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倒数第二天,终于甘心开写年度总结。这个月别人的年度书单已经看麻了,我想换个写法——将阅读和自己今年重要的生活和想法改变结合写几个主题。毕竟和在自己的原有体系中吹起波澜或雕出新线条相比,对作者和作品的评判其实并不重要。
因为以下的几乎每个主题都是今年萦绕在我脑中许久的想法,有几点是一直想写却未完成的文章,所以将它们放在一起,这篇总结就很长,但也算是高度提炼。
先总结读书:
今年读了大约120本书,算是这几年以来最少的一年。明年我希望总数再少一点,或者说压根不计数,避免量化。
第一是想摆脱“效率”,“数据” 的绑架。第二是我发现这几年读书都有一个排序问题。按理说我最想读的书是在书店花钱买的书,但最终读得最快的书往往是因为图书馆排到了,或者因为领域较熟悉阅读难度不大的启动很容易。当然不是说这两类书不好,但我最想读的和阅读门槛高的书被无限拖延。写笔记也一样,那些给我最大冲击的书,往往最难记录的,因为感受和思考都丰富驳杂,百般情绪和四溢的想法都难以用文字捕捉,以逻辑串联。但光在舒适区里转悠有啥劲儿呢。
如果说明年的阅读计划,那就是少读新书,多读老书和家里书架上的书。
再回顾生活变化:
随着俊朗(没换老公,人家想让我这么称呼他,那就满足一下)从伯克利博后结束到离家40分钟的地方上班,我们搬家到了南伯克利这个人口更多元的社区,在在从待了5年的preschool毕业成为小学生。随着他们的状态的改变,我一个自由职业者只能被动的适应新节奏,下午时间变得支离破碎,难以掌控。但除此之外,生活的其他方面发生了计划外的积极蜕变,这些将会在下面具体展开说。 
至于我自己呢,书还在写,刚刚才交给了编辑其中四个章节的修改稿。促成了一本书的引进,并接手它的翻译。亚裔青年心理健康的工作在时快时慢的进行中。最近几个月还机缘巧合的开始了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这本来只是一次摸索,但当听到姑娘说她每周都很期待谈话,状态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也备感欣喜。 
两年前辞职时,五年前博士毕业时,再往前二十年前大学毕业时,我完全无法料到自己在42岁时的职业状态会这么非主流,也这么自主和充满可能性。我似乎已经离世俗意义上的“职场”越来越远,进入了一个对事业甚至社会评价体系相对免疫的地带。这其中自有冷暖,但无形中让我更关注内在坐标而非外在指标,更常询问和遵从自己的偏好和感受。经济压力当然在,不过只要日子还能过下去,做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带来的心理回报,也足够让我每晚心安的倒头就睡。对于动荡虚无年代的中年人而言,我挺知足的。
好了, 背景交代完,接下来进入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是我今年想法或生活的新变化,也都有几本很大程度上促成这些变化的书籍。并不是说提到的每一本书都是绝对的佳作,但是他们合力把我原来的体系凿开了一部分,从而促成了新的成长。 所以让我在年底谢谢它们。
1
建立自己的社区
这也许是今年最大的变化。在过去这些年,我们的社交范围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在幼儿园的其他家庭们。因为毕业,孩子们都去往了不同的小学,这个有机形成的社区自然的解散了。毕业前,关系好的几家父母们都充满了对这个特殊社区的不舍,于是频繁聚会,露营。也是在那些“合作养娃 ” 的日子里,我深深体会到社区的重要性。之前那篇“每个人养育每个人的孩子”,就写于这种感受到达高峰的时候。
这四本书的共同主题,都关于良好的幸福的人生中真正重要之物。作者分别是在哈佛和伯克利做了一辈子研究的学者以及美国卫生局长。长期的,高质量的,已经被纳入公共政策重点的研究都表明,孤独是一种日益普遍的现代流行病,对人带来的伤害是全方位的。关系,尤其是良好的亲密关系,以及身边的非交易性朋友构成的社区,对健康幸福的人生至关重要。四本书的写作都由研究和个人生活部分组成,严谨又真挚。 
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社会,叠加让个体更远离群体的“社交媒体”和导致雪上加霜的三年疫情,都在加剧部落主义和个体的孤独。越来越多的人为自己贴上“宅” 或“社恐”的标签,似乎这是他们性格注定的。但其实,这看上去显得有点潮的标签,更有可能是社会变化的结果。
 这四本书在很多人看来也许有点鸡汤,但对于漂泊到人生一半,又面对社区瓦解的我而言,却在心灵和行动层面都给了我解答,抚慰和指导,促使我有意识的动手建立起日常生活的小社区。
我们开始每周尽量请一个家庭来家里吃饭。一开始我还担心做的菜不合非华人的口味,房子很小孩子玩不开等等实际的问题,但后来发现这一切都是多虑的。相反,每一次的晚饭都让我欢欣雀跃。
