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第809期
今天创新讲法,打破学英语跟看世界的界限
不设朗读音频~
怕太长你不听
▸ 为什么说芒格是当代富兰克林?
▸ 外媒为何称基辛格为“战犯”?
▸ 金斯伯格排第二,美国首位女性大法官是谁?
各位好。
过去这周,在大洋对岸有三位世纪老人相继离世,引发了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触动。
这三人的享年分别是 99 岁、 100 岁和 93 岁,前两位分别是投资大师芒格以及外交战略家基辛格,在中国知名度很高,所以他们的离世在我们这边也有很大的反响。
图源:WOBX
但对于第三位逝者桑德拉·戴·奥康纳,我想就算把名字讲出来,大家也比较陌生。不过关注我们外刊精读课的小伙伴可能会记得,我们曾在 2020 年推出一个纪念金斯伯格逝世的专辑。金斯伯格是美国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而在上周六刚去世的这位奥康纳,她不仅是金斯伯格的密友,而且是最高法院的首位女性大法官,论资历比金斯伯格还要老,而且她当年的上任可以说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结束了美国最高法院长达 191 年来只有男性担任大法官的历史。
图源:Bloomberg
所以可以这么说,过去一周,三位世纪老人的相继逝世,不仅是他们传奇人生的落幕,也在很多人眼中属于商业、政治和司法领域,一个传奇的时代落下了帷幕。于是在今天的晨读里,我想贪心一点,借助各大媒体对这三位人物的评述,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生平和他们到底留给这个世界怎样的影响。
但是也要提前说明,要把三位世纪老人的生平一次讲完,不现实。所以从上周起,对于芒格和基辛格,我们是在精读课上用更长的篇幅带大家去回顾他们的人生和他们留给世界的精神遗产。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购买我们的单个专辑。(扫码下图海报 👇)
另外特别提醒📢
今天晚上,12 月 4 号周一晚 8 点,我会与芝加哥大学的向杨博士一道,来跟大家聊聊百年基辛格的奇人奇事。看看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其实还有另一面。这场直播我们做了限时免费,但考虑到平台的限制,我们只能面向特定的群发直播链接来做分享。所以想要听到这场直播的朋友,记得扫我们文中的海报,添加小编入群。今晚 8 点我们还有直播细聊。
英 语 词 汇 讲 解
本期65词  |  累计38106词
微词卡见文末
曾在伯克希尔担任巴菲特左膀右臂的查理·芒格去世,享年 99 岁
right-hand man /ˌraɪt hænd ˈmæn/ n. (尤指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左膀右臂
○ someone who helps and supports you the most, especially at work
■ He is the CEO's right-hand man. 他是 CEO 的得力助手。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老搭档查理·芒格逝世,享年 99 岁
sidekick /ˈsaɪdkɪk/ n. 搭档,副手
○ a person who helps and spends a lot of time with someone who is usually more important, powerful, etc.
