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反刍」是在以往学术讲座翻译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学术再生产板块。包括译前征集、讲座百科和编后对谈三部分。全球知识雷锋希望通过译、校、知识贡献者和评论者的历时性工作——翻译、阐释、关键词标注、结构化、注释、导读和圆桌对谈,帮助读者进入文本,深入理解内容;接着走出文本,探索更多当下、当时的思考。
本篇是随第204篇讲座“候世达:也许人类所有的大脑认知都来自于类比呢?”发出的讲座百科,包含4部分:
【雷锋评论】针对每期讲座,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撰写短篇评论,提供系统性的知识背景,帮助读者确立某种理解框架。
【知识卡片】通过译前征集,招募对讲座内容了解/感兴趣的,来自不同领域、院校和学科的知识贡献者。自发为讲座补充注释,这种知识共建模式与雷锋长期以来的知识生产模式相呼应。
【知识星期】是旧板块的延续,在讲座发出一周内,无偿为读者提供与讲座相关的阅读资源,鼓励大家及时思考。
【译者时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了必不可少的劳动、智慧和努力。所有后续解读/再解读都建立在其工作基础上。特别设置该板块对译者及其研究方向、兴趣、以往在雷锋的工作等进行介绍。
板块A
雷锋评论
 特邀评论者:莫大伟(David Moser)  
获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已在北京工作生活三十余年,并持续活跃在学术界和传媒领域,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著有《十亿人的声音:一场定义现代汉语的斗争》一书,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他也是双周播客Barbarians at the Gate的主持人之一,专注于中国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研究与分享。
汉语中的混合语误
Speech Error Blends in Chinese
译/张晓骏

 引言 
多年以来,心理语言学家致力通过了解“语误”(speech error)研究语言的发生机制。美国语言学家维多利亚·弗罗姆金(Victoria Fromkin)在英语语误中开拓性的研究,为心理语言学提供了生动而深刻的领域背景并沿用至今(Fromkin 1973, 1980)。语言学家使用语误实例数据分析各种说话的语言发生机制,例如:(1)心理词库(mental lexicon)的结构(Cutler, 1982);(2)语义检索中的“扩散激活” (spreading activation)现象(Dell, 1984);(3)语句产生的过程 (Fromkin 1973, 1980; Dell & Reich, 1981)
汉语里的语误研究则发展得较晚。我在1991年首次尝试收集并归纳普通话中的各类语误并发表成论文(Moser, 1991)。后来,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的众多学者都开始了各项关于汉语语误的重要研究。(例子参见Yang 1997, and Chen 2005)
大部分汉语的语误研究倾向于关注发音与音调方面的口误,而缺乏语义发生进程中的错误。这篇文章中的汉语例子取自一个采集了约50个普通话语误的文本集合,主要研究说话过程中由语义元素的混合现象。
 混合语误 
查尔斯·霍凯特(Charles Hockett)是使用两个词语或者短语的无意识混合作为研究语音学和句法学基础的首批语言学家之一(Hockett, 1967)。由此,许多语言学家和作家对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并开始收集和归纳成千上万的混合语误实例。这种现象也被称作不同的名字,例如,“破格文体”(anacoluthon),“感染错合”(contamination),“混合俗语”(malaphors)(Harrison, 1976),“句法混合”(syntactic blends)(Cohen, 1987)等等。
每种语言的母语者都拥有一个巨大的语言库,包括习惯用语、语言组块、比喻、成语、惯用表达、谚语和形形色色的用法。其中不少词组和词语通过同音词、同义词、反义词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把它们联系到日常用语中。我们的日常用语在日益复杂的表达需求和效率压力下,两个或者更多的短语有时候会在大脑里混合到一起,或者以某些意想不到的方式相互作用,例如:
例1:这真的让人*耳目都松了口气啊。
That was a breath of relief.
这句话混合了两句英文里的常用短语“这真的让人耳目一新啊(a breath of fresh air)”。和“松了口气 (a sigh of relief)”。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呼吸”(breath)和“叹气”(sigh)的语义具有近似性,这种联想很容易造成混合现象,让这样在语义和句法上同时成立的口误成为可能。例如还有下面的例子:
例2:Sagan只是理解到了这个采访的*表面一角。
Sagan just scratched the tip of the iceberg in that interview.
短语a:只做了表面的研究scratched the surface
短语b:冰山一角the tip of the iceberg
例3:她真的只能*无路一战了。
She really stuck her neck out on a limb.
短语a:走投无路 went out on a limb
短语b:背水一战stuck her neck out
以上这几个例子准确来说是一种“句法混合”(syntactic blends),因为它们的混合想象来自于两个短语。除了句法混合,来自两个词语的混合还有发音上的混合,被称作“词法混合”(lexical blends)。
例4:这真是有点*恼人。
“It was pretty *upsettling.”
词语a:恼人的,令人苦恼的,upsetting
词语b:困扰的,使人不安的,unsettling
例5:这个电脑是完全*坏障掉了。
“This computer is completely *kapunct.”
词语a:坏掉的,彻底没用的,kaput
词语b:无效的,不能使用的。defunct
还有许多这样的词义混合错误收录在侯世达与我在1989年共同撰写的论文(Hofstadter & Moser, 1989)以及杰拉尔德·科恩(Gerald Cohen)在1987年的著作中(指Syntactic Blends in English Parole 一书)。而汉语作为一门由不同的词义句法构成的语言,其语误的发生机制和模式自然也有区别。
 词法混合 
在英文的语境里,词义混合通常伴随着两个或以上的音节在发音的混合。由于中文汉字本质上是一种意音文字(morphosyllabic),它的词义混合中的音素交换通常只涉及单音节。
例6:她经历*旺沛。
词语a:旺盛
词语b:充沛
尽管某些汉语语误中只涉及到了单音节中的发音偏差,但由于受到对词语元素的言语反复和先行感知的影响,词语元素中的置换会发生在全部音节上。例如:
例7:“*走蛋!”