我发现做饭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而到家里吃饭会迅速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更妙的是我在英语环境中的自我终于和中文环境下那个外向热情,爱好社交的自己合体了。这么多年来,我都把自己当成这个国家的异乡人,外来者,但在一次次把饭菜端饭上桌后,我终于体会到了一个字面和心理层面上的主人感。在辗转了那么多城市之后,我终于对一个地方有了强烈的归属感。生活在两种文化的夹层中不妨碍我心安理得的认同自己是伯克利人。我不再只是那个需要帮助,需要信息,需要理解的外来者,而也成为一个有能力给予,提供信息和粮食的力量来源。
除此之外,和朋友一对一的见面也更频繁和寻常。有时候三个人以上或者以家庭为单位的约会时间没有那么好约,也有些朋友本身性格内向,并不喜欢和一群人的活动,于是就有了两个人的午饭,散步,聊天。这样的bonding产生,约会开始,就会默契的继续下去。我们的孩子不一定气味相投,但成年人可以跨过孩子养成友谊。当Z的母亲去世,她睡不着给我发消息时;当T和带着我徒步走在她家附近隐秘的栈道上,气喘吁吁的对社会问题骂脏话时;当A和我说起儿子的焦虑症红了眼眶时;当我和S说起自己小时候曾欺负过另一个女孩时,原本浓重的孤独就淡了一些。我们在凝听和对话中交换脆弱和灰暗,变成彼此的支撑。 
这样的四本书,带我看见关系对生命之重要。而我也在和来自不同文化,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的对话中,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归属,看见不同人群之下共通的人性。
2
性别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性别话题的书依然读了不少,其中这三本比较推荐,其中最喜欢的无疑是第一本。NPR驻亚洲记者Elise Hu被外派在韩国四年后写作了本书,对韩国外貌主义文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思考。切入点巧妙,写的漂亮。这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妆产品,护肤步骤,微整形词汇,韩剧Kpop产业,日常散落在媒体,博主,商场,职场,家长里短和每个人头脑里。Elise收集整理了凡此种种,结合韩国以及东亚文化,历史,社会学批判,性别问题,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传播技术,以及近来兴起的自我关怀等现象,酣畅淋漓的对外貌主义(lookism)来了场酣畅的批判。
韩国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女性地位和北边邻居半斤八两。社会对女性的敌意,跟拍狂泛滥的现象在东亚社会都很突出的。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新自由主义盛行又让女性把美归结为自己的问题。只要不符合特定美的标准,就是你能力差,因为外表的一切问题都有解决方案,于是不解决便都是个人问题。而无论是化妆,美容,健身,又都被冠以self care的名目,让女人们都以为那是“对自己好”。
整容产业的高度发达,也是建立在一种以对着不断翻新的美丽标准找问题,从而持续制造需求的盈利模式上。因此一旦开始整容就很难停下来。而社交媒体兴起之后的各种修图软件或内置的修容功能,也让女性越来越和自己的身体决裂,当内化了被修的脸就是自己的样子后,也就形成了技术凝视,从而无法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 这下我终于解释了为什么对很多人而言,不用软件P图和不化妆出门都是无法接受的事情,也决定不接受这种驯化。  
Elise不但对韩国的容貌主义做了层层推进的思考,也讨论了近年来反抗这种文化的女性运动,越来越早的对孩子的美容打扮,以及韩国花美男现象,很有意思。 
前阵子和大学同学重聚,她惊叹于我现在对打扮和品牌竟然如此不在意,因为清楚我曾经不是这样的。我的外貌焦虑在生完在在体重飙升之后达到顶峰。也因此做了很多努力去理解自己,弄明白社会通过外表评价规训女性的整套机制,艰难的翻过了这座压在自己身上的大山。
对外貌美丑don’t give a shit,也会帮助自己看清和摆脱社会评价强加于个体的其他控制,于是体会到年纪越大越真自由的放飞感。当然当然,能走到这一步并不只能归功于个人,我们家俊朗,我生活的环境,都在不断鼓励我尊重自己身体和内心感受。没有这些环境因素,事情当然会难很多。  
3
文化身份
