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申结束,许多家庭顺利拿到Offer下车,而“爸爸真棒”的专栏作者Gauchewood,他家女儿的“择校三部曲”终于也进入了终章:
第一步
女儿“小升初”时,他们所在的二线城市终于开了一所国际化学校,爸妈马上给女儿报名入学,成了第一批国际化教育“吃螃蟹的人”。还把当时的情景写成了《最终,我把孩子从公立名校转到国际化学校》
没想到,虽然家长孩子都对学校满意,但因为当地的教育政策,几年后这所学校还是黯然退场;
第二步
没办法,爸爸只好带着女儿异地备考上海国际化学校,自然也经历了不少辛苦和挑战,最后终于进入了一所一梯队学校,详情可见《外地“普娃”的上海择校大作战》
第三步
如今女儿在申阶段,终于拿到排名很高的理工牛校Offer下车啦!
爸爸虽然高兴,但也想起这一路的风风雨雨:
女儿从16岁就开始在上海处理自己的生活,学校周末没有住宿,她就住了三年酒店,还经历了疫情惊魂,各方面的自理能力都被锻炼得很强;
女儿就读的是“最难”的IBDP课程,可没想到,读下来她遇到的最大问题居然是中文?
虽然女儿一直很上进爱学习,可三年读下来,还是花了120万+!
于是我们特地请他写了一篇女儿就读国际高中及申请大学的回顾,也反映出一位“学习型家长”和过来人对IBDP、竞赛、留学申请的看法,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学费:50W+IB补习:5W
最难的IBDP,万万没想到女儿在“中文”上栽了跟头
国际化学校的费用大家都比较清楚,我们上的也不算特别贵,算了下,三年大概要花60万。
除了交学费以外,我本来以为要花很多钱补习,因为知道IB课程是“最难的国际课程”,而且孩子选的都是数学HL、物理HL之类的。没想到实际上花的钱并不多,大概5万左右,而且一大部分都花在了我们一开始轻视了的“中文”上面,实在是没想到!
我来分享一下作为文科生爸爸对IBDP的一些总体观察:
01
IB总分其实有一定误导性,并不一定越高越好。
因为有些科目的7分率特别低,部分孩子单纯为了追求总分高,会去刻意选择容易拿高分的科目,或者选SL而不是HL。
然而美国大学看你的成绩单时,还是会审查你选的科目的难度,以及与你的个人背景、感兴趣的专业是否一致,所以IB拿到高分,但没有申到很好大学的例子也是有的。
02
IB确实不太好“补习”
因为课程教学和考核都比较灵活,每个学校也不太一样,想补习的话,很难找到合适的老师。
尤其我们就读的学校是上海一梯队,老师本来水平就很高,孩子觉得去校外机构找一个比自己本校老师水平差的来学习,“可以,但没必要”,最后也拿到了不错的IB预估分。
03
大家都知道IBDP要求孩子文理平衡,确实要多注意!