词语a:走人
词语b:滚蛋
例8:“系统*可怕被人盗用。”
词语a:可能
词语b:恐怕
例9:“这是哪个*分锁”
词语a:分店
词语b:连锁店
以下这几个例子说明了词语在音节上混合的其他语误模式:
例10:“那个*开司机的明天上午来接我”
词语a:开车的
词语b:司机
在置换类语误中,其中一个词语竞争者“司机”被插入到一个名词短语“开车的”里面,而整个词语的音节结构都被保留下来了。
 成语混合 
心理语言学家Gibbs 和 Nayak在1989年实验性的研究(Gibbs & Nayak, 1989)指出,一个语言中的成语或习语并不会构成单个特殊的语言分类项目,某些习语由于更加“浅显”(transparent)(意味着它们的语义更为明显)而在句法结构上更加灵活和具有可塑性,但另外一些习语则更加“晦涩”(opaque),有点类似死喻(dead metaphor)(死喻是指某个比喻因为广泛使用而为大众熟知,听者可以直接感知指代结果从而失去了比喻的效果)。它们在句法上无法在不失去原意的情况下进行改动。例如,以下这句话“简立下了这些规矩。(Jane laid down the law)”可以通过被动语态转化为“这些规矩是简立下的。(The law was laid down by Jane)”,这两句话的意思保持不变。但对于以下这句话,“简去世了。(Jane kicked the bucket)”,如果同样用被动语态转化为“这个桶是简踢倒的。(The bucket was kicked by Jane)”,第一句话中的比喻性说法就失效了。
拥有着成千上万个四字成语的汉语也牵涉到同样的现象。成语的语义和句法多来自古文语境,对于现代的汉语母语者来说也会略显晦涩。语义更为“固定化”(fossilize)的成语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被混淆而出现语误,而对于那些更为浅显或仅仅是“罕见”(moribund)(指它们的字面意思理论上仍然存在但已经不为大众所用。)的成语则更容易出现混合语误。
例11:这就是*朝三暮楚。
成语a:朝三暮四
词语b:朝秦暮楚
汉语中的四字成语常常以“二加二”的词语组合结构出现,因此,由词语置换而产生的混合语误通常会以其中的两字词语为单位发生。例如:
例12:中国的杂志期刊业确实是*百家齐放。
成语a:百花齐放
成语b:百家争鸣
例13:他讲的故事 *难以思议。
成语a:不可思议
成语b:难以置信
而以下这个例子则是上述这个常见模式的一个例外,词语元素的竞争发生得更微妙:
例14:你说得跟天花一样漂亮。
成语a:天女撒花
成语b:天花乱坠
由这两个常见的成语中的词义和表字混合而构成的词语“天花”(尽管用天花来比喻美丽实在有点荒唐。)这个现象,则说明了语误是可以从我们口语表达的句法和语义机制中滑脱出来。 同时请注意,这种分别抽取词义元素和表面汉字的结合方式得到一个杂交表达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对于这样的例子,梳理清楚词语元素和构成表达的方式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困难的——即便对于说话人而言。
 结语 
这篇简短的评论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抛砖引玉(to cast out a brick to elicit jade)。对汉语及汉字里的语误考察和分析能够为普通话的心理语言机制和说话方式提供研究基础。用语误作为了解语言和思考机制窗口的优势在于,每天的日常生活都能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例素材。各种各样的语误融合到了我们的现代语境中就像一群又一群五颜六色的昆虫等着我们去捕捉、标签和分类。但遗憾的是,只有非常少的“昆虫学家”在着手收集和研究这些“语言昆虫们”。我们非常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能参与到建立这个拥有无限潜能的语言数据库的工作中。
注:
本篇评论文章是莫大伟教授以英文撰写,讲座译者张晓骏翻译后经由作者本人审校后发布的。若对英文原文以及撰写本文的参考文献感兴趣,可点击文后“阅读原文”跳转阅读。
板块B
讲座知识卡片
1
人物卡片
知识贡献者:
@刘传奇(南林)
01
侯世达/侯道仁
Douglas R. Hofstadter
侯世达(Douglas R. Hofstadter)曾任教于印第安纳大学文理学院、密歇根大学心理学系,是认知科学学者、作家。他本硕博分别就读于斯坦福大学数学系、俄勒冈大学物理系,著有《哥德尔·巴赫·艾赫——集异璧之大成者》《我是个怪圈》《概念与类比:模拟人类思维基本机制的灵动计算架构》《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等。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意识、类比、艺术创造、文学翻译以及数学和物理学探索。他的工作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涉及哲学、数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思想,以富有趣味和发人深省的写作风格而闻名,常常运用类比、谜题和隐喻来传达复杂的概念。
他激励了许多学生进入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如著有《复杂》的梅拉妮·米歇尔(Melanie Mitchell),因受侯世达影响,对复杂性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其对计算机认知模拟的研究直接或间接推动了当代人工智能与复杂科学的发展。
“侯世达”是《GEB》中译时,根据Hofstadter的音译取名,其本人自取的现译名为“侯道仁”。但因前者在中文语境流传甚广,已和《GEB》这本书绑定在一起,本人也不介意继续使用,因此本文统一使用“侯世达”作为译名,同时保留他人对其昵称Doug。
知识贡献者:
@Juni
02
唐纳德·肯尼迪
Donald Kennedy
唐纳德·肯尼迪(Donald Kennedy) 1931年出生于纽约市,美国著名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第八任校长,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局长,《科学》杂志主编,2020年因新冠逝世。肯尼迪于哈佛大学取得生物学本科、硕士及博士学位。在雪城大学任教4年后,随即开始了他在斯坦福大学长达32年的任职生涯。
作为一名生物学家,肯尼迪专注研究大脑与行为间的联系。通过在小龙虾、龙虾等无脊椎动物身上的实验,肯尼迪证明了,即使仅刺激这些动物“简单”神经系统中单个或非常少数的神经元,也能使其产生复杂的系列动作。他同时也带领使用荧光染料用于染色神经元,使其结构可见,并发现定义了行为相关环路中的功能链接。
同时,肯尼迪还对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带领斯坦福大学成为美国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他的工作不仅包括建立斯坦福人文中心(Stanford Humanities Center),交叉学科,海外校区,哈斯公共服务中心 (Haas Center for Public Service),还设立了在华盛顿及公共服务领域的学生项目和奖学金(Bing Stanford in Washington; Donald Kennedy Public Service Fellowship),帮助本科学生参与非营利性及公共服务。
唐纳德·肯尼迪于197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及美国国家公共服务委员会成员。肯尼迪一生致力于科研,教育,与公共事业,其对学生的关注与教育也持续激励着斯坦福学生。
资料来源:
https://news.stanford.edu/2020/04/21/donald-kennedy-stanfords-eighth-president-dead-88/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c7807
知识贡献者:
@刘传奇(南林)
03
格伦·莱恩沃西
Glen Worthey
格伦·莱恩沃西(Glen Layne-Worthey)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科学学院, HathiTrust 研究中心的研究支持服务副主任。此前,他于 1997 年至 2019 年担任斯坦福大学数字人文图书馆长,并且是斯坦福大学跨学科数字研究中心 (CIDR) 的创始负责人。他在国际数字人文界担任过许多职务,目前担任数字人文组织联盟 (ADHO) 执行委员会主席。