曾定义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外交官基辛格去世,享年 100 岁
基辛格去世
长期把持国际舞台,同时毁誉参半的外交官
revile /rɪˈvaɪl/ v. 斥责,谩骂
○ to criticize sb./sth. in a way that shows how much you dislike them
■ The committee's decision was reviled by reporters. 委员会的决定遭到记者的斥责。
最高法院首位女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逝世,享年 93 岁
干 货 讲 解
01
芒格:是投资大师,更是当代富兰克林
先来看看主流媒体如何关注这三位的去世。因为这些报道都是英文,所以今天咱们也试图打破学英语跟看世界的界限,不单独说英语,咱们结合这些报道的标题来跟大家讲。
首先,这三人中最早传出逝世消息的是查理·芒格。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标签,就是股神巴菲特超过半个世纪的合伙人。芒格的逝世是在 11 月 28 号上周二,但消息发出来的时候,国内已经是周三早上了。我们这里给大家找出了原始的官宣稿。
11 月 28 号,芒格和巴菲特掌管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出声明,称查理·芒格在加州一家医院安详离世,享年 99 岁。在声明中,芒格老搭档、93 岁的股神巴菲特表示:“如果没有查理的灵感、智慧与参与,伯克希尔无法取得今日的地位。”
图源:伯克希尔·哈撒韦官网
实际上,这则消息一出来,外媒圈立刻就炸了。
我们知道,英美严肃媒体的一个传统项目就是为重要人物撰写讣闻。这些讣闻通常都是回顾该人物的一生,篇幅很长,往往也要查很多资料,所以很多重要人物的讣闻都是事先准备好的
像年事已高的芒格,自然也属于被媒体很早就准备好素材的那一类。所以他逝世消息放出的第一时间,就好像是考试交卷的铃声响起,各大媒体纷纷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讣闻拿出来。
在第一时间刊出的文章里,大部分外媒在标题中都会谈到他最重要的人生标签——巴菲特的左膀右臂。这当中,路透社、CNBC 以及英国《卫报》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一个说法:Warren Buffett's right-hand man,巴菲特右手边的那个人,right-hand man 其实指的就是左膀右臂。
左滑查看更多👆 图源:路透社 / CNBC /《卫报》
另外还有一个意思差不多的词,美联社、《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都用了,叫做 sidekick。照字面就是站你旁边还可以踢你一脚给你提醒的人。这个词的意思其实是副手。

左滑查看更多👆 图源:美联社 /《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
总归,不管是 right-hand man 还是 sidekick,这些媒体给到芒格最鲜明的标签,就是巴菲特的副手,他的左膀右臂。
另外,在这些关于芒格的讣闻中,透露出一个细节:很多媒体对于芒格活到 99 岁有一些惋惜。
芒格的生日是元旦 1 月 1 号。正如财经杂志《巴伦周刊》写道,芒格曾经表示,希望自己能赶上基辛格,也能活到 100 岁。毕竟几个月前,基辛格 100 岁生日时,不管在美国还是海外,大家都给他庆祝,显得特别圆满。结果,在距离芒格 100 岁生日不到 5 周的时候,他的人生却宣告落幕。虽然 99 岁已经很长寿,但离九九归一仅一步之遥,还是有点遗憾。
除此之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两块:一是他经历了市场检验的长期投资理念,二是他远超金钱的那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结构和人生智慧。
