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 Monet
连叔:
关注数年,从你这里读了不少别人的故事,也从你给别人的回信中得到了一些启发,现今自己对一些事情有时想得通,有时想不通,好像陷入了一个坏循环,故来信。
我即将打开30岁的大门,是一位长相平平、家庭普通的四线城市体制内小教师。我在两年前认识了前男友,家庭相似,性格还算互补,我俩来自同一个城市,不同县区。谈恋爱时异地(同省不同市,车程大概2小时)。十分开心的是,我看对了他的能力,他今年已成功上岸县直单位公务员。原本以为他上岸后,我们的感情应该是稳定了,该见家长、谈婚事了,可惜我没有赌赢他的心。我是被分手的一方,当时就像接到一个临时的通知一样潦草地结束了我迟来的以为会进入婚姻的初恋。他说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 他回来后依旧异地,我在市区,他在县城,车程1小时;2. 我介意他的房子(距离市区车程半小时,在小城市来说通勤时间算是比较久,当时有争执时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结婚了再共同买一套方便孩子读书和我通勤。)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要求不合理,才导致感情的破裂。我甚至会想,如果我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是不是就不至于分手?但是如果真的想要和他结婚,很难绕过去房子的问题。3年了,我每天通勤单程半小时,早出晚归,中午留在办公室,天气冷没办法午睡,所以才会提出我比较在意的点。
我可能是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总觉得一生只够爱一人(也许就是你说的恋爱脑不分年纪)。时间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有些话我忽然想到时还是难以忘怀:“谈恋爱如果怕伤害,那就别谈了。如果都有结果,就没有离婚、分手这些词了。”“我们彼此没有承诺会结婚,就算有,也只是谈情说爱。”“我已经放下了,现在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我想,他当时一定很想快点甩掉我。而这些话,就像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讲了某些话一样,尽管老师可能已经忘记说过什么,却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段感情中,我们没有原则性的问题,如果还能挽留,应该是先直面和解决问题。我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这是我主动筛选的结果,能让我愿意长期交往留在身边的人,不会有恶人。即便在之后的时间里,我仍然想找他见一面帮助我走出来,但我知道并不合适,一是他没有了对我的感情;二是我得自己想办法自渡;三是他可能已经有对象了。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前段时间,我有一种想法:活着没什么意思,死了也没什么牵挂(除了父母)。我现在能做的就是专注自己,除了上班时间外,剩下锻炼、读书、做饭、偶尔出去和朋友玩,保留对生活的少许期待。可我是空巢青年,回到家时,我仍然感觉到除了自由一无所有,而自由的尽头是孤独。我希望自己能获得平静,也希望对方能开开心心。至于意难平,大概是我曾经付出的真心,得不到最好的结局。曾经在连叔的公众号看过关于对未婚大龄女青年的择偶建议,但是好像没有读过关于大龄被分手该如何治愈自己的推文。不知道这封信有没有那么幸运被回复,写得有点乱,就像我思绪万千的想法。 
祝愿连叔和连太百事从欢! 
Winter

Winter:
是啊,如果你们两人能结婚,对双方都大有好处。分手了,你为难,他也为难。你30了,他年纪也不小。刚考上县直机关的公务员,可能自信心爆棚,以为有大把姑娘渴望嫁给他。公务员一旦以为自己了不起,人生的苦就开始了。大多数公务员,一辈子也就是普通公务员,收入可能高一点,但也不会太有钱,权力更是没有。如果自我评价是上等人,时间长了,精神都会不正常。有了职位,手里有权,不谦卑,那就更危险了。不谦卑就必然要弄权,弄权就有可能把自己弄到监狱里去。公务员其实是一个危险的职业,热衷考公的人们,太多没有意识到这点。要当好一个公务员,很难啊,要如履薄冰,要如临深渊。
你“仍然想找他见一面帮助我走出来”,这既不明智,也不可行。他连分手的理由都这么随意,怎么可能怜惜你,帮你走出来?他表现得这么善解人意,那你不是更舍不得他,更走不出来?往前走,反刍前男友,只会让你没有新男友。
这段恋情,你也不是没收获。你可以明确两点,一是你会恋爱,二是你渴望成家。有些人拖到大龄,就是没搞清楚这两点。要走出来,要治愈自己,不能靠前男友,尼采帮助也不大,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分钟也不浪费,赶紧发动亲朋好友,去找一个新男友。这次还要吸取一个教训,恋爱不要谈太久,尤其是大龄青年,一定要尽快奔着结婚去。亲密关系,幸福家庭,一定是在共同完成任务中建立的。纯享受的关系,不可能刻骨铭心。吃喝玩乐,满足一下性欲,其他什么责任也不愿意承担,那么,欲望消失时,关系也就消失。女性天生的择偶期更短,尤其不能陷入纯享受关系的陷阱。要记住毛主席的话,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
去开始新恋爱,谈半年足够了解一个人,就可以结婚了。
祝开心。
连岳
用《下周很重要5》开启新年,点击下面的小程序图片可购买
《少年问答3》,适合小学生到高中生,点击下图可购买。
(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来信请谨慎,可能会公开回复并被读者评论,同时授权我用于图书汇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