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写在前面
外界环境无休止的卷,但我却收获了平衡。我是如何从孩子口中的“老虎”变成“小白兔”的。
 周一
思维 🌏
全文共5662字,阅读时间15分钟
🌿🎨🌏
自我成长的探索之路。
我的职业是线上小初高英语老师,家有6岁小暖男一枚,阳光帅气、活力满满,今年9月份就要升小学啦,作为妈妈,无比期待他在小学阶段的成长与绽放。从毕业到现在,我已从事英语教学11年,有6年的线下教学和4年的线上教学经验。这11年间,我面对面辅导过有超过200位的小初高学生,遇到过学习能力超级强大的学生,也同样遇到过学习非常吃力的学生。
按理来说,在辅导孩子学习方面,我不该焦虑,也无需焦虑。因为他即将学习的几乎每个科目,我都有认真备课和教学,即使针对没有教过的科目,我也有信心和能力会在将来帮到他。
但教学生是一回事儿,辅导自己孩子学习就是另外一番情景了。
当学生听不懂时,我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具体遇到什么学习困难,然后和学生进一步沟通改进教与学的方法和策略。但面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时,我却总想着速战速决,让孩子指哪儿打哪儿,快速高效完成作业。
当孩子因为年龄太小,能力不够,无法按照老师的要求迅速完成作业时,一开始,我还能哄着陪着,但时间长了,身心疲惫,加之心情不太好时,陪娃写作业真心成了一件既耗时间又耗心力的事情。
读书时学过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以及看过的无数育儿书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完全派不上用场,之前超级关注、悉心呵护的亲子关系也无心再去维护了。当被焦虑的想法裹挟着,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做出一些缺乏理智的事情时,连自己都会感觉不认识自己了。
去年疫情期间,我仅仅因为孩子识字和完成作业不顺利,便开始焦虑上头,无法淡定。
冲突让我学着觉察
那时的我将全部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学习结果上,当我在孩子班级群看到别人家娃的优秀作业时,头脑中立刻产生了一个评判:我家孩子学习不用心。陪孩子写作业时,我执意让孩子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作业。孩子不配合时,我吼了孩子,生气到极点时还用笔戳了孩子的太阳穴……
孩子奶奶见状十分心疼孩子,说:孩子还小,慢慢引导,不要太着急。当时的我头脑中冒出了各种想法:这个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家里老人帮不上忙还责备我教育孩子不得法。一瞬间,我变得不可理喻,大声斥责着家里的每一个人。接着头脑中又冒出了另一个声音:才上幼儿园,学习就跟不上了,小学怎么办,初中怎么办,高中又该怎么办?我把自己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孩子奶奶被我气到了她妹妹家去,孩子爸爸为了让我冷静下来,一声不吭地回卧室了。我看着被我吓哭的孩子,陷入了深深地无力与自责中,久久无法平静。
从冲突中冷静下来之后,我做了一个对我和家庭来说至关重要的决定:我需要真正的自我成长
想要成长,家里的人就需要各归其位。我决定不再依靠孩子奶奶帮我操持家务,不再依靠孩子帮我扬眉吐气。我们把奶奶送回了老家,让她安心照顾爷爷,我和孩子爸爸负责照顾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助力孩子的成长,具体到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我开始从书中、公众号上搜索信息、收集各种资源学习育儿方法。
童行让我开启觉知
在大J小D的访谈节目《大事晓说》中,我第一次知道了郝景芳。景芳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We provide,but not give!景芳老师的理念教会我: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但孩子是否学,何时学,以及具体学哪一项取决于孩子自己。
第二次看到郝景芳,是在此念课堂的《生命·成长》系列教育纪录片第2季的目录清单里。同一个陌生的名字在不同的场域里出现多次,强烈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十分想进一步了解一下郝景芳这个人。
于是,我找到了“景芳说”这个公号,也是从这里,我开始了解到童行书院和通识教育,并开启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向内看的学习成长之旅;
接触到童行书院的时空之旅和经典之旅APP课程后,我如获至宝。专业的课程内容,广阔的知识视野,科学的思维锻炼。在这样的课程里浸润的孩子,怎能不优秀!