我们先看跟钱有关的这一块。媒体都提到,芒格作为巴菲特的副手,对于股神创下的投资奇迹可谓立下汗马功劳。CNBC 甚至直言,没有芒格就没有今天的巴菲特。
图源:Inc. Magazine
通常谈到巴菲特的时候,我们都将他视为价值投资的忠实践行者。所谓的价值投资是指,这位股神炒股并不是看短期的股价波动,进行短线操作,而是看中一家企业的长期价值,对其做深入研究。并且一旦认定某家企业具有长期价值,就会将其股票买下来后长期持有。这种信奉长期主义的做法,是投资界一股清流,事实上也收到了丰厚的回报。
但我看多篇讣闻里都写到,相较于巴菲特,芒格才是更坚定的价值投资的推进者。他在 70 年代就成功说服巴菲特,放弃了股神当时用的所谓的“买烟屁股”的投资方法。“烟屁股”,指的是抽完烟以后扔掉的烟头,在投资界指那些很差劲但同时也很不值钱的公司,“买烟屁股”其实是巴菲特最早信奉的一种投资理念。
巴菲特在六七十年代那会儿,受他的老师、投资大师格雷厄姆的影响,就认定买股票的时候,一定要挑最便宜的时候去买,哪怕这家公司毫无价值,但只要它足够便宜,那就买入。
芒格的理念却不一样,在还没有加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前,芒格就曾建议巴菲特,说我们买股票,关键还是看这家公司本身的资质好不好。如果是一家很有价值的公司,哪怕它的股价贵了一些,我们也要买,不要太计较它当前的股价。因为只要是好公司,它从长期来看,一定会给到投资人丰厚的回报。而跟那些丰厚的回报相比,当前买入的价格是贵一点儿还是便宜点儿,其实都无关要指。
后来,他这一套理论逐渐打动了巴菲特,并在芒格加入伯克希尔担任副董事长以后,成为这家公司贯穿始终的投资理念。所以,当我们常把巴菲特当作价值投资的代言人时,其实可能忽略了,真正让他把价值投资做到极致的人,是他身后更低调的查理·芒格。
当然,芒格信奉的这套投资理念也是经历了真金白银的考验。很多讣闻里面都提到,如果在 1964 年,也就是这家伯克希尔公司刚被巴菲特买下时,花 1,000 美元买下他家的股票,那到今天,这笔投资的价值已经超过了 1,000 万美元。所以有时光机的朋友回到 50 年前,记得先花 1,000 刀买下伯克希尔的股票,然后就可以躺平到现在,稳当千万富翁。
图源:Fox Business
另外,除了作为投资奇才的一面,外媒对芒格的普遍评价是,他这一生之所以被认为是成功的,并不仅限于商业投资领域,而更在于他的人生智慧。这几天有很多文章都开始汇总芒格讲过的金句,包括他对政府、婚姻、情绪管理等很多领域都给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意见。这里我给大家列几个,比如:
拥抱你的错误(Embrace your mistakes)
“我喜欢人们承认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傻瓜,”芒格在 2017 年称。“我知道,如果我不断提起自己过去的错误,我会表现得更好。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妙招。”
另外他还有一个提法:
推翻自己最喜欢的想法(Destroy your own best-loved ideas)
“善于这样做是我比多数人更成功的部分原因。当我能破坏一个我长期非常秉持的想法时,就会很高兴。”
芒格一直秉持的一点:
成为学习机器(Become a learning machine)
“我们一开始都很笨,很难保持理智,你必须不断努力。这就需要持续阅读,而且不仅仅限于自己的领域。我从不喜欢专业化,我喜欢全面涉猎。”
关于这一点,其实很多芒格的拥趸都知道,他相信人们一定要以多学科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甚至认为说,我们应该拥有 100 个思维框架。譬如对同一家公司,我们对它的分析不要仅限于财务数据,还可以用物理、数学、法律、历史等领域的思维,对同一个事物从不同面向,用不同的思维框架来进行思考,但这背后就需要我们有超强的多学科能力。
围绕这点,我在精读课上回顾芒格的生平时,也专门拎出来讲过,芒格真的是一个超级大学霸。本科的时候他进学校是学数学的,然而很快又对物理产生了兴趣,于是又学习了这方面专业。但因为他读大学那会儿正值二战,所以大二毕业时他就参军了。由于在美国陆军的智力测验中表现超群,军方又安排他去加州理工等学校学习热动力学和气象学,后来被派去做天气预报。
