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的饮料分级制度在国内引起了热议。
简单来说,这项措施就是将市售的饮料按照糖含量以及饱和脂肪含量,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几乎不含糖,最健康;D级含糖量最高,也就是最不健康的。
新加坡饮料分级 | mustsharenews.com
作为一个在坡的“不喝饮料会死星人”,每次看到包装瓶上醒目的红色大“D”,也会忍不住心里咯噔一下,转而拿起另一边的“A”级饮料。
每日糖摄入超标的问题在全世界都十分普遍,而有这种强制限糖令的国家,其实真不只新加坡一个。
01
 新加坡的饮料分级
/ 主要看糖和脂肪含量 /
不得不说,新加坡这个营养等级标签的视觉冲击力真的很强。
虽然现在都在宣传买食品饮料的时候关注营养成分表,但很多人在面对包装上的数字时,还是很难立刻判断出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到底健不健康。
比如下面这款维生素饮料,可能很多人看了营养成分表,也没有意识到喝完这瓶600ml的饮料,就摄入了28.8克糖了(推荐每人每日的糖摄入最好控制在25克内)。
某款维生素饮料的营养成分表 | 电商截图
但是,加上等级标签之后,就像是路况复杂的交叉路口突然多了个交通信号灯,从A级的绿色到D级的红色,一看就知道饮料的健康程度。对于D级饮料,就差直接在包装上写上“不健康”三个大字了(而且,D级饮料在新加坡是不允许打广告进行宣传的)。
新加坡饮料分级 新加坡健康促进委员会官网
给大家看看新加坡饮料的大概分级,以下都是按每100毫升计:
👉 A级:含糖量<1g,且不含甜味剂

👉 B级:含糖量1~5克
👉 C级:含糖量5~10克
👉 D级:含糖量≥10克
按新加坡饮料分级,我们常喝的饮料属于这些级别 
虽然在国内还没有这样的“信号灯”,但我们也可以参考新加坡的评级标准,在购买饮料时着重看一下营养成分表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饮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基本等于糖含量)。