如果孩子不是特别热爱阅读的“书迷”,那么中文很有可能意外地成为他的拉分点。
我家孩子就是这样,文科并不差,但本身不是特别热爱阅读,IB的母语科目选了看上去最没门槛的中文SL,但即使是这样,学起来也比我们想象中要难。途中孩子一度在论文写作上遇到障碍,找了老师来补课,最后中文也成了预估分中唯一一个6分,其他都是7分。
不过虽然IBDP这么难,我们读下来觉得还是“值得”的。
每次孩子抱怨IB的作业难度,我太太会忍不住焦虑,看到身边读A Level的同学明显比自己轻松很多,女儿也觉得有点“不划算”,但我却觉得,IB的学习包括很多实际操作和写作,对个人素质非常有意义,虽然考试中难以体现,但对大学生活的准备应该是更充分的。
比如女儿遇到困难的IB中文,基本上是在用“大学中文系”的方法教学生细读和分析文本,要这些十几岁生活经验局限的孩子,熟练地分析红楼梦、张爱玲、白先勇文本背后的含义,确实有点难。
我自己文科很好,高中时是全市文科前几名,但观察孩子学习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完全不知道的文本细读方法,现在我这个钢铁直男也能宣称真的读懂了一些张爱玲了。
再举个例子--
去年春节孩子和童年好友聚餐后,经过一个正在促销的面包店,好友忍不住买了不少面包,但是家里吃不完,就硬是分给了女儿一半。她回家后随口就说,好友陷入了“消费主义陷阱”。
十几岁的孩子能用各种术语和概念分析事物,是很好的理性行为。
而且读了IB,特别是TOK后,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孩子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变得特别会“顶嘴”,把家长驳斥得无话可说。不过我并不太介意孩子顶嘴,对此觉得还不错。
所以我相信,IBDP不仅是申请大学时的自我证明,也能让孩子更加适应未来大学的要求,这个高中课程还是很值得的。
标化:12W
竟然成了最被“浪费”的一笔钱……
看名校孩子分享时,家长们总是第一眼就看到托福几分、SAT几分,似乎觉得这就是最重要的。但我觉得,标化的重要性也许被夸大了。
几十年前报纸上登的征婚启事,都要先说身高多少,现在就没有了。对此社会学的解释是因为之前中国太穷了,所以身高能说明童年的营养摄入水平,也能代表家境如何,现在当然就不太适用了。
对于普高生来说,标化确实可以代表很多,但对国际化体系的学生来说就未必,因为他们还有更多自我证明的指标。
华人父母特别关注标化,或许因为它展现出数值上的确定性和精确性,和高考的逻辑类似;而且标化比起校内模糊的GPA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对于申请机构来说,鼓励签约学员多考标化冲高分,怎么样也是有功无过吧,而且围绕这个考试,还有好多利益链条呢。
我们的托福培训大概花了5万,也是考了几次后慢慢提升,到了高二暑假才考到了110+的目标分数,结束了漫长的托福之旅。不过也没赶上托福考试改革、时间缩短的幸福时光。
我出于好奇也做过几套托福题,感觉它虽然是语言考试,但因为题材几乎都是大学的学科内容和生活内容,所以需要的知识含量、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对于不同年纪中学生的挑战也极其不同。
孩子准备托福的过程,比如从初三到高三,其实也正是知识急剧扩张、智力高速发展的过程,在课内学习的过程中,英语能力,逻辑能力和学科知识也都在不断增长,托福考试对孩子来说,本来就会“越来越简单”,所以,孩子或许根本就不用补习,托福成绩也会逐渐提高。
现在很多家长看到有牛娃小学就考出很高的托福分数,因此越来越焦虑,我甚至听说有个孩子每月都去考下托福,希望哪次能运气好一些,还有孩子每次想起托福就哭……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而且,托福成绩好,和英语水平有相关性,但也未必那么相关。
托福出分往往需要大量背诵刷题,如果比较能忍耐枯燥劳苦,托福自然能考得挺高,但真正到了英美大学,应对学习和生活往往还需要很多努力。
举个例子--
我有个同学因为工作关系带孩子在荷兰呆了几年,一年之后,孩子竟然在一次荷兰语考试中获得班级第一。
他们夫妻欣喜之余,忽然意识到:难道这能说明我家孩子学荷兰语一年后就超过了本地的荷兰同学?