格伦·莱恩沃西在其领域内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图书馆、档案馆与数字人文》(Libraries, Archives, and the Digital Humanities),《为文本数据挖掘构建法律文学》(Building Legal Literacies for Text Data Mining),《中国死亡景观》(The Chinese Deathscape: Grave Reform in Modern China)
他是Doug在斯坦福时期的好友、本次讲座网站(http://prelectur.stanford.edu/lecturers/hofstadter/ access forbid)的编辑者,以及讲者介绍文章"Douglas R. Hofstadter: Analogy as Core, Core as Analogy" 的作者。
资料来源:
https://slavic.berkeley.edu/people/glen-worthey/
https://ischool.illinois.edu/people/glen-layne-worthey
http://www.imaginify.org/post/index.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23
知识贡献者:
@刘传奇(南林)
04
洛瑞·安·怀特
Lori Ann White
洛瑞·安·怀特(Lori Ann White)是KIPAC(卡夫利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研究所,斯坦福大学与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独立联合实验室)的一名科普作家,她自幼热爱科学写作,曾主修英文,谋生以科技公司的技术作家期间,发表过多篇刊载科幻小说。
辞职后于旧金山州立大学完成了大部分的物理学课程,并在斯坦福进行科学相关的继续教育课程,于2010年进入KIPAC进行科普作家工作,多关注于物理学方面的知识传播。讲座中提到她曾所在的生物专业(bio major),应是她在斯坦福接受继续教育期间所修课程。
资料来源:
https://kipac.stanford.edu/people/lori-ann-white
https://inmenlo.com/2011/06/09/lori-ann-white-making-what-goes-on-at-slac-intelligible-for-the-rest-of-us/
知识贡献者:
@胡宇晴(fox)
05
马丁·加德纳
Martin Gardner
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是美国数学家、著名的数学科普作家,曾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开设了20多年的数学游戏专栏。他是美国著名的业余数学大师、魔术师及怀疑论者,虽然没有数学博士学位,但他的作品拥有广泛的爱好者,包括普通读者及数学家等。
马丁·加德纳才华横溢,一生著作颇丰。《带注释的爱丽丝》是他最成功的作品,其销量超过100万册。他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反伪科学论战家之一,《以科学之名的时尚与谬误》(Fads and Fallacies in the Name of Science)是怀疑运动的开创性著作。
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写作直到去世,他的粉丝发展到几代人。他的影响力如此之广,以至于他的许多粉丝之间很少或根本没有接触。这促使亚特兰大的企业家和拼图收藏家汤姆·罗杰斯(Tom Rodgers)想通过举办周末聚会,庆祝加德纳对业余数学、魔法、文学和哲学等的贡献。1993年举办了第一次聚会,在这之后,周末聚会一直持续进行着。
资料来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tin_Gardner
知识贡献者:
@编辑王婉琳
06
丹尼斯·弗拉纳根
Dennis Flanagan
丹尼斯·弗拉纳根(1919-2005)是现代《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创始编辑。1947 年,弗拉纳根和小唐纳德·米勒(Donald H. Miller, Jr.)在杰拉德·皮尔(Gerard Piel)的领导下,收购并重组了当时已有 102 年历史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从 1947 年开始,弗拉纳根担任《科学美国人》的编辑长达 37 年之久,将其从科学、发明和机械爱好的奇特组合转变为世界上权威、智能科学报道的首要声音。《科学美国人》体现了这两个人对现代科学杂志的热情和愿景。1999 年弗拉纳根入选美国杂志编辑协会名人堂
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弗拉纳根的编辑理念明确:“科学就是科学家所做的事情”,这使得该杂志对所有研究领域都产生了广泛的兴趣。也许对他作品质量的最好证明(这确实给弗拉纳根带来了极大的乐趣)是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一句话:“美国只有两本真正伟大的文学杂志。第一本是《纽约客》 ……两者中更出色的是《科学美国人》。它的编辑非常出色。我宁愿读《科学美国人》中的广告,也不愿读其他地方写的大多数文献。”
作为一名作家,弗拉纳根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的《弗拉纳根版本》(Flanagan's Version)一书,这本书是他对科学的广泛思考,集论述、叙述和轶事于一体,完美地捕捉到了他对自然世界和研究人员在探索自然世界时的聪明才智所表现出的和蔼可亲的惊奇。
资料来源: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dennis-flanagan-a-proud-r/
知识贡献者:
@编辑王婉琳
07
乔·贝克尔
Joe Becker
约瑟夫-贝克尔(Joseph D. Becker)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是Unicode项目的创始人之一,也是Unicode联盟的名誉技术副总裁。他曾在 BBN 公司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在Xerox公司从事多语言工作站软件研究。
贝克尔长期关注多语言计算问题,特别是统一码(Unicode)问题。Unicode是一种字符编码标准,用于将字符集中的每一个字符分配一个唯一的数字(代码点),以便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它包括世界上几乎所有语言所需的字母、数字、标点符号和符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和技术标准中。
他 1984 年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的论文 "多语种文字处理",是对其中一些问题的开创性研究,包括区分字符和字形的必要性。论文于 1987 年发表后,他和另外两人开始研究创建通用字符集的实用性。贝克尔与他在Xerox公司的同事李-柯林斯(Lee Collins)和苹果公司的马克-戴维斯(Mark Davis)合作。正是贝克尔创造了 "Unicode"(统一码)这个词来描述这个项目。他的文章《统一码 88》首次公开总结了统一码标准的基本原则。
资料来源:
http://unicode.org/iuc/iuc29/review-committee.htm
知识贡献者:
@编辑王婉琳
08
罗杰·尚克
Roger Schank
罗杰·尚克是一名科学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了有影响力的贡献,后来作为一名学者、作家和企业家,专注于研究人们如何学习。尚克博士的研究结合了语言学、认知科学和计算。在 1995 年的一篇文章中,他将他在学术和商业领域的各种项目的共同主题描述为“试图理解人类思维的本质”和“在计算机上构建人类思维的模型”。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和 70 年代,Schank 博士提出了如何在计算机中用符号表示人类用文字描述的简单概念(如人物和地点、物体和事件、因果关系)的想法。他的模型被称为“概念依赖理论”。
他还是Socratic Arts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非营利组织 Engines for Education 的执行董事和创始人,该组织的目标是彻底改变我们对学校的观念。