前些年看心理学,精神健康的书比较多,对个体心理的了解不断。但今年开始关注社会环境,文化和语言对个人心理的影响,打开了理解自己和看世界的另一扇大门。这两本书以及对文化身份相关的论文阅读搅动了我之前的知识结构,让我重新看待情绪,文化,关系,身份认同等等问题。
The Power of Language的作者是心理语言学家,认知科学家,会说罗马尼亚语,俄语和英语的Marian教授。 这本小书内容丰富,信息密度高。语言不只是交流工具,也是塑造我们是谁,架构我们的逻辑,思考,记忆,雕刻串联我们大脑神经网络的重要元素。
书里大量案例让我脑中一亮,比如电车难题用母语回答,选择功利主义的人要比用外语回答的人少13%,只是交流语言的变化就产生这个变化。 人在用第二语言思考的时候,相对更理性,这可能是因为心理距离更远,所以更能剥离情绪来思考问题。移民在说不同语言时,会呈现出不同版本的自己。因为个不同语言关联的经历,记忆,情绪和意义不同,选择某一个语言就像启动一套系统。书里谈到的这些都印证了我一直以来微妙而切实的经历和感受。 
Between Us 的作者Batja Mesquita 是社会心理学家,尤其在文化心理学领域很有名。作为在欧洲出生长大, 美国受教育,在欧美都任教的经历让她对文化对情感的塑造颇有体会。 她在书里提到的情绪不光是由内而外的,也是由外而内受社会文化塑造的。我们都会根据文化去调整自己,努力做到在特定文化中不同情景中“对的”情绪,而降低”错的” 情绪。这些都照亮了我自己穿梭在两种文化中,却未曾被个体心理学解释过的种种感受,让那一个个谜团都得以解释。Mesquita教授还着重写了东西方养育方式不同中的文化心理学,让我用新的视角来看待总被放在现代心理学框架下批判的“东亚家长”。
于是我这几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印证。今天国内的所谓“科学养育”,心理治疗,心理学科普等领域,几乎完全照搬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一方面这确实是一种科学上的进步,我们也因此更注重个体感受了,但一方面很多评判也是不合适的,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源于社会文化,出发点也是协助孩子更好的社会化从而生存在本土文化中。而完全用个体心理学的那一套框架来养育,却不得不把孩子送进集体主义浓厚的学校和社会,结果可能比我们想的复杂。
情绪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发生的,在怎样的文化中成长,哪些情绪是对的错的,应该的在不同社会可能截然不同,却都合理。题外话是, 今年来不少心理学家也提出了美国养育文化近几十年以来对感受无条件呵护,从而过分放大感受, 搭配密集养育,很大程度上恶化了青少年心理疾病,还造成了高中或大学校园中的各种问题。让我们期待Jonathan Haidt 过几个月的新书对这个问题展开阐述。  
题外话之二是The Power of Language的中文版已经迅速的出版了,书名超朴素—《语言塑造人类思维》。我看了一部分,翻译的很不错,特此推荐。
伴随着这两本关于文化心理,文化身份的书,我也读了很多相关论文。这个过程让我用戴上了新鲜的视角来梳理自己的的经历,心理感受,以及需要做的调整,尤其是怎么做能更好的帮在在这个亚裔男孩更好的社会化,同时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身份。当然这展开又会是很长的文章,但其中一条主线和前面提到的建立自己的社群有关。我们和他的生活圈层,都需要在多元和native culture之间找平衡。我们的社区里,需要各种文化的人群,也需要有稳定的华人家庭朋友;需要看到丰富的差异性,但更看见差异性背后共通的人性。这样的思路不只是一个道理,更需要是生活本身。 
4
养育,教育
既然说到了养育,那就来说这个我每年都绕不开的阅读主题,只是随着在在上小学,教育类的书占比明显增加了。读过的远比这些多,但这五本,尤其是前三本,真的让我学到也思考很多。
The Knowledge Gap 让我对美国教育界对curriculum的争斗大开眼界。原来意识形态,政治派别如此深入的影响了孩子们学到怎样的知识,用什么方法来学。我尤其喜欢的是作者把这种斗争的历史展示了出来,这也我曾经对美国历史上儿童观演变,以及童书发展历程的阅读衔接上了。这种知识网络被延展,曾经都没有意识到的暗角被照亮的感觉真好。 
