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木棉亲子课堂ID:mumianketang
当孩子长大了,他总会离开我们的怀抱,根本不必我们告诉他。
堂姐的大女儿今年升四年级,话很少,不像小时候那么活泼了。

这次回家我说开车带她去附近的水上乐园玩儿,她腼腆一笑:不去了,我妈不让!
我惊讶:这孩子性格怎么变化这么大?
后来才知道原因,堂姐的婆婆跟我诉苦:你说你堂姐,孩子幼儿园升小学一年级那个暑假,你堂姐非让孩子自己睡。
你姐夫在外地工作,一星期才回来一次,她跟俩孩子一个屋睡多好,非让孩子自己睡,孩子不敢呀,她就打孩子,我也不敢多说话,怕她觉得当婆婆的事儿多。
打了几次,把孩子往屋子里锁了几回,孩子敢自己睡了,也愿意自己睡了,有时候她想让孩子跟她睡一晚上,孩子也不愿意了。
可是孩子性格也变了,不爱说话了,放学除了写作业就是自己在屋里待着。
接受了西方的文化,有多少父母在信奉“三岁分床、五岁分房”啊?殊不知这样的理念害了多少孩子!
还记得那个发明了“哭声免疫法”的华生,这个理论开始推行时,受到很多宝妈的追捧,就连马伊琍都在使用这个方法养育大女儿爱马。
但越来越多的问题接踵而来,被哭声免疫法养大的孩子们,将来罹患精神疾病的概率大大提升,就连华生的孩子们也没能幸免。
华生一生三个子女,大儿子一直尝试自杀,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自杀身亡,二儿子一直流浪,过得穷困潦倒,年纪轻轻死于胃癌。
小女儿也没好到哪儿去,经常酗酒,曾多次想要自杀。
而华生最终被人们所唾弃,被选为“美国最讨厌的人”。
孩子不是机器,不存在他哭了你不管,他就不哭了,而是他不需要温暖了。
同样道理,孩子不是机器,三岁分床、五岁分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机器可以设定时间,人是区别于机器的,人是有血有肉,有个性化的。一味遵循这个时间原则,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伤害。
同学大学攻读的是心理学,毕业后跟同学开了一家小诊所,他们接待了一个小患者,有自闭倾向。
这个小男孩儿六岁,之前都好好的,到了6岁爸爸觉得应该分房睡了,于是要求男孩儿自己去卧室睡觉。
男孩儿不敢,爸爸就说:你是男子汉,有什么不敢的!
劝了孩子几天后,爸爸终于失去了耐心,吼完孩子后,就把孩子锁到屋里,让孩子自己睡。
而后孩子就成了现在的样子,讲真,这只是冰山一角,深受其害的人不在少数,强制分房睡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有可能是一生的阴影。
有个远房姑妈,对女儿要求很严格,很早的时候,姑妈就让表妹自己睡了,并且姑妈脾气不好,表妹小时候一犯错就会遭到姑妈打骂,还会把表妹锁到小黑屋。
长大后表妹初中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了,打工期间认识一个男子,比表妹大了整整12岁,全家人都劝说表妹,可表妹执意如此。
无奈之下,姑妈放手不管了,表妹跟那个男人走了,几年后表妹又回来了。
原因是发现那个男的在老家还有妻子女儿,并没有离婚,回家后表妹一直闷闷不乐,不愿意见人,也不愿意提起那段经历,如果不是内心缺乏,怎么会走到这一步呢?
真的,孩子长大后会离开我们,就像龙应台所说的:我在机场送儿子,我们拥抱后儿子拿着行李涌向人群,我们多么希望他能回头看我一眼,可是他没有。
小时候黏着我们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正如《小别离》的台词所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指向分离,那就父母和子女的爱。
我们不必过早跟孩子分房睡,如果孩子不适应,多留孩子几年又如何?不必盲目跟风,我们小时候不也常常跟父母挤到一张床上睡觉吗?
你要知道,三岁分床,五岁分房只是建议而已,而不是硬性要求。
其实很多父母都是在跟风,在攀比,聊天的时候,别人说:哎呀,这么大了还跟父母一起睡呀,我家早就分床睡了!
听完这话就觉得心里很别扭,还觉得自家孩子没出息,不如别人家孩子,但是你知道人家家里的真实情况吗?或许他们的孩子也在跟父母一起睡。
所以,不论是分床睡还是分房睡,都要看孩子的适应程度。
我们可以先跟孩子沟通,让孩子尝试自己睡觉,给孩子一个适应和过度的过程,可以先把孩子哄睡,把孩子哄睡后陪孩子一会儿,然后再离开。
是否分床和分房,一定要看孩子的表现,有些孩子天生就很黏人,那就可以晚一些。千万别用“暴力”的方式去强行分床、分房,以免给孩子的内心留下阴影。
本文来源:木棉亲子课堂(ID:mumianketang),努力向上的宝妈,如果你愿意,我陪你一起进步!
往期精彩回顾
联系我们
微信: caicaitong/schoolmum008
QQ: 1950775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