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说件事
快过年啦,给大家挑了一些小礼物。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推送我都会随机抓几个云闺蜜送礼,今天就有!一定要拉到文末看看
------以下正文------
腊月二十啦,过年就在眼前。
哪怕我这样冲冲冲一整年的工作狂,到了这个时候也开始“无心工作,只想放假”啦,哈哈哈哈。
你们是不是也开始在办公室翻手机,看这一年给娃拍的各种照片,回忆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哎呀,这种摸鱼的幸福,真是值得珍惜。
翻着,翻着,我翻到了去年儿童节那天,小D在戏剧表演班表演的照片。(点这里复习《8年了,终于有老师看我是大 V,要特别优待我女儿了
孩子们演《狮子王》,小D演土狼甲,哈哈哈哈哈。
大概是因为六一儿童节汇报演出这件事,很能引发大家的共鸣,当时那篇推文留言区也很热闹,其中这一条,简直太深得我心了。
一共17条回复里,还有说娃记不住歌词,就把歌词抄在手臂上的,哈哈哈哈……
半年前看了这些欢乐的留言,再想想此刻自己摸鱼的快乐,我猛然又想起来一件必须要做的事:必须要好好写文告诉大家,龙年要做一个会科学摸鱼的妈妈,养出会科学摸鱼的娃。
这样不仅能更快乐,还能让大家工作学习都进步!不信?往下看:
01
人不能什么都要
选择权属于自己
我们给娃讲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时,肯定是把他当做反面典型来批评的。
工作生活中,也很讨厌同事伙伴总在摸鱼,道理很简单,你不好好干,工作就会落到别人头上,增加别人的负担,还混吃混喝,这肯定不是好事。
那为啥我还要说,教会娃滥竽充数,科学摸鱼有好处呢?
简单看一下上面的留言就发现了,父母支持孩子们滥竽充数的都是哪些场合呢?
大合唱,幼儿园汇报表演,等等等等,当然,这绝不是说,唱歌跳舞画画弹琴,就都能不用心。
如果你家娃是真的喜欢合唱,甚至就是个走专业、半专业路线,从小父母砸钱花精力一路培养,那这些场合绝不会鼓励娃去摸鱼的。
图源动画:《南郭先生》
这下就清楚了,要不要滥竽充数,其实是个选择题。
每个娃,每个家庭对不同的事件和场合,有自己的“重要度排序”,重要的事情要迎难而上,而不重要的事情,学会滥竽充数适度摸鱼,既是一种资源配置的策略,更是我们生活和情绪的调节剂——张弛有度,才是人生。
人生最难的问题往往是“什么是最适合我的”,而想要学会做决策,其实就是要学会取舍,而“敢于舍掉,放弃掉”一些事情,往往是我们在育儿路上,尤其是早期,最不敢干的事。
我们会觉得,娃还很小,哪条路都有可能,老师专家们说得都很有道理,语数外体育编程艺术演讲啥啥都重要,几十个兴趣班都舍不得放弃,生怕我们决策错了,让娃错失了“最佳机会”。
但我们真正应该害怕的是,从小就没有把“舍弃”的权利交到孩子自己手里,让娃自小就培养起,敢于选择也敢于为选择负责的能力。
02
分类处理:
我喜欢的,我擅长的,我体验的
教娃滥竽充数,科学摸鱼的第一个前提,是敢于选择。
请注意,我一再强调,是让娃自己选择,而不是一味让家长根据自身的经验,强制娃去选择。
但孩子毕竟还小,怎么可能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呢?
