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师的视频号更新啦
主题:听取这位批评家的建议
欢迎您关注留言哟~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词赏析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节庆热闹而欢腾,可是,有谁知道热闹反衬下的寂寞,欢腾映照下的孤独?眼看花枝招展的游女们嬉笑着走过,一队队都消失在灯火辉煌的背景中了,那个寻找了一百次、一千次的人仍然没有出现。无意中回头,却发现那个人茕茕孑立,站在灯火最冷清的地方。
那个人是谁?有人说,是作者的意中人,一位脱俗的女子。有人说,是作者自况,寄寓了高洁的怀抱。其实,无论哪一说成立,作品的意蕴是一致的,都是对孤高人品的赞美。我们也许可以引申说,不管人世多么热闹,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一个内在的宁静的“自我”,这个“自我”是永远值得“众里寻他千百度”的。
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这首《鹧鸪天》是辛弃疾乡居田园词的代表,把乡村景物写得细致真实,历历在目。
请注意最后两句。春的源头在乡村,而不在城市。英国诗人库柏也曾写道:“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在今天大规模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不妨反省一下,我们是否毁掉了上帝的作品,截断了春的源头?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在辛弃疾的几百首词中,这一首传诵最广。它的确是一首绝妙好词,言简而意赅,语浅而情深,表达了普遍的人生感受。
年少之时,我们往往容易无病呻吟,夸大自己的痛苦,甚至夸耀自己的痛苦。究其原因,大约有二。其一,是对人生的无知,没有经历过大痛苦,就把一点儿小烦恼当成了大痛苦。其二,是虚荣心,在文学青年身上尤其突出,把痛苦当作装饰和品位,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只是到了真正饱经沧桑之后,我们才明白,人生的小烦恼是不值得说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说的。我们把痛苦当作人生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接受下来,带着它继续生活。如果一定要说,我们就说点儿别的,比如天气。“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是不可说之说,是辛酸的幽默。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弃疾是一个有勇有谋的真英雄,胸怀抗金复国的大志,但英雄无用武之地,长年赋闲乡居。他又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被压抑的无穷精力就向文学中释放,成了宋代最高产的词人,留传至今的词作有六百二十九首之多。他无意做文人,只是要抒发胸臆,有感即发,创作的心态十分自由,无事不可入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题材非常广阔。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夜半狂歌悲风起”的慷慨悲壮是主旋律,但也有“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朴素清新,“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的纤丽婉约。
这首小令也表现了辛词的一种特色,通篇口语,像一篇短小的散文。评家认为,苏轼以诗入词,辛弃疾以散文入词,是解放词体的两位大改革家。
人们常说酒后失态,其实酒后往往露出了平时被掩饰的真态。你看在这首词里,活脱脱一个硬汉子辛弃疾,无论上片的发牢骚,还是下片的醉话,都充满傲气。
插图:本文插图原作为个人收藏,想了解其他更多画作信息,欢迎加入"蓝袜子艺术赏析群"。
在"赏析群"里,喜欢艺术的朋友们一起欣赏画作,分享日常。如果您喜欢艺术,可添加蓝袜子微信(ID:lanwazi3333)也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赏画,一起过有艺术的生活。
推荐好书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回复以下关键词,送你一篇周国平哲理美文

爱| 爱情| 善意| 感情
孩子| 父母| 父亲| 女儿| 教育
命运| 位置| 快乐| 欲望| 妥协| 弱点
道路| 人生| 沉默| 真实| 觉醒| 尊严| 使命| 本质
智慧 | 年轻|自白| 友谊 | 大自然| 雄心 | 谦和 | 怀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