事实上,理工科朋友都知道,上面这几门应该算得上数理学科中最有挑战的专业。
退伍之后,芒格又跑去哈佛读了法律博士,并且毕业时,在 300 多号同学中,他是拿到优秀毕业生的那二十几个人之一。后来进了律所,打怪升级当了大律师、合伙人,甚至自立门户。再后来转战投资行业,直到成为跟股神巴菲特并列的名字。
这一路开挂,芒格的多学科能力真的是令人惊叹。甚至连芒格自家的住宅都是由他本人设计的,因为他对建筑也很有兴趣,是一名颇有建树的业余建筑设计师。
图源:The Real Deal
所以,芒格凭借他多学科的知识框架和思维结构,不单只是用投资大师的头衔来概括,很多文章都写到,他真的是一位是堪比富兰克林那样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所以,要我们盖棺定论的话,芒格就是当代的富兰克林
再说一嘴,外媒报道芒格逝世时,还特别提到他与中国的渊源。
财经媒体 Business Insider 的数据显示,在芒格去世的消息公布后数小时,微博上关于芒格离世话题的浏览量就达到 2.9 亿次,并且这一数字还在迅速上升。而 CNN 还给出了进一步的数据,中国有成千上万的网民分享了芒格关于人生、市场和商业的金句语录。截至上周三,在芒格去世的话题下,共有 32,000 个帖子和 3.4 亿次的浏览量。
另外,CNN 还注意到,当年在芒格力主之下,伯克希尔投资的几家公司的高管也公开发声悼念,包括苹果公司的 CEO Tim Cook。他在拥有 161 万粉丝的微博上用中英文双语发文称:
图源:微博
另外,当年还不怎么能被华尔街看上眼的比亚迪,也是在芒格的慧眼独具之下,让伯克希尔对这家公司做了投资。外媒也注意到了比亚迪官微的发文,写得还挺好,我给大家念一下:
图源:微博
正如比亚迪这篇帖子所写,芒格是 08 年伯克希尔决定投资比亚迪背后的关键人物。当年这笔投资,伯克希尔花了 2.3 亿美元,而在 15 年过后,截至今年 10 月底,伯克希尔持有的比亚迪股份的价值已经飙升到 24 亿美元,翻了足足 10 倍。
事实上,芒格在今年 2 月的一次线上会议中都还曾表示:“我从未帮助伯克希尔做过任何像投资比亚迪这么正确的事,这么正确的事,我这辈子也就仅此一次。比亚迪在中国领先特斯拉太多了。”以上这些话,都是 CNN 在报道中援引的芒格原话。
最后再说一嘴,外媒关注芒格的离世,还顺带关注了伯克希尔管理层的现状。这家公司从 60 年代开始,经由巴菲特和芒格的联手打造,确实已经家大业大,但公司的董事会却是老人扎堆。过去两年里,伯克希尔的另外三位长期董事都相继去世,而且都是在 90 多岁的高龄离世的。过去两年,在芒格之前去世的那三位董事,一位 90 岁,两位 96 岁。
《华尔街日报》就指出,芒格去世前,伯克希尔董事会的成员平均年龄为 70 岁,平均任期为 16 年,而且 73% 的董事都为男性。即便是在芒格去世过后,伯克希尔董事会的年龄中位数也是 67 岁,这让伯克希尔成为标普 500 指数公司中最高龄的董事会之一。
正如一位投资者表示,虽然现在伯克希尔的这块金字招牌依然还在,即便芒格不在,那也还有巴菲特,但是他家董事会必将面临“降低成员平均年龄,提升多元水平的压力”。
图源:Street Register
02
基辛格:不仅仅是老朋友
再说基辛格。
这是一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大人物,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他的离世恰好在芒格逝世的第二天,两位百岁老人前后脚离开,颇让人有所感触。
相较于芒格所受到的几乎清一色的赞美与悼念,基辛格这边则受到媒体非常两极化的评价。一方面,各方都承认、肯定他是战略大师,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塑造。彭博社的标题就说,他是曾“定义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外交官”。
图源:彭博社
但另一方面,外媒对基辛格的负面评价可以说声量也非常大。我们中国人讲求死者为大、死者为尊,又是以这样的高龄辞世,通常在这种时候我们都会说这个人的好话,少说坏话。但这几天在西方的主流舆论中,哪怕委婉一点讲,对他的评价顶多就是毁誉参半。
