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尹哥聊基因”
最近微信改版,容易找不到尹哥的文章,大家记得把尹哥设为星标⭐️ 哦~
尹哥赠书福利
各位小伙伴
又到福利大放送时间啦!
你知道哪些物种背后的演化故事?
欢迎留言分享
我们将从
回答互动问题+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的小伙伴中
随机抽取3名幸运读者
分别赠送
《地球生命的历程》
1本
福利活动常有
关注尹哥不迷路
活动截止时间:2023年12月28日
(将会在12月29日的推文里公布获奖名单)
活动解释权归「尹哥聊基因」所有
地球生命到底从何而来?关于这个问题的假说有很多,但最被认可与接受的观点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
早期的海洋形成于40多亿年前。海水主要由大气降水、火山喷发和陨石撞击所产生的水分组成,含有氯化钠、钙盐、镁盐等可溶性盐类。丰富的矿物质含量,加之海底来自地球内部源源不断的热量,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滋养的温床。同时,海水就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隔绝了空气中氧化作用和紫外线电离作用对机体的损伤。
△ 早期的地球环境
因此,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正是在海洋中诞生的。据科学家推测,在距今45.5亿至25亿年前的太古宙,古老的海洋中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单细胞生物。而在此前,一些距今37.7亿至42.8亿年的细菌化石在加拿大东北部的哈德逊湾被发现。这些微生物存在于远古时代海底的热泉喷出口周围,被认为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生命证据。
△ 深海热液喷口周围的“黑烟囱”
可曾想,浩瀚的海洋其实也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深藏着地球文明发展的终极源头!
事实上,地球上的生命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不妨将时间的齿轮往前倒转——近40亿年前,海洋中出现了生命的痕迹;约20亿年前,最早的真核生物诞生;约15亿年前,简单的多细胞生物诞生;约6亿年前,藻类等多细胞宏体生物诞生;此后,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作为序曲,更多门类、更加高级的陆生植物和陆生动物相继出现,直到500万年前人类诞生……
地球历史上,生命的演化未曾停息,恢宏而伟大。数不清的物种出现又消失,由此往复,形成了一条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之路。
与之相比,人类的存在史不过弹指一挥间,渺小得犹如沧海一粟。还有太多生命起源和发展的秘密,等着我们去探寻和揭晓答案。
《地球生命的历程(修订版)》一书,便是这样一部完美诠释生命演化与地质环境变迁关系的权威著作,将带领我们穿越46亿年时空,把这段关于地球生物的宏伟历史娓娓道来。
01
用一本书,揭秘宏伟的地球生命演化历史
毋庸置疑,《地球生命的历程》是一本优秀的地史学图书,系统介绍了地球和生命演化的历史。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你将发现它的主题却绝不仅仅只是“自然科普”那么简单。
大师倾心之作,权威内容,通俗解读
《地球生命的历程》原作者均为业内大拿,包括了英国地质家协会主席、金斯顿大学荣誉教授理查德·穆迪,俄罗斯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安德烈·茹拉夫列夫等人。而引进国内的翻译版同样经典,被行业内多位院士、学者、大咖倾情推荐。
全书以时间为主线,共分为6章18个小节,每个小节分别对应一个主要的地质时期,对其重要的地质和生物演化事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可以说,阅读的过程就犹如乘上了时光机器。读者将伴随书中内容回到遥远的历史最深处,从地球诞生的起点开始,顺着时间轴去开启一段波澜壮阔的生命演化见证之旅。
具体而言,全书前两章介绍了地球的诞生、相关自然环境,以及早期生命的出现;第三、四章讲述了地球陆地的沧桑巨变、森林的发展以及两栖动物到爬行动物再到鸟类的神奇演化历程;第五、六章讲述了新生代以来地球环境的快速变化、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起源以及人类对大自然前所未有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时间框架的基础上,书中还穿插了23个专题,用以介绍主要生物类群的演化,包括了藻类、早期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三叶虫、鱼类、昆虫、爬行动物、恐龙、鸟类、被子植物、哺乳动物等等,知识密度可谓相当之高。