他就读于纽约的公立学校,并毕业于 Stuyvesant 高中。获得了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以及德克萨斯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在斯坦福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一段时间后,于 1974 年成为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教授。在那里的 15 年里,他担任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并成为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人工智能项目并指导了数十名学生成为大学和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包括佐治亚理工学院和谷歌。他还是西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所的创始人,担任该校计算机科学、教育和心理学的约翰·埃文斯教授(现名誉教授)。
罗杰·尚克博士是 AAAI 院士、认知科学学会创始人和《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杂志联合创始人。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两本面向普通读者的书籍入选《纽约时报书评》年度“著名书籍”名单。《认知计算机:论语言、学习和人工智能》(The Cognitive Computer: On Language, Learn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于 1984 年出版,与 Peter G. Childers 合著,Susan Chace 在《泰晤士报》评论中将其描述为“清晰、有趣且聪明”地描述了认知计算机所涉及的问题。心理学家罗伯特·J·斯特恩伯格 (Robert J. Sternberg)称《告诉我一个故事:对真实记忆和人工记忆的新看法》(Tell Me a Story: A New Look at Real and Artificial Memory)(1990)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它表明“通过检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智力,而不是给予这些都是琐碎的测试问题。”
资料来源:
https://www.nytimes.com/2023/02/20/technology/roger-c-schank-dead.html
知识贡献者:
@CCC
09
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英国苏格兰物理学家。其最大功绩是提出了将电、磁、光统归为电磁场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在电磁学领域的功绩实现了物理学自艾萨克·牛顿后的第二次统一。
在1864年发表的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中,麦克斯韦提出电场和磁场以波的形式以光速在空间中传播,并提出光是引起同种介质电场和磁场中许多现象的电磁扰动,同时在理论上预测了电磁波的存在。此外,他还推进了分子运动论的发展,提出了彩色摄影的基础理论,奠定了结构刚度分析的基础。
世人普遍认为麦克斯韦在十九世纪物理学家中,对二十世纪初物理学进展影响最为巨大。他的科学工作为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打下理论基础,是现代物理学的先声。有观点认为,他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仅次于伽利略、艾萨克·牛顿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麦克斯韦百年诞辰时,爱因斯坦本人盛赞了麦克斯韦,称其对物理学做出了“自牛顿时代以来最深刻、最有成效的变革”。
知识贡献者:
@刘传奇(南林)
10
玻尔兹曼
Ludwig Edward Boltzmann
路德维希爱德华·玻尔兹曼(Ludwig Eduard Boltzmann,1844-1906)。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统计物理的奠定人之一,曾任奥地利皇家科学院院士,维也纳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格拉茨大学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慕尼黑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他提出了著名的玻尔兹曼熵公式,它能在分子与原子方面解释熵和微观状态的概率分布的对数关系,并且更深入的揭示了温度等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函数的物理意义,即熵作为度量时间的单位,只增不减,且时间不可逆,在当时引起学界极大争论,其中应玻尔兹曼理论诞生的学说就有“麦克斯韦妖”(Maxwell's demon)。
玻尔兹曼公式用于统计物理的案例
在维也纳,玻尔兹曼同时也讲授哲学。他关于自然哲学的演讲非常受欢迎,在当时引起相当大的关注,首次演讲即大告成功。演讲在当地最大的报告厅举行,可报告厅内依旧人满为患,以至楼梯上都站满了人。由于玻尔兹曼的哲学演讲大获成功,当时的奥匈帝国皇帝也在皇宫接见了他。
由于当时奥地利物理学家普遍否定原子与分子的存在,玻尔兹曼在学界遭到排挤。晚年他花费大量精力捍卫自己的理论,无果,导致严重抑郁,1906年9月5日,在的里雅斯特附近的杜伊诺度假时,玻尔兹曼在情绪失控中自缢身亡。他被葬于维也纳中央公墓,墓碑上镌刻着玻尔兹曼熵公式:S=k logW
2
背景卡片
知识贡献者:
@未羊(xTinker)
01
根据Presidential Lectures的传统,Q&A问答环节不会在今晚进行,而是明天下午四点举行的研讨会*
上。 此研讨会也会在人文研究中心举行,具体的信息也能在网站(shc.stanford.edu)上找到。

在人文研究中心举办的斯坦福大学校长讲座邀请知名学者、艺术家与评论者开展讲座、研讨等各种形式交流,这一系列讲座自1998年启动,至今已历24个轮次、60余位讲者。其流程基本为首日的公众报告和次日的研讨问答环节,像此处侯世达便是分在2006年2月6日与7日进行。不过相较讲座部分有线上视频与音频,问答环节的记录存于斯坦福大学特藏室,需提交版权方面等申请方可调用,故外部查看仅限于条目:4.13 Hofstadter, Douglas R., discussion 2006 Feb 7, Box 4, Stanford Presidential Lectures in the Humanities and Arts Recordings (SC1103), Department of Special Collections and University Archives,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 Stanford (CA).
资料来源:
https://oac.cdlib.org/findaid/ark:/13030/c8wd3xzk/entire_text/
知识贡献者:
@译者张晓骏
02
当Doug宣布将接替该专栏时,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说,他通过语言和变位词(anagrams)的研究把专栏的名字改为Metamagical Themas的字谜游戏是一段完美的佳话*。
《科学美国人》杂志原由Rufus Porter于1845年创办,二战时期逐渐衰落,Gerard Piel于1948年接管并重新发行新版杂志。1957年,Piel请到Martin Gardner为杂志连续撰写数学游戏专栏Mathematical Games,该专栏持续了288期,长达24年之久。侯世达教授于1981年接管此专栏,并通过变位词的构词方式把专栏名称由“Mathematical Games”更改为“Metamagical Themas”,因此有字谜游戏的佳话。
知识贡献者:
@译者张晓骏
03
到平平无奇的伯克利大学硕士学习*
侯世达在斯坦福毕业后,曾在伯克利攻读过几年数学,后来转学到俄勒冈大学学习粒子物理,可能是直博,读了5年放弃了(应该是过了qualification,所以拿到了一个硕士学位),然后转读了固体物理,得到了博士学位。两次未读完的经历应是个人选择,侯世达觉得看到研究数学的尽头了,失去了兴趣。关于这部分经历其个人表述:
A few years later in math graduate school at Berkeley, I was shocked to discover that I had hit my abstraction ceiling in math, and as a consequence, I wound up taking a pretty risky leap into particle phys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in Eugene.
