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产电影经历了一段“野蛮生长”的时期。

受改革开放的大背景、自由的创作环境、宽松的审查政策等因素影响,这一时期诞生了诸多尺度生猛、题材猎奇、内容大胆的电影作品。
比如曾经吓死过人的恐怖片《黑楼孤魂》,被称为上世纪国产科幻巅峰的《错位》,以及全裸出镜、堪称尺度之最的《疯狂的代价》等等。
《黑楼孤魂》剧照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同样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冷门神作。

影片看似荒诞无稽,实则讽刺至极,甚至还预言了几十年后的现实。

网友评价:放在今天,这尺度恐怕连过审都难。

疯狂的小镇

导演: 王凤奎
编剧: 钱道远
主演: 赵登峰 / 刘廷尧 / 李廷栋 / 崔慕燕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87-02(中国大陆)
片长: 76分钟
这部影片上映于1987年,后来曾在央视播出,电影围绕着一个名叫
玉岩镇
的地方展开。

话说玉岩镇最近遭遇雷电暴雨,随后又经历了烈日暴晒,反复无常的天气让镇上的居民备受折磨。
一则流言也随之传出:如此极端天气,是地震爆发的先兆。
本是一句没有来由的胡诌,没想到却得到越来越多的附和。

有人说在前一晚看到了火球劈树,有人说在庙里看到了一窝红蛇,还有的表示在水里尝到了苦味……
镇上有一个教生物的王老师,因为女儿放暑假房间不够住,于是搭了一个临时的草棚,这一举动却被解读成搭建“防震棚”。
一个摄影团队来镇上采风,询问最佳的拍摄时间和地点,王老师指路海边,说凌晨有海浪的时候拍下来最好看。
路过的广播员甘广播远远看见这俩人拿着不知名的器材,又听见王老师说“海浪”、“凌晨”等字眼,误以为凌晨会有天崩地裂、掀起滔天巨浪的大地震。
她四处散播这条消息,让镇上的居民更加人心惶惶。

众人的信口雌黄,加上甘广播的捕风捉影,让地震的谣言越传越广。
大家开始急着采购防震物资,并找到镇长主持大局。
镇长虽然也担心地震,但是却并未收到上级的正式通知,不敢贸然行事,于是采取了折中的办法。

他把大家带来供销社采购,但是却只字未提地震的事。随后他又以去县里汇报工作为由,骑车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大难当头,民众开始像疯了一般地抢购食物,场面极其混乱。
供销社负责人余供销为了牟利,把积压的油毡纸、草席等物品打上“防震抗震物资”的名号出售。
供电所负责人
张供电
也想趁机捞一笔,他让妻子去邻乡进了一大批蜡烛、煤油等物品售卖。

此外,镇上的粮站和银行负责人也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全力以赴迎接即将到来的地震。
夜幕逐渐降临,一个个防震棚被搭起,镇上的所有男女老少都转移到了地势平坦的郊外。
派出所所长傅政法召开紧急会议,他自命为抗震领导小组组长,把镇上的所有干部召集到一起,宣读抗震防震的精神文件。
时间来到11点半,甘广播被安排宣读防震通知,然后拉响防震警报。

但在慌乱之中,她却直接把警报拉响,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一时间,刺耳的警报声传遍玉岩镇的每一个角落,民众的恐慌情绪瞬间被点燃。
他们如惊弓之鸟四处逃窜,哭喊和尖叫声不绝于耳。
惊慌失措之下有人跌倒、有人被踩踏,有人和家人失散,还有的踢倒了蜡烛点燃了草席和棚屋。
宁静的玉岩镇并未发生真正的地震,但是却爆发了一场人为造成的“地震”。

《疯狂的小镇》是一部尺度极大的国产电影,片中的剧情、台词、人物看似荒诞,细想之下又十分合理,讽刺意味拉满。
它用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诠释了谣言诞生的全过程,以及它所带来的危害。
首先是民众的信口雌黄、捕风捉影,成为谣言诞生的基础,八卦和夸大其词的天性让一个谣言从无到有确立。
其次是媒体的添油加醋、以讹传讹,为谣言背书,成为了谣言的有力助推器,进一步扩大了谣言的范围和影响力。
最后是官员的逃避责任、互相推诿,不仅没有在关键时刻发挥及时止损、以正视听的作用,甚至有的还趁乱牟利,进一步损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 
每个群体中不理智的部分,都成为了谣言传播中的一环,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当然,这部影片之所以备受赞誉,不仅仅在于它对谣言的深刻剖析。
更重要的是片中对官僚主义作风的呈现,可以说是相当露骨,在今天的审核制度下再也拍不出如此写实的情节。
比如深陷文山会海的镇长,把一个“阅”字写得无比熟练、出神入化,甚至还因此获得了书法比赛的大奖。
政府出台重要文件时,一群官员争执文件上是否有自己的署名,以及这些职位和署名的先后顺序。

还有在开会时统一的服装、统一的茶缸、华子、笔记本等物品,乃至统一的动作和措辞等等。

这些情节无一不是在影射中国根深蒂固的官场文化,揶揄腐朽不堪的官僚体制。

在影片的最后,这场人造的“地震”结束,但因此带来的“余震”却刚刚开始。
因为镇上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县里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组来彻查此事。
一开始,调查组组长让大家反思灾祸的根源。
于是镇上各个业务线的负责人开始相互指责,相互推诿,甚至把最先搭棚屋的王老师拉出来背锅。

随着组长话锋一转,表示
“在场的每个人都有责任,但每个人又都没有责任”

于是大家又开始互相打圆场,彼此说好话,把灾难的原因和损失搪塞过去。

这一来一去,既把领导处事圆滑、深谙人情世故的本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又深刻反映了下级见风使舵、官官相护的嘴脸。
随着那句经典台词“为什么非要让群众知道真相呢” 出现,影片的讽刺意味也由此达到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这些主要角色都没有具体的名字,而是用职务来指代。

这说明了这样的现象不是偶然,这样的人物也并非个例,而是对这一类人群的指代和讽刺。
“玉岩镇”发生的故事,既是一则魔幻现实主义的讽刺寓言,更是一场对几十年后真实发生的灾祸的预言。
正如片头的旁白所言:


“这里记载的是一件往事,已经记不清它的准确时间和地点了。
尽管它有些不可信,甚至有些荒诞,但它确确实实的发生过。”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