《纽约时报》这种严肃媒体给到的标题叫做“长期把持国际舞台,毁誉参半的外交官”。Revile 的意思是斥责,甚至可以叫辱骂。CNN 的标题里也把他称为“美国外交政策中一股具有支配性但又两极分化的势力”。
左滑查看更多👆  图源:《纽约时报》& CNN
甚至还有不少偏自由派的媒体对于基辛格逝世,别说是悼念了,简直就是庆贺。比如很有影响力的《滚石》杂志 ,标题居然是:亨利·基辛格,被美国统治阶级厚爱的战犯终于死了。
图源:《滚石》
“死”前面还加个副词 finally,表示终于死了,终于翘辫子了。这种情绪可能跟我们中国人的感知相去甚远,而且真的不只有一家会这么讲。
这几年因为各种爆料而名声大振的网络媒体 The Intercept,他家的标题也很耸动,把基辛格称为是“要为数百万人之死而负责的美国头号外交官”(TOP U.S. DIPLOMAT RESPONSIBLE FOR MILLIONS OF DEATHS)。另外,知名媒体《赫芬顿邮报》(Huffpost)也在讣闻标题中把基辛格称为“美国最臭名昭著的战争罪犯”(America's Most Notorious War Criminal)。除了美国媒体,卡塔尔半岛电视台 Aljazeera 在他家英文网站上也把基辛格称为“获得诺贝尔奖的战争贩子”(Nobel Prize-winning 'warmonger')。
左滑查看更多👆  图源:《赫芬顿邮报》/《赫芬顿邮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
总之,海外媒体对基辛格的评价非常两极,这可能跟我们在国内的感受会有非常大的反差。因为国人对基辛格的印象主要还是停留在中美破冰,他在上世纪 70 年代秘密穿梭外交促成了后来的尼克松访华,并且他也多次访问中国,受到中国历代最高领 D 人的接见。
但可能大家并不知道,基辛格在国际关系学界被认为秉持着超级现实主义,说大白话点就是为了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比如,在越战之时,柬埔寨是越南方面的大本营,据说在基辛格的一手策划下,美军当时对柬埔寨地区无差别投掷炸弹,据说导致了数十万平民的死伤;此外在拉丁美洲的智利,基辛格又推动当地亲美派的独裁者搞政变,推翻了该国的民选政府。
这些做法似乎都与美国标榜的自由民主的理念相背离。也是因为这些原因,让基辛格背负的骂名和他所取得的成就一样醒目,也难怪媒体有这样的反应。
越战期间美军轰炸柬埔寨的遗留弹坑  图源:Quora
当然,关于基辛格毁誉参半的政治生涯,还有他从纳粹制下的德国逃到美国,进入哈佛成为学术明星,后来学而优则仕投身政界,并曾为从尼克松到拜登的每一任美国总统直接或间接的服务。他的这番人生传奇与功过是非,记得预约我们今晚的直播,扫我们小编的二维码即可,今晚 8 点我们再细聊。
03
桑德拉·奥康纳:从农场女孩到首位女性大法官
最后这一位,中国人民可能并不熟悉的桑德拉·戴·奥康纳,却是在刚过去这个周末占据了美国各大报的头版头条,甚至从版面的位置、大小来看一点都不逊色于前面的芒格和基辛格,因为奥康纳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法官。
左滑查看更多👆  图源:《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
我们都知道,美国讲究三权分立:政府的行政权,国会的立法权,法院的司法权,相互独立。这点就跟很多国家不一样,有很多国家的法院属于政府的一部分,要听命于政府。但在美国的分权机制下,法院和法官独立于政府系统,即便美国总统也管不了。
而且其中,尤其是最高法院的 9 位大法官,某种意义上讲比总统的权力还要大。总统的任期是有限的,最多干两届 8 年就要退休。而大法官一旦任命就是终身制,除非 ta 自己不想干了,否则谁也不能弹劾 ta。