02
 控糖从饮料开始
/ 与国民饮食习惯有关 /

新加坡出台这项政策,初衷是为了预防糖尿病
据我观察,新加坡人民真的是很爱喝饮料。处在常年气候炎热的赤道,吃饭的时候来上一瓶冰镇饮料,似乎已经成为了当地人的常规操作。
在新加坡随处可见的“食阁”(food court,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美食城),往往都有一个专门卖各种饮料的“水吧”——就连我很多国内来的朋友,到了这里也不约而同地有了爱喝饮料的习惯。
新加坡食阁,水吧卖各种现做和预包装饮料 | honestfoodtalks.com
这也就导致了新加坡是亚洲人均糖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有调查显示,新加坡人平均每天摄入约60克糖,是世卫组织建议的2倍多。同时,新加坡人每日摄入的糖分一半以上来自饮料,其中预包装饮料占64%,新鲜调制的饮料占 36%。
等等,不就是喝了几口饮料,怎么就糖摄入超标了?
事实上,饮料的每百克含糖量确实比不上蛋糕、夹心饼干等看上去就很“甜”的食物,但问题就在于,人们往往会忽视饮料的单次摄入量
一瓶饮料很轻松就喝完了 | 图虫创意
我们可能很难一口气吃下400克的蛋糕,却能几口就喝掉一整瓶的饮料。如果是喝下一瓶400毫升的C级饮料,差不多就已经摄入了30克糖,已经达到了每日建议糖摄入量。这还不算每天吃喝的其他东西,那不是妥妥的摄入超标嘛。
目前,在新加坡以预包装形式销售的饮料的营养级标签措施已经生效。而从 2023年12月30日起,这项举措将扩展到新鲜制备的奶茶、果汁等饮料上
03
 其他国家的控糖措施
/ 糖税政策&限制广告宣传 /
其实不止在亚洲,糖摄入过量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市化、快节奏的生活和广告推广等因素,都对糖摄入过量起到了推动作用。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各国和国际组织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除了新加坡的饮料分级制度之外,比较多采用的还有糖税政策和限制广告宣传等。
■ 糖税政策
糖税政策是一种针对高糖饮料征收额外税费的措施,目前英国、法国、墨西哥、美国的部分州等已实施了这项举措。
英国的糖税政策于2018年4月正式实施,该税收政策适用于饮料生产商和进口商的产品,总糖含量超过5 克/100毫升的饮料按每升18便士征税,总糖含量超过8 克/100 毫升的饮料按每升24便士征税。
很多饮料的糖都超过大家想象 | 图虫创意
为了避免高昂的税费,许多饮料生产商调整了产品配方,降低糖含量或推出低糖、无糖饮料等选项
实施这项政策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在糖税实施一年后,尽管英国人民购买的饮料量没有变化,但每个家庭每周购买的这些饮料中的糖减少了约30克,下降约10%。
同时,这项举措也降低了肥胖的发病率。据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流行病学部门的研究,糖税政策实施后,高年级小学生的肥胖病例数有所下降,每年仅六年级女孩就可以预防约 5000 例肥胖病例。
■ 限制广告宣传
广告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直接的购买决策上,还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需求和购买习惯。
以澳大利亚为首的许多国家,都明令禁止在市中心车站等醒目的广告位上推广含糖饮料
在澳大利亚,含糖饮料行业的广告支出高达 1.295 亿美元,远远超过了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广告的投资。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在2019年实施了广告限制政策。在该州的铁路网络、公共汽车、公交候车亭、路边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所有以高脂肪、高盐和高糖产品为特色的新广告都不允许出现
澳洲昆士兰 | 图虫创意
其他采用类似举措的国家还有挪威、墨西哥、巴西等。通过禁止在电视和电影院中播放面向儿童的含糖饮料广告、禁止在学校周围的广告牌上宣传高糖饮料,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的消费偏好。
除了以上明文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之外,还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糖的认知等软性措施。而且,一个国家的限糖方式,通常是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比如新加坡,就用上了本文提到的所有控糖措施。 
尽管中国目前没有实行具体的饮料分级制度或糖税政策,但也一直在通过规范食品营养成分表、教育宣传和食品生产监管等措施,推动大家关注控糖问题。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便于大众理解、更简单直接的控糖措施出台。
参考文献
[1]Measures foe Nutri-Grade Beverages https://hpb.gov.sg/healthy-living/food-beverage/nutri-grade
[2]Singapore’s sweet solution https://theaseanpost.com/article/singapores-sweet-solution#:~:text=Singapore%20is%20among%20Asia's%20biggest,packaged%20SSBs%20contribute%2064%20percent.
[3]Consumption of sugar from soft drinks falls within a year of UK sugar tax https://www.bmj.com/company/newsroom/consumption-of-sugar-from-soft-drinks-falls-within-a-year-of-uk-sugar-tax/
[4]Sugary drinks tax may have prevented over 5,000 cases of obesity https://www.ukri.org/news/sugary-drinks-tax-may-have-prevented-over-5000-cases-of-obesity/#:~:text=The%20soft%20drinks%20industry%20levy,at%20the%20University%20of%20Cambridge.
[5]Alarming data prompts international expert's calls for stronger policy to protect Australian kids from junk food advertising https://www.cancer.org.au/media-releases/2023/alarming-data-prompts-international-expert-s-calls-for-stronger-policy-to-protect-australian-kids-from-junk-food-advertising
[6]High praise from leading health experts for QLD's ban on sugary drink promotion on all Government-owned ad spaces https://www.rethinksugarydrink.org.au/media/high-praise-for-qld-ban-on-sugary-drink-promotion.html
“饮料健康101”新加坡终舞台:国民甜心可乐被分D班,东方树叶逆袭争A!
 你 可 能 感 兴 趣 的 

1升的水果桶和冰美式,是当代社畜的“下地大茶缸”

香港人到深圳必干一件事:排队买鲍师傅

中国馒头夹中国菜,怎么就不算中国汉堡了?

 关 注 所 长 

 不 再 错 过 好 文 章 
↙这么有用,还不分享、点赞、在看3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