因此唐纳德·肯尼迪在介绍语中开了伯克利数学系水平的玩笑,大意是侯世达在伯克利攻读期间看到了“数学的尽头”。
知识贡献者:
@未羊(xTinker)
04
Doug在俄勒冈大学进修的同时,开始课外研究“性别概念是如何在语言中使用”的问题*
关于语言与性别的论题,介绍词引述关于“guys”之称的研究便是侯世达所留意到的重要语言现象,相应而成“You’ve Come a Long Way, Guys! (Or, Generic ‘Man’ and Generic ‘He’ in a New Guise.)”一文。该文述及人们当听到“guys”时多会设想为男性形象,其实是无意识地将“guys”一词承载的生机、活力等等人性共通的赞许对应至了所谓男性气质。
但他注意到生活中有不少实例会将此兼指男性女性,并且当时女性主义活动的开展亦愈加体现了女性的独立与自信,反倒是语用的传播固化了既有的区隔思维。这类语用正需要非性别指向的语言改革(nonsexist language reforms),以尽可能消解背后的性别气质锚定。为此他也以讽刺的口吻撰写了“A Person Paper on Purity in Language”一文,后载于他在80年代初为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撰写专栏的合集(Metamagical Themas: Questing for the Essence of Mind and Pattern)。侯世达借种族主义语用的反讽,指出当时以《纽约时报》专栏作者萨菲尔(William Safire)为代表人士反对此项语言改革的荒谬性。基于性别、种族等语言范畴化的反思,侯世达在文末提及此方面研究对他《集异璧》一书写作的启发与触动。
资料来源:
https://www.cs.virginia.edu/~evans/cs655/readings/purity.html
知识贡献者:
@江雨童 (NUS)
05
从他多次演讲的题目里,多少能感受到他对知识的机智、敏锐以及玩性。Jumbo的架构* (The architecture of Jumbo)是关于机器学习的。
The architecture of Jumbo(Jumbo的结构)是侯世达的著作《概念与类比》(英文原版电子书资源见”知识星期“)一书中第二章的标题。在这一章节中,侯世达介绍了他和他的团队研究的一种叫做Jumbo的程序,这个程序可以用于解答一种叫做Jumble的英文字谜。这个算法研究的意义在于,在这一算法模型中,计算机做出解答的方式更接近侯世达所认为的,人类思考时的逻辑:类比,这也是他对于人类认知科学的研究中一以贯之的思想。
Jumble实例一则,来源:维基百科“jumble”词条
Jumble是一种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书报上流行的字谜游戏,通常由一个包含脑筋急转弯(通常是双关或者谐音梗)的漫画和谜面,几行打乱的字母和字母位置的标记,以及谜底填空组成。如图所示,每一行打乱的字母都能组成一个唯一的单词,第一行可以组成"crayon(蜡笔) ",第二行可以组成"minds(想法)",第三行可以组成"tinny(锡制的)",第四行可以组成"breach(违反)",完成每一行的组词之后,根据方格里圆圈标记处的字母,可以获得最终答案的组成字母,最后得出结果。这一题的谜面是"The biologist broke up with the physicist beacause they had(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分手了因为他们...)",谜底是"NO CHEMISTRY" (双关,表面意思“没有化学”,chemistry俚语里也指恋人之间的“来电”)。
这种字谜游戏的关键之处在于根据打乱的字母猜测出单词。在侯世达之前,已有算法能实现Jumble的解谜,一般来说是先穷举给定字母的所有排列组合,然后将每一种排列组合与字典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出是单词的那一个结果。而Jumbo并不使用穷举作为算法的逻辑,而是参考了它所储存的知识,这一知识并不是字典,而是关于英语中字母如何组成元音和辅音的集群,继而组成音节和单词。因此,Jumbo是一个渐进的程序,它先从孤立的字母开始,接着构建出“块”,这些块有着不同的层级:字母组合,音节,进而是单词。侯世达认为,这样的逻辑更接近人类在玩Jumble时的思考模式:思考可能的字母组成,进而组成符合英语发音逻辑的一些备选组合。比如在列举出的例子中,"YNAROC"这一字母组中"on" "na" "cra" "cro"是高关联概率的字母组合。侯世达认为,这一模型仅使用相当小的知识库(类似英语单词的局部结构),将分散的部分自发地,无意识地组合成连贯的整体,而这更接近人类思考的方式。
资料来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luid_Concepts_and_Creative_Analogi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umble
知识贡献者:
@江雨童 (NUS)
06
还有可滑动的字母*(The slippable alphabet)
The slippable alphabet (可滑动的字母)的相关概念在侯世达的不同著作中都有提到。
侯世达1993年的文章How could a copycat ever be creative中介绍了一个名他及同事开发的名叫Copycat的计算机程序,它被开发出来模拟人类的类比思维及其机制。该程序在一个精心设计的字母微观世界中运行,旨在突出类比思维的核心特征,而不是讨论特定领域的特异性性质。文章重点讨论了Copycat和字母滑移的实验,在实验中,讨论了字母的"滑移(slippage)"。在这里,滑移"指的是以某种方式相关的概念或想法的互换。例如,在字母表的语境中,"滑移 "可能涉及左和右、前一个和后一个概念的互换。在程序中,Slipnet 是包含了“概念”的地址,它包含的节点代表了与字母表相关的各种概念,如字母表第一、字母表最后、左、右、方向、最左、最右等。这些概念通过代表概念关联的链接连接起来,每个概念都由一个称为 "关联光晕 "的模糊区域来表示。该模型利用滑动来创建新的类比,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概念与类比》的最后一章Letter Spirit 中同样提到了字母的“可滑动性”,这一章中介绍了另外一个与字母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设计项目Letter Spirit。这个项目以人类的感知力和创造力为模型,试图创造出字母表的其余部分,使所有 26 个字母都具有相同的风格或精神。该项目重点关注字母形式的两个重要而又正交的方面:不同风格的单个字母实例所具有的分类相同性,以及同风格的不同字母实例所具有的风格相同性。从一个或多个代表一种风格开端的种子字母开始,该程序尝试以一种连贯的风格创建字母表的其余部分。
知识贡献者:
@译者张晓骏
07
思考的临界点*
(hinge point of thought)
此处译成 演讲的题目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尽管原文Donald说的是title of the presentation。但那些并不一定是讲座的总名称,也可能是出现在演讲里的某个话题的的题目。他做过很多讲座,不同类型的,甚至一些小型的talk。The architecture of Jumbo,The slippable alphabet,hinge point of thought, Speechstuff and Thoughtstuff 等都作为想法或者章节题目收录在他不同的著作里,因此以著作为原资料翻译了。暂时也不清楚他是否每一个做过讲座或者Donald可能在校内的小型讲座里听到的。
