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年,重新拜访我的“老朋友”们
1
我和哲学的故事
我17岁进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广西一个小县呆了十年,恢复高考那一年,我考研究生回到北京,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因此可以说,哲学是我的专业。但是,我自己认为,对于我来说,哲学主要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个爱好。哲学成为我的专业,这有相当的偶然性,是由于种种机缘巧合,比如说,机缘之一是,在对哲学完全无知的年龄,我懵懵懂懂报考了北大哲学系。
读中学时,我最喜欢两门课,一门是语文,我的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另一门是数学,初中和高中都是数学课代表,感到解数学题真是其乐无穷。所以,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就很犯难,报文科还是理科,面临这样一个抉择。最后是毛主席的一句话给我指引了方向,他在《实践论》里有一句话:哲学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我一想,学哲学不就文理两科都占了吗。我就这样报了哲学系,当时我完全可能报别的系,比如数学系或者中文系。但是,我相信,不管我从事的是什么专业,哲学一定会成为我的爱好的。
我这个人读书很杂,完全不受专业的限制。上北大哲学系的时候,我读文学书比如小说诗歌之类并不比读哲学书少。到哲学研究所工作以后,我也是文史哲不分家,读书面比较广。在读了许多书之后,现在我可以下一个结论,哲学的确是我的最爱。我的专业和我的爱好高度一致,这是极大的幸运,我是误进了门,走对了路。不过,即使以哲学为专业,我也始终把爱好放在第一位,让专业服从爱好,一个课题必须是我真正喜欢的,我才会去做系统的研究,比如研究尼采。
在我读的书里面,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占据了很大的分量。我完全是用一个爱好者的方式去读的,不端做学问的架子,像读闲书一样,这样的读法给我带来莫大的愉快。我被这些智慧的头脑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他们所思考的问题之中,追随他们的思路,如同在一个奇妙的精神世界里游历。读他们的著作,我有两个强烈的感觉。一个感觉是,这些大哲学家虽然都是距今两百多年到两千多年的人物,但我丝毫不觉得他们是古人,我觉得他们中每一位都是活在现在的人,都是我亲近程度不同的朋友。当你与伟大的思想相逢时,时间不复存在。另一个感觉是,人类曾经诞生过如此优秀的灵魂,生而为人是非常光荣的,来人世走一趟是非常值得的。
许多年下来,我读西方哲学经典已经有相当数量,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把我的收获做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我用了四年时间做这件事,一个个重新拜访西方历史上那些大哲学家,和每一位认真相处一些日子,倾听他们的谈论,和他们进行讨论。在这个基础上,诞生了我和喜马拉雅合作的这门《西方哲学史50讲》的课程,相信是比较言之有物的,这门课程已经在喜马拉雅正式上线,打开喜马拉雅搜索“周国平”,就可以找到并收听它,希望你会喜欢。
2
如何学习哲学?
一个人有心学哲学,最好的途径是从西方哲学入门。现在有两种常见的学哲学的方式,在我看来是学不到哲学的。一种是把《哲学概论》之类的书当做入门书,结果越学越糊涂,在抽象的概念里面绕来绕去,还误以为哲学真的是这么一个枯燥的东西。另一种是上各种国学班,就以为自己是在学哲学了,其实大不然。我不反对学国学,但这和学哲学是两回事。
在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并无哲学一说。王国维早年研究德国哲学,领悟了什么是哲学,得出一个结论,说中国基本上没有哲学,国学的主体儒学只是实用道德学、实用政治学。这个话从公认的头号国学大师口中说出,终归是值得我们想一想的。上个世纪前期,胡适、冯友兰等国学大家在学了西方哲学之后,以之为参照,对中国古代思想资料进行梳理,才先后写出了中国哲学史的著作。哲学毕竟诞生在希腊,并且在西方两千多年里有持续的发展和清晰的脉络,要鉴别中国文化中什么东西属于哲学,当然是不能不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的。所以,一个人如果不学西方哲学,学中国哲学也是学不好的。
