
参考链接:
https://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anthropics-gross-margin-flags-long-term-ai-profit-questions?rc=th6t9m
ElevenLabs靠克隆声音成为独角兽
1月22日,人工智能初创公司ElevenLabs完成了8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累计融资达到1.01亿美元,估值超过10亿美元。
ElevenLabs由Google前机器学习工程师Piotr Dabkowski和软件公司Palantir前部署策略师Mati Staniszewski于2022年创立,总部位于伦敦,是一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和编辑合成声音的公司,能够自动将视频和播客转换为其他语言,同时保留原始的声音和情感。目前,ElevenLabs支持29种语言生成,其中包括中文。
声音合成市场竞争激烈,除了ElevenLabs,其他初创公司比如Murf AI、Superstone、Voice.AI,以及亚马逊、微软等大公司都不同程度介入该领域,其中,亚马逊的Amazon Polly可以合成多种语言、语调的声音。不过由于ElevenLabs使用Google的WaveNet算法,其合成的声音更逼近真实人类。
参考链接:
https://techcrunch.com/2024/01/22/voice-cloning-startup-elevenlabs-lands-80m-achieves-unicorn-status/
Alphabet将推动更多项目从Google X独立
Alphabet的创新实验室Google X面临裁员危机,裁员主要涉及运营人员而非工程师。公司希望推动其中一些项目成为独立公司,从而获得更多外部融资。

Google X成立于2010年
成立之初,Google X的使命被定位于探索前沿科技,并推出了一个面向未来创新的「登月计划」。过去,这个实验室完全由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出资维持运转。
现在,Alphabet想要改变这个实验室的运转方式:推动更多项目从实验室脱离,成为独立的初创公司,并吸引外部投资者注资。实验室负责人Astro Teller在电子邮件中写道:公司将拓宽涉足的行业领域,扩大金融合作伙伴的合作范围,并继续强调精益团队和资本效率来实现上述目标。
该实验室盈利艰难,存活项目仅有Wing和Waymo
自2010年成立以来,Google X始终难以为母公司Alphabet产出大额收益,并实现科技商业化。2023年第二财季财报中,Google营收中超过80%的收入仍来自在线广告,而包括Google X在内的所有创新业务仅产生了2.85亿美元的收入,却花费了8.13亿美元。
目前,Google X的多个项目已相继关停,其中包括用高空气球帮助偏远地带联网的Loon和AR眼镜Google Glass等,实验室仅剩项目包括无人机送货的Wing,以及已于2015年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独立公司的Waymo。
Google将继续裁员,但规模有所收缩
去年1月,Google宣布裁减6%的员工数量,共计超1.2万名员工,为公司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
今年1月,Google启动了新一轮大规模裁员行动,预计影响人数高达数百人,涉及到语音助手Google Assistant部门,Pixel手机、Fitbit手表及Nest智能音响等硬件部门,甚至涉及一些核心工程团队。
这些裁员一部分是为了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聚焦生成式AI,Google X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裁员。
参考链接: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1-22/google-layoffs-saga-continues-as-alphabet-s-x-cuts-dozens-of-jobs-seeks-funds?srnd=technology-vp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