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把贵州某所高校一位文科教授的微信彻底拉黑了。

十几年以前,听说他很会发表论文,我误以为他很有才学。后来,和他接触几次之后,猛然发现,此人除了善于适应规则,实则毫无情怀、思想和才华,满脑子都是功名利禄,简直是俗不可耐,自我感觉却非常好,完全感受不到自己是如何俗气逼人。
拉黑他的导火索是,在一句饭局上,酒足饭饱的他,咧着嘴巴,剔着牙齿,摸着肚皮,不断吹嘘自己到处做讲座(其实全是忽悠外行)一场能赚多少钱,并且自我陶醉地说:“我们某某大学毕业的博士,气质比武大厦大的好多了。” 
当场把我恶心得想呕吐......
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和他完全不是一类人,精神世界毫无交集。然而,这一类满身铜臭味的水货教授,却是高校圈子内部非常容易混得开的人。
2014年夏天,即将博士毕业,就要踏上西部二本高校教师岗位的那一刻,我心里早就想好,此生站在讲台上,把书教好,对得起职业良心,就行了。对所谓的“学术前途”,别浪费心思。
今年三月辞职之前的整整五年时间里,我从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从未没有申请到一个课题。
我从不认为是自己水平差。相反,我非常自信,在学校所有教师中,论学识的渊博,论学养的深厚,论思维的缜密,论写作的水平,我绝对名列前茅,只是我极其厌恶当下流行的那一套学术游戏规则,不想参与其中而已。
自2008年入圈,至今十几年,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各大学术会议上,经常能看到让我十分不解和倍感恶心的一幕:按常理说,应该是期刊编辑围着教授博导请求约稿,尽力与学者拉近关系。事实恰恰相反,在会场上,全是博士、教授、博导,在使劲地巴结讨好期刊编辑,抢着和他们拉关系、换名片。
在会议间歇或结束之后的饭局上,各路博导教授轮番给期刊编辑和各大学阀夹菜敬酒并献上奉承的话。
各大学阀和期刊编辑垄断学术资源,导致大多数人的心思不是花在阅读和思考本身上,而是用在了拉关系积攒人脉上,甚至根本不需要阅读和思考,只要会拉关系,哪怕水平再烂,也能从事多数专业的文科学术研究,也能发论文,也能出书......
于是,学术学术,靠的不再是学,而是术。有学无术的人,往往被严重边缘化。有术无学的人,往往吃得开、玩得转,到处顶着各类虚假的光环,做讲座、搞项目。
尽管这帮学术混子让清流之士厌恶鄙视,他们的骗术却是学术圈子之外的社会各界外行,很难轻易识破的。所以,他们可以到处忽悠骗钱。
这套游戏规则根本不适合我这一类洁身自好、孤高自傲的人。我只能选择主动边缘化,直至辞职退出这个圈子。
可以说是,崇术不崇学的学术游戏规则,严重扭曲了中国高校最主流的学术精神,而扭曲的学术精神反过来又强化了崇术不崇学的游戏规则。
毫不客气地说,不仅仅是几所高校,在东西南北各大高校,拿到博士学位,评上副教授、教授、博导的多数“人才”,真实水平其实相当低下,精神世界相当贫瘠,人文情怀几近于无。
在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身上,几乎看不到半点读书人心系天下的社会关怀,他们的精神世界几乎被名利笼罩。坐在一起,谈论的全是车子、房子、消费、娱乐;交流的全是如何追逐时髦、踩着热点,以便于申报资助金额大的课题;心里琢磨的全是如何利用课题赚更多的票子;相互分享的全是如何搞到发票把课题经费全部套现......
总而言之,“如何来钱快”,是中国高校最主流的学术精神。
见多了这些俗不可耐的教授学者,辞职之前的我,时常倍感孤独和困惑:
在国内高校,为何什么垃圾都能读博士,都能当教授?
这些脑袋塞满人文知识的人,为什么内心毫无人文素养?
这些内心毫无人文情怀的人,为什么能做人文社科研究,而且课题一个接着一个地申报,论文一篇接着一篇地发表?
这难道就是国内学术未来的方向?
当然,优秀的教授学者不是没有,只是数量少得可怜。南郭先生占据绝对多数。
今年年初,我辞职之后,一些一直暗暗妒忌我有能力从事公共写作展露真实才华的学术混子们,在背后攻击我:

“老虱写的公众号文章,一篇都不值得看。”
“老虱是写不了学术论文,才去写公众号。”
这些话传到我的耳朵之后,我没有生气,却哑然失笑,因为他们的这种“逻辑”,不但低级,而且蛮横。
如果这一“逻辑”成立的话,他们可以轻轻松松地用它来嘲笑任何成功者。
“冯小刚是搞不了学术,才去当导演的。
“牛顿是当不了作家,才去搞物理学的。” 
“拜登是拍不了电影,才去竞选总统的。” 
不愿意和有术无学的混子们做无谓的争辩,我只想轻轻一笑,对他们说: “并非我没有能力像你们那样到处露天拉野屎,我只是不想闻到屎的臭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