可是,我们怎么来学西方哲学呢?所谓西方哲学,只存在于两千多年里西方那些重要哲学家写的著作中,我们必须去了解他们讨论了什么问题,各人的见解是什么,才会对西方哲学有一个了解。所以,如果说从西方哲学入门是学哲学的必由之路,那么,学西方哲学史就是学西方哲学的必由之路。
周国平的独家西方哲学史课程
现在已经有一些西方哲学史方面的课程,我这个课程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主要是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浸染哲学的,我心目中的听众也是哲学爱好者,因此可以说,这个课程是一个哲学爱好者对众多哲学爱好者的谈话。根据这个定位,我的课程会有四个特点。
第一,我自己通过读西方哲学经典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现在我给你讲西方哲学史,最想传递的是我感受到的这个魅力,让你也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在于所讨论的问题的根本性和解决问题的开创性思路,我会以此为标准认真讲哲学史上公认最具重要性和首创性的哲学家的思想,并且尽量讲得通俗明白,让喜爱思考的一般读者都能够听懂。有人听我讲哲学,评论说,讲哲学有三种方式,一是绕了半天不能把人绕进去,二是把人绕进去不能把人绕出来,我是第三种,把人绕进去也能把人绕出来。我希望你听了我的课也是这个感觉。你会发现,大哲学家们所思考的问题其实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我们也感到惊奇和疑惑却没有深入去想的问题。
第二,除了读哲学经典,我还喜欢读内容扎实的哲学家传记,深感哲学的魅力不但在于思想的魅力,也在于哲学家人格的魅力。哲学家往往是特立独行之人,有一些哲学家,思想与个性之间还有着最内在的联系。我会选讲若干哲学家的生平故事和独特个性,你会看到,哲学家决不是通常所认为的那般枯燥的人物,他们性格各异,但都是一些活生生的非常真实的人。
第三,既然我是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给你讲课,这个课程肯定会体现我个人的好恶,在内容的选择上有我自己的标准。通常的西方哲学史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标准,对于在这两个领域无专门研究的著作家,便不承认其为哲学家,往往不予收录。我也重视本体论和认识论,但人生论也是我的课程的一个重点,会给与充分的讲述。比如说,古罗马的斯多葛派,近代的蒙田、帕斯卡、爱默生,通常的西方哲学史是不讲的,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哲学家对人生的思考都独特而深刻,我就决不肯舍弃。
第四,前面我讲到,中国学者是参照西方哲学整理出一部中国哲学史的。在适当的地方,我会串联中西哲学的相关内容,比较二者的异同。
开启一场西方哲学之旅
西方哲学的历史,从古希腊开始,迄今两千五百年。哲学家们讨论的大问题,可划分为三大类,构成哲学的三个基本领域,即探究世界本质的本体论、探讨人生意义的人生论和考察人类认识能力的认识论。在不同的时代,三大类问题中的某一类会占据中心地位。粗线条地说,在古希腊,本体论是中心;在古罗马,人生论是中心;在近代,认识论是中心。这只是相对而言,事实上,无论哪个时代,在主导类别之外,其他类别的问题也会有所讨论。这三大类问题构成了西方哲学的主干,是我讲述的重点。除此之外,有的哲学家还讨论了美学、政治学、教育学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在这些方面开创性的或者富有特色的思想,我也会有选择地讲述。
这个课程止步于近代。我不讲现代哲学。对于我来说,古代和近代是笨拙的,单纯的,完整的,和我很亲近,现代则太机灵,太复杂,太细碎,和我很疏远。在现代,哲学已经失去家园,四处流浪,在别人的疆土上寻找寄身之处。我愿意听从维特根斯坦的劝告,对于不可说的保持沉默,并且不去理会闯入沉默之域的各种新奇谈论。
我的西方哲学之旅开启了,欢迎你和我同行,从古希腊到近代,从泰勒斯到尼采,我们一同去结识西方两千年里那些最智慧的头脑和最有趣的灵魂。

扫描下方链接,或扫描二维码
即可加入
周老师的西方哲学之旅
我们将从本期精选评论中抽取5位朋友,送上喜马拉雅大师课体验会员和喜马拉雅VIP季卡一份,欢迎各位留言交流。
好书推荐

周国平老师的西方哲学之旅开启了,欢迎你和他同行,从古希腊到近代,从泰勒斯到尼采,一同去结识两千年里西方那些最具智慧的头脑和最有趣的灵魂。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