这些课程成了我内心中的定海神针,孩子可以从科学、人文、艺术三大学科领域,去感受世界的美妙,经典的韵味,科学的力量,这么丰富的课程体系让我预见到了孩子的无限可能,我毫不犹豫的购买了童行全家桶。先听世界之旅和哲思之旅打下逻辑思维的基础,再学习时空之旅和经典之旅,打通通识教育的学科壁垒,实现思维的无限延展与自由切换。
时空之旅APP课程目录
经典之旅APP课程目录
走进孩子的内心,
陪他搞定眼前的困难
作为一个事业心和危机感比较重的人,过去的我,对待工作比对待家人还要上心。但当自己无法自洽地应对工作中的不顺利时,面对育儿这件事,便缺少了必要的耐心。不可避免地,会为生活中的一点小事情绪暴躁。
学习让我走向觉醒
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想寻觅一位真正懂我的人。儿时,父母对我的内心成长疏于关照,导致一路成长起来,内心总感觉是孤立无援的。当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棘手的育儿问题时,也只能通过自己看书来消解内心的困顿,感觉身边的人不太能真切地理解我的困惑,更不能指望他们来帮我解惑了。
在接触到《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之后,体验营的互动与学习已让我一再强烈地感知到俱乐部的队友们就是那群懂我的人,情感和理智兼具的景芳老师,妥妥地是我未来成长路上的陪伴者与领路人。我的育儿焦虑在课程的学习间一点点得到了纾解,有余力时,还会主动为队友们五花八门的焦虑出谋划策。
学习完《自控力》这一课后,我真正搞懂了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写作业以及如何才愿意写作业这个难解的课题。
景芳老师在课程中讲到:子白天在学校学习,精神是高度紧张的,内心也是有压力的,孩子需要调动自己的自控力才能很好地应对学校的一切学习任务。当孩子放学之后,玩耍或独处都可以让孩子的内心恢复元气。等孩子玩够了,休息好了,再谈学习这件事,孩子会更愿意参与进来,完成作业的意愿和效率也会有明显改善。
学完课之后,我按照景芳老师在课程中的指点一一操作:我允许他先畅快地玩够以后再写作业,面对他在写作业时的小脾气和小磨蹭,我选择先认真回应他的各种情绪,然后鼓励陪伴他舒心地完成作业。
当头脑中又出现各种烦人的想法时,我用景芳老师的声音把它们通通都挡了回去。这样实践下来后发现,在写作业这件事情上,我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不再像之前那样剑拔弩张了。
过去面对孩子不懂不会的知识时,我会非常着急,责备孩子上课不认真听。现在,我会先体谅孩子在学校学习的辛苦,走进孩子当下的内心,去了解孩子当下遇到了什么学习困难,然后用孩子愿意听且能听懂的话,去引导孩子思考,跟他一起把眼前的一个个小困难搞定。
但在去年,发生了这样的事。
学校开始教20以内的口算,孩子不太会,老师要求5分钟完成50道口算,我家孩子50分钟都完成不了。我用学校老师教的计算口诀辅导孩子,一遍遍重复口诀,讲解计算思路。孩子一开始听不明白,后来听懂一些了,却不愿意自己思考,总等着我带着他做。我从刚开始的好声好气,到责怪孩子拖沓不上进,再到严重怀疑娃的智商,最后又陷入了担忧孩子未来学业的死循环中。
内心的焦虑在一点点升腾,头脑杂念翻飞,陷入绝望的剧情中无法抽身时,愤怒的妈妈又现身了。
当下让我照见觉悟
当我逐渐平静下来后,我想起父母营里学到的:孩子表现出来的任何学习吃力现象,都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孩子遇到了什么具体的学习困难,去思考用哪些有趣有用的办法帮助孩子往前迈步。
觉察到这些之后,思路立刻清晰了起来。不就是口算嘛,5+8怎么算?用家里能用的物品摆给孩子看,孩子有5个奥特曼卡片,我有8个,当一个人拥有10个时,他的奥特曼卡片就会升级成超能奥特曼。孩子听了我的引导,两眼放光,跃跃欲试地想要玩这个超好玩的游戏,开始自己摆奥特曼卡片,自己移动奥特曼卡片,自己思考,然后计算,答案从孩子口中蹦出来的那一刻,我欣喜着落泪了。
育儿好难,难于上青天;育儿又好简单,在你选择看见孩子的那个当下,谜题自动解开了。回看这段经历,我真心感谢孩子给了我成长与内观的契机,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觉察,什么是思考,什么是行动,什么是自得圆满。
这件事情之后,孩子在计算上的任督二脉已在悄然间打通,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计算早已不是一件能难倒他的事情。学校老师讲解的30-18这类稍难一点的题型,他也可以轻松听懂,并能熟练计算。个位不够减,那就从十位借1,15+27这类进位题,也不在话下,他能理解个位的得数大于10时,要进位。
对于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来说,他很容易就明白一年级才能掌握的进位加减法。前后学习状态的对比与反差,让我更加坚定了在童行持续科学育儿的决心,于是在今年四月份,我又续购了童行父母课二三年的课程。
渴望成长,
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
在陪伴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每个当下,我渐渐能够放下头脑中的执念,关掉头脑中嘈杂的声音,全然地接纳孩子当下的真实感受,去倾听,去回应,然后用一颗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和欣赏孩子的心去和孩子的每个当下交互。这样做了时,我惊喜地觉察到,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有一颗名叫自驱力的小种子正在破土发芽。
自驱力,才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能力:他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他愿意自发的成长。有了自驱力,孩子才会同时拥有抗挫力,因为他将不再只是为了外部评价而活。
这两天,孩子在写汉字时,会想要读一读墙上的汉字海报,看到爸爸读书时,也会想要读一读书中他认识的字,我瞬间觉察到孩子的识字敏感期到了。当孩子在本该写汉字的当下,却抬头读墙上的汉字时,我没有制止他,也不觉得他是在走神,而是陪他一起读。
当我还沉浸在一起读汉字中时,孩子已经低下头开始写字了,嘴里还念念有词:好累呀,但是我要坚持,加油,子轩。然后还和我说:妈妈你看,我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呢!