在美国历史上一些关键的案件,甚至包括谁当总统这样的争议,都得由这 9 名大法官投票来决定。所以这 9 个人虽然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中,但他们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在历史上,这些大法官基本上都是由男性担任。从美国建国一直到此时此刻,200 多年中,总共只有 6 名女性担任过最高法院大法官。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 2020 年去世位金斯伯格,但金斯伯格也只是历史上第二位女大法官。第一位就是我们这里说的奥康纳。
图源:CNN
1981 年,桑德拉·奥康纳由里根总统提名,成为最高法院 191 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法官。这其实在当时也算是一个计划已久的历史事件,因为里根早在竞选之初的时候就承诺,如果自己当总统后,大法官的职位正好空出来,那他就会任命一位女性来当大法官。于是在 1981 年,奥康纳成为了创造历史的那个人,当年她才 51 岁。接下来,她在最高法院任职了 24 年,将近 1/4 个世纪。
图中右上为桑德拉·奥康纳  图源:美国最高法院官网
不过,奥康纳并不像很多大法官那样一直干到至死方休,而是早在 2006 年 75 岁的时候就决意退休。当时,她的丈夫罹患了老年痴呆,她为了照顾另一半而退休。后来,她的丈夫在 3 年后去世。
这次媒体报道中还专门把这段拿来讲,就是她丈夫其实早在去世前 15 年就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但几乎无人知晓。一直到了 2000 年,丈夫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不能独自呆在家里的程度,于是奥康纳当时去最高法院上班时,每次都把丈夫带到自己的办公室里。
CNBC 在讣闻里还提到,最高法院其他男性大法官也曾遭遇配偶罹患重病的情况,但那些男法官没有一个人为了照顾妻子而辞职,所以奥康纳就成了唯一一个因为配偶患重病需要照顾而选择辞职的大法官。
其实后来,奥康纳辞职以后,也很快发现,就算辞了职,自己也没有办法在家里照顾丈夫,所以后来她的丈夫其实是住进了疗养院。但至于奥康纳有没有因此而后悔过自己从最高法院辞职的决定,她也像很多低调的大法官一样,从来没有当众表达过。
不过在 2018 年底,也就是她丈夫逝世近 10 年后,奥康纳宣布自己也被确诊为痴呆症,并将退出公共生活。这次最高法院在宣布她逝世消息的声明中也提到,奥康纳死于与晚期痴呆症有关的并发症,可能是阿尔兹海默症和呼吸系统疾病。所以她跟她丈夫可能死因是一样的,都是阿尔兹海默症。
图源:NPR
实际上,回顾奥康纳的个人经历,其实跟我们之前讲过的金斯伯格的履历类似,基本上就是美国女性争取性别平等的一个漫长而崎岖的历程。
奥康纳出生在美国西南部的亚历桑那州,算是相对闭塞的内陆。她从小就天资聪颖,16 岁进入斯坦福大学,本科学经济学,研究生进了斯坦福法学院。
尽管成绩名列前茅,但在那个女性,特别是从事法律工作的女性地位低下的年代,奥康纳却很难轻松如愿成为一名律师。当时,她给一家大型律所投简历的时候,对方却只给了她一个秘书的职位。后来好不容易,奥康纳在加州下面的一个郡县谋得了副检察官职位,这大致相当于在地级市的检察院谋得一个科员的职位。而且前提还是,奥康纳表示说干这份活不要薪水,不要办公室,跟一名秘书共用办公桌。直到几个月后,当她开始做相关法律研究,写一些备忘,才开始有了微薄的薪水。
自那以后,奥康纳就从检察官起步,一直做到亚利桑那州的助理总检察官,之后又升任亚利桑那州巡回法院的法官,大致就相当于省级高级人民法院。看得出来,奥康纳在地方工作的履历很完整。之后直到 1981 年,奥康纳被里根总统提名为最高法院大法官。
图源:美国最高法院官网
作为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法官,奥康纳在任内为争取性别平权可以说是做了很多工作。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判例法国家,最高法院可以通过对某个案件的判决来影响一些社会议题的走向。比如最高法院认定一个同 X 恋婚姻是有效的,那推而广之,全美国的同 X 恋婚姻就都合法了。所以大法官发挥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不过就像以前我们讲过,要想在一个社会推动男女平等,这条路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很多年,通过很多判例来一步步达成。在奥康纳的时代,她做得很有策略性的一点,也跟后来的金斯伯格很像,就是她们并不急于马上推动女性权利的平等。因为这么做太直接,可能遇到的阻力也比较大,而是先从推动男性的性别权利入手。