知识贡献者:
@未羊(xTinker)
08
Speechstuff and Thoughtstuff* 
侯世达受读者来信之文段启发,在解谜过程中逐渐发现不同语言与日常语用中的词法现象。一方面像一些复合词和连字符而成的短语,对母语使用者而言多被单纯作为一语音片段来接受,但实际这对话语圈层之外的人来说此中连接并非透明,比如“airport”;另一方面,正因为该类词被如此打包性的使用而在日常中并不聚焦其构成机理,会为精确描述来前置一看似略带重复的修饰(侯世达戏谑为“greasy”),诸如“a very hot hot dog”。易言之,一些看似透明的词语实则包裹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思想纹理。
侯世达发表于1995年关于词法构造的文章,即以此为题。本篇文章在知识星期提供pdf资源。
https://cogsci.indiana.edu/pub/hof_speechthought.pdf
3
注释卡片
知识贡献者:
@Juni
01
流动性类比研究小组(FARG)
FARG,全名the Fluid Analogies Research Group(流动性类比研究小组),即现在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的概念与认知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Research on Concepts and Cognition)。研究小组的中心思想聚焦“概念是什么”以及“类比性思维如何发生”这两个问题,旨在建立人类思维基础机制的计算模型。其主要工作包括 Seek-Whence(字谜的计算模型), Jumbo(线性图案感知计算模型), Copycat(高级认知及类比性思维计算模型)等项目来研究人类高阶认知及行为。
资料来源:
https://cogsci.indiana.edu/#
https://cogsci.indiana.edu/research.html
知识贡献者:
@CCC
02
多米诺理论(domino theory)
在印度支那战争的关键时刻,艾森豪威尔于1954年4月7日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东南亚,如果有一个国家落在共产党手中,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去”。人们常用“多米诺”来形容国际关系中出现的连锁反应现象。
知识贡献者:
@刘传奇(南林)
03
玻色凝聚物(bose condensate)
玻色–爱因斯坦凝态(Bose-Einstein condensate)又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简称玻爱凝聚态,是玻色子原子在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所呈现出的一种气态的、超流性的物质状态。这种大量具有玻色统计性质的粒子,如同原子“凝聚”到同一状态,称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BEC)。
知识贡献者:
@Yixuan
04
矿工费大战(Gas war)
建议此词条简写成“矿工费大战”。Gas(矿工费)指在以太坊区块链上进行交易产生的费用。交易过程会消耗区块链的运算资源,交易越复杂,运算资源耗费越多,矿工费就越高。矿工费大战(gas war)指提高矿工费出价,与其他交易者争购热门NFT的行为。
知识贡献者:
@CCC
05
千年虫问题(Y2K)
千年虫问题是指在某些使用了计算机程序的智能系统中,由于其中的年份只使用两位十进制数来表示,因此当系统进行跨世纪的日期处理运算时,就会出现错误的结果,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崩溃。因此从根本上说千年虫是一种程序处理日期上的bug(计算机程序故障),而非病毒。
知识贡献者:
@惜月
06
美联储 (The Fed)
联邦准备系统(英语:Federal Reserve System,缩写FRS,简称美联准或Fed)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体系,依据美国国会通过的1913年《联邦准备法案》而创设,以避免再度发生类似1907年的银行危机。整个系统包括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准备银行、三千家会员银行及3个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uncils)。
知识贡献者:
@Yixuan
07
五花肉期货(pork belly futures)
五花肉期货(pork belly futures)指1961年至2011年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上市的实物交割的冷冻猪腩期货。如今,CME的瘦肉猪期货 (Lean Hog Futures) 已从实物交割改为现金交割。因市价变动剧烈,五花肉期货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曾被用作追踪美国通货膨胀的标志性指数之一。
板块C
知识星期
知识贡献者:
@编辑王婉琳
01
侯世达《哥德尔·巴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Gödel, Escher, Bach,简称GEB),中/英版
通过探索逻辑学家Kurt Gödel,艺术家M. C. Escher和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生活和作品中的共同主题,本书阐述了数学,对称和智力的基本概念。通过短篇故事、插图和分析,本书讨论了系统如何在由“无意义”元素构成的情况下获得有意义的上下文。它还讨论了自我参照和形式规则、同构、交流的意义、知识如何被表示和存储、符号表示的方法和局限性,甚至“意义”本身的基本概念。
为了回应对这本书主题的困惑,霍夫施塔特强调Gödel, Escher, Bach不是关于数学,艺术和音乐的关系,而是关于认知如何从隐藏的神经机制中产生。书中有一点提出了一个类比,即大脑中的单个神经元如何通过将其与一群蚂蚁所展示的社会组织进行比较,来协调创造一种统一的连贯意识。
Gödel, Escher, Bach 获得了普利策一般非小说奖和国家精装科学图书奖。尽管这本书取得了成功,但霍夫施塔特认为,观众并没有充分理解他认为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奇怪的循环。为了弥补这一点,他在2007年出版了I Am a Strange Loop 一书。
知识贡献者:
@F(RMIT)
02
侯世达《我是个怪圈》I Am a Strange Loop)中/英版
当我们开口说:“我......”
这个主语是谁?自我是什么?“我”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个自我、一个灵魂、一个意识、一个“我”,是否纯然从物质中诞生?
意识可以复制吗?机器会困惑吗?机器能够知道自己困惑吗?
这是侯世达对其家喻户晓 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GEB)一次全新阐释与扩写。
——凯文·凯利
这是人类意识探险中最为重要的挑战。
——《科学美国人》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出版30年后,侯世达回到了他最有发言权的领域回答:我是什么?
