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号上午,黑龙江依兰县达连河镇新胜村长山屯的老徐发现,自家养的黄牛死在雪地里,大腿肉都啃光了,旁边还有几个又大又圆的脚印。同日依兰县应急管理局发布紧急通知,近日有大型野生动物下山觅食
这只动物的身份不难鉴定:东北虎
图片来源:网络
11月9号,才隔了一天,虎林市人民政府就发布紧急提醒,虎林市域内有两只野生东北虎,不要上山。
老虎进村了,我们自然会想起2021年在密山被逮住的东北虎“完达山一号”。当时国家林草局的猫科动物专家姜广顺就指出,随着保护力度加强,虎种群规模扩大,人虎相遇的几率会不断增加。
遇到老虎该怎么办?在我国某些地区,这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却是日益逼近的现实。
图片来源:网络
老虎会吃了我吗?
猛虎下山,大家最关注的肯定是它会不会吃人。大多数情况下,大型猫科动物都害怕人类,会刻意回避,但食物匮乏时,事情就不好说了。它们可能会游荡到居民区,甚至袭击家畜。“老虎进村”发生时,黑龙江刚下了大暴雪。大庆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付建国认为,现在山上积雪太厚,老虎的猎物如鹿被迫从深山往外走,老虎没有吃的,也往外走,因此到了居民区。
野外老虎脚印,拍摄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 ©kapitonova / inaturalist
顺便一提,人们常常认为年老、牙口不好的猛兽会选择攻击人畜。但事情也不尽然。一项研究检查了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狮子头骨,发现“有前科”(因为攻击人畜,被野生动物管理部门打死)的狮子,反而是牙病和牙齿磨损比例最小的。因为它们多是没有建立自己领地的小狮子,游荡的范围大,容易跟人类撞面。
被饥饿所迫的猫科猛兽仍然是怕人的,它们首选的对象是家畜。如果人惊吓到了它,猛兽也可能会攻击人,但这跟捕食是不一样的。“完达山一号”曾扑倒一个村民致其轻伤,但没有把人当猎物去猎杀。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还有一种情况,也就是传说里出现很多的“食人兽”。印度有极少的历史记录显示,个别老虎会形成习惯,把人当成猎物去追击。为什么会出现“食人虎 ”,目前还没有科学解释
绝大多数情况下老虎都不想吃你,但危险还是有可能发生。这时首选的方法是不要让老虎与人相遇,危险掐灭得越早越好。
有备无患最重要
“完达山一号”被发现的时候,村民惊讶地表示“当地从来没有老虎”,谁都没想到它会冒出来。在有关部门做出反应之前,民众不知如何应对,许多好奇的人围观老虎,甚至用无人机追拍。遇到老虎应当尽量远离并报警,尽量不要惊动它。围观行为不仅让老虎受惊,也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风险。
而今年虎林市的老虎在搞出“动静”之前,就已经被“监视”了。11月9号村民老李发现家里的狗被杀,可能是老虎所为。在此之前的7、8号,虎林市多次发现东北虎的踪迹,随后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并使用无人机跟踪老虎的踪迹。有备无患,这是很好的现象。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去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发表的新闻,也介绍了他们减少人和猛兽冲突的防范工作,特别强调了要重视防范老虎伤人,他们工作内容可以分成三类:
一,加强巡查,并对进山的人加强管控,防止人进山撞上老虎的同时,也减少人对动物的干预。
二,宣传科普。例如设警示牌,提醒居民山里有老虎,教导居民如何避免或应对遭遇的野生动物,如何防范动物攻击等。
三,建立防范机制。巡护员与各乡镇、村屯保持联系,保证随时有人处理突发事件。并通过“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在野兽靠近时做出预警。
拍摄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东北虎 ©Royle Safaris / inaturalist
早早做好防备,把遭遇老虎的风险掐灭,当然比意外发生再手忙脚乱救人赶老虎要安全、高效得多。但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呢?