细致而详尽的内容布局,形成了全书清晰的知识点索引,只需翻阅目录就能立即找到想阅读的内容。而在具体阐述时,书中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例如第二章“生命大爆发:早古生代”中,在介绍寒武纪海底多种多样的节肢动物时,作者用了这样一段描述:
“扁平的乌海蛭漂浮在水中,它们用环状触手冠寻找食物,而不是像腕足动物那样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巨大的奇虾体长可达60厘米,它们通过拍打叶足前进,并利用刺状前肢捕捉猎物;怪诞虫在海底寻找奇虾吃剩下的食物残渣;头吻动物,例如与现代的曳鳃动物非常相似的奥特瓦虫正潜伏在 U 形洞穴内等待粗心的三叶虫或软舌螺自投罗网;哈氏虫的后裔 Wiwaxiids 正利用锋利的牙齿啃食着海草;海绵动物建立起‘堡垒’,企图让埃谢栉蚕(多足缓步类)放弃捕食;巨大的节肢动物西德尼虫紧紧地抓住手中的猎物;其他节肢动物在四周游走、爬行、追逐猎物;而皮卡虫(脊索动物)则可以利用成对的肌节和坚硬的脊索在海底沿 S 形游动。”
寥寥数笔,便生动勾勒出远古节肢动物的千奇百态,画面感十足,更加便于读者理解和想象。
通过这本书,读者将有机会系统了解地球46亿年的演变奇迹,看生命如何塑造地球的模样。因此,说它是一本权威、专业又好用的地史学工具书,名副其实。
大格局大视野,科普与人文情怀兼具
在评价《地球生命的历程》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如此写道:“这是我见过的综合性和人文性最强的一部有关地球生命历史的著作。”
的确如此。这本书涉及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考古学等多门学科,不仅侧重于全面科普地球46亿年来18个主要地质时期的地质和生物演化,同时还充满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这首先体现在那细腻而又舒卷自如的文字表述上。以第三章“陆生生物的出现:晚古生代”为例,在形容二叠纪末期所形成的乌拉尔山西侧的地貌时,书中如此写道:
“这里看上去就像前寒武纪的世界一样杳无声息。山前的盐碱滩发育有大规模的冲积扇,阳光炙烤着大地,热浪卷着黄沙吹打着岩石表面,发出嘶嘶声。与铁锈色的岩石相比,远处的盐碱滩显得更加耀眼炫目。”
这样颇具美感的描写在书中有很多,都带给了读者意犹未尽的品味空间。
其次,全书站位高远,拥有开阔的格局和视野。正如其推荐序所写:“(这本书)从宇宙的大爆炸起源写到了现代生物多样性的危机,从基础地质概念的介绍写到了重要发现和研究的具体过程,从化石和矿物的形成写到了地球主要圈层和板块的演化,从研究方法的介绍写到了著名物种的展现。”
恢宏的主题框架之下,是丰富而细节的内容,其中既有跨越时空的全面解读,也穿插着作者的感悟和理解,将更好地启发读者通过阅读产生对人文社会的辩证思考。
装帧精美典雅,插图丰富,值得珍藏
《地球生命的历程》另一个突出的亮点,莫过于书中那种类繁多而又无比精美的插图。这些图片主要包括了:
高清化石照片和考古现场图,直观展现了人类在探索地球生命演化过程中所取得的科学成果;
古生物复原图和古生态复原图,逼真传神,生动还原了亿万年以前地球的模样;
各种现存动物、地貌以及自然景观照片,大场景作品,让人心生震撼且有身临其境之感。
此外,书中还有大量的解释性示意图,绘制清新精致且形象明了,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把握科学内容。
如此图文并茂的看书体验,将让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享受到美育的熏陶,平添更多阅读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第1版曾荣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第六届环保科普创新奖二等奖”、“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等极具含金量的奖项。
而修订版在保证内容一致的基础上,采用了16开大开本、双封面装帧的形式,裱布书脊可平摊,外封为特装纸加烫金起鼓工艺,内文为无光铜版纸。一册在手,精美典雅,因此更加具备收藏价值。
02
保护地球生命,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在这本书的最后,当写到人类对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影响时,有一段话让人深有共鸣:
“如果一个物种凭借智慧的力量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并引以为傲,结果将赖以生存的其他生物彻底摧毁,这将是一个多么大的讽刺!”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无休止的向环境索取,其实到最后,为此买单的是我们每一个人
所以,好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吧!同时不妨先打开这本《地球生命的历程》,一起来了解这颗星球46亿年来生物的演化史。
因为——“读地球的历史就是读地球的未来,读其他物种的故事就是在读我们人类自己的命运。”
— END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