肯定不可能吧,不禁对自己的虚荣哑然失笑。只能说明孩子确实努力了,语言考试大概就是起到这个作用吧。
至于ACT/SAT嘛,我们家的补习大概花了7万左右。不过,这是一个猜得到开头,猜不到结尾的悲伤故事……
留学顾问建议我们,在决定考ACT或SAT之前应该先做下模拟卷看哪个考试更适合自己、更容易出分,但因为正好赶上疫情,考SAT非常曲折艰辛,所以女儿一开始就决定考ACT。
而且ACT还有个特点是要先交2万多块钱、再刷好多GAC题目才能获得考试资格,前期投入这么多,我们考ACT以后,就决定不再更改了。
考了两次ACT后,获得了一个不高不低的分数,但女儿多少有点后悔,觉得还是应该选SAT。
因为我们发现,ACT很难短期提分,需要的阅读速度太高,可能要从小像美国孩子一样海量阅读才能训练出这么快的反射速度。而后来女儿试着裸考了一下SAT,拿到的分数还不错,可能因为它主要考逻辑。
女儿由此觉得,如果从一开始就选SAT,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分数。不过,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世事变幻本来就超过了我们普通人的预测呀。
最后申请的时候,和留学顾问评估起来,感觉女儿的ACT成绩反映的水平,还不如她的课内成绩和参与竞赛所反映的学术水平,干脆就没有提交。
现在看来,既然孩子早申下车了,至少能从个例说明,对于这所以分控著名的理工牛校,不提交标化也行。当然了,我算一算,觉得金钱上实在有点不划算。
竞赛&夏校:7W
好像很值,又好像不值
女儿也参加了一些竞赛和夏校,文理科都有,不过并没有特别难申请的“金手指夏校”,费用也不太多,总共也就花了7万。
我作为文科生,只看得懂其中的文科写作竞赛,因此理科竞赛就不多说了。
竞赛这种东西有个“悖论”,就是你参加竞赛,本来是期望突出学校课程之外的独特性,但是现在因为大家都在打竞赛,意义就变得不是那么大,但如果你一概不参加,好像履历又变得很单薄。
而这种竞赛的内卷速度,又肉眼可见地快。
22年女儿参加某个征文比赛时,获得了一个SHORTLIST(入围),那时好像入围者还不太多,可接下来一年,发现各种机构都在组织学生参加这个比赛,然后23年夏天就是满坑满谷的SHORTLIST……一下子含金量似乎就降低了。
当然,竞赛除去获奖,孩子如果真的用心准备了,过程的收获还是很重要的。
女儿在参加那个写作竞赛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工作量非常大,跟着老师做了很多阅读和研究,改了几十次,她自己觉得写作进步很大。
我一开始不以为然,不过到了申请写文书时,机构老师确实告诉我,女儿文书写作的速度和质量很不错,我才意识到竞赛的写作训练是很有益处的,特地去找辅导竞赛的写作老师感谢了一下。
回想起来,如果孩子的写作水平只达到托福的程度,确实不太可能写出很好的文书。所以这种竞赛,也可以说是“很值”吧!
留学申请:20W+
贵,但是不得不花
我们从高一就开始找了申请机构,总共花了20几万。现在很多家长觉得留学申请一年比一年贵,而且机构除去帮忙一些具体事务,很难判断对孩子的帮助究竟有多大,所以也不知道“值不值”。
不过我们走完整个申请闭环后,觉得留学顾问在一个令人意外的地方,倒是对孩子的帮助很多。
孩子刚开始上国际高中时,我发现她身边的同学都从15、6岁就一直在考虑以后申请什么大学、什么专业,高一跟留学顾问谈话时,也被要求“先定一个方向”。
当时我不太喜欢这样做,因为觉得孩子对高校专业并不了解,主要是看排名,比较幼稚,还多少有点功利。如果像在普高那样,三年专心读书,到时候高考几分就去哪里,会不会更好一些?