这本书相对客观的展示了自由派和保守派各自的出发点,也更多了解了两门从来都是激烈战场的科目是历史和阅读。完全避免政治介入教育也许是一种幻想,但多大程度上介入,怎么介入,我希望知情。至少从实用角度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取长补短了。比如我更意识的增加了在在对人物传记的阅读。比如我一直想推荐的Little People , Big Dream系列,就很好的帮助在在从人物故事中认识到不同专业领域,社会事件,历史时代,文化现象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由两位儿科医生,疼痛管理专业的研究者写作的When Children Feel Pain是今年读的“育儿书”中的一个特别的惊喜,之前也写了比较具体的笔记。这本书唤起了我自己童年关于疼痛的记忆,也在这样的记忆里理解了怕疼的在在,再一次接受他敏感的天性。
前阵子在在总叫肚子疼,我于是重读了上次掠过的专门说儿童腹痛的一章,再次赞叹写作的扎实、有趣、和实用。书里对肚子疼背后成因的讨论每一条都精准的击中在在的状况。接下来那周带在在去看医生时,我聊到了对他腹痛情况的想法,经验丰富的医生惊叹我知道的太多,她已经没有可以补充的了。于是我顺手就把书推荐给了她。
Accountable 是今年我投入了最多时间的一本书。读了两遍,听了若干podcast, 参加了作者讲座,组织了4周读书会。调查记者Dashka Slater 用了数年时间去采访,还原2017年在紧邻伯克利的Albany高中发生的一起种族歧视事件的失控发展。书里有太丰富的值得家长和教育者凝听和反思的问题,包括青少年心理,身份政治,文化身份,族裔、性别问题,社交网络,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若是硬要提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请继续读下去。
5
反思身份政治
今年有好几本书都在反思自由派精英这几年的极端化和身份政治,因为Jonathan Haidt的推荐,我翻开了这本The Identity Trap,太酣畅太解惑了。 
Jonathan Haidt身处在一个神奇的知识分子圈,那是一小群在这个年代左右不讨好,不讲政治派系,对保守派当然难以苟同,但对自由派的歪风邪气也狠狠批判,尽管身处左派大本营的学术圈,还能顶住压力和风险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研究者。这群人的写作风格也很相近—结构稳当,逻辑严谨,论证扎实,没啥文采(甚至在每章结尾还都附上憨憨的要点总结),但读起来感觉哪儿哪儿都被疏通了,煞是舒坦。
本书作者是约翰.霍普金斯国际事务系教授,本科剑桥历史系,博士哈佛。祖父母是共产主义犹太人,大部分家人在二战中后遇害。他的祖父母因为相信左派政府会消除种族和阶级的仇恨和偏见,留在中欧,也因此见证了USSR后来的血腥残暴,彻底放弃了对某种意识形态的信仰,但依然致力于自由派的社会民主改良,因为自由派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意味着相信人人平等,思想和盐论自由的普世价值。成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也一直被左翼价值观激励着长大。
但在过去的五十年,尤其是最近的二十年里,自由派走到了另一个方向上。他们怀揣好意,放弃了相信普世价值的,政治哲学意义上人人平等且由盐论自由的理想。那曾经是马丁路德金口中我们都有一个梦想,一部分人尚未实现,那就让这一部分人实现梦想的自由派。
应运而生的,是根据种族,性别,性向切割身份,深信不同身份的人无法相互理解,一切皆由身份决定,分裂而非团结,强调差异而非共性的身份政治。在这样的叙事之下,不同身份之间没有common ground, 一个人的身份决定了他的观点,态度,剧本。交叉因素,例如阶级,也被日益弱化,人群之间只有压迫者和受害者的关系,“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捍卫你说话权利”也不复存在,四处横行的是取消文化,是简单粗暴的是非对错,是沉默的大多数,年轻人的激情盲从,和无法逃离的身份陷阱。
这本书尤其精彩之处是从上世纪下半叶迅速崛起的后现代理论下手,挖掘身份政治滋生的源头并梳理起发展轨迹。福科,萨伊德,斯皮瓦克,德里达,克雷萧轮流上场。Mounk认为他们合谋把身份政治的叙事播种在左派,尤其是年轻人和校园中的论述。这个论述唤起了我曾经的社会学理论课的困惑和纠结。我记得学期结束我问永远一身黑衣的超酷教授这学期的理论里充满了批判和指控,读的我绝望又抑郁,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授回我社会学家不负责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只管发现问题,批判问题。