——《新科学人》
1993年,侯世达的妻子卡罗尔因脑瘤逝世,年仅42岁,两个孩子还都很小——侯世达人生后半程的遭遇影响了他的思想……这是一部经过认真反思的作品。
——《时代》周刊
你会返航,重新找到生命的平衡,焕然一新,但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治愈。当你回来的时候,我们都在这里,都在岸边等你。
——丹尼尔·丹尼特
"三十年前,我不懂得心智建模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
现在我明白两者截然不同,并把精力专注于通过计算机建模来理解人类心智。
我认为自己是一名认知科学家,而不是人工智能专家。"
……
我们大脑中“浮现”出来的现象—— 例如想法、希望、意识 和自由意志都根源于一种怪圈,是不同层次之间的一种自我强化的“共鸣”。《我是个怪圈》认为自我和意识的本质是一种“怪圈”,它作为一种抽象反馈寓居于我们的大脑。全书融合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 脑科学和数学哲学,讨论了在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中得到充分说明的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如何刻画了我们的心智。
资料来源:豆瓣读书
知识贡献者:
@江雨童(NUS)
03
侯世达《概念与类比:模拟人类思维基本机制的灵动计算架构》(Fluid concepts and creative analogies: computer models of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of thought)英文版
本书是侯世达关于人类思维创造性的模式研究的继承与延申,同时也包含其认知科学中的观念在智能计算模型的解释,第一次出版于1995年。自他的代表作《哥德尔,埃舍尔和巴赫》问世以来,侯世达在一系列作品中都强调和贯彻其对人类思维创造性模式的观念:人类伟大创造性的核心机制来源于类比。类比即流动性概念间的转换,这些概念从一个复杂的多层架构中涌现出来,该架构中交织着诸多“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影响。
作为侯世达与流动性类比研究小组(Fluid Analogy Research Group)多年实践工作的集大成之作,本书延续侯世达对于流动性概念和类比的研究,并解释流动性概念与创造性类比是如何成为人类思维解决问题的基础,而同时也是计算机模型得以展现出人类智能的基础。
这本书包含侯世达自己和流动性类比研究小组其他成员的研究文章,每一篇都有侯世达的序言和导读。这本论文集包含侯世达和他的同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科研成果。在本书出版时,Jon Udell,科技杂志BYTE的高级主编评价到:
十五年前,《哥德尔,埃舍尔和巴赫》在文坛一鸣惊人,为作者赢得了普利策奖,并在《科学美国人》上开辟了月专栏。他在数学、音乐和艺术领域的大胆的融合,他在”纠缠的层次结构“、递归、模式识别、图底反转和自我参照等方面灵感迸发的思维实验,让年迈的哲学家和人工智能理论家都为之欣喜若狂。但是到此为止,许多人依然认为,这些研究没有为之后的人工智能研究提供有用的认知模型。现在,《概念与类比》展现了这样的模型,与之同时呈现的还有侯世达和他的同事们为了测试这样的模型而设计的计算机程序,这些程序在一种简洁而又丰富得令人吃惊的微域中运行。
知识贡献者:
@惜月
04
侯世达《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Surfaces and Essences : Analogy as the Fuel and Fire of Thinking)英文版
类比是思维的核心。
这是普利策奖获奖作家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Douglas Hofstadter)和法国心理学家伊曼纽尔·桑德(Emmanuel Sander)在他们的新著作中捍卫的简单但非正统的前提。 三十多年来,霍夫施塔特一直致力于探索人类思想的奥秘。 现在,凭借他超凡的智慧和化繁为简的特殊才能,他与桑德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
我们经常面临着众多错综复杂的情况。 大脑的工作就是试图理解这种不可预测的、蜂拥而至的混乱信号。 大脑是如何处理的呢? 源源不断的信号输入引发了大量的类比,帮助大脑判断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本质。 通常,这意味着自言自语,有时是习语,有时是触发隐藏在潜意识的记忆碎片。
为什么两岁的卡米尔会骄傲地喊道:“我脱掉了香蕉的衣服!” 为什么听故事的人常常会脱口而出:“我也经历过同样的事!” 这听起来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我们如何通过后视镜的一瞬间识别出来某位司机咄咄逼人? 朋友的话中的什么会引发人们不经意的回答“这只是‘吃不到葡萄倒说葡萄酸’?” 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到了什么,让他怀疑光是由粒子组成的?
诚然,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类比——肉和土豆、心脏和灵魂、燃料和火、要点和症结、命运之轮和思想的源泉。 类比并非偶尔,而是无时不刻。见微知著地地定义思维,从最微小、最转瞬即逝的想法到最具创造性的科学见解。
就像之前的《哥德尔·巴舍尔·巴赫》一样,《表象与本质》将深刻地帮助我们丰富对认知的理解。 通过让读者陷入涉及语言、思想和记忆的丰富多彩的情境中,通过一点一滴地揭示深埋于心底的认知机制,并通过在其中发现一 个亘古不变的核心——人们总是不断地、 无意识地探求与经验的类比——这本书提出了一种关于思维行为的激进且令人深感惊讶的新愿景。
知识贡献者:
@F(RMIT)
05
“我当时在阅读一本母亲借给我的游记,作者是乔纳森·拉班(Jonathan Raban),书名我记不太清楚了,类似美洲之行或者发现美洲”

侯世达提到的这本书的真实书名是Driving Home: An American Journey
三十多年来,乔纳森·拉班的作品充满感染力,他描写了处于转型或边缘的人和地方,描写了经历过的旅程和从未到达的目的地,以及作为一个移居西雅图的英国人,关于在美国扎根的感觉意味着什么。《驾车回家》跨越了20年的时间,用“一只超级敏感、通晓一切的眼睛”见证了太平洋西北地区、美国历史和时事。拉班发现了我们可能会忽略的东西;他引用了将事物转化为现象的恰当隐喻。他是我们最有天赋的观察者之一”(Newsday)。

途中的停靠站包括米苏拉的一家酒吧、莎拉·佩林在纳什维尔主持的茶党大会、洪水肆虐的密西西比河、和女儿一起去夏威夷旅行、卡斯卡德河的一条steelhead河,以及他的第二故乡西雅图的隐秘角落。他巧妙地探索了公共和个人空间、诗歌和政治、地理和灾难、艺术和经济,以及定义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变化。无论主题是罗伯特·洛厄尔还是巴拉克·奥巴马,或者是各种画家、探险家和自留地人是如何与我们神话般的和现实的风景打交道的,他都以局外人的眼光看待荒谬,他的语气亲切,从不怀旧,总是新鲜的。
《Driving Home: An American Journey》坦率、机智、富有煽动性,部分是散文集,部分是日记,对美国的性格、矛盾和特质有着不可抗拒的深刻见解。
本书在知识星期提供pdf资源。
知识贡献者:
@Juni
06
“我构思出这些想法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我在1975年左右阅读到的一篇文章的影响*
,叫词块研究(The Phrasal Lexicon),作者是Joe Becker”

近年来,理论语言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生产方面,其中话语是由单词大小或更小的单位组合而成的。本文将关注语言的相反方面,其中话语是通过重复,修改和由多个单词组成的先前已知短语的连接而形成的。我怀疑我们说话主要是通过把以前听过的文本片段拼接在一起;生产过程的次要作用是使旧的词句适应新的情况。这种观点的优势在于,它有可能解释观察到的母语人士的语言行为,而不是认为他们的实际行为与他们的语言无关。特别是,这种观点使我们承认,大多数话语都是在刻板的社会情境中产生的,在这种情境中,语言的交际和仪式功能并不要求新颖,而是要求公式、陈词滥调、成语、典故、口号等的适当组合。语言一定起源于这种受限制的社会环境,而这些社会环境仍然是语言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理解短语的使用是理解语言整体的基础。
本篇文章在知识星期提供提供pdf资源。
知识星期,一周即焚
公众号后台回复“类比”,获取9本推荐书籍pdf~
知识星期每周不定时更新,一周即焚,获取知识请勤奋!