俄罗斯是野生东北虎最多的国家。他们在狩猎管制部门设立有专门处理人兽冲突的特别小组,工作人员受过培训,不仅要学习麻醉之类处理野生动物的知识,也要学习如何应对野生动物对人造成的损害,比如怎么跟愤怒的受害者沟通。在东北虎最多的滨海边疆区,2019年小组一共处理了52起人虎冲突。
拍摄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东北虎 ©Royle Safaris / inaturalist
俄罗斯根据矛盾激烈程度,把人虎冲突分成了四级:最低,在居民区发现了老虎的踪迹;第三,在居民区目击了老虎;第二,老虎伤害家养动物;最高,老虎攻击人。
如果老虎和人发生冲突,首选的办法是把它吓跑。如果发生了老虎攻击人的事件,特别小组会把它抓住送到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检查它是否有健康问题,或者缺乏捕食能力,根据它的问题予以治疗,或者训练它捕猎动物。待它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之后,他们就会选择偏远地区将其野放,并通过无线电项圈了解它的行踪。
保护栖息地是长远之计
大猫告诉我,虽然大型猫科动物攻击人是小概率事件,但相比而言,虎杀死人的风险要远高于豹。虎这样大型的食肉动物的存在,对人不可能没有危险。我们能做的,就是减少虎与人发生冲突的可能。
除了监视老虎防止它与人接近,教育公众躲避老虎以外,更加长远的解决方法,是维持栖息地的质量。野生老虎生存最重要的条件是大型有蹄类猎物,特别是大型的鹿。支持东北虎生存的环境,猎物生物量不能低于195公斤每平方公里。食物越少,老虎就要走越长的路来觅食,也就更可能遭遇人类,甚至攻击人畜。
印度Panna老虎保护区的老虎猎杀了一头家牛 ©Anshuman Kumar,图片来源:Shekhar Kolipaka / Leiden University (2018)
栖息地破碎化也会增加虎与人相遇的机会。2013~2018年的调查发现,中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集中在老爷岭、张广才岭、完达山、小兴安岭4个地点,其中大多数个体和全部繁殖个体集中在老爷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里。
大型猫科动物成年之后会离开出生地,向外扩散,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进入居民区。前面说过,扩散的年轻狮子更可能出现袭击人畜的问题。去年在和顺,一只豹跑到义兴镇里试图抓狗,那也是一只扩散中的小豹子。
当地监控拍到,这只豹子对库房门后面的狗产生了兴趣
这又一次凸显出建立生态廊道的必要性。让动物可以走“自己的路”,减少与人相遇的可能性,对两者都更加安全。
2002年,吉林省珲春自然保护区发生了老虎吃人事件。攻击人的老虎被盗猎者设的猎套套住,铁丝严重割伤脖子,无法捕猎。而且同时下了大暴雪,老虎觅食困难,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袭击了人。
大型有蹄类的分布不均匀、多样性低,是中国东北虎种群恢复的一大障碍。例如在2002~2008年间,完达山山脉的马鹿、狍子和野猪数量因为捕猎下降了40~45%。林下放牧的家畜与野生动物争夺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珲春市在森林里放牧的牛密度是8头每平方千米,而野生有蹄类仅1.1头每平方千米,放牧会使虎的重要猎物梅花鹿相对多度严重下降。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另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尽力恢复老虎的猎物种群,他们做的事情包括反盗猎、巡山清套、管控放牧、在辖区内重点区域内设置食草动物的补饲点等。
拍摄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东北虎,老虎不仅仅是具有巨大文化象征意义的动物,还是生态环境正常与否的标志 ©Royle Safaris / inaturalist
人怎么避免被老虎吃掉?当然不是武松打虎或者“滑铲老虎”。老虎是伞护效应最强的猫科动物之一,它的存在意味着一个庞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保全。把老虎当成害兽,在人兽冲突发生之后将其猎杀,美其名曰“除害”,已经被历史证明了它的错误。而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保护栖息地和生态环境,减少老虎与人冲突风险的同时,保障人类生存所需的生态服务价值,它好你也好。

PS:一个预告
“共存”直播间又要开播啦!这次大猫邀请到了旺久美,他是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阿旺老师将和大猫对谈,共同讨论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
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成立于2016年,主要致力于黄河源旗舰物种雪豹的监测与保护、濒危物种马麝的种群调查及社区保护、黄河源水源地保护、气候变化的社区监测与气候行动、保护社区的赋能及生计可持续等。
11月16日晚八点开播,记得预约直播,来听阿旺老师讲他们在黄河源找马麝、追雪豹的故事。
明晚八点,扫码预约
-End-
成为猫盟月捐人,共守中国荒野
.........关于人虎冲突,你还可以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记得给我们标🌟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