但是三年后回顾,这确实是个不可缺少的过程。
女儿申请大学申上的是文理交叉的专业。记得最初就是在和一个申请机构面谈时,提到了交叉学科,她从此产生了兴趣,高中三年在理科和文科的活动竞赛中都做了比较平衡的积累,最后申交叉专业顺理成章。
在另一个申请机构,老师提到,如果没想好以后具体做什么工作,可以幻想以后想在什么样的公司工作,干啥都行。
这也是个很好的思路,因为她的理想就是去高科技公司工作、做产品经理之类,后来选申请学校时,就着重注意了不同学校毕业的学长都去做了什么工作,最后也由此决定了早申的大学。
所以,也许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许多看似幼稚的探索,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但其实对未来却有着长远的意义。
那么,留学规划,到底应该“强规划”,还是让孩子多自由探索一点比较好?我觉得还是要辩证地来看。
有些成功申上名校的孩子,确实是经过比较复杂的高度规划的,比如通过打造独特的人设,进入东亚研究、古典学之类竞争度没那么强的排名高的学校,然后再转更有“钱途”的专业。不少人都说美本申请,学校比专业重要,听起来也颇有道理。
不过,做这些活动、付出精力、情感和时间的,毕竟都是孩子自己。我家女儿就更希望能集中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打造人设需要的内容,我觉得也是合情合理的。
此外,高规划也许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孩子需要参加很多活动或竞赛并获得显著成果,但因为不同孩子能力不同,时间精力也有限,效果未必很好,倒是有不少疲于奔命导致孩子挫折感重重的例子。
所以,这样确实可能发挥孩子的最大潜力,但也有可能事与愿违,还是交给家庭和孩子自己把握尺度吧。
“外省生”的住宿交通:17W
上海是我们的“巴黎”
对了,我们还有个特点就是外地生,而且不是江浙包邮区的,所以就自我定位为“外省生”吧。虽然学校每周1-5提供住宿,但周末是没有住宿的,女儿只好去住酒店。
在住宿、旅途上花了不少钱,三年算下来大概有17万吧。
我在这里借用的“外省”这个词,来自19世纪的法国文学,指的是巴黎以外的一切法国城镇和乡村。
当时,无数“外省青年”怀揣野心奔赴巴黎,大家熟悉的《红与黑》主角于连、《高老头》当中的拉斯蒂涅等等都是这样的人。
当时的巴黎,因其占据的无可比拟的发展资本,遮蔽了其他地方,正如托克维尔所言,“巴黎已成为法国本身”。
在国际化教育方面,上海无疑就是我们的“巴黎”。
上海虽然有很多外地高中生,但绝大多数来自包邮区,周末坐动车回家很方便,也有不少人会在上海买/租个房子请老人照看,和我们这种“外省人”不一样。
这几年的疫情,可怜女儿一个高中生也经历过被封闭好几个月、以及独自坐着封闭的动车远途回家的惊魂之旅。
不过,这种生活也可以看作是对未来很好的锻炼。三年过去,我感觉孩子的独立性和适应能力获得了很大提升。
上海本地孩子的生活可能有点“太方便”(全球恐怕只有日本比得上),日常几乎没有要克服的困难,所以如果到了其他国家,适应起来可能就不容易。近年来,我也听说过上海留学生觉得哪里都不如上海舒适的事情。
如果对熟悉和便利形成依赖,确实容易停留在舒适区,从而也容易错过生活和事业的新机会和挑战。
而“外省生”在上海的生活,即使只是单纯的学生生活,也要求个人独立处理日常事务和解决问题。
女儿这几年经历了大量频繁的独立旅行,住酒店,和不同地区的同学交往,平时处理头疼脑热……一般人都是大学时候才需要自己应对这些,但是她这几年已经适应很多了。
这样的话,下一步独自去其他国家读大学,似乎没什么心理障碍需要克服了。
比如,她在各种培训班、小红书、Ins上都能很快结交新伙伴,甚至早申结果出来后几天,就认识了好几个远在北京的未来同校新生。相信她以后去国外大学,也更容易结交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朋友。我希望她未来可以结交一些印度朋友和越南朋友,对打开眼界和未来事业发展可能大有好处。
最近我看到《三联生活周刊》发了一篇文章:“高中化的大学里,晚熟的大学生们”
传统上来说,18岁成人,也是一个人告别青春期、离开父母、走向大学的人生路口,但是今天的大学生,因为成长中一直忙于准备竞争激烈的高考,他们的社交、情绪应对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准备不足,显得像“高中生”一样不成熟。
不过,在国际化教育中培养出的孩子,由于他们遇到的特殊挑战,相信会比较容易避免这个问题。
最后,还记得女儿的早申结果出来的那天,太太忽然一本正经地和我商量:
“咱家弟弟以后是不是也要走姐姐同样的路径呢?”
我看着刚上3年级、正在操纵两个玩具机器人互斗的儿子,哈哈大笑:
“你可真是深谋远虑啊,项目A完成马上就跳到项目B了,还是让我先缓缓再说吧。”
详细了解K12国际教育总花费、择校避坑、历年摇号数据等信息,可点击购买《2024上海择校指南》👇 
👇原价199,限时拼团半价优惠👇
找资源、听讲座和更多牛娃故事
👇关注“爸爸真棒”探索更多👇
点赞&在看,及时收到推送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