当初那个弱弱的提问,如今在Mounk教授的书里找到了回应。而那个已经深深内化了进步派叙事的思想和价值体系也应声裂开。接下来作者从高等教育,心理健康,语言叙事等多角度意义拆解身份政治对社会方方面面造成的伤害,伴随读完了另外几本书,我最近几年的很多疑问都被解开,搭建起了另一个更加中立,不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思考框架。那种从习惯了待着的壳中走出来,以更自由和独立的思考继续向前走的感受让我自己感到新鲜。无论到了什么年龄,我们的思想都可以保持活跃,成长蜕变。绝对真理也许永远无法被人类握在手中,但保持开放,好奇和自省,却让生命有了质感和厚度,也常有乐趣。
而这种对永不枯竭,甚至随着身体衰老而越加强烈的求知欲,也正是最后一个年度主题。 
01
求知和创造
这七本书被放在一起,看似混乱。
第一本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AI的领军研究者李飞飞的自传。 第二本是关于二战时四位作曲家勋伯格,施特劳斯,布列顿和肖斯塔科维奇的艰难经历,以及他们的音乐如何携带战争和屠杀的记忆穿越时空。 第三本是智利作家Labatut继《当我们停止理解世界》之后的第二本书。欧洲天才科学家的故事被继续以虚构的方式被讲述。核心人物是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聪明大脑的全能天才冯诺伊曼。第四本就不展开了,感兴趣的朋友还请自己查找。第五本是调查记者Asgarian对2018年发生的一家人开车坠海死亡事件的深入调查,和由此展开的对保守州儿童福利机构系统性的把黑人孩子从原生家庭夺走送往白人家庭寄养而带来的悲剧。第六本是李翊云今年发表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移民,女性,衰老,死亡,儿童,母亲等主题反复出现。好几个故事我都看了两遍。第七本是作家颜歌在爱尔兰学习写作后出版的第一本英文短篇小说集。
把它们归为一类原本不在计划之中,尤其是两本小说集和非虚构们放在一起总会有点格格不入。但神奇的是,当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回望一年时,这些看似并无关联的书在我心里自动靠拢。连起他们的主线姑且称为求知和创造。
无论是非虚构书里的主要人物还是这几位作者们,都带有强烈的探索和创造的使命感。
李飞飞在每次分叉路口选择更诚实的面对自己熊熊燃烧的好奇心。岁月并未磨灭她的好奇,反而随着经验的累积让她扛起了更强烈的责任感。
Eichler和Johnson都花费了超过10年时间,后者更是辞去了有固定收入的工作,靠freelancer写作和一些研究经费获得收入。他们两本书中呈现的无比深入宽广的眼界和调查,对遥远的另一个文化、国度的强烈情感和广博知识,以及闪烁着力量和人性之光的语句都在告诉读者这本书的写作是他们毕生的心血,爱的结晶。
Maniac中那些将外星人般可怕的聪慧和全部生命都投入在理解不可理解之奥秘,达成无法想象之技术的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们。
Asgarian对扑朔迷离坠海案件的竭力追索,以及对整个结构性问题的不断叩问。’
而两位小说写作者,也都在不断的阅读和写作中磨练自己的技术,无畏的不断探索新的领地,建构故事来铺捉那些微妙的瞬间或永恒。
和她们比起来,我当然平凡庸俗又懦弱,但饶是如此,这一年里给我最透彻最细密的激动与幸福的,是无数个好奇心被满足,谜团找到钥匙,创作有了进展的瞬间。尽管中年人的生活疲惫又惶恐,但这些重新发现和创造的时刻让我仿若新生。而我也深深的认识到,在命悬一线的人类世界,求知和创造是能带给我极大救赎和安慰的方向。
年过六旬的唐诺在《求剑》中说:“ 而在年紀老去的這一回,惊异的末端,不断显示的就只是真相、实相、显示人、事物、世界每一天都更稠密些完整些的本来面貌。多知真相再怎么说都是好的、最重要的,有句话说,‘真相使人自由’, 这讲的非常对,仔细想过更对;这句话的下半截是, ‘唯更多的真相总是令人人畏惧的’,这也是对的,所以人非得英勇不可,戒慎戒恐,郑重,虔敬。
深以为然。 
作家Anne Lamott最近一篇文章的标题叫做 《33岁时,我什么都知道。69岁时,我知道有一些事情更为重要》。2023年,我认识到建立并维护自己身边的社区,进一步远离无意义的社会期待,从社会和个人的层面理解自己和他人,继续和在在合作成长,保持反思,在求知和创造中继续生活。2024年,让我对更多事情don’t give a shit, 也建造和捍卫一些更为重要的事物。
最后,结束更新缓慢的2023,感谢合作社读者的陪伴和宽容。 感谢大家的每一次阅读,留言,转发,和点赞。
祝大家新年快乐! 
- 相关往期文章 -
- 版权声明 -
文章版权归成长合作社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我们
- 关注我们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