【本篇书籍pdf资源贡献者@F@惜月@Juni@未羊
 感谢本期知识贡献者 !
F
RMIT
江雨童
NUS
刘传奇
南林
CCC
Juni
未羊
xTinker
Yixuan
胡宇晴
fox
惜月
语言哲学博士,小提琴二硕在读
特别板块
关于类比,知识贡献者聊了什么……
我篇文章我越读越有趣,好喜欢“阴影”那部分,雪影之类的,通过重复类比可以实现概念的拓展,比如从阴影拓展到雪影、雨影、湾流阴影……又神奇又美妙,就是英文水平还是影响了对很多词语组合的精妙之处的理解。。。
我其实觉得雪影那个例子,隐射到中文也算。“雪影”这种造词,是因为在中文里太普遍了,以至于我们熟视无睹觉得没有例子。比如文中提到的“轿车”:轿子→轿车——像轿子大小的车、功能类似轿子的车,就是更加的抽象意义上的意思的投射?
总感觉还有点区别?阴影的拓展,取得是一种 “投射”的概念。
就是更加的抽象意义上的意思的投射?
事实上雪影并不是真的“影子”,而是树的投射,造成雪的缺席,雨影和湾流都是因为云块和英格兰的“投射”。
不知道稿费叫“润笔”算不算?想到了一个“经纬”——绞丝旁的字,愿意是织物的横向和纵向的纤维,泛指就很多了,经度,纬度,更抽象一点还指谋略“经天纬地”。
还有“幂”字古代是方巾,面巾的意思。在古代数学里祖冲之说过“幂势既同则积不容易”,这里幂就有面积的意思了,被抽象化了。后来现代数学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幂进一步指乘方。
真的,感觉回到数学这种抽象的东西里,这种意义的抽象化运用例子还真蛮多的。比如矢量,不是真的箭矢,而是有方向的量。
还有我前段时间想过的一个有意思的,“盘”这个字。U盘,网盘,硬盘,云盘,信息时代感觉用来数据存储的东西都叫“盘”。但是光盘和软盘还像个盘子,U盘长得一点都不像,网盘更是都不是实体。我觉得应该是早期存储工具还是软盘和光盘的时候,我们形象化地叫它光“盘”,然后“盘”这个字就有了抽象的存储工具的意思,然后一直延续下来,就像“雪影”其实不是影子了一样。
如果追溯到语言本身的构字法和构词法的话,汉字里的这种用类比进行概念拓展的例子应当更是相当多,甚至是基本成为汉字的元规则而让我们不太在意或者说不把它当做一种新造词了。比如汉字广泛存在的形声字,有声部和意部,意部基本上都是在用类比表意?比如 财 字,贝字旁是意部 才是声部,贝类过去用做货币,所以和钱有关的词基本上都是贝字旁,财赃账赊贵贾,贝的意义被抽象化了。
中文里面的造字如果细细算起来,确实有一部分是通过类比实现的。
还有特别典型的!拼写的选择和发音的选择,有时候嘴瓢,就是因为想说两个词!最后说出来了一个组合词。
甭——不用 bu yong 连读成了 甭beng。虽然这已经变成了一个单独的正式的字,但不好说是不是一开始诞生于嘴瓢,我觉得很像。
我觉得有可能啊!而且中文的字本来就不好造,英文经常造字,我们可能会造一些词什么的。那我还想到一个,是方言 冇mao=没有。也是一个正式的字,我一认识它就觉得很像“没有”。
通过专有名词的复数化可以实现一般化的作用,好比“ 芭比们”?然后说某个地方的艺术小镇是,宁波威尼斯……
专有名词的一般化,不就是我们吗?——“小雷锋们”
哈哈哈没错。这非常符合,取了背后的意义!
是不是还有一些网络用语的流行也是某种词语混合?非视觉意象的词的选择,比如不同词的语气,我想到的是微信火热以后年轻人对表情的不同理解。比如 一个哈,两个哈哈,或者哈哈哈哈哈哈,还有 微笑都不一样。
好像这样说起来跟能指与所指的错位有关系了,这个有关系的过程也是类比。
是的,拉康的滑动的能指。
侯世达书里的例子「有一天,我对8岁的儿子杰克说:“杰克,把袜子穿上。”他把袜子顶到头上,“你看,我把袜子穿上了!”他觉得很好玩。而我则意识到他的搞怪行为说明了人类和计算机之间一个很大的区别」
还有一些嘴瓢的例子,我那天跟我弟弟说话,他在闹我,我脱口而出“你别搞乱!”,其实是想说“搞怪”,又想说“捣乱”,一嘴瓢就脱口而出。
哥斯拉大战金刚上映那天,我室友对我说:“去看《特斯拉大战金刚狼》吗?”(非常无厘头)
哈哈哈,是会发生这样的事
文学作品里面的人,因为个性鲜明,其名字也常常被用来取一般化的意义:你可真是个周扒皮!
感觉欧洲语言里这种例子特别多,比如自恋“”narcissism,其实是古希腊神话水仙花少年Narcissus的名字
我还想的是“奥德赛”这种的,我们的名著典故也不少。
是的,典故感觉真的太多了,感觉我们日常用的很多词都是典故,太日常了反而我们不觉得。我能想到的一些:
“他跟我们玩苦肉计”
“这是他的逆鳞”
“他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我感觉我们国家的歇后语大多数都是类比。破折号的前后就是说话人想类比的两件事。
感谢江雨童、刘传奇和编辑的精彩聊天!
如果你也有关于类比和认知的例子和心得,欢迎扫下方群聊二维码和我们一起交流!
板块D
译者时刻
 张晓骏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在读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筑学硕士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在读博士生,关注城乡变化,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考察的建筑学徒。四肢散步在城市与乡村之间,脑袋求学于文理科艺的路上,望行者无疆,常思常新。
编辑排版:王婉琳
知识反刍交流群
若对知识贡献者相关工作感兴趣
也欢迎关注我们的下一期知识共建~
快来加入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