这里推荐大家一个分类法:和娃一起,把事情分成三类:我喜欢的、我擅长的、我体验的。
第一,我喜欢的:
喜欢不喜欢,是一个纯粹的主观感受,相信再小的娃,都能用语言、行为表达出,这件事我喜欢不喜欢。
作为父母,我们就能帮娃列一个表格:哪些玩具是娃喜欢的,哪些食物是娃喜欢的,哪些知识内容、学习方式是娃喜欢的等等等等。
喜欢的事情,自然不需要“滥竽充数”啦,那就高高兴兴去喜欢好了,我们要做的,可能是引导孩子“适度喜欢”,比如喜欢冰淇淋,也不能一天三顿地吃等等。
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喜欢”是会流动的,孩子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另一个,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可以留出一个空间,允许喜欢流动,比如某个玩具,不喜欢就不喜欢了;
但如果这个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孩子本来是很喜欢弹琴的,但是因为难度稍微上去了,就不想去了,那这就提示我们,要重视孩子在“畏难”“坚持”等问题上的培养。
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出,哪些问题,是我们的孩子一定不能“摸鱼”的。
第二,我擅长的:
喜欢是主观的,但是擅长有客观性,当然对于孩子来说,从喜欢到擅长是最可能出现的情况。
年幼时期的“擅长”,有很多真的跟基因相关,比如有的孩子就是嗓子好听,一唱歌音准也很好;有的孩子就是运动能力不错等等……
随着家庭的培养,孩子们也会逐渐出现很多“后天”的擅长,一旦发现这些擅长,家长们会有两种心态——一个是抓紧培养,一个是犹豫“唱歌好听,我们普通家庭不太可能培养出歌唱家啊……”
我的建议是,在孩子的各种擅长中,确定一个来“持续、稳定地鼓励培养”,不一定是投入很多,而是保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积极持续的支持。
当然了,再喜欢和擅长的东西,娃也可能会在漫长的成长中,时不时就腻味一下,放弃一下,这就是需要我们“盯住”的时候了。
那其他的擅长呢,其实可以逐渐变成“我喜欢”的项目来处理,顺其自然,在过程中发觉更本质的问题(比如个性、习惯等等)。
第三、我体验的: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我的分类有我喜欢的,却没有我讨厌的;有我擅长的,却没有我不行的。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讨厌”和“不擅长”都不过是暂时的。
我们绝不鼓励娃们偏科,我们鼓励孩子们去体验生活中的一切可能性,包括体验我不喜欢,我不擅长
不排斥尝试一切,鼓励娃尝试之后表达,我不喜欢,我不擅长,这些都是人生重要的课题。
对多数“不喜欢、不擅长”的事,为人父母,我们一定是期望孩子勇敢尝试的,想鼓励娃打破自己的玻璃罩子,那就要用到“滥竽充数”这一招了。
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奏竽这个乐器,但是他会抱着乐器摇摇晃晃的表演啊,我们引导孩子去接触一个她有所畏惧和排斥的事物,也完全可以小步小步,滥竽充数着来。
害怕游泳,那就在泳池边上用水冲冲脚丫子好了,甚至像小D小时候,特别想看电影戏剧却打死不敢进电影院,我就陪她在电影院门口听了无数次“现场声音转播”,假装我们看了电影,直到有一天,她说,我准备好了。
当然了,我们一定会遇到“不喜欢,不擅长”却不得不做,甚至还得做到一定成绩的事。
像小D因为早产,运动协调能力是弱一些的,她绝对不擅长跳绳。
最早跳绳的时候,简直一个两个都很费劲,但跳绳要考试,学校老师都非常重视,而且我也很清楚,让小D练习跳绳,对她有很多很多好处,于是,这件不喜欢,不擅长却必须体验的事情,就成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这个机会让小D学会了失败,更学会了从失败中站起来,具体方法参考文章👉🏻我们家最特别的“传统”,是给女儿庆祝失败
在我们打开大门,带娃尽情地体验过世界之后,今天害怕跳绳的娃,也许就变成了明天喜欢跳绳的娃,后天擅长跳绳的娃。
而最重要的是,娃会愿意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可能敞开心扉,习惯于“我什么都可以体验体验”的开放态度,并且笃定地相信,即使体验了我表现得不怎么样,我的父母也会陪着我“摸鱼”,一点一点慢慢成长。
03
包容别人的需求:
扩展娃的社会属性