奥康纳手上最著名的一个案子就在 1982 年她当大法官的第二年。当时有个密西西比州立大学诉霍根案,这个学校其实是一个公立的护士学校,当时拒收男生,于是就引发了官司,并且一直打到最高法院。当时,围绕这个案子的核心问题:公立护士学校拒收男生,这么做是否违反了宪法。
最终,最高法院的 9 名法官以 5:4 的投票结果认定,这种做法违宪。在这 5:4 的 5 票当中,奥康纳法官就占了关键一票。她在判决的多数意见书中写道:“政府不能够基于对两性角色陈旧和刻板的观念来制定政策。”说白了,就是不能因为传统观念里认为护士一般都是女性,于是就剥夺男性学护士、当护士的权利。
密西西比大学招收首位男性学生  图源:《纽约时报》
看似是在为广大男性争取权利,但其实这个判例的形成最大的意义就是确立了这样一个标准:不能基于成就和刻板的对两性角色的观念,来认定什么样的工作女性能做而男性不能做,或者是反过来,男性能做而女性不能做。这其实就为后来女性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原则。
后来还有类似的案子,有一个军校只招收男生,不招收女生,是否违宪?后来,最高法院的判例就是援引了 1982 年这个护士学校不招收男生的先决判例来认定,既然护士学校不招男生是违宪,同样道理,军校只招男生不招女生,这难道不同样也是基于对两性角色陈旧而刻板的观念在制定政策吗?不也应该废止这样的政策吗?
所以就是这样,像我刚刚讲的,奥康纳法官作为美国最高法院第一位女大法官(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唯一一位),她懂策略、有耐心,先从为男性维权入手,树立性别应当平等的原则,再创造后世可以引据的原则,为女性也争得了平等的权利,这是奥康纳法官的历史贡献。
时间原因,以上就是刚刚去世的三位百岁老人各自的传奇人生和他们留给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说实话,把他们的经历放到一起来讲,仅仅是因为他们去世的时间连在一起。但除了这个唯一的巧合,我想他们各自的经历还是能帮助我们勾勒出过去百年这个世界在商业、政治、司法正义乃至更多领域出现的变化。
其实,借由这些个人的讣闻,我们其实可以管中窥豹地看到,历史性进程,无一例外不是由这些鲜活的个体用他们的时间和经历聚沙成塔推动而成。
所以,我们既可以透过这些个人经历看到一个宏大的时代,反过来也不要因为一个时代的宏大而忽视其中个体的价值。尤其是当其中的有一些个体,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努力和他们的机缘是如此巧合,刚好让他们成为人间宇宙里群星闪耀的那几颗。
图片源自网络
好了,以上也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你的聆听。如果你认可我们这种既学英语又开眼界的学习方式,也可以下单我们关于芒格和基辛格的小专辑了解一下,或者参与到我们今天晚上的免费直播当中。具体报名方式详见文中海报二维码。好了,感谢你的时间,在下林伯虎,我们下期见。
809期微词卡
right-hand man /ˌraɪt hænd ˈmæn/ n. 左膀右臂
sidekick /ˈsaɪdkɪk/ n. 搭档,副手
revile /rɪˈvaɪl/ v. 斥责,谩骂
One Word, One World
今日重点词
revile
重点词造句练习
这位法官因其对堕胎的观点被报纸骂了个狗血喷头
(参考例句下期公布)
上期参考例句查看上期
Trust involves honesty and transparency.

你对三位世纪老人的离世有何感想?
欢迎留言~
编辑 | Joanna  校对 | 芒果  排版 | 倩雲  剪辑 | 阿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