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你让我觉得陌生!”
笑拥了,最近的哈尔滨,不光让南方来的游客开了眼。
本地人更是狠狠震惊,说在这生活了几十年也没见过这样的阵仗。
以往冬天,大家都跟候鸟似的去南方暖和地方玩。
结果今年大批人反向旅游,“南方小土豆”们都兴冲冲去东北看雪。
哈尔滨也没想到自己突然就火上顶流了,差点被“整不会了”。
但……甭管了。
家里来qiě(客人)了,有啥好东西,必须给咱南方的朋友满满当当张罗上。
湖面上结冰,南方小土豆想美美拍照?
得嘞,哈尔滨直接把热气球拉到松花江面。
坐在上面缓缓升起,秒变“浪漫的土耳其”。
冰面上玩毕竟还是冷啊,怕小土豆们吹到风,“滨子”又弄来了气垫船。
让南方朋友体验一把刺激的冰上漂移。
知道游客们爱去圣索菲亚大教堂打卡。
光派极地馆的“逃学企鹅”出来迎接,“滨子”都嫌不够了。
也不知从哪牵来一匹“飞马”,供游客拍照。
想拍夜景?没问题。
“滨子”用无人机拉起人造大月亮,升上40米高空。
明晃晃衬着大教堂,咔嚓一下,绝美。
外地网友:原来哈尔滨有这么多好玩的,你们怎么不宣传啊?
本地网友: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也是头一回见呐……
中央大街,鸵鸟都被拉出来溜达了。
冰雪嘉年华里,雪狐都出来供游客抱抱了。
体院的185大帅哥们被薅出来了。
给游客倒红糖水、送暖宝宝,穿大花棉袄跳科目三。
主打一个有求必应。
深山老林里的鄂伦春族人,“滨子”也给叫出来了。
穿着民族服装,牵着驯鹿满大街转悠,供游客开开眼。
热知识:鄂伦春族是世居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拢共也只有9168人。
哈尔滨人自己都只在课本里见过他们。
这还不算完。
为了南方小土豆们,哈尔滨的豆腐脑里都加白糖了。
平常冻梨都是一筐筐摆着,一个个拿起来直接嗦的。
怕南方朋友吃不来,哈尔滨把冻梨都切片了,摆盘了。
瞅着这样,网友打趣:
以前只知道讨好型人格,现在才知道还有讨好型市格。
家里来点人,瞧把哈尔滨嘚瑟的。
可我觉得,哈尔滨分明像那憨厚的大哥。
弟弟妹妹们第一次上家做客,生怕亏待了,恨不得把好东西都掏出来宠着。
家有的,都给招呼上。
家没有的,也想办法,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玩笑归玩笑,这泼天的富贵其实来得突然。
东北12块钱吃到饱的盒饭、金碧辉煌的洗浴中心,早就名声在外。
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迪士尼“冰雪大世界”也已经搞了十几年了。
以往也没见火得有多夸张。
但这个冬天,也不知道从哪个契机开始,哈尔滨就成了最热门的旅游地。
洗浴中心跟春运候车厅似的,堆满游客的箱子。
冰雪大世界官宣开园日,消息直接登上热搜榜第一,曝光量高达1.7亿次。
没想到,根本没想到。
看冰雪大世界闹出的退票风波就知道,哈尔滨自己其实也有点懵。
开园3小时就涌进4.4万游客,远远超出了承载能力,导致很多人排队许久也没玩到项目。
可即便闹了这么一出不大好的事,哈尔滨旅游也没翻车,甚至去的人越来越多。
为啥?
因为“滨子”做事,实在。
当时要求退票的游客,有真的没玩到的,也有带节奏起哄的。
不少人项目玩了,朋友圈发了,最后要白嫖,把全款退了。
这种人够恶心的,但“滨子”没太计较。
他们给游客把钱退了,更反思道歉,连夜整改。
人愿意上咱家来,咱就不能让人挑理,要做得周到。
还有更周到的。
半个月前,南方朋友刚下飞机被冻得哆嗦,都是狼狈地在机场大厅直接翻箱子套棉袄。
这才没几天,一溜更衣室已经安排好。
里面镜子、衣挂、座椅、置物架、地毯,全都有。
景点边也建起了温暖驿站。
生怕南方朋友们在冰天雪地里玩久了,冻坏了。
游客们想在冰面上放烟花。
没问题。
大冷天的消防公安全部到位,你们尽情玩,我们保驾护航。
路面有雪有冰,不好出行。
为了方便游客,哈尔滨地铁发放通行券。
热门路段,免票乘坐。
什么地方旅游火了,宰人的事难免都会出现。
在哈尔滨要是有商家搞这套,不用游客出手,本地人自己就上了。
哈尔滨文旅,老早就总结了一份黑名单。
提醒大家避雷。
前几天有个外地姑娘在某饭店点了份锅包肉,68块钱。
我问了好几个身边朋友,大家都表示一盘荤菜这个价虽然不算便宜,但毕竟在景区,也能接受。
结果哈尔滨本地人不干了。
一般也就38、48的菜,你卖这个价,欺负外地人?