说完了,把选择权还给孩子,陪伴他们体验一切可能性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滥竽充数”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社会性。
马克思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我们不喜欢应酬,但总有些场合必须要应酬,可能包括幼儿园的六一汇报演出,单位的年度表彰大会,春节陪七大姑八大姨嗑瓜子聊天,还有陪客户吃饭喝酒……
不是情愿的,但又不得不应酬一下——孩子们天生是不懂这些尺度的,所以我们必须教会娃“滥竽充数和主动摸鱼”。
推不掉的场合,我们还可以滥竽充数,娃不太喜欢的活动,我们可以告诉她,去体验体验就行了,走个过场摸个鱼,让你自己不要太不舒服,也基本满足环境的要求。
这个分寸感,其实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愿意又不得不之中累积起来的。
而这个部分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复盘。
找机会跟娃聊聊,我们这次滥竽充数里,观察到了哪些问题,体会到了哪些情绪,我们怎么做,可以让自己更开心舒服一点,别人大概有什么样的期望,为什么有这种期望,我们又是不是必须去做呢……
我们总是说情商情商,但也总是误会,认为情商就是委屈了自己还不生气,其实情商是明明让自己在憋屈的场合下, 尽量疏解不要受伤太多。
而保护自己很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滥竽充数。
04
好胜心和输不起
读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我也很想让娃滥竽充数科学摸鱼啊,可是我家那个孩子,什么都要争第一,得不到第一就哭,好胜心特别强,输不起,根本不接受滥竽充数,怎么办?
强烈的“想赢”的需求背后其实反而是内心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可,而孩子早期的自我价值的来源大部分是从父母那边得到的。
很多父母都会有误解,觉得缺少自我价值认可的孩子会自卑胆怯,其实还有一面就是想赢怕输。
因为孩子的成长经历可能让他觉得,自己只有好,只有赢,才能被喜欢,被认可,才能受到关注。
说实话,我们自己虽然人到中年,但常常也会有这种自我价值感很低的时候,觉得我没有挣多少钱,养的孩子也不是牛娃,我天天这么辛苦地活着,却连我自己都不认可自己。
怎么办?
分两步走,在孩子和自己真的做得好的时候,先允许感觉好。但这里需要区分的是,感觉好和过度吹捧是两件事。
而在输和否定自己的时候,我们要去接纳情绪,温暖陪伴。
其实我们往往是因为自己从小就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接纳和陪伴,所以养娃的时候,无法付出给孩子。
区别是,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现在可以从头开始学会爱自己。
这篇写到最后,还要解决最后一个顾虑:
这世上滥竽充数的人太多了,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自己不够勤奋,不够努力的地方简直太多了,摸鱼似乎根本不用学啊,长大了,就都会了,而且到了滥用的程度,都希望工作能摸鱼,工资却能翻番
我想说,这其实没有掌握科学的摸鱼方式,而是真的踩进了南郭先生的陷阱——混日子骗饭吃,总有要还的一天。
已经学偏了的我们,怎么办呢?
没事的,重头再来,既然快过年了,这几天就放过自己,但龙年雄起的方法都已经写在今天的文章里了,孩子们可以,我们成年人一样可以的。
正在团
大J叨叨叨
年前最后一次出差来到了北京首都图书馆。一年多前看到这套书的数码稿就很喜欢,但深知它注定不是“流量书”。我坚定要做首发,希望尽自己所能让原创绘本被更多人看到。
这些年愈发觉得,抓住民族的根,才是真正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昨天在首图的线下活动,感受到了同频的人遇见是多么幸福,谢谢你们的到来
2024年,我会去到更多城市的,等我哦~
最后来公布下,上周三留言送礼的中奖名单,恭喜下面这位小伙伴,获得Gund龙年公仔一个,希望你喜欢哦。
今天的抽奖也来啦,评论区抓一位小伙伴送湛庐珍藏月历——墙上美术馆.2024一份,虽然新年已经开始了,但这套月历真的太美太美了!
觉得文章有启发
记得点赞鼓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