在我忙工作顾不上孩子时,孩子会看电视,但不会一直看。他会在看一会儿之后,把家里的各种玩具拿出来,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每每在工作之余走到客厅时,我会看到孩子在非常专注地拼拼图,玩乐高,用纸杯搭高塔。
有一次,我工作完,走到孩子爸爸身边坐下,爸爸说:这孩子可真会玩儿,自己用纸杯搭好高塔,又从下面一个个抽走纸杯,让纸杯倒下,一直乐此不疲地搭了拆,拆了搭。
听着爸爸的描述,看着眼前孩子自得其乐地展示,我真实地感知到了孩子成长的自在节奏。我也很庆幸,我和孩子爸爸没有去打乱他的节奏。
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渴望成长,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
我庆幸在孩子学前阶段,在和孩子的一次次冲突与碰撞中,明白了这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也在生活的一次次觉察与行动中,摸到了育儿生生不息的脉搏;在观察与放手间,给到了孩子相信自己的底气和力量。不断观察,不断摸索,不断放手中,我把学习的自主权稳稳地交还给孩子。
我仍然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是,我的关注点已从不确定的外在因素转向了我和孩子的内心。向内看,才能向前走。
写在最后
这一切一切的转变都缘起于童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回看这一年的童行成长,我学习了缓解焦虑、智力促进、性格培养、心理探究、以及教育方法这一系列关乎日常亲子互动的分层次、多角度的成长课程,涉略了涵盖儿童发展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教育学的经典书籍,而比这更为宝贵的是,父母营创造的温暖交流场域,让我在和队友们的互动讨论中做到了飞速成长。
在童行持续学习的这一年里,我在景芳老师的课程里总能听到令我拍手叫绝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我从这些理论中辨认出了自己的求学与成长路上的顺与逆。
俱乐部里小队长的关照与带领,让我有机会与童行越走越近。我参与的父母课直播活动、俱乐部群里的成长分享,让我有幸真实地链接到了景芳老师,也让我和俱乐部队友们的心靠得更近了。
还记得,我在父母课直播活动中的案例,被景芳老师引用到了她的文章中;我在俱乐部的成长分享,景芳老师认真的读完,并深受感动,评价说我的表述中有“真自体”的浮现。
真自体这个词,一下子让我明白了我之前的努力是在为谁,为何努力实现目标之后,收获的却是空虚与失落。原来,过去的我一直是在为别人而活,努力活成他们期望中的样子。
但非常神奇的是,自从知道了“真自体”这个心理学术语,以及在自己身上活出了真自体之后,我内心的能量如破竹之势般从心底涌了出来,工作越干越顺利,生活也简单明朗了起来。这一年工作之余,还顺便考过了高中英语教资的笔试和面试。
面对育儿和亲密关系,我有了史无前例的耐心和同理心,想孩子所想,念伴侣所念,孩子评价我时说:我妈妈以前是只老虎,现在是可爱的小白兔。
在童行的这一年,是我从过去的不自洽中彻底走出来的一年。这一年里,我因为看到了自己,最终重新找回了自己。
外界教育环境的卷与赶还在继续,但我因为拥有了觉察与思考的能力,焦虑的频率在降低,周期在缩短。此时此刻,我特别想为自己竖起一个大拇指。面对育儿冲突,我选择了成长自己这条路,当我带着一颗学习的心去面对生活与每个当下时,生活带我闯出了思想的迷雾,拨云见日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孩子成长最好的样子。
未来还很漫长,但我知道通向未来的路指向哪里。内心笃定,心态从容,我想,这就是我在童行学习一年之后交出的满意答卷。在这份答卷里,我看到了自己内心通畅之后对孩子的全然允许,也看到了孩子在父母接纳的眼神中自信探索的内在稳定感,而这,才是育儿最无价的法宝。
改变,从心出发。
未来,值得遇见。
未来的路很长,你愿意和孩子一同走过么?回望过往,你焦虑的,其实只是你没有看清的……
成长,不只是孩子,也在于你自己哦!
加入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和更多拥有相同理念的人交流吧!
仅需1元,即可体验哦!
作者 | Fancy
家有6岁小暖男一枚;
10年+一线教师;
终身教育与学习践行者;
有家有书有心有情。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互动话题
在育儿过程中,有过什么让你感到焦虑的情况吗?你又是如何克服的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