不出两天,直接“清理门户”,把店干关门了,老板连道歉加转账。
听游客抱怨酒店价格太高,哈尔滨出租车司机立马一个12345投诉。
赚这么离谱的钱,下回人家还愿意来咱这吗?
有个南方朋友说,她在哈尔滨景区玩,手冻僵了去买手套。
卖手套的大姨明明可以趁机喊高价,却只收她5块钱一双。
雪地靴39一双,保暖裤50两条……来了都不怕缺保暖衣服。
东北有个词,“敞亮”。
就是大方爽快,不藏心眼儿。
想吃啥就给你整啥,想玩啥就给你安排啥,不搞弯弯绕绕虚头巴脑。
掏心掏肺,不为别的。
就希望来的朋友都开开心心,不虚此行。
“滨子”,是真敞亮。
哈尔滨这次上大分的,不止文旅局、商家、服务从业者。
普通的本地市民,也总寻思要干点什么。
游客不好打车?哈尔滨老铁们开着私家车就出来,自发组起了车队。
甭管去哪,南方朋友免费拉,免费送。
排面也必须整到位。
路虎、劳斯莱斯,都成了游客的免费专座。
富豪大哥生怕游客觉得不亲切,还穿上大花袄,他真的,我哭死。
看到好多小土豆在街边哆哆嗦嗦看导航,也不问路,也不敢上车。
老铁们还开始反思:坏了,是不是我们嗓门太大吓着人家了。
于是现在整个哈尔滨都开始“夹子音”。
“大妹汁,你瘪孩怕嗷~”
有老铁在大街上给南方游客送暖宝宝、送生姜水。
就跟哄小宝宝似的。
实在不知道给啥了,往小土豆手里塞一把糖。
南方姑娘坐公交车,东北大姨直接就唠上了。
一口一个闺女,从鼻子夸到眼睛。
在江边玩,南方女孩冻得不行,大姨看到后马上上前给她重系。
必须严严实实,不放一丝风进去。
还有游客鞋太滑了,大姨搀着她一步一步下楼梯。
生怕闺女冷着了,摔着了。
实在不知道能做点什么的老铁,就纷纷承诺不添乱,让景于客。
“不下馆子不洗澡,不开破车满街跑,要有游客来问好,还给免费当向导。”
从没见过哪个热门城市的普通市民们都这么有参与感的。
果然,东北人不养i人和社恐。
黑土地的热情,不是装的,不是图你啥。
而是坦荡自然,真心觉得四海之内皆兄弟。
一张口就是咱字打头:咱妈、咱爸、咱家……比暖炕还热火朝天。
一称呼就是大字打头:大兄弟、大姑娘、大小伙子……跟松花江一样有胸怀。
冰天雪地的,嘎嘎冷,靠的不就是心里那点儿热乎劲儿呢!
这些天,在网上刷着“滨子”的各种消息。
看着看着,乐得不行。
再看着看着,又感触于心。
就像一个本地阿姨抹着眼泪说的那样:
哈尔滨太不容易了。
这么多年,这片曾经辉煌的土地上失去了多少人、多少东西。
东北不被任何人看好,但却一直默默做着自己的事。
现在,哈尔滨终于被大家看见了,肯定了。
这里饱经沧桑的人们,百感交集。
哈尔滨这次火,与其说是服务得好、招待得周到。
不如说,老铁们只是真心实意对待每个兄弟姐妹而已。
与其暗搓搓揣测背后有营销、有炒作。
不如说,每一个热情的哈尔滨人都是爆火背后的“高人”,用真诚打动着游客。
都说东北是你素未谋面的第二故乡。
我们生活在看起来光鲜的城市里,个个小心提防,恨不得互相离得三米远,谁也别掺合谁的事儿。
可在东北,那久违的人情味让人感到那么安心,那么舒坦。
出了东北,你可能也很难遇到陌生老铁上来就扯着嗓子跟你唠上了。
他们不是咋咋唬唬,是真不拿你当外人。
出了东北,你可能很难见到震撼全家的菜量。
他们不是虎,是真想给你实在,怕你钱花得冤枉。
哈尔滨早就该火,还该更火。
在我们活得越来越单薄,越来越会虚情假意的时候。
东北却在冰天雪地里,捧着一颗真心。
从不吝啬自己的热情,从不掩饰发自内心的善意。
咱活着,不就该这样吗?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关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个路见不平,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